花轿新娘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武夷,天朗气爽,正是武夷山人娶亲办喜事的最佳时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迎亲的方式除往常那排成长龙似的车队之外,传统的花轿迎亲也悄然出现在城镇和乡村。
  您瞧,山那边远远地走来一队迎亲的吹鼓手,他们身穿红色的古代服装,高举着红灯笼,吹吹打打,簇拥着一顶由4个壮汉抬着的雕刻精致的花轿。满而春风,喜气洋洋的新郎官身穿礼服,头戴礼帽,骑着一匹枣红马,头戴凤冠的新娘,安坐在花轿里。唢呐声、锣鼓声和轿夫们粗犷豪放的山歌声在旷野里回旋,宛如一幅明清时期的乡野村民迎亲画卷。
  新娘出嫁坐花轿,是我国的传统婚嫁习俗,由于过去坐花轿被认为是封建剥削阶级的享受,而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娘出嫁一般是坐小车,车队规模也越来越大,武夷山人开始感到这种方式缺少一种文化氛围。而传统的花轿迎亲场面热闹,喜庆色彩浓厚,具有东方古老文明的韵味,更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心理的习俗。加上近年武夷山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景区花轿公司在开展民俗旅游项目的同时,也承办民间婚嫁业务,花费不多就可租到整套的花轿、古装和乐队,既经济实惠,又风光别致,因此越来越受到武夷山人的欢迎,甚至连一些国外游客也千里迢迢来到武夷山举办中国式的传统婚礼,亲身感受和体验武夷山的古老文明和传统习俗。
  在武夷山九曲码头,笔者参加了一个竹筏工的婚礼。“花轿好坐还是小车好坐?”新娘子刚下轿,好奇的客人就围着新娘打趣地问道。 “当然是坐轿有意思,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嘛,只可惜,轿夫颠轿的水平不高,没有电影《红高粱》 ‘我奶奶’坐的那轿过瘾。”头戴凤冠的新娘子林丽芬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喜悦,似乎还沉浸在坐花轿的回味之中。
其他文献
一、谁能进天堂    周尧幼年就对昆虫有兴趣,暑假回家,常爱捉虫子,拿到手里端详。他的老祖母信佛,见到总要说: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杀了众生,要进地狱的。”  他回答说: “升天堂还是下地狱,要看存心和行动,您老人家念佛没有救民的行动。我抓昆虫为了保护农业,造福农民。如果真有天堂,还不知谁能进得去呢”?    二、踏遍青山    周尧采集昆虫,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除西藏、台湾以外,各省都到过
期刊
石头文化源远流长    有人说,冥冥中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的建设把宁波与那个古老的成语牵连在了一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建设中的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建筑位于鄞州区鄞江镇.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浙东重镇。史书记载,宁波在三江口建立子城前的数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县府、州治所在地.也因此,鄞江畔的这块土地拥有了“宁波之根”的称誉  石头与鄞江的关系可谓莫逆,鄞州区文保专家谢国旗曾对此做过研究: “从遥远
期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焦点》·风土中国,将和大家一起唱响和谐的欢歌。关注人类对生态平衡的需慕,对文明古迹的寻探,对人文精神的渴求,对原生态、低碳生活的追念与记录。一起回家,回到我们的文明之家。  回家过年,连啰啦来*……  阿妈的绣花瑶装,你是不是还穿身上  可爸的吉祥铜铃,你是不是还在摇响  隆冬·山野·年末·“回家”的歌声透过车内的音响,荡漾在贺州依然苍翠的山林之间。  我们《焦点》一行,陪同国
期刊
一看到了婿乡的两字,或者大家都要联想到淳于髡的卖身投靠上去。我可没有坐吃老婆饭的福分,不过杭州两字实在用腻了,改作婿乡,庶几可以换一换新鲜;所以先要从杭州旧历年底老婆所做的种种事情说起。  第一,是年底的做粽子与枣饼。我说:“这些东西,做它作啥!”老婆说:“横竖是没有钱过年了,要用索性用它一个精光,籴两斗糯米来玩玩,比买航空券总好些。”于是乎就有了粽子与枣饼。  第二,是年三十晚上的请客。我说:“
期刊
悲凄佛诞后的日子里,我只有一夜的困极无眠。帮单位安排捐出了巨款,也安慰了很多位焦虑的朋友,同时慰问着自己的心。随机做着类似的事,我无法想象废墟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可又宁愿他们全是自己的孩子。昨夜,按照惯例,我下机前又去论坛逛了逛,沿着标题挑了几个帖子飞速浏览,还给迷惘的小青年们说了几句话。在这几分钟的过程里,我观望着他们灵魂的辗转,想起了一句问话: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是的,我们生者,究竟想要什
期刊
年来了。  年,是孩子扳着指头盼来的,是青年人欢呼雀跃闹来的,是中年人忙里偷闲挤来的,是老年人品陈年老酒酿来的……  年来了——对孩童来说是口里的糖,甜甜蜜蜜;对青年来说是五彩的花环,鲜鲜亮亮;对老年来说是儿孙绕膝的福分,美美满满。  岁月沧桑,年过了一代又一代。上世纪60年代,年在无米下炊的叹息里徘徊;70年代,年在土炕上的一盆冻秋梨里慢慢的缓解;80年代,年在花裙子、牛仔裤曼舞中旋转;90年代
期刊
有幸到农村去观赏民间庙会上那些残留着民间信仰的浓重痕迹、又是未经专业文艺家们雕琢的民间艺术表演·享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吸吮民间艺术的液汁,对于我这个文艺工作者兼民间文化学学者来说,自然是一件人生乐事。今年(1990,马年)元宵节-几位朋友又相约去天津南郊区的葛沽镇,观摩和调查那里源远流长的、专为天后娘娘而举行的“皇会”上的民间歌舞和音乐技艺的表演。    “皇会”是什么    皇会是什么呢?  所谓
期刊
日本历史上有过两次文明开化,第一次是古代的“大化改新”,接受盛唐文化,史称“唐化”;第二次是近代的“明治维新”,师从欧洲文明,史称“欧化”。两次开化都是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不过来源不同,内涵也不一样。  偏处海隅的岛国日本,在接受了西方近代文明后,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欲效外族入主中原故事,先占朝鲜,再据满洲,吞并中国。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地位,更令当权者野心
期刊
“听说有个地方,那里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鸟儿的叫声,和在不同季节里,好好听的风声。那里没有污染的空气,只有花草树木发出的香气。那里没有无理的暴力。人与人之间只有和谐的相处,那里也没有物质的享受,人与人之间还有那份纯真的感情。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直希望能够和我的女人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这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这是梁朝伟于1994年,为自己的唱片《日与
期刊
回族的婚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令人难忘的喜庆景象。在西北,选定结婚的日子大多在秋、冬季的“主麻日”或“开斋节”、“古尔邦节”前后。新娘家中在忙着清点嫁妆,收拾女儿的各种用品时,母女两人不忍分离已泪流满面。尔后,由年长的妇女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开脸”,即用细丝线,揪尽新娘脸上的汗毛等,这意味着女儿将告别姑娘时代,走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  婚礼举行的这天早晨,娘家先把陪送女儿的嫁妆以及给新郎、公公、婆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