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所以建设单位要重视工程预算。所以,预结算工作人员必须要本着实事求实的原则,努力拓宽视野,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最终实现合理、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的造价。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建设[1]。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我们需要预先计算所需的劳动力和投入经费,以确定是否有能力完成该项工作。建筑工程预结算是建筑工程全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核准工程项目投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部门应该以建筑工程预结算为依据,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对其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这就需要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筑工程预结算是一项细致、繁琐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统计、财务、采购等多项业务[2]。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细致地对各项业务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此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有限的工程投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1.1工程量虚估冒算现象严重
建筑企业中工程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工程报价中虚估冒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赶时间抢任务,設计的施工图纸缺乏深度,无法保证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不能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同时施工现场情况多变,各种签证繁多,也容易导致工程造价虚估多算[3]。由于工程造价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在工程量核算中容易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如在核算工程量时没有扣除地面孔洞、沟道等所占的面积。建筑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很可能给施工企业非法牟利、提高收费标准创造机会。
1.2施工图和竣工图不准确
建筑施工图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照,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布局,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内部构造和施工要求等。施工图纸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应该具有准确、具体的特点,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和施工组织提供参考。建筑工程竣工图是施工单位根据竣工时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图纸,能够为建筑工程验收提供参考,包括工程签证、工程变更等多个部分。竣工图在施工过程不可避免会有修改,但施工单位在竣工后必须提交竣工图,以此让用户了解工程的总体概况。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工程项目书和施工实际有一定的出入,一些工程造价人员将施工中废弃的项目也计入工程预算中,人为抬高了工程造价。
1.3建筑材料市场管理力度不足
建筑材料费用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4]。但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材料供应商任意抬高价格,随意定价,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筑工程结算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疏忽等原因,在结算清单中出现错项或者漏项,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虚高的原因。目前,建筑企业在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过程中,一般实行的是总价承包制,合同中包含了设计图纸、材料价格等,建筑材料价格也被合同限死,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由于牵涉资金量大,双方会出现一定的分歧,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结算的进度。
2.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因素
2.1工程设计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
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依据,工程量计算项目应与图纸规定的内容保持一致。工程设计受到许多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优势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设计变更多,先场签证多,使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2工程量计算误差的影响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计算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准备程度。施工图纸表达正确、全面、清晰明了是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基础。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计算方法和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需要预算人员校核后方可使用。
2.3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首当其冲就是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预结算的质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预结算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
3.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3.1熟悉工程造价,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造价人员要想准确、快速计算出工程量,必须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规律。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繁多、施工图纸数量多、工程规模大,工作人员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应该列好计算式,对需要的混凝土和砂浆种类做好标记,便于相关部门看懂和了解。审计人员应该熟悉工程造价,了解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对现场记录和签证进行有效管理。
3.2统一工程量清单设置准则
工程量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全过程中的工程性质、工程材料等,审计人员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和管理。根据最低价投标的审核方式,在投标过程中明确规定低价的审核方式[5]。统一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准则,让招标单位和业主共同制作工程量清单,如果投标人的投标价为综合单价,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填写,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以此体现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根据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
3.3多渠道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
建筑材料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材料价格受市场的影响产生波动,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报价。审计人员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了解建筑材料市场出现的新产品、材料价格的变动等信息。了解渠道包括信息网络、建筑杂志和行业内部信息等,以此为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提供依据。
3.4解决工程量虚高问题
审计部门应该全面了解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情况,认真细致制作工程清单,以免出现错项和漏项,如果清单中出现错误应该纠正,并对制作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保证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同时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不重复计算工程量。建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办理签证应该准确、及时,签证之前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是施工方导致的工程损失,可以拒绝签证。此外,了解定额项目中的工作内容,如果施工单位将一些项目分开计算,会增加建筑单位的工作量。
3.5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制
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实施最低价中标,可以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找投标管理方式,符合招投标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也符合国际上的惯例,推广和实施最低价中标法是大势所趋。如果企业没有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严格执行,出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这些企业和个人进行依法处罚,例如降低企业资质、吊销执业资格和停业整顿等。建立健全招投标诚信体系,综合考虑企业的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等情况,以此为履行合同的考核提供依据。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格,保障投标者具有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能力。
结语
建筑工程的投资量大、规模庞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审计人员在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应该熟悉工程造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多渠道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制,解决工程量虚高问题,以此有效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王政.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及采取措施[J].今日科苑,2010(08).
[2]周斐.快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技巧和体会[J].科技资讯,2010(08).
[3]刘学珍.浅谈工程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34).
[4]黎宁.科学的编制在建筑工程预结算统筹中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4).
[5]邱慧玲.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问题分析总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建设[1]。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我们需要预先计算所需的劳动力和投入经费,以确定是否有能力完成该项工作。建筑工程预结算是建筑工程全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核准工程项目投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部门应该以建筑工程预结算为依据,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对其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这就需要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筑工程预结算是一项细致、繁琐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统计、财务、采购等多项业务[2]。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细致地对各项业务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此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有限的工程投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1.1工程量虚估冒算现象严重
建筑企业中工程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工程报价中虚估冒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赶时间抢任务,設计的施工图纸缺乏深度,无法保证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不能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同时施工现场情况多变,各种签证繁多,也容易导致工程造价虚估多算[3]。由于工程造价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在工程量核算中容易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如在核算工程量时没有扣除地面孔洞、沟道等所占的面积。建筑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很可能给施工企业非法牟利、提高收费标准创造机会。
1.2施工图和竣工图不准确
建筑施工图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照,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布局,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内部构造和施工要求等。施工图纸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应该具有准确、具体的特点,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和施工组织提供参考。建筑工程竣工图是施工单位根据竣工时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图纸,能够为建筑工程验收提供参考,包括工程签证、工程变更等多个部分。竣工图在施工过程不可避免会有修改,但施工单位在竣工后必须提交竣工图,以此让用户了解工程的总体概况。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工程项目书和施工实际有一定的出入,一些工程造价人员将施工中废弃的项目也计入工程预算中,人为抬高了工程造价。
1.3建筑材料市场管理力度不足
建筑材料费用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4]。但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材料供应商任意抬高价格,随意定价,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筑工程结算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疏忽等原因,在结算清单中出现错项或者漏项,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虚高的原因。目前,建筑企业在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过程中,一般实行的是总价承包制,合同中包含了设计图纸、材料价格等,建筑材料价格也被合同限死,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由于牵涉资金量大,双方会出现一定的分歧,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结算的进度。
2.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因素
2.1工程设计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
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依据,工程量计算项目应与图纸规定的内容保持一致。工程设计受到许多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优势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设计变更多,先场签证多,使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2工程量计算误差的影响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计算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准备程度。施工图纸表达正确、全面、清晰明了是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基础。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计算方法和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需要预算人员校核后方可使用。
2.3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首当其冲就是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预结算的质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预结算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
3.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3.1熟悉工程造价,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造价人员要想准确、快速计算出工程量,必须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规律。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繁多、施工图纸数量多、工程规模大,工作人员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应该列好计算式,对需要的混凝土和砂浆种类做好标记,便于相关部门看懂和了解。审计人员应该熟悉工程造价,了解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对现场记录和签证进行有效管理。
3.2统一工程量清单设置准则
工程量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全过程中的工程性质、工程材料等,审计人员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和管理。根据最低价投标的审核方式,在投标过程中明确规定低价的审核方式[5]。统一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准则,让招标单位和业主共同制作工程量清单,如果投标人的投标价为综合单价,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填写,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以此体现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根据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
3.3多渠道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
建筑材料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材料价格受市场的影响产生波动,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报价。审计人员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了解建筑材料市场出现的新产品、材料价格的变动等信息。了解渠道包括信息网络、建筑杂志和行业内部信息等,以此为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提供依据。
3.4解决工程量虚高问题
审计部门应该全面了解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情况,认真细致制作工程清单,以免出现错项和漏项,如果清单中出现错误应该纠正,并对制作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保证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同时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不重复计算工程量。建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办理签证应该准确、及时,签证之前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是施工方导致的工程损失,可以拒绝签证。此外,了解定额项目中的工作内容,如果施工单位将一些项目分开计算,会增加建筑单位的工作量。
3.5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制
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实施最低价中标,可以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找投标管理方式,符合招投标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也符合国际上的惯例,推广和实施最低价中标法是大势所趋。如果企业没有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严格执行,出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这些企业和个人进行依法处罚,例如降低企业资质、吊销执业资格和停业整顿等。建立健全招投标诚信体系,综合考虑企业的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等情况,以此为履行合同的考核提供依据。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格,保障投标者具有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能力。
结语
建筑工程的投资量大、规模庞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审计人员在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应该熟悉工程造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多渠道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制,解决工程量虚高问题,以此有效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王政.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及采取措施[J].今日科苑,2010(08).
[2]周斐.快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技巧和体会[J].科技资讯,2010(08).
[3]刘学珍.浅谈工程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34).
[4]黎宁.科学的编制在建筑工程预结算统筹中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4).
[5]邱慧玲.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问题分析总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