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逸率真 容物出尘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荆桂秋花鸟画作品赏析的短文,那是出于我在一次学术活动中见他从容作画有感而发的。桂秋作画,落笔法度严谨,笔笔墨色温和又大胆肯定。他所表现的情景,都是我们常见常眷恋的自然风致,画风素雅简约。我认为,在黑龙江这样的北方省份,有这样一位浙派绘画气息浓郁的画家很难得。再看荆桂秋本人,分明是位壮汉,但其作品却温润如玉,细腻敏锐,其反差不得不让我感兴趣。原来艺术就是这样既妙奥又耐人寻味的东西。
  今年初,在古都西安举办的一次花鸟画邀请展上,我又一次看到了桂秋的作品。西安与哈尔滨距离遥远,有幸能在家门口看到桂秋的作品,我着实高兴,加之阅读随展的相关画册资料,我被桂秋在花鸟画艺术领域的执着追求和探索精神再次感动,呈现在我面前的仍然是那派生机盎然的花鸟世界,但我却惊喜地发现,从其中还走出了一个无执忘我、得心应手的画家。
  桂秋作品明显比过去更稳健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所看到的仍然是章法严谨,但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构图的穿插揖让、呼应比衬、意趣变化更为灵动,想象空间更大。可见他在这几年的勤思创作中,并不拘泥故训,有求真求己的魄力,在坚守法度的同时寻求突破。对景物叠加的画面驾驭,桂秋依赖的是笔墨的秩序感,但这秩序是出于个人灵性对自然的收受舍予,其中包含他对自然的追摹中所成就的对物我合一的感悟,因此画里可见其人。他画面中追求自我的表达和个性体现,笔笔有出处有落处,不慌不忙,更无荒率之感。不管是墨还是色,是杆还是叶,是点还是面,绝不含糊交代,笔到物到意到,墨色交融,松紧有度,广大精微。这种于细微处见深意、平易端正里内藏轻妙意趣的做法,不能不说是桂秋作品的个性所在。
  画花鸟,一般而言,作品境界即是作者借营造花鸟世界所锤炼出的个人精神版图。桂秋的画生动、野逸而富有张力,他画的不是名花贵草,而是我们常见的野花小草,农家田园景致,有感而发、情动挥毫,这种对本真生活的倾情潜入使作品没有落于俗套,反而给无奇的风物增添了清新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其原因一是桂秋作品的凝聚点所致,他注重传统和造化,画面有书卷气却饱含自在真味,借物抒怀又不失古人“澄怀观道”的品质。二是桂秋对传统笔墨技法的研究学习下了功夫,他笔端洋溢出来的自然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在平实无华的审美体验中兼有厚朴与生气。
  这充满田园诗意的画作不禁使人感受到画家那颗敏感细腻之心带来的特殊律动,而且勾起我们的缕缕乡愁。桂秋正是在这种诗情画意的营造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具有了一个画家和其作品难得的风格面貌。
  画画其实是画自己,什么样的心境产生什么样的作品。桂秋待人诚恳,爱花鸟虫草间所洋溢的萧闲通透之美。随着创作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的画风正向着率真、淋漓而去。我祝愿桂秋在未来的时光里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其他文献
朋友说让我为他写点什么,我很吃力,因为笔头功夫太笨,况且这朋友还是一位画家,这就更是为难了。画家都是不同一般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天资、想法和感悟,更有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写不好会误导他人,也会误述了画家本人。  我这里要谈的画家是在绘画行当里的朋友覃勇。我比他年长很多,但却经常来往,在一起聊聊绘画或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称作是忘年交吧!  认识覃勇是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他还在读本科,当时对他绘
期刊
唐宋以来,历经千年,桂林素以优美的青山绿水闻名于世,古人今人盛赞桂林之美的诗文不计其数,神奇的自然力量把桂林塑造为人见人爱的人间仙境。然而,世人万万不曾想到,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疯狂的日本侵略者残暴地将战火引向桂林,把大量炸弹、毒弹投向桂林这一块静谧而美丽的土地上,日本侵略者的孽径令人发指。  1944年是农历甲申年,原是抗战大后方“广西华丽城市”的桂林,最后由于日寇铁蹄的践踏,全城被毁,成为
期刊
戚光才刚刚大学毕业,目前正在准备考研。按理说我们基本不推介如此年轻的画家的,因为他可能还不成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他更好的作品还在日后。可是虽然他如此年轻,但他的作品已经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重大展览了,还在《美术》等杂志上刊发,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有着很可贵的品质,代表着一种草根青年对生活和艺术的无限热爱和热切希望,有一种与命运抗争的蓬勃生命力,这种奋进拼搏的精神是值得大力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模式的重大变化,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也明显发生了转变,他们摆脱了过去单一的审美取向,而表达了多元化的审美诉求。城市雕塑作为呈现在公共空间的大众艺术,更需要有新的姿态、新的面貌展示在公众的面前,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个体情感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作出既能体现城市个性精神,又能展示地域风貌,既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的城市雕塑,
期刊
初识罗坚,给我的印象是敏感。面孔在淡蓝色烟雾之后,显得有些茫然及焦躁。我想这种情绪正是他在一片混沌中急切地寻找排解和具体的切入点所浮现的状态。  初读罗坚之绘画是件静物作品,读后便有了与他初交时感觉上的吻合。不大的画面,涌动着一种不太控制得住的情绪上的波动,强烈明艳的色块相互挤压、厚重的笔触在画上急促而扭曲地运转,表现性的线条游走和穿插其中,刀笔直下。画的气息及状态无不暗示作者精神上有一种由内而外
期刊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高山大海,日暮苍穹,心中常升起难以名状的激情,好像在倏忽之间捕捉到另一个世界投射的光辉,静谧中获得难以言说的启示。观张洪亮教授的油画作品会有这样的感受,画面中的闸坡渔港美景、夏日海岛风光、陕北风情,记录着自然天地的气象瞬间,万物于静默中吐露的光辉。如果说美的意义往往无法描绘,难以用言语去阐明,那么我们只能于天地自然的力量和艺术中去感受,深沉静默,体合为一,获得美的启示,所谓“天地
期刊
【摘要】艺术是心灵的抒写,指引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艺术的精神活动表达出人类心灵的底蕴,以及生命的本质存在的特质与变化。朱耷与蒙克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空间,却带来了绘画史上的震撼。他们感受到时代转变所带来的隐痛,他们是时代的疯子,也是时代的英才,又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艺术大师。朱耷与蒙克性格率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活生生地反映于画作上,产生了艺术上的共鸣。所不同的是朱耷的作品反映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
期刊
【摘要】陶——土火融合之精灵,人类首次创造出的自然界所没有的一件物品。西周时期,瓦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阶段,是人类居住环境方面的一次伟大革命,揭开了中国建筑史的新篇章。西汉代秦,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比秦有过之而无不及。瓦当艺术盛及两汉,汉代瓦当数量极多且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出土,出现了图案瓦当、图像瓦当和文字瓦当,是研究图案和图像等装饰艺术、书法和篆刻艺术以及模印艺术的宝藏。 
期刊
11月11日,这本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不知是哪位开始把它当成了“光棍节”,近几年通过商家的炒作,已成为部分人的“购物节”和“狂欢节”。  提到“光棍”,美术史上的“光棍”画家倒是挺多的,这些独身的画家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独身的呢?这种状态对他们的艺术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一期“专题”栏目,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这三位美术史上最伟大的“光棍”进行研究,尽管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材料欠缺导致研究无法深入和确
期刊
总有人说,看不懂石荣强的画。说实话,我也不大看得懂。但这却不妨碍我们欣赏他这个人,并喜欢他的画。未曾想过要与他展开某种形式上的关于艺术思考的对话,以便去了解他所诉诸的想法,并依此为基础再做深入地诠释或解读。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对于自己作品所能承载的精神旨趣也未必皆知。这并不矛盾,就如同我们一样读不懂自己的梦,也无法清楚解释那经由自我设定过的天马行空般的幻象场景一样。  思想是抽象而宏大的,观念与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