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生计铤而走险
1976年,村里有两件大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件是,杞花乍开的初春,县里一支工作队踩着残雪进村了,说是来“割尾巴”的。这“尾巴”就是每家自留地种的瓜菜、房前屋后的果树、圈里的猪、笼里的鸡和一切与生产队主业无关的副业。这些“尾巴”都得充公!会后,工作队带领大队、小队干部就动手了,砍树毁秧,捆猪赶羊,整个村子鸡飞狗跳,人心凄惶。
另一件是,稻黍入库的晚秋,供销社贴出告示,收水竹篾青,一捆一百根,收购价八毛钱。水竹,是漫山遍野疯长的植物,砍下来,剖成篾,就能换钱,真是猪八戒娶媳妇———都想要的美事。要知道那时的八毛钱,可以买一斤一两多猪肉,可以买两斤照明的煤油,可以上半个学期的学,可以抵上一个10分的强劳动力八天的劳动报酬!
一边是一捆篾青八毛钱的馋人好事,一边是“割尾巴”的恐惧,咋办?这时村里人为了生计,不约而同地铤而走险了。
我的父亲动手了。那些日子,父亲每天鸡啼时分夹着刀悄悄出门,潜进大山,约两个小时后,扛着一大捆新鲜水竹从后门偷偷进屋。每回,总是父亲先低沉地咳嗽一声,母亲再迅速去抽开门闩的。我那时刚刚读过《红岩》,感觉这是接头暗号。
辛苦钱惨被收缴
竹子砍回家,接下来就是剖成篾青。父亲平时就会用竹篾编菜篮、箩筐、斗笠的,剖篾顺手得很。他先将竹子剖成四根粗篾,再用刀刃在粗篾头上一分,就将篾青和篾黄分得匀匀称称的。我和母亲打下手,一根根地数篾青,满一百根就让父亲捆上一道篾箍。篾黄归母亲处理,折成几段填进灶膛里当柴火烧。一捆竹子除了篾青,其他部分都要被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剖完篾,父亲起身拍拍手,三下两下地扒完一碗饭,扛着锄头,打开大门,上生产队出工去了。这时,太阳刚从山坳里升起来。
村里几乎每家都在行动。小孩的嘴都不带锁的,我们一起玩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家里的事往外说。
大半夜砍竹剖篾干吗这样神神秘秘的?不怕“割尾巴”的工作组,他们睡在大队部里,起不了这么早,怕的是“三寸钉”。“三寸钉”是一个村民的绰号。今年春上,村里人悄悄采了些茶卖给供销社。工作组“割尾巴”时,一开始想尽了办法都查不出证据来,“三寸钉”给工作组支了查手指缝的损招才破了案。原来,“三寸钉”发现,做茶的人在揉茶时,茶汁不容易洗干净,黑黑地残留在指缝里。事后,“三寸钉”一直被村里人明骂暗咒着,但“三寸钉”本色不改,倒是大家更怕他了。“不怕狗咬蚂蟥叮,就怕缺德‘三寸钉’”,这是大人们耳提面命反复交代的话。
到供销社卖篾是技术活儿。大人们在生产队集体出工,是没时间去供销社卖篾的,即使有时间也怕被人认出来。我们这样半大的小孩正合适,背篾的力气有,数钱的本事有,加上脚快机灵,不大引人注意。
卖篾拿钱不容易,供销社验收后,付钱时要实名制,要报家长名字登记。第一次,我们都老老实实报家长的姓名。摊上事了,工作组直接拿到供销社的账本,当晚,就把中午卖的钱没收了。社员们诚实,叹惜几声算了。本是工夫人,工夫不值钱。篾钱没收了,该;没收去,赚。接着干,就像扑灯的亡命蛾子。
想歪招出口恶气
同伴小林的双眼哭成俩桃子。小林的爹五年前在公社修水库时放炮炸石崩死了,母亲带着他们三兄弟过活。哥哥大林十四岁就到生产队出工挣口粮,他也准备读完初一就上生产队干活,家里供不起了。这次卖篾挣钱,燃起了小林读完初中的希望。他自己上山砍竹自己剖篾。剖篾是技术活,小林不會,就边学边干。锋利的刀刃不认人,一次又一次把他的拇指和食指割出血口子。小林的篾青,根根都血迹斑斑的。小林是肉痛加心疼,不哭才怪。
第二次,我们又结伴去卖篾,小林还是扛着一捆血篾。半路上,我们商定了一个方案,可大伙心里总是忐忐忑忑的。小林说,他先来。
到了供销社,小林先去验篾。供销社的人发现有些篾条厚薄不匀,刚要动手去抽出来时,他发现了小林手指上翻起的皮和灰色伤口,再看看小林那乞求的眼神,叹了口气,说了声合格。
登记家长名字时,小林大声道:“三寸钉!”那声音既响亮又坚定。接下来,我们十几个小孩报的都是“三寸钉”。供销社的人只是疑惑了片刻,照样登记了。刚开始,我们的眼神游移不定,不敢直视登记的人。后来,登记的人不但不再质疑了,反而预先在登记表中用“~~”代替了“三寸钉”的姓名。登记的人是同情我们,还是为了完成收篾任务?不得而知。
据说,供销社收购的一库房篾青,都是“三寸钉”一个人“卖”的。工作组端着账本傻眼了,找来“三寸钉”追究。“三寸钉”一蹦三尺高,一个劲儿地赌咒发誓,说自己要是卖过一根篾就断子绝孙。工作组也不信“三寸钉”一个人能剖一库房的篾青,一合账本,算了。
此后,村里人再也没有骂过“三寸钉”。
1976年,村里有两件大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件是,杞花乍开的初春,县里一支工作队踩着残雪进村了,说是来“割尾巴”的。这“尾巴”就是每家自留地种的瓜菜、房前屋后的果树、圈里的猪、笼里的鸡和一切与生产队主业无关的副业。这些“尾巴”都得充公!会后,工作队带领大队、小队干部就动手了,砍树毁秧,捆猪赶羊,整个村子鸡飞狗跳,人心凄惶。
另一件是,稻黍入库的晚秋,供销社贴出告示,收水竹篾青,一捆一百根,收购价八毛钱。水竹,是漫山遍野疯长的植物,砍下来,剖成篾,就能换钱,真是猪八戒娶媳妇———都想要的美事。要知道那时的八毛钱,可以买一斤一两多猪肉,可以买两斤照明的煤油,可以上半个学期的学,可以抵上一个10分的强劳动力八天的劳动报酬!
一边是一捆篾青八毛钱的馋人好事,一边是“割尾巴”的恐惧,咋办?这时村里人为了生计,不约而同地铤而走险了。
我的父亲动手了。那些日子,父亲每天鸡啼时分夹着刀悄悄出门,潜进大山,约两个小时后,扛着一大捆新鲜水竹从后门偷偷进屋。每回,总是父亲先低沉地咳嗽一声,母亲再迅速去抽开门闩的。我那时刚刚读过《红岩》,感觉这是接头暗号。
辛苦钱惨被收缴
竹子砍回家,接下来就是剖成篾青。父亲平时就会用竹篾编菜篮、箩筐、斗笠的,剖篾顺手得很。他先将竹子剖成四根粗篾,再用刀刃在粗篾头上一分,就将篾青和篾黄分得匀匀称称的。我和母亲打下手,一根根地数篾青,满一百根就让父亲捆上一道篾箍。篾黄归母亲处理,折成几段填进灶膛里当柴火烧。一捆竹子除了篾青,其他部分都要被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剖完篾,父亲起身拍拍手,三下两下地扒完一碗饭,扛着锄头,打开大门,上生产队出工去了。这时,太阳刚从山坳里升起来。
村里几乎每家都在行动。小孩的嘴都不带锁的,我们一起玩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家里的事往外说。
大半夜砍竹剖篾干吗这样神神秘秘的?不怕“割尾巴”的工作组,他们睡在大队部里,起不了这么早,怕的是“三寸钉”。“三寸钉”是一个村民的绰号。今年春上,村里人悄悄采了些茶卖给供销社。工作组“割尾巴”时,一开始想尽了办法都查不出证据来,“三寸钉”给工作组支了查手指缝的损招才破了案。原来,“三寸钉”发现,做茶的人在揉茶时,茶汁不容易洗干净,黑黑地残留在指缝里。事后,“三寸钉”一直被村里人明骂暗咒着,但“三寸钉”本色不改,倒是大家更怕他了。“不怕狗咬蚂蟥叮,就怕缺德‘三寸钉’”,这是大人们耳提面命反复交代的话。
到供销社卖篾是技术活儿。大人们在生产队集体出工,是没时间去供销社卖篾的,即使有时间也怕被人认出来。我们这样半大的小孩正合适,背篾的力气有,数钱的本事有,加上脚快机灵,不大引人注意。
卖篾拿钱不容易,供销社验收后,付钱时要实名制,要报家长名字登记。第一次,我们都老老实实报家长的姓名。摊上事了,工作组直接拿到供销社的账本,当晚,就把中午卖的钱没收了。社员们诚实,叹惜几声算了。本是工夫人,工夫不值钱。篾钱没收了,该;没收去,赚。接着干,就像扑灯的亡命蛾子。
想歪招出口恶气
同伴小林的双眼哭成俩桃子。小林的爹五年前在公社修水库时放炮炸石崩死了,母亲带着他们三兄弟过活。哥哥大林十四岁就到生产队出工挣口粮,他也准备读完初一就上生产队干活,家里供不起了。这次卖篾挣钱,燃起了小林读完初中的希望。他自己上山砍竹自己剖篾。剖篾是技术活,小林不會,就边学边干。锋利的刀刃不认人,一次又一次把他的拇指和食指割出血口子。小林的篾青,根根都血迹斑斑的。小林是肉痛加心疼,不哭才怪。
第二次,我们又结伴去卖篾,小林还是扛着一捆血篾。半路上,我们商定了一个方案,可大伙心里总是忐忐忑忑的。小林说,他先来。
到了供销社,小林先去验篾。供销社的人发现有些篾条厚薄不匀,刚要动手去抽出来时,他发现了小林手指上翻起的皮和灰色伤口,再看看小林那乞求的眼神,叹了口气,说了声合格。
登记家长名字时,小林大声道:“三寸钉!”那声音既响亮又坚定。接下来,我们十几个小孩报的都是“三寸钉”。供销社的人只是疑惑了片刻,照样登记了。刚开始,我们的眼神游移不定,不敢直视登记的人。后来,登记的人不但不再质疑了,反而预先在登记表中用“~~”代替了“三寸钉”的姓名。登记的人是同情我们,还是为了完成收篾任务?不得而知。
据说,供销社收购的一库房篾青,都是“三寸钉”一个人“卖”的。工作组端着账本傻眼了,找来“三寸钉”追究。“三寸钉”一蹦三尺高,一个劲儿地赌咒发誓,说自己要是卖过一根篾就断子绝孙。工作组也不信“三寸钉”一个人能剖一库房的篾青,一合账本,算了。
此后,村里人再也没有骂过“三寸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