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印花布取自南通的蓝印花布作坊,是正宗的汉地风情,但流传千载后已经难觅芳踪。而在黔东南大山深处那些名为“排倒莫”的苗寨,蓝印花布的同胞兄弟,蜡染却香火正盛。
车出丹寨县城后,行驶了十来分钟便来到一个名为杨武的小镇。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镇,你甚至不想多瞄一眼。
直到前方缓缓走来一位老妇人。
先听得她的声响,碎碎的步伐摇得满身银饰叮当作响。近看,她盘着发髻,一根银簪插在发髻中央。还有她背上绣花背兜里酣睡的萌孩儿。
最苗家的风情。
萌孩儿听到人语响,揉揉眼镜,从绣花兜里探出头,挺起身,露出那身蓝底白花的衣裳。
“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蜡染?”忘了寻访蜡染艺人的行程,我们临时做起了跟拍这苗家祖孙的支线任务。
蜡花小姐
当“蜡染第一人”王阿勇去世后,杨芳就成为了排倒莫蜡染的“带头大姐”。联合起排调、排莫、排调等十多个“白领苗”支系做蜡染的自然村,组成了排倒莫蜡染合作社,年长日久,“排倒莫”便成为了蜡染的代名词。而从二三十年前开始,经常出国表演的杨芳也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
吃过饭,她匆匆进卧室梳妆打扮—作为白领苗蜡染代言人,杨芳很乐意展示自己的形象:身上是一袭素雅的蜡染布衣,把头发高高束起,没有用银簪,只用了一个蜡染头箍就箍出一个高耸的发髻—这是白领苗支系苗女的标准打扮。
谁家姑娘蜡染强
光是看还不够,进入蜡染制作时间!“蜡花小姐”推开堂屋后门,一丝轻微的陈腐气就混进了还残存带着饭菜余香的堂屋里。
“别担心,这酸腐味来自桶里的蓝靛。”杨芳指了指角落处的一个大木桶。桶里盛满了黑水,桶上横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有三四个巨型的衣架,每个衣架上都挂着一匹还滴水的青布匹,那青布便是刚刚染过色的蜡染布。
杨芳示意我们上楼,楼上是她们的作坊。一间20平米见方的房间摆了两列桌椅,每一排放了四行。每张桌子上都摊着或大或小的白布,桌子右上角都加了一个电热炉,炉子上飘着淡淡的热气,这个屋子里飘荡着香甜的气息。
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有年过六旬梳着发髻的老妇,有年轻的姑娘,还有小孩。
女人们都低着头,手上拿着一根奇怪的笔,笔在电磁炉里蘸一下后,就拉回胸前在白布上抹一笔,一条弧形的暗黄线条就在白布上生成。再蘸再抹,手起刀落,不一会儿,白布上便出现了一幅工笔画的蝴蝶图。每一幅白领苗蜡画都是工笔画,但不同于国画画闲情逸致,说个人情怀,苗家蜡染画生活起居,讲民族文化。
姑娘画好了一只展翅的蝴蝶,示意杨芳过来检查。蝴蝶是苗族标志性的图案,“蝴蝶妈妈”是苗族传说中的苗族始祖。“蜡刀不应该停顿,每个线条都应该一气呵成。”杨芳边看边指导着。在外人看来,女孩的笔功已很不错,不过在杨芳看来,还远不到蜡染师入门级。每个白领苗苗女从十来岁开始画蜡画到老,少则四十年,多则七十载。最终每个苗女都修得一手信手拈来画工笔的绝活。但每个蜡笔高手,却从来不问江湖事,一辈子都藏在山中苗寨深闺里。
眼前这工序是做蜡染的第一步,画蜡。所谓画蜡,就是用眼前这支奇怪的笔蜡刀蘸蜂蜡之后,在白布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画蜡的过程和写毛笔字很相似。电磁炉就像砚台,而蜂蜡就像墨汁,蜡刀就好比毛笔,而白布则代替宣纸角色。
蜡刀刀头是由一种带幺凹槽的弧形铁皮构成,便于储存“墨汁”蜂蜡。写毛笔字时,一笔下去,墨汁就吸附在宣纸纤维中。画蜡也一样,蜡刀划过,蜂蜡留痕。
画蜡之后,进入第二步,染色。杨芳拿起一块,蜂蜡已经固化好的图案走下楼。把白布全部浸入水缸中,用木棍在水缸中来回搅拌五六个回合之后。用木棍挑起布匹,这时白布已经变成蓝色,因为蜂蜡有憎水性,蜂蜡所到之处就变成了水的禁地。
染完色后,杨芳把蓝白相间的布匹挂在水缸上面的衣架上晾晒。向大锅里面倒进几大桶水后,在灶里燃起大火。待锅里水烧得滚烫时,把染完色晾干的布匹浸入开水中,拿起火钳夹住布在开水里面翻动,布每翻一次,锅里就泛起一层油。
“水面上这层油花,是被开水从布里面赶出来的蜂蜡!布在开水里面煮得越久,火钳翻得越勤,蜂蜡就除得越干净。表面上的蜂蜡也可以回收得越多。”
在开水里煮了之后,杨芳拿起一口脚盆接了自来水之后,把锅里的布匹都一个个夹进水盆中漂洗。以前漂洗工作都是在村口的小河里进行。从排倒莫搬到杨武镇上后,住进了镇中心,离市场近了,却离河道远了,漂洗这道工序就都只能用自来水代替了。 杨芳往脚盆中放水漂布,合作社一位社员家的小孙子拿起蜡染布给杨芳帮忙。“可惜了,小娃长成小伙子时,就少了一个考察媳妇的地方。”杨芳摸着小男孩的头边打趣边回忆。
从前,村里的小伙子会偷偷潜伏到距姑娘门不远的河道上游游泳,为的是看看那些做蜡染的姑娘,谁长得标致,谁更手巧做的蜡染布更多。
嘎闹的蜡染
杨武乡乡政府所在地原本并没有做蜡染的传统。要领略蜡染的精髓,就必须潜入大山深处的排倒莫。
蜡染,古称“蜡缬”,是在我国流传久远的古老印花工艺。黔东南的蜡染工艺,据说是从汉地流传过来。有史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住在丹寨排倒莫一带的苗族属于苗族“丹都支系”,也是通常外人所称的“白领苗”,该支系自称“嘎闹”,“嘎闹”在苗语意译为“源于鸟图腾的部落”。嘎闹出名,是因为其瑰丽的民族服饰。苗族嘎闹支系服饰,是一项享有盛名的国家级非遗。而苗族“嘎闹”支系下又分为7个不同的亚族群。雅灰型的百鸟衣,麻鸟型的锦鸡服都是各个亚族群中的代表性服饰,而排倒莫的代表服饰便是蜡染服。
丹寨的蜡染产区,主要在县城东南的扬武乡、排调镇一带,整个蜡染区域50多平方公里,21个自然村寨,辖14500人。蜡染区的核心是杨武乡最偏远的排莫村和排倒村,这里因为最为闭塞,做蜡染的传统得以保存得最完整。因而被看成“嘎闹”支系文化的保留地,因而提到丹寨的蜡染,众人都以排倒莫来统称。
早上吃完早饭从县城出发,抵达这儿时已经是午饭时分。寨里大部分人家都在用餐,大家似乎没有在桌上吃饭的习惯。老人端着碗或在门槛上静坐,小孩在门外走廊上游荡。唯独两位身着蜡染服的女子看见来者走上前来,杨秀芬和杨春燕,杨芳举荐的,这苗寨做蜡染最出众的两位。
两位把我们引到斗牛场边的二层木楼中。这木楼二村是委会所在地,一楼是村办的蜡染合作社。合作社只有两间房间,一间是工作间,正中间摆了8张木桌,角落里放了一台木织机。座子上有一老一少母女模样的两人在画蜡,还有姑娘正在织布。隔壁是蜡染合作社的蜡染展览室,三四十幅造型各异的蜡染布挂满了四壁。展览室的正中央坐着一男一女,女子拿着几团棉花摇着老式纺车纺线。
如果说杨芳的工作室还有一丝艺术家范儿,眼前的合作社则弥漫着浓浓的家庭味:从纺线、织布、画蜡、染布全部自己搞定。甚至画蜡用的蜂蜡都自己割,染布用的蓝靛膏都自己生产,甚至还边工作边煮饭。很难想象在社会分工如此细致的当下,世间还存在一个如此自给自足的苗寨,蜡染还用在村寨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到有人进来,男子连忙放下筷子迎上来:“你们终于来了,先吃饭,吃完再看斗牛,看完斗牛先到村里村外转转。晚上在我家喝酒……”男子名叫杨开亮,是基加村的村支书。村里的合作社就是他和杨秀芬、杨春燕一起筹划组建。
“我们还寻思着能做点啥。”杨开亮吃着火锅喝着自酿的苞谷酒和我们商量。
其实,黔东南的蜡染,要比湘西的生命力顽强得多: 不但村民着蜡染的习俗得以保留,还让本没有做蜡染习俗的其他苗族支系(如杨武乡)有了做蜡染的传统。更强大的是,这个以“排倒莫”命名的合作社,竟然把200多户家庭作坊联合起来,客户居然主要来自美国、香港、北上广。
3个月后,我又看到了杨芳。是因为丹寨一个以制作鸟笼而闻名的苗寨,卡拉村。高速公路的建成,像把长刀,把村庄一分为二,仅留下一个丑陋的涵洞让村民来往。当地政府想到一个主意—在涵洞上涂鸦,让来自宋庄的当代艺术家联合丹寨的蜡染艺术家一起涂鸦,试图把涵洞变废为宝成为旅游景点。杨芳在涵洞上画了一只巨大的“蝴蝶妈妈”:以前,她和她的姐妹们从来都只是拿着蜡刀在布上作画,大不过一米。这次虽然画的是蜡染最传统的图案,以涵洞墙为画布,以自喷漆为画笔。画布的尺寸被无限扩大,画笔的概念也被无限扩大。
“虽然自喷漆没有蜡刀用得顺手,但没想到‘蜡画’能画得这么大!蜡染图案竟然还能画在石头上。”当用画蜡染的方式涂鸦后,蜡染传承人杨芳无比兴奋。
车出丹寨县城后,行驶了十来分钟便来到一个名为杨武的小镇。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镇,你甚至不想多瞄一眼。
直到前方缓缓走来一位老妇人。
先听得她的声响,碎碎的步伐摇得满身银饰叮当作响。近看,她盘着发髻,一根银簪插在发髻中央。还有她背上绣花背兜里酣睡的萌孩儿。
最苗家的风情。
萌孩儿听到人语响,揉揉眼镜,从绣花兜里探出头,挺起身,露出那身蓝底白花的衣裳。
“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蜡染?”忘了寻访蜡染艺人的行程,我们临时做起了跟拍这苗家祖孙的支线任务。
蜡花小姐
当“蜡染第一人”王阿勇去世后,杨芳就成为了排倒莫蜡染的“带头大姐”。联合起排调、排莫、排调等十多个“白领苗”支系做蜡染的自然村,组成了排倒莫蜡染合作社,年长日久,“排倒莫”便成为了蜡染的代名词。而从二三十年前开始,经常出国表演的杨芳也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
吃过饭,她匆匆进卧室梳妆打扮—作为白领苗蜡染代言人,杨芳很乐意展示自己的形象:身上是一袭素雅的蜡染布衣,把头发高高束起,没有用银簪,只用了一个蜡染头箍就箍出一个高耸的发髻—这是白领苗支系苗女的标准打扮。
谁家姑娘蜡染强
光是看还不够,进入蜡染制作时间!“蜡花小姐”推开堂屋后门,一丝轻微的陈腐气就混进了还残存带着饭菜余香的堂屋里。
“别担心,这酸腐味来自桶里的蓝靛。”杨芳指了指角落处的一个大木桶。桶里盛满了黑水,桶上横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有三四个巨型的衣架,每个衣架上都挂着一匹还滴水的青布匹,那青布便是刚刚染过色的蜡染布。
杨芳示意我们上楼,楼上是她们的作坊。一间20平米见方的房间摆了两列桌椅,每一排放了四行。每张桌子上都摊着或大或小的白布,桌子右上角都加了一个电热炉,炉子上飘着淡淡的热气,这个屋子里飘荡着香甜的气息。
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有年过六旬梳着发髻的老妇,有年轻的姑娘,还有小孩。
女人们都低着头,手上拿着一根奇怪的笔,笔在电磁炉里蘸一下后,就拉回胸前在白布上抹一笔,一条弧形的暗黄线条就在白布上生成。再蘸再抹,手起刀落,不一会儿,白布上便出现了一幅工笔画的蝴蝶图。每一幅白领苗蜡画都是工笔画,但不同于国画画闲情逸致,说个人情怀,苗家蜡染画生活起居,讲民族文化。
姑娘画好了一只展翅的蝴蝶,示意杨芳过来检查。蝴蝶是苗族标志性的图案,“蝴蝶妈妈”是苗族传说中的苗族始祖。“蜡刀不应该停顿,每个线条都应该一气呵成。”杨芳边看边指导着。在外人看来,女孩的笔功已很不错,不过在杨芳看来,还远不到蜡染师入门级。每个白领苗苗女从十来岁开始画蜡画到老,少则四十年,多则七十载。最终每个苗女都修得一手信手拈来画工笔的绝活。但每个蜡笔高手,却从来不问江湖事,一辈子都藏在山中苗寨深闺里。
眼前这工序是做蜡染的第一步,画蜡。所谓画蜡,就是用眼前这支奇怪的笔蜡刀蘸蜂蜡之后,在白布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画蜡的过程和写毛笔字很相似。电磁炉就像砚台,而蜂蜡就像墨汁,蜡刀就好比毛笔,而白布则代替宣纸角色。
蜡刀刀头是由一种带幺凹槽的弧形铁皮构成,便于储存“墨汁”蜂蜡。写毛笔字时,一笔下去,墨汁就吸附在宣纸纤维中。画蜡也一样,蜡刀划过,蜂蜡留痕。
画蜡之后,进入第二步,染色。杨芳拿起一块,蜂蜡已经固化好的图案走下楼。把白布全部浸入水缸中,用木棍在水缸中来回搅拌五六个回合之后。用木棍挑起布匹,这时白布已经变成蓝色,因为蜂蜡有憎水性,蜂蜡所到之处就变成了水的禁地。
染完色后,杨芳把蓝白相间的布匹挂在水缸上面的衣架上晾晒。向大锅里面倒进几大桶水后,在灶里燃起大火。待锅里水烧得滚烫时,把染完色晾干的布匹浸入开水中,拿起火钳夹住布在开水里面翻动,布每翻一次,锅里就泛起一层油。
“水面上这层油花,是被开水从布里面赶出来的蜂蜡!布在开水里面煮得越久,火钳翻得越勤,蜂蜡就除得越干净。表面上的蜂蜡也可以回收得越多。”
在开水里煮了之后,杨芳拿起一口脚盆接了自来水之后,把锅里的布匹都一个个夹进水盆中漂洗。以前漂洗工作都是在村口的小河里进行。从排倒莫搬到杨武镇上后,住进了镇中心,离市场近了,却离河道远了,漂洗这道工序就都只能用自来水代替了。 杨芳往脚盆中放水漂布,合作社一位社员家的小孙子拿起蜡染布给杨芳帮忙。“可惜了,小娃长成小伙子时,就少了一个考察媳妇的地方。”杨芳摸着小男孩的头边打趣边回忆。
从前,村里的小伙子会偷偷潜伏到距姑娘门不远的河道上游游泳,为的是看看那些做蜡染的姑娘,谁长得标致,谁更手巧做的蜡染布更多。
嘎闹的蜡染
杨武乡乡政府所在地原本并没有做蜡染的传统。要领略蜡染的精髓,就必须潜入大山深处的排倒莫。
蜡染,古称“蜡缬”,是在我国流传久远的古老印花工艺。黔东南的蜡染工艺,据说是从汉地流传过来。有史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住在丹寨排倒莫一带的苗族属于苗族“丹都支系”,也是通常外人所称的“白领苗”,该支系自称“嘎闹”,“嘎闹”在苗语意译为“源于鸟图腾的部落”。嘎闹出名,是因为其瑰丽的民族服饰。苗族嘎闹支系服饰,是一项享有盛名的国家级非遗。而苗族“嘎闹”支系下又分为7个不同的亚族群。雅灰型的百鸟衣,麻鸟型的锦鸡服都是各个亚族群中的代表性服饰,而排倒莫的代表服饰便是蜡染服。
丹寨的蜡染产区,主要在县城东南的扬武乡、排调镇一带,整个蜡染区域50多平方公里,21个自然村寨,辖14500人。蜡染区的核心是杨武乡最偏远的排莫村和排倒村,这里因为最为闭塞,做蜡染的传统得以保存得最完整。因而被看成“嘎闹”支系文化的保留地,因而提到丹寨的蜡染,众人都以排倒莫来统称。
早上吃完早饭从县城出发,抵达这儿时已经是午饭时分。寨里大部分人家都在用餐,大家似乎没有在桌上吃饭的习惯。老人端着碗或在门槛上静坐,小孩在门外走廊上游荡。唯独两位身着蜡染服的女子看见来者走上前来,杨秀芬和杨春燕,杨芳举荐的,这苗寨做蜡染最出众的两位。
两位把我们引到斗牛场边的二层木楼中。这木楼二村是委会所在地,一楼是村办的蜡染合作社。合作社只有两间房间,一间是工作间,正中间摆了8张木桌,角落里放了一台木织机。座子上有一老一少母女模样的两人在画蜡,还有姑娘正在织布。隔壁是蜡染合作社的蜡染展览室,三四十幅造型各异的蜡染布挂满了四壁。展览室的正中央坐着一男一女,女子拿着几团棉花摇着老式纺车纺线。
如果说杨芳的工作室还有一丝艺术家范儿,眼前的合作社则弥漫着浓浓的家庭味:从纺线、织布、画蜡、染布全部自己搞定。甚至画蜡用的蜂蜡都自己割,染布用的蓝靛膏都自己生产,甚至还边工作边煮饭。很难想象在社会分工如此细致的当下,世间还存在一个如此自给自足的苗寨,蜡染还用在村寨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到有人进来,男子连忙放下筷子迎上来:“你们终于来了,先吃饭,吃完再看斗牛,看完斗牛先到村里村外转转。晚上在我家喝酒……”男子名叫杨开亮,是基加村的村支书。村里的合作社就是他和杨秀芬、杨春燕一起筹划组建。
“我们还寻思着能做点啥。”杨开亮吃着火锅喝着自酿的苞谷酒和我们商量。
其实,黔东南的蜡染,要比湘西的生命力顽强得多: 不但村民着蜡染的习俗得以保留,还让本没有做蜡染习俗的其他苗族支系(如杨武乡)有了做蜡染的传统。更强大的是,这个以“排倒莫”命名的合作社,竟然把200多户家庭作坊联合起来,客户居然主要来自美国、香港、北上广。
3个月后,我又看到了杨芳。是因为丹寨一个以制作鸟笼而闻名的苗寨,卡拉村。高速公路的建成,像把长刀,把村庄一分为二,仅留下一个丑陋的涵洞让村民来往。当地政府想到一个主意—在涵洞上涂鸦,让来自宋庄的当代艺术家联合丹寨的蜡染艺术家一起涂鸦,试图把涵洞变废为宝成为旅游景点。杨芳在涵洞上画了一只巨大的“蝴蝶妈妈”:以前,她和她的姐妹们从来都只是拿着蜡刀在布上作画,大不过一米。这次虽然画的是蜡染最传统的图案,以涵洞墙为画布,以自喷漆为画笔。画布的尺寸被无限扩大,画笔的概念也被无限扩大。
“虽然自喷漆没有蜡刀用得顺手,但没想到‘蜡画’能画得这么大!蜡染图案竟然还能画在石头上。”当用画蜡染的方式涂鸦后,蜡染传承人杨芳无比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