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上的“隐形学生”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形学生”的概念是从“隐形儿童”变化而来的。而“隐形儿童”的概念是来自英国教育大臣阿兰?约翰逊的一份关于后进学生的报告——《齐头并进——关注第2级段的落后生》。在这份报告中,约翰逊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指出:“部分学生在7岁时成绩不错,但到11岁时,他们的英语、数学等重点学科的成绩却落后了。这类学生的行为表现通常较好,作业也很整洁,但在课堂上往往避免自己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因而被称为‘隐形儿童’。”
  在这里,笔者之所以将“隐形儿童”扩展为 “隐形学生”,是因为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隐形儿童”的存在不只是在7岁至11岁阶段,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课堂上,仍然有着大量的“隐形学生”存在。
  因工作的关系,笔者最近先后观摩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二十几节赛课。可以看出,在“新课程理念”成为不少中小学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汇的今天,课堂上的变化确实是令人震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和课堂学习气氛的热烈以至于热闹。但是,无论是在小学的课堂还是初中、高中的课堂上,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有这样的“隐形学生”存在:朱自清先生在《荷堂月色》中所说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许是这些学生心态的最好的旁注。或者说总有一部分学生以一种“他人皆狂我独静”的“处世”态度出现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大致有这样两类:其一,他们在学习上是优秀的或者至少说是中等学生,本来,他们拥有与他人一辨高下的资格和条件,但是由于性格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使得他们不愿意以一种“狂”或者“闹”的形象出现在师生面前;其二,他们是所谓的“学困生”,尽管他们不愿意甘当陪衬,但是面对老师的问题他们无能为力去与他人一争高低,再加上在长时期的被冷落和被遗忘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使得他们渐渐的也养成了这种“与事无争”的状态。
  对于“隐形儿童”的特征,阿兰?约翰逊先生用了如下的表述:“他们既安静又本分,要求不高;他们不介意自己是否获得了关注,会场时间等待;他们对开放性的问题感到不适应;他们中的很多人用各种方法躲避老师的目光;他们中的一部分,主要是男生,渴望回答问题,但在回答问题之前不愿多思考。”仿照这一描述,我们也可以对“隐形学生”做如下的界定:他们知道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但是既然不参与也可以,那就索性不参与;他们希望自己能像其他的同学那样热烈以至于热闹起来,但是,没有自己的参与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似乎什么影响也没有,于是也就不再参与;他们担心自己的失误会使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会使老师的教学流程受到影响,那样就画蛇添足了;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参与与否;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们讲的,我都会了,参与于否与我已没有什么大的妨碍或者反正我也不会,这样更落得个省心。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隐形学生”的存在呢?
  毫无疑问,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自己性格的内向、心理的封闭、身体的不适或者以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等等,造成了学生自己的甘于隐形。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所造成的。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希望甚至害怕听到“异样的声音”,而对于那些正好符合自己心意的标准答案,总是喜出望外。他们在听到“异样的声音”之后,比较好的做法是不加评论,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对“异样声音”的发出者回报以“异样的态度、异样的语言、异样的表情”,甚至将自己犀利的语言风格来一番展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使得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在参与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内心总是惴惴不安,甚至感到有可能是在那自己的尊严在冒险,久而久之,就不再甘于“冒老师之大不讳”而参与发言了。再者就是,有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很满足于全班同学轰鸣般的集体回答问题,他们甚至没有想到过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极有可能使部分学生甚至是很多学生的问题掩盖在另一部分没有问题者的共鸣当中,并且这些老师对于这种“共鸣式”的回答总有一种成就感,似乎自己教学成绩的斐然从此可以一览无遗。这样就使得那些有问题的同学也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人家那么多人都会了,就我自己不会,如果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不是自找没趣吗?还是不了了之为好。此外,还有一种更不合时宜的教学形式依然生命力顽强地存在着,那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被严重的剥夺,只能是被动地盲从地以教师教学道具的身份存在于课堂上,这种教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只是个别同学的“隐形”,而是学生整体的“隐形”。
  其实,说到底,这种不能使每一个同学特别是那些学困生,都能受到关注的课堂教学,这种无视学生应该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学理念严重滞后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以至于发霉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追求存在严重缺陷的重要标志。特别是那些依然习惯于“满堂灌”、“半堂灌”或者习惯于“满堂灌的变种——满堂问”的教师,虽然在今天已属于有人满脸白癣般的并不多见,但是,它的对于学生所造成的危害,却是异常的深远和严重。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乃至取消“隐形学生”的存在呢?
  首先,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种观点,就是教师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要树立起“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注的权利”的学生观念。正如阿兰?约翰逊所说:“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无论是班里最有天赋和才华的学生,还是在教室的后面习惯躲避教师眼光的安静的孩子。”其次,教师要认识到,错误,对于学生来说,是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对教师来说,是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因此,既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也要鼓励学生在大胆的探索中不怕出错。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满足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局面的教学追求,要创设更多的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得到展示的机会,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第四,不要总是让全班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也要指定同学回答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不愿或者不能回答问题的同学,要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第五,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紧锣密鼓式的快节奏,也要在课堂上留出空白,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六,要善于安排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第七,在课堂的反馈训练和检测中,要特别注意关注那些“隐形学生”,使他们在享受老师关注的荣耀的同时,走出隐形的状态,走向学习的前台。
  关注课堂上的“隐形学生”并使他们由隐形走向前台,不只是教学策略方面的追求,更是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育公平的问题。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自觉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热切的目光投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投向教室里的每一张面孔,投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心灵的港湾,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来自老师的爱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分享到来自老师的鼓励、呵护和启迪。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给初中英语教教育教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初中英语教材越来越社会化,生活化,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使英语这门课程更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但新课程在很多方面与现实的教学脱节。造成城市英语教学顺理成章,而农村英语教学纸上谈兵的这种无奈局面。要改变现状,必须从教材、课程开设、评估制度、加强师资、改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等方面着手,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
期刊
我认为激励性评价在语文课堂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课堂评价不当,有可能使花蕾枯萎,智慧的火星熄灭,其副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课堂评价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一环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有强烈的评价意识目前在语文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尝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注重习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
期刊
[摘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和信息密度,优化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乏味、费时低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理运用;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可以为语言学习者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
期刊
[摘要]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的数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
期刊
[摘要]笔者就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得到同行的交流、探讨和提高。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应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疑问,甚至是偏差,尤其是农村学校更为突出.因此,笔者对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得到同行的交流、探讨和提高,从而抛砖引玉。  1.农村为什么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本,践行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方位的日常行为量化方案构建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享受权利;多种形式的活动;日常行为量化    伴随人们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唤,农村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变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并没有随着外部环境的美化而增强,反而厌学情绪更浓烈。或许是大量的留守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有句话:“送人一条鱼,够他吃一顿的;教人如何钓鱼,他一辈子有鱼吃。”由此可见,培养一个人独立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是何等重要。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主渠道,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45分钟内,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怎样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去探索新问题,以达到大面积丰收的效果,本人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新课程理念下能力培养的初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彰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场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开展实效数学活动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实现大众数学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