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绿色建筑的力量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实体,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描擘充满想象,且贯穿环保理念,绿色建筑的定义不限于本身的节能环保,还需实现投入使用、运营后产生的能耗可控,保障持续的环保属性。推动建筑行业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从产业端看,超低排放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可观,万亿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风云迭起。
  建筑与“人的健康与福祉”
  “鸟巢”体育场的设计师赫尔佐格说,“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书一样被阅读,它也不像画廊里的画一样有致谢名单、标题或者标签什么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反对具象。我们的建筑力量在于观者看到它时的直击人心的效果。”这是建筑领域面向未来的应有之义,而在环保理念普及的当下,绿色建筑为此注入了更多内涵,从而更加事关“人的健康与福祉”。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近日公布的年度全球十大LEED市场排名中,我国以累计超过1.1亿平方米的认证总面积连续第五年登上全球 LEED绿色建筑市场(不含美国)榜单首位,加拿大、印度、瑞典和巴西分列第二至五位。
  可喜的是,绿色理念正在不同类型建筑中渗透,开发方和业主方开始注重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去年我国新增LEED认证项目超过800个;总高528米的北京中信大厦获得LEED金级认证,绿色超高层地标又添一例;李锦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绿色酱油发酵工程项目获得LEED-NCV4.0铂金级认证,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的針永体育智慧工厂获得LEEDv4.1O+M既有建筑铂金级认证,成为制造企业积极践行绿色运营理念、推动工业绿色升级的范例;同样获得LEED铂金级认证的上海中心J酒店以节能21%及节水45%成为可持续性酒店的全球标杆项目。
  在目前的全球建筑市场,办公楼是最有力的绿色建筑践行者,“绿化”程度最高,建筑领域人士指出发展态势将渗透至其他建筑品类,“未来,随着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愈加重视,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都更加关注。在企业供应链前端的工厂、仓库到供应链后端的零售空间及服务提供空间,都将成为企业实现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需要执行力与技术含金量
  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已基本形成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发展体系。2019年8月正式施行的第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扩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并积极响应了绿色建筑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要求。2020年7月,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其他创建目标还包括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等。随后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推动绿色建筑实施,目前江苏、浙江、宁夏、河北、辽宁、内蒙古、广东七省绿色建筑相关条例已付诸实施,山东、江西、青海三地出台绿色建筑政府规章,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提供法律支撑;河南、湖南、福建、安徽、上海五地绿色建筑立法工作稳步推进;南京、杭州、佛山、绍兴、湖州、青岛6个城市于去年已开展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
  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以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由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中,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农业、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新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并列。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模式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新共识,只披着概念的虚皮显然做不好绿色建筑。克而瑞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打造绿色建筑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具有一定的专业壁垒,即便将普通建筑提升为绿色建筑,也需要一定的增量成本,需要综合考量。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个维度对现有、在建绿色建筑进行品评。有了绿色“硬要求”,部分企业纷纷开辟绿色发展路径,抢占技术制高点,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采购、建造、运营的全过程。一些头部房企在项目内积极加入相关的低碳节能技术设备,公开承诺新建建筑100%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从能源消耗、水污染、气体排放、废弃物处理、节能改造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提升环境绩效表现。
  真正的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而非依靠后期通过增加所谓的节能设备降低能耗;而且,绿色建筑的很多技术特点并没有摆在明处,而是组合起来呈现综合效应,这也造成了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感知有限。对此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季亮认为,加强绿色建筑的科技化、标准化非常重要,可用智慧化的技术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控制权、惊喜权,以此促进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发展。
  万般想象与实践足证,绿色建筑同样需要聚焦,最终从人居本身的体感角度解决问题,得到客户的认同。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16年,谷歌首款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阿尔法围棋”成功战胜当年世界围棋大赛冠军李世石在新闻界造成巨大轰动,使得人们再一次目睹人工智能的“過人之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不约而同地用其促进产业升级和完善。同时人工智能逐渐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例如智能刷脸、无人驾驶、手机导航等。  会展业作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晴
期刊
预计2025年,5G将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刘烈宏在5月17日举办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指出,5G国际标准是分梯次导入的,决定了产业化的阶段性。我国5G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将拉动8万亿元相关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4部门明确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
期刊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更多的投资机遇正生根发芽,市场对于绿色投资的关注度再度攀升,绿色投资机会奔涌而至。在当前的全球碳中和浪潮下,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成为绿色投资的重点领域。  绿色投资是一笔收益丰厚的明智投资,更具有社会意义。不过,与“双碳”目标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且得是有能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的长效化参与,如何调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并开发更多创新型金融工具需各方着力
期刊
作为人类拓展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产物,航空航天经过百余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下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通常而言,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也代表着所属国家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  从“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成功归来,再到“祝融落火”点燃“观星”热潮……中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宛如一辆飞驰的动车,引领着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之下,一座座航空
期刊
数字政府建设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打造数字政府全治理链与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并行。《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全球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其中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为全球第9位。随着政策推动、基础建设、服务保障、平台支撑、创新成果等方面不断拓进,新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政务领域快速延伸,我国政府数字化
期刊
“双碳”目标下,既是重要动力来源又是排放大户的内燃机产业链面临变革,当前内燃机动力与新能源动力进一步融合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两者将长期共存,呈现多元共生的动力新时代。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舞台上,所占份额依然可观的内燃机试图通过创新升级继续驱动世界。  不创新者将步入夕阳  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特种装备等领域的重要动力来源,作为各类机械的主动力由此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内燃机技术
期刊
新冠疫情爆发使全球航空运输业面临停滞的当下,世界各国在宇宙的探索进入新阶段。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281颗,创下世界航天史发射数量纪录;8个国家和地区共进行了114次火箭轨道发射,高于2019年的103次,美国、中国、阿联酋先后造访火星。  与此同时,航空领域各项技术突破正在加速。不论是空客Maveric混合机翼及Flying-V无尾飞翼的超高效概念客机的缩比飞行,亦或是无人机
期刊
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只有因需施策,破局技术难题、积极构建产业生态的企业才能持续捕获新价值。在碲化镉发电玻璃这一能源型新材料领域屡有突破的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正致力于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做出积极贡献,而在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开拓思路、突破瓶颈,探求光伏+在不同场景下的新应用。以原创核心理论
期刊
作为重要的云网融合技术之一,边缘计算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人、事、物的快速决策,其可助力各个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是共识。边缘计算在云和终端中间形成大量支撑性场景,以满足数据传递稳定、准确、及时的需求,工业互联网、产业+AI、城市治理、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对于边缘算力有着差异化需求,“云、边协同”带动相关产业进入新一波增长期。  用算力拥抱智能边缘  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数据交互、数据分析以
期刊
“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展望未来制造业时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柔性制造无疑是逐渐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方法,当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被科技赋能,以个性化生产见长的柔性制造席卷各个细分产业领域,实现柔性制造满足更多个性化生产需求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的愿望,需要真切落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