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高职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这就对就业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导向 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一定的时机,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据调查了解,高职生感到最担心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困难,其中就业压力最突出。近几年,毕业生数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高速度逐年递增,这么多毕业生,市场能不能容得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是应届毕业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校高职生非常热衷的话题,当然也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及时抓住和利用这个契机,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浸透到“两课"中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两课”,在新形势下,“ 两课”教师要担当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从学生入学之日起,“ 两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就业的形势和状况的基础上,除了讲好“两课”的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加强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把就业观的教育渗透于“两课”之中,并贯穿始终。如在一年级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教师就把就业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介绍我们国家近年的就业形势和要求,学生在了解到就业的新形势之后,就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压力,并且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这不仅增强了“两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的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状态,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钻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两课”的作用也就得到了突出体现,既传授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纠正思想误区,树立新的就业观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政策调整,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成历史,被新的就业制度所代替,上学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已不再是职业的保证。现在,主要大城市是人满为患,高层次和热门部门人才需求已经早已饱和,高职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明显呈现向下的趋势。中小企业(主要是非国有企业),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已成为接纳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市场。然而,有些学生依然存在向往大城市和热门单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目前在学生中存在的择业思想误区主要有:
①不分主次。部分学生把选择好的地方为首要目的,择业不是以事业为主,而是以地域为主。
②自我了解不够。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缺乏必要的自我分析能力。有的人觉得自己什么也能干,当个县长、省长也能干,他们不清楚这些职业应具备那些知识和能力。
③目光短浅。有的学生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职业的发展前景。
④拜金主义。抱着“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的信条,以金钱多少的标准来衡量求职择业第一前提。
⑤依靠心里。在学校忽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把一切寄托在父母身上,想依靠父母的关系网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这样的观念严重地妨碍了高职生提高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找到与自己实际相符合的理想职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市场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的方式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因此学生本身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每一个高职生都可以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吗? 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一切都要进入市场。企业进入了市场,商品进入了市场,人才也要进入市场。如果不想被历史的列车无情地抛下,就必须努力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观念。有的人认为,高职生的天职主要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以后未必在经济领域工作,有无市场观念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竞争,引入到高职生的就业之中,建立起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
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教育方式
“请进来”,就是指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先进人物到学校做报告;“走出去”,就是指让在校生利用假期或实习期去了解社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祢补单纯学校教育的不足,形成一种“合力”,使高职生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社会在用人方面的标准。企业的用人标准都强调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潜在能力,包括职业生涯选择,奋斗目标的确定,以及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等;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在用人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就是以往重点院校大学毕业生把该企业作为跳板,取得北京户口后,即辞职跳到外企去,给该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尴尬,这无疑使该企业对相应重点大学毕业生怀有抵触心理,以至陷入实际上既使严重缺乏人才也不敢聘用、不愿聘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过河拆桥”式的求职方式使得后来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重重,机关、事业单位想进进不去,企业想用不敢用。这不能不说也是已往有些大学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不高所带来的恶果之一。通过“以身说法”、“切身体验”就能够促使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形成吃苦耐劳、团结、诚信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开展。
五、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学校要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加强优秀毕业生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在她们身上所体现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校学生虚心向她们学习,树立自觉、自律、自立的道德品质。从实际来看,一个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高职生,他(她)首先具备的也是最根本的素质就是非常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两课”教师和兼职班主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注意对在校生的优秀典型教育。通过少数优秀毕业生的典型宣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促进。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紧紧抓住当前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就业先做人,百能德为首”的道德观念,切实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状况,全面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 5;
2.李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改革与战略2004 3;
3.张宇建机制搭平台高水准建设辅导员队伍中国高等教育2005.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导向 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一定的时机,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据调查了解,高职生感到最担心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困难,其中就业压力最突出。近几年,毕业生数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高速度逐年递增,这么多毕业生,市场能不能容得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是应届毕业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校高职生非常热衷的话题,当然也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及时抓住和利用这个契机,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浸透到“两课"中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两课”,在新形势下,“ 两课”教师要担当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从学生入学之日起,“ 两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就业的形势和状况的基础上,除了讲好“两课”的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加强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把就业观的教育渗透于“两课”之中,并贯穿始终。如在一年级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教师就把就业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介绍我们国家近年的就业形势和要求,学生在了解到就业的新形势之后,就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压力,并且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这不仅增强了“两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的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状态,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钻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两课”的作用也就得到了突出体现,既传授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纠正思想误区,树立新的就业观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政策调整,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成历史,被新的就业制度所代替,上学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已不再是职业的保证。现在,主要大城市是人满为患,高层次和热门部门人才需求已经早已饱和,高职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明显呈现向下的趋势。中小企业(主要是非国有企业),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已成为接纳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市场。然而,有些学生依然存在向往大城市和热门单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目前在学生中存在的择业思想误区主要有:
①不分主次。部分学生把选择好的地方为首要目的,择业不是以事业为主,而是以地域为主。
②自我了解不够。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缺乏必要的自我分析能力。有的人觉得自己什么也能干,当个县长、省长也能干,他们不清楚这些职业应具备那些知识和能力。
③目光短浅。有的学生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职业的发展前景。
④拜金主义。抱着“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的信条,以金钱多少的标准来衡量求职择业第一前提。
⑤依靠心里。在学校忽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把一切寄托在父母身上,想依靠父母的关系网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这样的观念严重地妨碍了高职生提高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找到与自己实际相符合的理想职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市场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的方式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因此学生本身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每一个高职生都可以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吗? 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一切都要进入市场。企业进入了市场,商品进入了市场,人才也要进入市场。如果不想被历史的列车无情地抛下,就必须努力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观念。有的人认为,高职生的天职主要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以后未必在经济领域工作,有无市场观念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竞争,引入到高职生的就业之中,建立起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
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教育方式
“请进来”,就是指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先进人物到学校做报告;“走出去”,就是指让在校生利用假期或实习期去了解社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祢补单纯学校教育的不足,形成一种“合力”,使高职生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社会在用人方面的标准。企业的用人标准都强调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潜在能力,包括职业生涯选择,奋斗目标的确定,以及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等;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在用人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就是以往重点院校大学毕业生把该企业作为跳板,取得北京户口后,即辞职跳到外企去,给该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尴尬,这无疑使该企业对相应重点大学毕业生怀有抵触心理,以至陷入实际上既使严重缺乏人才也不敢聘用、不愿聘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过河拆桥”式的求职方式使得后来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重重,机关、事业单位想进进不去,企业想用不敢用。这不能不说也是已往有些大学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不高所带来的恶果之一。通过“以身说法”、“切身体验”就能够促使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形成吃苦耐劳、团结、诚信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开展。
五、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学校要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加强优秀毕业生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在她们身上所体现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校学生虚心向她们学习,树立自觉、自律、自立的道德品质。从实际来看,一个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高职生,他(她)首先具备的也是最根本的素质就是非常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两课”教师和兼职班主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注意对在校生的优秀典型教育。通过少数优秀毕业生的典型宣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促进。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紧紧抓住当前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就业先做人,百能德为首”的道德观念,切实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状况,全面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 5;
2.李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改革与战略2004 3;
3.张宇建机制搭平台高水准建设辅导员队伍中国高等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