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ouzhoudao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可选择的娱乐放松方式愈发多元,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各类媒体平台能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听享受,也促使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而广播电视节目在当下时代背景下也涌现出了各种节目形式,其中音乐节目作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在制作过程中也需要紧密围绕新媒体时代特点予以创新。鑒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为从业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082
  新媒体时代涌现出的丰富多彩内容与多元化信息接收渠道,直接促使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同时也带给人们更精彩的视听享受。在这一大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冲击,要想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则需要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立足市场走向与受众喜好,制作出更符合大众审美与具有内涵的优质节目。而电视音乐节目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同样需注重制作方面的创新,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清楚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
  1. 新媒体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创新
  许多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要么照搬已经大火的同类型节目形式,要么在未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依靠过往经验进行制作,导致制作出的音乐节目同质化、低质化情况严重。而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唯有创新与创意最能吸引受众,倘若音乐节目一直是“新瓶装旧酒”,毫无亮点,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久而久之收听率和收视率自然会下降。
  1.2. 缺乏内涵
  许多广播电视音乐节目为了吸引受众而不惜制造各种噱头,导致内容缺乏内涵。比如部分节目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开各种玩笑或上演各种闹剧,甚至在某电视音乐节目上会让读错字的主持人当场做俯卧撑,引得现场观众惊叫连连,脱离了音乐节目本质。节目制作的初衷是为了让观众欣赏更多优秀音乐作品,享受视听盛宴,如果节目组只顾迎合热点而忽视内涵,这样的节目必定不会长久。
  1.3. 缺乏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虽然许多广播电视音乐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有一定改变,但大部分还是以电话、短信和微信扫码为主,存在一定单一化情况,大部分观众缺乏参与互动的兴趣。所以,在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中,还需关注对互动形式的创新,以更新颖的节目互动形式去调动观众的收看收听积极性。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
  2.1. 提升节目质量,吸引更多受众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同样要认识到数字化发展的必要性,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思维创新,从不同角度提升音乐节目质量,主动探索新型发展路径,为观众制作更多精良的音乐节目,才能吸引更多受众。可见,节目质量始终是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果节目质量无法达到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即便是节目分发渠道再多,也不可能有长远发展,并且还会出现受众逐渐流失的情况。
  所以,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人不但要对音乐这门艺术形式的本质有所把握,还要对新时代受众群体的音乐审美及视听需求深入了解,基于此找寻突破口。而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收视率收听率与其在视频网站的点击率成正比关系,所以节目制作人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去提炼现代受众的音乐审美需求,为提高节目质量提供指导。同时,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应做好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机结合,如果条件允许则可搭建自有客户端,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浙江卫视的中国蓝等等,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分发,让习惯于碎片化信息接收的年轻群体有更多收看节目的选择,从而吸引更多受众。
  2.2. 转变节目理念,添加全新元素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制作一定要积极转变陈旧的制作理念,依托时代特性融入更多全新元素,赋予广播电视音乐节目时代感。首先,音乐节目的宣传片广告同样是吸引受众时不可忽视的元素,制作过程中可采取“立体化”方式与广告商合作,通过3D音效去体现出电视音乐节目的现代化,从第一眼抓住受众眼球,提前获得市场认可;其次,考虑不同受众群体在审美需求方面的差异,找准目标受众人群去确定节目制作理念;再次,巧用各种音响、舞美等元素,对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声音表达进行优化,让观众能跟随主持人的解读去获得情感共鸣,从而提高音乐节目的情感境界;最后,在片头部分加入更多受众关注的话题,用特色化语言渲染气氛,赋予受众对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第一印象,逐渐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
  2.3. 创新节目形式,满足受众需求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制作带来更多可能性,为了提高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收视率与受众的满意度,则要对音乐节目形式不断创新,力求以更多元的节目形式去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首先,在节目制作前,节目组可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观众最喜欢的音乐节目名称及相关形式进行调查;其次,节目制作团队应积极与音乐市场从业者合作,在各大音乐平台投放节目相关信息,确保热爱听音乐的受众都能关注到节目;再次,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快手、抖音等APP均已全面渗透于人们的生活,所以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组还应重视这类平台的账号搭建与内容生产,或者是同步开启节目直播,收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优化后续的节目制作,为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形式的创新提供思路。   举例来讲,湖南卫视的《歌手2020》,在这档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采取了竞演歌手担任串场主持人的形式,同时还设立了信任踢馆、音乐公益活动等全新形式,极大提升了该档节目的观赏性。又如,在《厉害了,我的歌》节目中,出示的题目大多为时下流行语,并且将音乐和表演结合在一起,这种新颖节目形式同样带给观众极大的新鲜感,从而激发了观众收看节目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2.4. 创新节目内容,优化视听享受
  新媒体时代环境,人们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热点事件,这些热点都能应用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中,实现节目内容的合理创新。此外,也可基于纪念日着手,把握契机丰富节目内容,让节目在特定时间段内获得更高关注;或是选择与过去音乐节目不同的侧重点,以新颖内容吸引受众观看。所以,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制作也可借鉴该形式,以该话题为核心,对节目内容予以合理丰富,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又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期间,节目组可制作出音乐节目特辑,将《懂你》《爸爸妈妈》《好大一棵树》等歌曲进行整合,在特殊节日展示给观众,更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又如,《明日之子》节目相较于过去的音乐节目而言,侧重点更倾向于歌手的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音乐节目制作内容的创新,大大增加了看点。当然,在对电视音乐节目形式进行创新时,也要遵循合理性,不得设计太过激进的形式,否则会影响电视音乐节目的舆论走向。
  2.5. 增强节目内涵,提高受众品味
  要想提高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吸引力以及获得良好口碑,则必须保证音乐节目的制作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唯有具有内涵的音乐节目才能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时代经典。所以,在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重视节目内容的内涵渗透,尤其是歌曲选择方面,要深挖曲目的深刻内涵,同时通过节目形式的创新,保证形式与内涵实现完美契合。
  比如,再音乐节目《蒙面唱将》中,不仅对节目形式进行了创新,让所有参演歌手戴着面具进行演唱,而且这一形式也向受眾传达了歌曲演唱中实力才是根本,即便是如今看颜值的时代,也要保留对音乐最纯真的欣赏,这才是该节目的内涵主旨。为了凸显出节目的内涵,后期制作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剪辑方式,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节目组的用心良苦,在理解节目内涵的同时也逐步提高自身品味。
  2.6. 增加节目互动,引发受众讨论
  如上述所言,在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创新中要多关注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创新,除此之外也应适当地在节目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互动环节,通过主持人、嘉宾与观众的良好互动,能够带动节目现场气氛,让音乐节目能够更顺畅地进行下去。此外,互动也可体现在网络渠道方面,与受众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能为节目带来更高关注度和热度。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同样可与观众形成“间接”的互动,比如用特效音、趣味字幕等方式为节目而增添趣味,为受众贡献更多“表情包”,有利于节目在网络中的传播。
  从互动方式的创新层面来看,《我想和你唱》这档音乐节目采取了用软件展开互动的方式,音乐节目制作人可充分借鉴该互动方式,也可以微博话题互动的方式去引导观众对节目内容进行讨论,以此增强受众黏性。此外,音乐节目《为歌而赞》采取了“百赞团”与歌手直接互动的方式,如果歌手获赞数达到一定数量,还能获得百赞团在短视频平台为其录制的宣传内容,这种体现新媒体时代特性的节目互动方式,也能为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带来更多曝光,有助节目更受欢迎。
  3.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代表,制作的音乐节目要如何从多元化新媒体平台节目中脱颖而出,保证音乐节目更符合受众的审美,带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是目前摆在电视音乐节目制作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从本文分析可知,需要把握专业优势以及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证音乐节目的创新性,同时增强音乐节目的内涵及互动性,以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与内容带给观众别样体验,从而增强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视听率与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庄冬敏.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136+140.
  [2]孔春恒.沉浸式音乐表演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以《幻乐之城》为例[J].出版广角,2018(18):66-67.
  [3]孔春恒.消费视野下电视音乐节目的价值传播[J].当代电视,2018(11):41-42.
  [4]吴顺红.加强电视音乐节目传播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90-91.
  [5]梁琼.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J].中国有线电视,2020(05):555-557.
其他文献
纪实摄影通过摄影镜头对现实生活予以记录,从点滴生活中攫取意涵丰富的图像,让受众在润物无声中感知其所传递的人文深度。文章以陈杰摄影师的“天梯上的悬崖村”为例,从独到的构图设计、巧妙的光影设计和直白温情的拍摄理念这三个方面去剖析其具体作品的视觉呈现和审美意蕴,从而感知纪实摄影所传递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摘要】乡村振兴提出,意义重大,针对有线电视网络来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技术与建设标准将会不断提升,虽然面临的挑战较大,但同时也有机遇存在。在实际发展中,应结合实际的网络需求,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理想化作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断提升技术应用真实成效,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将有线电视网络的真实价值发挥出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为农村现代化进程高效率推进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将对有线电视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形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对新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要求也随之增高。在新媒体平台下,获取新闻信息更为便捷、高效。因此作为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而言也需要与时俱进,节目形态需要不断创新。媒体融合,对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媒体融合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俨然已经进入一个自媒体新时代,这使得每天群众都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新闻信息,虽然在自媒体时代下,网络对于新闻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够加快新时代下,传统新闻工作者与自媒体的结合,就需要对当前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以及职业道德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证新闻媒体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的
1.选秀综艺同类型节目概况2020年的炎夏,女团选秀综艺的赛场上异常火热。就在《青春有你2》(下面简称《青你2》)和《创造营2020》两档综艺为了争得“今夏最火女团综艺”的桂冠而相互较劲时,首个年龄突破30+的女团成长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为《乘风破浪1》)却未播先火,仅凭一份嘉宾名单就占据知乎、豆瓣热搜,节目播出后,更是无须卖力营销就有层出不穷的粉丝和准时送达的节目路透照。节目采用逆势操作,改写女团定义,使之变为2020年一档现象级团体养成类综艺节目。
《朗读者》大型季播综艺节目自2017年在央视CCTV-3首播后,持续发展至今,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澜。为了保障更好的收视率,第三季“一平方米”播出时,调整了播出形式,通过直播与综艺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节目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本文将围绕融媒体背景下季播节目的改版创新,探讨《朗读者》的节目传播样态对受众影响力及未来发展的影响和驱动。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与繁荣、增强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发展的首要工作,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教片的创作手法,同创作其他类型影片形式一样,让观众从影片中获得更多感受,
【摘要】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在近些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重要程度也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卫星通信技术在军事与应急通讯等领域的作用仍然是及其重要的。卫星通信是目前普及程度较高一种移动通讯技术,被广泛应用与信息通讯、航海、海空、电视广播等相关领域,但卫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仍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努力,现通过探析国内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提出能够促进卫星通信技术整体发
【摘要】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兰辞》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花木兰,而今迪士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为真人电影,这其中混合着着西方女性主义话语语境和传统东方主义的想象,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去深入分析迪士尼改编的真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女性主义;花木兰;电影形象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典型报道都会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弘扬正气、鼓舞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也给无数国人在精神家园中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标杆,发人奋进。本文通过汇总近五年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的典型人物报道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人物选择、主题思想、人物描写和价值取向进行简要分析,发现目前的新闻奖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对象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在主题思想上既有传统的尊重牺牲,也逐渐强调赞美人性;在人物描写上,已经逐渐回避了传统“高大全”的“造神手法”,变得注重细节,注重具体事情的描写;在价值取向上,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