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时,用开阔而新颖的课程视野,精妙而独到的文本细读,灵动而挥洒的课堂呈现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教学魅力,使听课教师受到了深刻的启迪,充分领略了“课堂是一种享受”的教育境界。
引课:基于儿童实际的设计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美国有一本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学生或沉默不语,或摇头以示不知。)
师:这本杂志每年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次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入选的年度新闻人物往往是当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2001年《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你们知道那一年为什么会评纽约市市长为年度新闻人物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那一年在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这一事件使纽约仿佛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朱利安尼领导纽约市民迅速振作起精神,全力以赴重建家园,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让市民过上正常有序的生活。这位市长厉害吧?
生:厉害!
师:再比如,1992年《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邓小平!
师:对,邓小平!因为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不仅把咱们国家的改革放开事业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而且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师: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出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一公布,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你们知道那年评出的新闻人物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略带神秘地)想知道吗?
生:想!
师:(转身板书“地球”)是谁呀?
生:地球!
师:当你知道1998年度的新闻人物居然是地球时,你感到吃惊吗?为什么?
生1:我很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转向另一学生)你吃惊吗?为什么?
生2:我非常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你呢?
生3:我也很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你们想的都一样,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是呀,既然地球不是一个人,为什么称它为新闻人物呢?是不是《时代》周刊搞错了?其用意何在?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其实,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想读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
评析:王老师的引课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巧妙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地球不是人,为什么《时代》周刊会将其评为年度新闻人物呢?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重读这个引课,仍然会被王老师精心营造的“课伊始疑激荡”的教学情境所打动,也为王老师把《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背景放在宏大的、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大视野中所折服!但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的引课,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太深?是不是过于“成人化”而缺少了浓浓的“儿童味”?《时代》周刊,孩子们没听说过,朱利安尼,孩子们不知道,9·11事件,孩子们也不清楚!面对这些“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感到语文学习有点“悬”!
思考:王老师的这个开课,让我想到了一代武术宗师李小龙。李小龙自创的鹤拳道最大的特点便是至快、至简、至真——大道至简,毫无花哨,却最具实效。重拾王老师的开课,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王老师设计的用意其实是想形成一个教学“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是,细细思量之后,觉得王老师这样导入似乎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在整节课中也不是特别有效。别出心裁、扣人心弦的开课固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的导入设计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以为,开课应力求真实、扎实、朴实。
对话:刻骨铭心的感悟
【教学片段二】
师:王老师一边在巡视,一边在细细地观察。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画了一处,那是令他怦然心动的描述;有些同学画了两处、三处、四处,甚至课文中一半左右的内容都画了线条,这说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阅读感悟。谁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课文内容说给同学们听?
生:(读课文句段)“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两句话让我感到如果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不久的将来,地球将会灭亡,我们的子孙怕是不能再生存下去了。
师:怕什么?书上不是说:“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言下之意是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以外会有星球可供人类居住。别担心!
生:(脱口而出)不担心!
师:(语气一顿)假如地球被彻底污染,人类不能再居住了,而现在咱们得到一个好消息,在40万公里以外有一星球比地球还要好,你们愿意去吗?
(只有一位学生表示愿意去。)
师:你愿意去,但是,你去得了吗?
生:我去不了,因为到外星去要乘坐宇宙飞船。我……
师:宇宙飞船现在的时速是3千公里,请你估算一下,40多万亿公里路,宇宙飞船没日没夜地飞,要飞多少年?
生:大约要飞50年。
师:(问另一学生)请你估算一下。
生:(支支吾吾)要飞100多年。
师:到底要飞多少年!想知道吗?
生:想!
师:需要飞150万年!你还想去吗?同学们,对于人类来说,40万亿公里实在是太遥远了。王老师请你们再读一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评析: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责任感,王老师采用欲擒故纵的教学策略,以文意的延伸处“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为切入点,展开了一场师生间一波三折的平等对话,在“反璞归真”中深入了解文本内涵,营造了敞开师生心扉的教学佳境,令人赞叹不已!
思考:不可否认,王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已经进入了“无痕”之境,让学生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特别是王老师恰如其分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信手拈来的追问,无不诠释着他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对“人课合一”教学佳境的至纯追寻。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这节课时,我不认为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完美无缺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王老师过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忽略了其工具性。让学生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是本文人文教育的目标,王老师用了大量时间落实了这一目标,却忽略了文本意识。从语文意识层面看,作为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写什么,是一个方面;怎么写,更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能引发我们如此强烈的共鸣?这就把学生的探究重点引向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朗读:无我之境的点醒
【教学片段三】
师:读了这篇课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把你的手举起来,让王老师看到你的手,更看到你那颗颤抖的心!来,请你与大家一起交流。
生:课文写道:“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段话谴责了人类毁坏自然资源的种种行径,自然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读了这段话,我很伤心。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你们知道人类经常遭受哪些生态灾难?
生:洪水泛滥,风暴肆虐。
生:沙漠蔓延,耕地减少。
生:大旱频发,粮食减产。
师:是呀,这一切都叫生态灾难。那么,这些生态灾难是谁造成的?
生:是人类造成的。
师:对,是人类造成的。请刚才读这段课文的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这一次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他的朗读有那么一点哭诉,有那么一股愤怒,他要告诉人类,再这样毁坏自然资源,后果不堪设想!我估计你还想再读,是吧?
生:是。
师:好,把你的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
生:(再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师:“随意”读得特别重,我听出来了,你着急呀,继续读!
生:(读)……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严重”这个词他也读得特别重,这是在警告人类不能再毁坏地球!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王老师很好地运用了“暗示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生成性朗读。当学生的第一次朗读有点感觉却又不很到位时,王老师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读;再是抓住“生态灾难”这个重点词,让学生理解“哪些是生态灾难”,并从现实生活中形象地感悟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痛苦,激发学生的情感,暗示学生的朗读基调。当学生的第二次朗读仍不很入味时,教师又用“他的朗读有那么一点哭诉,有那么一股愤怒,他要告诉人类,再这样毁坏自然资源,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语言来暗示学生由于人类的无知、贪婪、愚昧,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缺乏,我们应该感到悲伤和愤怒。
思考:王老师的这一朗读指导,总是一味地暗示学生,方法比较单一,如果既有教师的“暗示”,又有学生的自主体悟、自主评价,这样相融贯通的朗读引领是否更有价值?而王老师是拨动精神之弦的魔术师,在他的点拨下,孩子们在行走文字间激情飞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升华情感,我以为用“无我之境”来评价,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这个教学片段,同样可以提出我们的质疑:王老师的感情朗读指导固然很高明,但是,过分强调感情,且在教师的强势干预下,情感过分浓烈的课堂,会不会有副作用呢?过度的预设会导致生成空间的严重不足;情感恣肆的课堂,是不是又会使得语文课堂步入“情感高于一切”的轨道,从而遮蔽了一定的理性思考呢?我们发现,这堂课的第一主角是王老师。课堂上,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教师始终不衰的激情,是大段大段的过渡语,是直抵灵魂的音乐、画面、语言交织的情感渲染。王老师犹如设下了一张“激情”织就的“天罗地网”,在这张“网”里,学生很少能冷静地思考,激动和感动的情绪始终支配着他们。如果王老师不是用这种主持人式的语言来上课,而是用一种自然的、平实的语言进行教学,又会是什么效果?就是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究竟是要把课“做出来”,做得尽善尽美呢,还是让它自然流畅?语文课堂需要情,但情感的过于浓重,也许会造成理性的迟钝与缺失。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引课:基于儿童实际的设计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美国有一本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学生或沉默不语,或摇头以示不知。)
师:这本杂志每年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次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入选的年度新闻人物往往是当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2001年《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你们知道那一年为什么会评纽约市市长为年度新闻人物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那一年在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这一事件使纽约仿佛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朱利安尼领导纽约市民迅速振作起精神,全力以赴重建家园,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让市民过上正常有序的生活。这位市长厉害吧?
生:厉害!
师:再比如,1992年《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邓小平!
师:对,邓小平!因为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不仅把咱们国家的改革放开事业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而且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师: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出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一公布,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你们知道那年评出的新闻人物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略带神秘地)想知道吗?
生:想!
师:(转身板书“地球”)是谁呀?
生:地球!
师:当你知道1998年度的新闻人物居然是地球时,你感到吃惊吗?为什么?
生1:我很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转向另一学生)你吃惊吗?为什么?
生2:我非常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你呢?
生3:我也很吃惊,因为地球不是人!
师:你们想的都一样,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是呀,既然地球不是一个人,为什么称它为新闻人物呢?是不是《时代》周刊搞错了?其用意何在?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其实,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想读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
评析:王老师的引课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巧妙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地球不是人,为什么《时代》周刊会将其评为年度新闻人物呢?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重读这个引课,仍然会被王老师精心营造的“课伊始疑激荡”的教学情境所打动,也为王老师把《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背景放在宏大的、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大视野中所折服!但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的引课,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太深?是不是过于“成人化”而缺少了浓浓的“儿童味”?《时代》周刊,孩子们没听说过,朱利安尼,孩子们不知道,9·11事件,孩子们也不清楚!面对这些“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感到语文学习有点“悬”!
思考:王老师的这个开课,让我想到了一代武术宗师李小龙。李小龙自创的鹤拳道最大的特点便是至快、至简、至真——大道至简,毫无花哨,却最具实效。重拾王老师的开课,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王老师设计的用意其实是想形成一个教学“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是,细细思量之后,觉得王老师这样导入似乎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在整节课中也不是特别有效。别出心裁、扣人心弦的开课固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的导入设计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以为,开课应力求真实、扎实、朴实。
对话:刻骨铭心的感悟
【教学片段二】
师:王老师一边在巡视,一边在细细地观察。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画了一处,那是令他怦然心动的描述;有些同学画了两处、三处、四处,甚至课文中一半左右的内容都画了线条,这说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阅读感悟。谁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课文内容说给同学们听?
生:(读课文句段)“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两句话让我感到如果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不久的将来,地球将会灭亡,我们的子孙怕是不能再生存下去了。
师:怕什么?书上不是说:“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言下之意是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以外会有星球可供人类居住。别担心!
生:(脱口而出)不担心!
师:(语气一顿)假如地球被彻底污染,人类不能再居住了,而现在咱们得到一个好消息,在40万公里以外有一星球比地球还要好,你们愿意去吗?
(只有一位学生表示愿意去。)
师:你愿意去,但是,你去得了吗?
生:我去不了,因为到外星去要乘坐宇宙飞船。我……
师:宇宙飞船现在的时速是3千公里,请你估算一下,40多万亿公里路,宇宙飞船没日没夜地飞,要飞多少年?
生:大约要飞50年。
师:(问另一学生)请你估算一下。
生:(支支吾吾)要飞100多年。
师:到底要飞多少年!想知道吗?
生:想!
师:需要飞150万年!你还想去吗?同学们,对于人类来说,40万亿公里实在是太遥远了。王老师请你们再读一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评析: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责任感,王老师采用欲擒故纵的教学策略,以文意的延伸处“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为切入点,展开了一场师生间一波三折的平等对话,在“反璞归真”中深入了解文本内涵,营造了敞开师生心扉的教学佳境,令人赞叹不已!
思考:不可否认,王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已经进入了“无痕”之境,让学生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特别是王老师恰如其分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信手拈来的追问,无不诠释着他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对“人课合一”教学佳境的至纯追寻。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这节课时,我不认为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完美无缺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王老师过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忽略了其工具性。让学生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是本文人文教育的目标,王老师用了大量时间落实了这一目标,却忽略了文本意识。从语文意识层面看,作为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写什么,是一个方面;怎么写,更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能引发我们如此强烈的共鸣?这就把学生的探究重点引向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朗读:无我之境的点醒
【教学片段三】
师:读了这篇课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把你的手举起来,让王老师看到你的手,更看到你那颗颤抖的心!来,请你与大家一起交流。
生:课文写道:“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段话谴责了人类毁坏自然资源的种种行径,自然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读了这段话,我很伤心。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你们知道人类经常遭受哪些生态灾难?
生:洪水泛滥,风暴肆虐。
生:沙漠蔓延,耕地减少。
生:大旱频发,粮食减产。
师:是呀,这一切都叫生态灾难。那么,这些生态灾难是谁造成的?
生:是人类造成的。
师:对,是人类造成的。请刚才读这段课文的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这一次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他的朗读有那么一点哭诉,有那么一股愤怒,他要告诉人类,再这样毁坏自然资源,后果不堪设想!我估计你还想再读,是吧?
生:是。
师:好,把你的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
生:(再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师:“随意”读得特别重,我听出来了,你着急呀,继续读!
生:(读)……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严重”这个词他也读得特别重,这是在警告人类不能再毁坏地球!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王老师很好地运用了“暗示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生成性朗读。当学生的第一次朗读有点感觉却又不很到位时,王老师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读;再是抓住“生态灾难”这个重点词,让学生理解“哪些是生态灾难”,并从现实生活中形象地感悟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痛苦,激发学生的情感,暗示学生的朗读基调。当学生的第二次朗读仍不很入味时,教师又用“他的朗读有那么一点哭诉,有那么一股愤怒,他要告诉人类,再这样毁坏自然资源,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语言来暗示学生由于人类的无知、贪婪、愚昧,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缺乏,我们应该感到悲伤和愤怒。
思考:王老师的这一朗读指导,总是一味地暗示学生,方法比较单一,如果既有教师的“暗示”,又有学生的自主体悟、自主评价,这样相融贯通的朗读引领是否更有价值?而王老师是拨动精神之弦的魔术师,在他的点拨下,孩子们在行走文字间激情飞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升华情感,我以为用“无我之境”来评价,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这个教学片段,同样可以提出我们的质疑:王老师的感情朗读指导固然很高明,但是,过分强调感情,且在教师的强势干预下,情感过分浓烈的课堂,会不会有副作用呢?过度的预设会导致生成空间的严重不足;情感恣肆的课堂,是不是又会使得语文课堂步入“情感高于一切”的轨道,从而遮蔽了一定的理性思考呢?我们发现,这堂课的第一主角是王老师。课堂上,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教师始终不衰的激情,是大段大段的过渡语,是直抵灵魂的音乐、画面、语言交织的情感渲染。王老师犹如设下了一张“激情”织就的“天罗地网”,在这张“网”里,学生很少能冷静地思考,激动和感动的情绪始终支配着他们。如果王老师不是用这种主持人式的语言来上课,而是用一种自然的、平实的语言进行教学,又会是什么效果?就是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究竟是要把课“做出来”,做得尽善尽美呢,还是让它自然流畅?语文课堂需要情,但情感的过于浓重,也许会造成理性的迟钝与缺失。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