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院道路宽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医院 人才 战略
  
  一、重视人才工作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推行规模发展、人才队伍、学科发展、尖端科技、内涵管理、医院文化六大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技术、科研及服务水平,继而形成长效机制,力争成为社会认可、百姓放心、名副其实、享有盛誉的品牌医院,其中人才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1、领导重视
  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当今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对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以及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医院以引进、培养重点学科人才和发展重点学科为突破口,来推动医院整体发展。特别是随着滨湖医院开诊,已经拥有了一流的硬件设施,而人才工作是摆在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2、机构健全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人力资源处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医务护理等业务部门大力配合,积极把人才工作做好。
  3、措施得力
  为广招优秀人才,医院利用各种形式,如主动和全国各名牌重点医学院校联系,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参加人才交流会和高校组织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确保能够选择优秀的人才。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加强医院技术力量。
  
  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着眼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1、积极组建国家级专家技术顾问团
  为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鼓励各科室联系各自专业领域内最知名的国家级专家作为特聘人才,建立一个顾问团,经常请来会诊、指导、带教。如聘请工程院院士、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顾玉东教授,华山医院徐宁教授来医院指导。计划五年内吸引25-30名国家级学科顶尖人才。
  2、建立省级专家人才库
  为加快学科建设,缩小医院与省级医院的技术差距,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建立了省级专家人才库。每个科室或专家都对口联系各自学科的知名专家来院指导,借脑提升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聘请他们指导学科建设,定期来院手术、会诊、指导或联合申报科研课题。
  3、建立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库
  医院自1999年始建立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库,人才入库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自下而上,逐级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尖,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重水平、重实绩、重影响、重贡献,真正把那些为医院建设及发展作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到拔尖人才队伍中来。1999年选拔出4名拔尖人才,10名在专业技术方面有特长、在医疗技术方面具有潜力的人员作为后备对象培养。2002年进行第二批选拔,重新选拔确立了9名院级拔尖人才。2006年进行了第三批选拔,严格按要求并倾向于有新技术、新项目创新的人员,选出7名拔尖人才入库。入库的拔尖人才给予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配套奖励,颁发荣誉证书,享受院内人才津贴150元及上网费50元,科研经费使用优先,公派出国学者访问或外出学术活动优先等人才待遇。并把七位院级拔尖人才推荐为“合肥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候选人,其中四位同志于2007年5月被评为合肥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三、人才培养措施
  
  1、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医院自2000年以来,鼓励30岁以下的年轻医护人员在职读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医院制定了《关于职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暂行规定》,先后选送百余名医务及管理人员到省内各重点高校就读在职研究生。进修,是医护人才培养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医院先后与北京阜外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20余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及各专业培养基地,选送进修生120名。经过培养,一些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有了专业特长,医院一些特色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2、作为教学医院,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2006年6月,省政府批准医院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院将按照附院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工作,规范教师管理,提高整体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以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拟在今后3-5年内设立临床硕士点10-15个,并力争建设成立联合博士培养点一个,医院现已有神内、普外、骨科、内分泌、影像、泌尿、眼科学科的19名硕导,今后三年内计划再培养出20名硕导,使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再上新台阶。
  3、设立人才奖励基金
  医院建立了人才奖励基金,旨在对有突出成就,业绩显著的人才进行奖励,以提高积极性,推动人才竞争。
  加强对优秀人才日常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制度,落实配套经费,建立优秀人才学术业绩档案,督促帮助优秀人才完成培养目标。
  兴院之路,人才为本。医院把人才战略放在首位,坚持党管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积极探索,广纳群贤,群策群力,以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程世来 周蕾
其他文献
一个年轻人准备外出旅行。临走前,他把两万元交到邻居老头那里保管。回来后,年轻人想要回这笔钱,哪知老头翻脸不认账,于是,闹上了法庭。  法庭上,老头不肯承认他收过年轻人的钱,无奈年轻人又没有证人。  法官问年轻人:“你是在哪把钱交给你的邻居的呢?”  “在一棵大树底下。”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么你这就到大树那儿去,就说我传它到庭问话。”法官说。  “什么,您不是开玩笑吧?”年轻人没办法,只好
【摘要】当电视诞生的时候,就有人断言报纸即将消亡。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再次提出“报纸消亡论”。在对“报纸消亡论”的内容和背景进行分析后,重要的不是做出报纸究竟是否消失的结论,而是它对我国报业的警示与启发。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 新媒体 报业发展  早在1926年电视诞生的时候,有人惊呼,电子媒体时代即将到来,印刷媒体即将消亡,人们将把报纸抛弃。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报纸依旧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
曾听到有人发生“水中毒”的新闻,这是怎么回事,水也会让人中毒吗?  这里说的水中毒其实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中毒,而是指机体所摄入的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释性低钠血症。  由于大量的水分在体内潴留,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严重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病临床上并不多见,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者、抗利尿激素(AD
【摘要】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半年以来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着很多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改进。本文通过对中国网络电视台探索的价值分析,对中国网络电视台作为国家网络视频播出机构的新媒体特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并结合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提出几点改建与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网络电视台 国家视频平台 新媒体    中国网络电视台(China Network Television,简称C
都市报作为一种大众读物,其丰富的新闻资讯为广大市民所喜爱。但今天资讯的购买方式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纯粹的卖方市场变为了纯粹的买方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应该本着寻找市场、寻找需求的路子去看待自身的发展。需求不一定就是经济需求或者是竞争产品的需求,还包括各個层面的需求在内。我觉得厚报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味地增加内容、增加广告去填充版面,而不去将内容加以归类,读者阅读不方便,是不会欢迎的,将会流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类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①与上述新闻类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更加深刻地表达主题。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大量数字拥挤在新闻报道中不仅削弱了新闻的清晰度,而且让受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本文从一条新闻说起,结合作者多年新闻实践经验,从数字的来源、选取、处理和使用四个方面对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 数字 运用    2009年12月
【摘要】中国网民言论之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舆论以其迅速、尖锐、互动的特点,显示了其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试从网络舆论对我国公民人格权产生的侵害性影响方面进行思考,为如何利用并引导网络舆论来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舆论 人格权 “人肉搜索”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的意识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初的人民群众法律
【摘要】《武装的眼睛》一书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分析各种文体资源,揭示现代新闻报道的生态。通过分析文本,新闻写作的技巧也随之展开,且因秉承神圣伦理精神,使得新闻写作的技巧无限丰富,文本的生命力空间也被放大。  【关键词】新闻观 文体 新闻写作 价值    一、“武装的眼睛”:作者的新闻学立场    新闻报道和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方法问题,首先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人们如何“理解”新闻将直接决定新闻
陈正文 编译    一、輕度发烧:今年40岁的安科女士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会出现轻度发烧,发烧时体温都在38℃~39℃,到了第二天早上体温便自动恢复正常。3周以后,情况依然未见好转,她才去7医院,大夫检查后发现她的心脏有病理性杂音。当安科女士告诉医生她在开始低烧的前一周看过牙,当时并没有服用抗生素,大夫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经化验血液断定她因心脏瓣膜受到感染而患了细菌性心内膜炎。很清楚,在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