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金融运行健康平稳。本文在对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作全局性介绍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各项经济金融指标变动的原因。文章的最后,笔者就经济金融运行中应着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季度;海南省;经济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6-0034-07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形势良好。经济运行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5%,发展速度显著加快;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6.5%,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高。金融运行方面,贷款同比增长8.78%,增幅逐步回落;存款同比增长17.57%,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银行业整体盈利5.26亿元,经营效益快速提升。
  
  一、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运行情况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经济承接了2006年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运行速度显著加快。初步核算,2007年一季度,全省共完成生产总值254.87亿元,同比增长16.5%,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增速为1994年以来历史最高(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9.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72亿元,同比增长3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71亿元,同比增长10.3%。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得到改善。2007年一季度,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28.81:29.32:41.87,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其中,工业比重为25.09%,同比提高4.08个百分点。
  (一)产业间协调发展,工业拉动效应明显
  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因素,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2007年一季度,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6.9%、55.3%、27.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2%。
  1.工业加速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一批大项目的陆续达产,海南省工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仅洋浦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甲醇②、一汽海马就完成工业产值99.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1%。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工业共实现增加值63.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10亿元,同比增长45.0%(见图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4.18亿元,同比增长73.2%;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92亿元,增长11.1%。重工业的较快增长表明了海南省的工业产业结构正逐步完善,为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农业克服了大面积干旱和“香蕉有毒”谣言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省水果产量同比增长21.7%;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9.0%;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5.1%;瓜菜产量同比增长4.8%;橡胶产量同比增长4.1%;椰子产量同比增长8.5%;粮食产量同比增长0.8%。在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等优势农业持续较快发展的带动下,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等四大优势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是推动农业经济加快增长的决定因素。
  3.旅游业加速转型,效益明显提升。通过加大对俄罗斯、韩国、日本、英国、北欧等重点市场的推广,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旅游业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海南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优势进一步显现。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50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84.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接待海外游客22.35万人次,同比增长44.2%,旅游客源结构显著改善。旅游总收入52.21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5.69亿元,同比增长26.0%;境外旅游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70.9%。人均旅游收入1030.35元,同比增长15.71%,效益明显提升。从增速上看,旅游收入增速快于游客增速,表明海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
  (二)社会总需求平稳增长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消费品市场活跃繁荣,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利用外资持续下降。
  1.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落,第二产业投资下降明显。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92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增长较为理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6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09亿元,同比下降37.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2.76亿元,同比增长52.5%。海南省“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需要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来支撑,第二产业投资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工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2.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结构加快升级。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比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见图3)。分区域看,城镇销售额69.23亿元,同比增长15.4%;农村销售额17.44亿元,同比增长13.3%。在居民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同时,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其中,用于居住类支出同比增长28.3%,用于交通与通讯类支出同比增长20.5%。
  


  3.对外贸易出现逆差,利用外资下降。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影响,2007年以来海南省对外贸易并未保持2006年年底出现的贸易顺差势头,再度回到以前的逆差状态,且规模有所增大。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同比下降10.4%,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而在投资领域上下降势头表现更为突出,在全省固定资产财务到位资金中,外资到位资金为6.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2%,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3%降至了4.8%。
  (三)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高
  2007年一季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海南省政府财政收支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改善。
  1.财政收支大幅提高。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地方财政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92亿元,同比增长42.8%;地方财政支出47.10亿元,同比增长30.1%(见图4)。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7亿元,同比增长78.9%,医疗卫生支出1.65亿元,同比增长19.1%。教育支出8.80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支出在社保、就业、医疗、教育等关乎民生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海南省和谐社会的建设。
  


  2.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海南工业企业在整体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的同步下降。截止到2007年2月末,海南省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73.1%,同比提升了79.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13亿元,同比增长227.4%;亏损企业亏损额1.00亿元,同比下降10.5%;亏损面32%,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62万元 /人,同比增长41.2%。
  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海南省经济增长使得社会各阶层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8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2405元,同比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83元,同比增长14.2%。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创近年来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四)物价总体运行平稳
  2007年一季度,由于部分项目价格上涨较快,拉动了海南省总体物价水平的提高,但物价运行总体上处于平稳区间(见图5)。
  


  1.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通涨压力加大。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高于上年同期水平1.3个百分点,虽仍处在3%的可调控范围之内,但通涨压力加大。从各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来看,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5.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3.3%;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相对较大。而衣着类、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类、及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价格则分别下降了3.9%、2.7%和0.5%。
  2.生产类价格均有一定幅度上涨。受资源价格偏高影响,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生产类价格比上年同期均有一定幅度上涨。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年同期提升0.60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93%,涨幅比上年提升3.5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36%,涨幅比上年提升2.95个百分点。
  
  二、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
  
  2007年一季度,央行加大了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海南省各主要金融指标变化反映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海南省金融运行的影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全省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行为逐步收缩;存贷款增速均有所减缓;信贷结构随货币政策作出调整;信贷资金流动性进一步收缩。加息对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投资活动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居民的储蓄意愿有所回升。
  (一)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呈长期化趋势
  2007年3月末,海南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含外资,下同)本外币并表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141.5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2亿元,同比少增3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8%,同比回落7.0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96个百分点。剔除季节性因素后,各项贷款月环比折年率为10.39%,比上月回落4.4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回落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短期贷款同比增幅回落较大。
  1.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信贷资产进一步长期化。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海南省金融机构选择了增加中长期信贷资产,缩减流动信贷资产。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中长期贷款持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有所提升,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则大幅回落。2007年3月末,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06%,同比提高1.91个百分点。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少增33.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4%,同比回落28.79个百分点。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0.60%,同比回落29.69个百分点(见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两年海南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走势基本一致,即金融机构在确保中长期贷款高位增长的前提下,信贷资金较富余时快速增长,信贷资金较紧时快速衰减,同时表明海南省流动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仍未达到均衡状态,供求关系由金融机构主导。
  


  2.从投向看,贷款集中趋势明显,支农贷款力度不足。2007年3月末,海南省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基本建设贷款比年初增加10.9亿元。占人民币新增贷款额的87.87%,占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的65.57%,成为贷款增长的主动力。此外,在信贷投放上,存在对农业支持不足的问题。以农信社的短期贷款投放贷款为例,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农信社共投放短期贷款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9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及乡镇企业短期贷款共新增贷款0.76亿元,仅占新增额的37.28%。农信社改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但从农信社的贷款投放来看,支持力度有所欠缺。
  3.从机构分布看,不同金融机构贷款差异明显。总体来看,2007年以来,央行收缩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国开行和工行保持适度投放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较为谨慎,致使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贷款新增量较上年同期有了显著下降(见图7)。
  


  (二)存款增速呈波浪式攀升趋势
  2007年3月末,海南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55.72亿元,比年初增加84.28亿元,同比增长17.57%,比上年同期提升1.31个百分点(见图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6个百分点。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全省存款增速开始波浪式攀高,其主要原因是储蓄存款变动比较平稳,而企业存款变动幅度较大。
  


  1.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长,结构变化呈活期化趋势。2007年3月末,海南省本外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9.95亿元,比年初增加58.56亿元,同比增长12.0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4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同比增长20.13%,比上年同期提升7.72个百分点;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增长4.90%,比上年同期回落了7.66个百分点(见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受股票市场收益率较高影响,2006年以来,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速一路走低,但2007年3月末,增速开始反弹。这主要是由于3月18号央行的加息政策影响了部分居民的理财计划,回流了部分股票市场资金。分币种看,在人民币不断升值预期中,海南省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呈现不断萎缩的态势。2007年3月末,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余额同比下降16.36%,下降趋势明显。
  


  2.企业存款持续增长,存款结构向定期倾斜。2007年3月末,海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存款余额578.76亿元,比年初增加40.59亿元,同比多增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9%,增幅同比提升3.1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活期存款余额442.41亿元,比年初增加19.76亿元,同比少增13.85亿元;企业定期存款余额136.34亿元,比年初增加20.84亿元,同比多增14.01亿元(见图10)。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两年海南省企业存款增加量较大,企业资金相对富裕,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贷款投放力度加大,派生存款增多。另一方面是随着海南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外来资金不断注入。
  


  (三)银行类金融机构经营业绩明显好转
  1.盈利能力普遍增强。随着近年来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对历史包袱的不断消化,减轻了海南省金融运营压力,而且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改善自身资本状况,加大风险控制力度,海南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普遍增强。2007年3月末,海南省银行类各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业务盈利5.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1.62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整体盈利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0.60亿元;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盈利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1.1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盈利0.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0.53亿元。
  2.不良贷款快速减少,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提高。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促使下,海南省银行业经营效益提高,信贷质量有了较大提升。2007年3月末,海南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73个百分点。
  (四)现金持续净回笼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金融机构继续保持现金收支两旺局面。2007年3月末,海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811.30亿元,同比增长9%;累计现金支出807.45亿元,同比增长9%。收支相抵累计净回笼现金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回笼2.57亿元。从现金收支渠道看,现金收入的主渠道主要来自于储蓄存款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及服务业收入等方面。此四项收入合计占现金总收入的97.45%。现金支出方面,则集中在储蓄存款支出、其他支出、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以及工资性支出上,此四项支出合计占现金总支出的95%。
  
  三、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信贷资金配置失衡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各金融机构延续了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持续缩小的趋势。2007年3月末,全省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差高达514.15亿元,同比增长47.2%;存贷比为68.95%,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2007年一季度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流动性有所下降。但从海南省金融机构的备付率来看,一季度末仍高达6.12%,尽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6个百分点,与理想值相比却依然偏高。存差和备付率过高均意味着海南省各金融机构的资金仍存在过剩的流动性,但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既没有带来海南信贷投放的大幅增加,也并不意味着海南省资金宽裕。事实上,对于发展中的海南省而言,亟需大量资金支持发展群体的资金需求却未能得到满足。仅以短期贷款为例,截止到2007年一季度末,海南省乡镇企业、私营及个体企业、三资企业三类企业贷款余额合计9.37亿元,占总额的3.95%;农业贷款余额43.21亿元,占总额的18.23%。可见,海南省资金并非绝对过剩,而是信贷资金在运用上存在结构性失衡:一边是商业银行存在着极大的资金运用压力,极力将信贷资源向“大客户、大企业”倾斜,另一边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三农”建设资金匮乏。
  (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制约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提高
  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尤以食品价格上涨幅度高达5.8%最为明显。从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食品价格普遍上涨,带动了海南省食品类价格的上涨。2007年一季度全国食品价格上涨高达6.2%,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6.7%。在全国食品类价格高幅上涨的传导作用下,海南省食品类价格也相应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二是运输成本的提高。由于海南省是岛屿经济,加上自身加工业不发达,部分食品需要从岛外购进,近期燃油价格持续上涨,造成运输成本不断提高,拉动了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三是受气候影响,部分蔬菜生长期延长,导致其价格偏高。剔除物价上涨因素,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5%,可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引起了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此外,由于海南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所占比重较大,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会进一步增大居民食物类支出,进而降低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质量。
  (三)直接融资规模过小,加大经济发展成本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进入了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抓住机遇扩大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而从海南省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来看,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严重偏低。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企业尚没有直接融资,目前全省企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仅为5%左右,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过小,融资渠道局限于银行信贷资金,反映了海南省企业融资机构严重失衡。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变,一方面会使省内企业难以根据生产需要筹集到低成本的资金,从而加大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会使得省内金融机构缺少主动负债工具,导致其经营主动型和风险承担能力减弱。
  (四)房地产价格上涨偏快
  随着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的逐步升温,全省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且涨幅偏快。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平均房价4049.4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9.57%。居民住宅平均价格3973.9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2.05%。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海南省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逐步加剧。2007年一季度海南省房地产投资19.54亿元,同比增长24.4%,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海南省房地产销售面积37.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7%,同比多降63.3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上涨偏快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在价格预期、供需结构上存在错位,导致了市场供需的错位。
  
  四、完善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发展中的海南省来说,亟需大量资金支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可以有效化解银行业因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经营风险,还可以为海南省经济筹集发展资金,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加大创新力度,丰富信资产品品种,分散信贷集中风险,提高资资金配置效率。二是调整信贷投向,拓宽信贷领域,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农村信贷、中小企业信贷以及消费信贷的投放力度。三是积极发展担保、评估等信贷中介机构,积极改革信贷管理制度,简化贷款手续,形成高效率的信贷市场,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解除后顾之忧。
  (二)紧密关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势,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目前海南省居民消费品价格没有明显脱离“基本稳定”区间,仍处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短期内高通货膨胀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对2007年以来海南省居民消费品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涨幅偏快的情况,应值得紧密关注。同时,建议政府各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充分发挥物价管理部门的监管功能,遏止各类盲目哄抬物价现象,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日常消费品如食品、煤气、水、电、油与原材料的价格。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了解物价波动因素与潜在因素,加强价格信息收集和整理,预测各类商品价格走势,建立物价过快上涨的对冲机制,积极组织货源,平抑生产与生活必须品价格过快上涨。三是完善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机制与物价上涨的补贴机制,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正常生活。
  (三)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节约经济运行成本
  近期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较好,有关部门应抓住机遇,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海南省的直接投资,推动省内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一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并加强与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发展培育机制,推动大型优质国有企业在主板市场发行上市,推进中小企业在二板市场的上市。二是在鼓励省内优秀企业积极通过资本融资的同时,严格审查融资的财务状况,通过发挥中介机构或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保证市场透明度,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确保房价理性增长
  由于前几年海南省房地产价格相对全国其他地方偏低,因而近期海南省房价涨幅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是海南房地产价值的理性回归。但结合海南省本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近期海南省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仍然偏快,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点关注。建议相关部门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海南省房地产市场的监控,确保海南省房价理性增长。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注意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尤其是要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工作,比如定期真实地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便于购房者和开发商甄别市场信息,避免供需失衡。二是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土地供应,加强普通商品住宅、廉价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目标。三是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行业的风险研究,紧密关注房地产信贷质量。
  
  The Analysis on Hainan Province'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during First Quarter of Year 2007
  QIN Dao-ai, XIAO Yi, SHI Hai-feng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ikou Central Branch, Haikou 570105,China)
  Abstract: During first quarter of 2007, Hainan's economy continued to develop rapid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mained healthy and steady. After introducing Hainan Province'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what caused the changes in major economical and financial variables. Finally, we discusses some hot topic of current economy which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and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First Quarter; Hainan Provinc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其他文献
摘 要:2005年海南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成交量萎缩,投资反而增加,住房出现相对过剩,因此,房地产投资和银行贷款都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应明确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按照高风险投资来管理房地产贷款,这样,不但可以分担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更可以分享房地产业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房地产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 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海南省30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归纳出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六大特点,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以及深层次原因,提出多渠道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增强财政与金融融资机制的有效对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6-0034-04
期刊
摘 要:外汇市场干预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管理本国货币的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外汇买卖。其中包括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选择、干预的组织、干预的途径、干预的频度等,本文结合当今世界部分国家外汇市场干预的经验,分析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市场干预实践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市场;干预;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6-
期刊
摘要:随着随着我国加人WTO以及金融业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尤其国家层面的金融大机构急需一批高层次金融人才,本文通过对美国CFA制度的经验的剖析,为国内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借鉴与参照。提出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知识框架,重视职业道德操守教育,提倡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人才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CFA制度;金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F830 文
期刊
摘要:IBR法对信用风险未预期损失监管资本要求,按照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和股权类别分别规定了具体的计量方法,内部法计量未预期损失的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的关键有两个:一是风险因素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银行可以根据自己估计的风险因素计量资本要求,这反映了内部法的进步性二是风险权重函数与内部法的通用计量模型相比,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银行内部资产组合计量模型会逐步取代内部法的通用模型,这反映了内部法
期刊
摘要:保险交易成本包括保险合同执行成本组织内部交易成本保险监管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影响了保险交易的公平和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保险企业信用评级通过降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能有效降低逆选择,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交易成本在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下,加快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必须首先建立政策支持制度支持数据支持和人才支持平台以保证保险企业信用评级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保险企业;信用评级;交易成本  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的样本客户信用报告资料拟合了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客户基本分计算方法、客户平时信用表现计分标准、客户最终得分计算方法、客户信用等级评判标准等。本文设计的个人信用评分体系既利用了客户基本信息判断其成为好客户的概率(向前预测),又充分考虑了其以往信用表现(历史信息),在评价客户信用状况时做到了前期工作客观公正。  关键词:信用评分;风险控制;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腐败现象的蔓延始终是人民最关心的焦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金融行业大案要案频发,已被视为腐败的“高发区”本文分析了金融腐败的内涵,提出了金融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一般特征,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对金融腐败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力求找出金融腐败的症结,最后从金融业内外部环境上提出了治理和防范金融腐败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腐败;机理分析;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F8
期刊
摘要:2006年上半年,海南省经济自2003年进入两位数增长以来,首次呈现在新的增长平台上加速运行的良好态势,为海南“十一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在概括了2006年上半年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描述了金融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剖析了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促进海南省经济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省;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期刊
摘 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还有许多需要突破的瓶颈。由于国际金融中心对本地、本国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当前国际国内金融中心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种竞争态势使得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任务十分紧迫。上海必须抓住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改革全面推进、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人行上海总部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上海金融业市场化、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