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鱼鹰部落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舟唱晚、渔歌互答曾是沙颍河标志性景色,明代以来成为河南周口古镇著名的“八景”之一。但近年来,伴河而生的渔樵诗话,逐步淡出人们视线,也让沙颍河少了些许温暖诗意和人间烟火。
  但你别说,如同绝处逢生,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职业性原汁原味的鱼鹰部落,目前仍倔强地生存着。灵动敏捷的鱼鹰,豪迈随意的渔歌互答,清澈水面上渔民吆喝着鱼鹰对水下鱼群围猎,激烈而刺激……隔三岔五,这种场面就会在沙颍河上上演。
  如果偶尔碰到,你会看到如下场面:起伏如梭的鹰船,在黝黑壮实的渔民脚下,轻快如飞;长长的竹篙轻轻点击水面,鱼鹰立即钻入水中,身影如箭忽东忽西;被追击的水下大小鱼群东奔西躲,但多被无情猎杀。一场接一场的伏击战、截击战,伴随着兴奋的呼叫和丰收的喜悦,在沙颍河上一年年延续。
  让我们走近沙颍河周口至漯河近200里水路之间最大最久的一个鱼鹰部落,听听他们讲河、讲鹰、讲救人、讲水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家在书本上很难看到。
  这个鱼鹰部落最年长者,就是今年72岁的郭海山。由于他的年纪大,大家都叫他老郭。
  沙河商水县邓城镇东一公里刘秀饮马台下河段。
  上午9点左右,带着黑框老花镜的老郭和他的同伴们,乘车来到沙颍河邓城镇段的大堤上,在饮马台刘秀雕像处停下。大伙儿从车上卸下各自的鱼鹰和鹰船,用扁担挑着走下河堤,准备在这个河段用鱼鹰捕鱼。
  老郭的鱼鹰羽毛黑亮,爪子紧紧扣着车帮,弯曲而尖利的鹰喙坚硬如铁。这个冷冰冰的家伙看到主人过来,竟然也会温柔地摇头扇翅。老郭取出用竹笋外皮撕成的细篾,轻轻扎住鱼鹰的脖子。鱼鹰顺从地把细长的脖子扬起,接受主人的绑扎。老郭说,绑扎鱼鹰脖子,是防止鱼鹰在捕鱼后吞食而不干活,绑扎的松紧以能伸进一根手指为准。
  河堤很陡,长满杂草。老郭小心地挑着鹰船往下走,时刻防着自己一头栽下去。鹰船重约40斤,如同两个空心梭子,中间用棍棒固定,每侧各固定两片窄窄的纵向木板,渔民站在木板上,撑着竹篙,轻快如飞。
  “脚踩两只船”,说的就是这种轻便灵敏的鹰船。鹰船是所有渔船中最难驾驭的一种,也是最吃力、最容易倾覆的一种。
  “放鹰的不能用网”,老辈这个老规矩早就作废了。渔民现在用鱼鹰捕鱼如同打仗,很有战术。先是挑选河段。哪里有鱼,哪里没有,天冷天热水深水浅都不一样,但渔民很清楚。挑选好河段后,渔民先用粘网把捕鱼区域的河面隔断,形成一个大的捕鱼区,之后再用粘网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小水面。布网之后,老郭和他的鱼鹰部队开始进攻。
  老郭的鱼鹰部落由老郭和他的弟弟郭新山、40岁的儿子郭彦伟,再加上商水县邓城镇的吴运动兄弟三个,外加渔民“哑巴”等人组成。吴运动身材健硕,身手和形态很像《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他们共有18只鱼鹰。老郭说,两岁后的鱼鹰相当于20多岁的年轻人,捕鱼能力很强。看鱼鹰主要看毛色,黑亮的都是成年鱼鹰,是捕鱼能手;灰褐色花白肚的多是年幼鱼鹰,扎猛子多,逮鱼少。鱼鹰饿了才捕鱼,一天吃一頓饭,一般在下午四点左右捕鱼结束后吃。鱼鹰捕鱼不是为了报答主人,而是为了吃。渔民就是利用了它的这种本能来捕鱼的。
  歼灭战打响了。
  围歼的节奏由慢到快,气氛从轻松到紧张。大家先是从一个方向驱赶并惊动水下鱼群,然后又反方向惊扰,如此反复,伴随着击打水面,纵鹰入水,把鱼往一个方向驱赶。水里的鱼儿开始紧张起来,高潮渐渐到来。
  “嗷——嚎——”,吴运动一声惊叫,他发现一只鱼鹰正在紧追一条大鱼。鱼鹰发出声音后,其他鱼鹰应声追去。经过急如流星般的迂回追逐,突然,两只鱼鹰从不同部位叼住一条金色鲤鱼。大鱼在水里拼命挣扎,大半身仍在水下。就近的渔民撑篙急驶,迅速抄起网兜,连同鱼鹰和鲤鱼一起带到船上。之后,渔民握住鱼鹰的脖子吐出大鱼,又扔进水里,鱼鹰得意扬扬地开始新的追捕。
  这条浑身金灿灿尾巴鲜红活蹦乱跳的野生鲤鱼,足足有12斤重!
  俗话说“鱼头上有火”。再冷的天,只要捕到大鱼,渔民和鱼鹰就会越来越兴奋,也就不怕冷了。在这个区域,大家在不到1个小时内就收获了100多斤鱼。
  随后,收工,转场。鱼鹰游到岸上晒起太阳,扑棱棱抖掉身上的水,立时水珠四溅。老郭仔细清点鱼鹰的数量后告诉记者,鱼鹰也有撞到粘网的时候,但水清人们能看见,再加上鱼鹰能把粘网自己顶上来,呼叫主人营救,因此大都能获救。但水深的时候,每年都有鱼鹰因撞网而死于水下的。
  老郭说,过了农历九月九,天气转冷,水温降低,鱼鹰叼鱼就多起来了,有时候一场下来能捕上千斤鱼。比如在周口西环大桥下附近及沙河与颍河、贾鲁河交汇处的河嘴处,他们有时一次能捕数百上千斤鱼,绝大多数是大鲤鱼,偶尔还能捕到二三十斤重的。一次,在漯河老桥下一个水洞里,他的鱼鹰叼出来324斤鲶鱼。
  在这个团队,大家同打虎共吃肉,卖钱均分。而卖鱼的人,非老郭莫属。这不仅因为他年长,更因为他实诚,大家都信任他。
  近水知鱼性!
  很多人生活在沙颍河畔,却未必了解我们的母亲河沙颍河,也不一定了解它宽阔的河床中我们常吃的鱼鳖虾蟹等水生物的习性!
  老郭说,鱼在清明节前后是一年中最集中的产卵期。这时候鱼不活泼,活动受限制。不论雄鱼雌鱼,由于身体沉重,常常蛰伏不动。产卵期,一条5斤重的雌鱼,能产出1.5斤左右的鱼子,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春节过后,随着气温上升,雌鱼开始甩籽产卵了,整个甩籽过程可以持续到数天到一周。雌鱼甩籽时候,身后往往跟着几只甚至一群雄鱼穷追不舍。雌鱼往往选择水边水草多的地方,把鱼子撒在水草上。紧跟其后的雄鱼会立即跟上,把白色稀薄的精子像烟雾一样覆盖在卵子上完成受精。雌鱼甩籽“啪啪”有声,目的是将鱼卵和精子充分混合便于受精。雌鱼排卵的时间集中在后半夜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因此,特别是在夜里,常常能听到啪啪击水声。   据说,一斤重的雌鱼能产一万粒鱼子,但能孵化出鱼苗的也许不到百分之一,大多鱼子被其他鱼和浮游生物吃掉了。
  这也是春季禁止捕鱼的原因!
  过了清明,鱼会休养生息一两个月。之后,随着天气的转热和身体的恢复,特别是谷雨之后,鱼又精又滑又快,长得快吃得多,身体壮实灵活,就很难捕捉了。即便用鱼鹰,也是事倍功半!
  另外,鲤鱼吃什么?吃草吗?
  非也,鲤鱼吃的是螺蛳。鲤鱼能够把螺蛳肉吸收消化,把壳全部排出来。
  撅嘴鲢子(掐腰)吃什么?吃草吗?
  非也!撅嘴鲢子主要吃小白条、河虾、浮游生物。夜里,隐隐泛着亮光的水面上,不时传来“吧嗒——吧嗒——”的沉闷声音,那是鲢鱼在吞吃水面浮游的小鱼。这些小鱼多为麦收后生产的“二胎”,长约寸余,不少成了撅嘴鲢子的美餐!
  你知道沙颍河的四大食肉鱼吗?
  黄鱼、黑鱼、鲶鱼、鳜鱼。其中,鳜鱼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也是检验沙颍河水质的天然生物标本,周口以下很难见到。近年来,沙颍河水逐渐变好,一些多年不见的鱼类相继出现,如红眼蚂螂、黄桀(音译。都是食肉鱼),甚至长江中的刀鱼,但鳜鱼始终未见。可是在周口市区以上的沙河内,偶尔能捕到。中心城区以下,沙河水质由于颍河、贾鲁河汇入而受到了污染。另外,鱼大都是逆水上行!沙颍河的鱼,多是从下游淮河、长江逆流而上来到沙颍河水域。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长江刀鱼的出现,就是随着周口闸通航后,长江、淮河里的刀鱼产卵在船底,或跟随着货轮从下游到了中心城区以东水域,在中心城区沙颍河水域产卵繁殖,而上游却很少见到。上游提闸放水时,也能冲下来浮鱼,如鲢鱼等。还有,用沙颍河里的野生鱼喂养出的鱼鹰特别健康高产。特别是鱼鹰春季下蛋的时候,必须喂沙河野生鱼,其次用河沟坑塘的,最差的是人工养殖的鱼,母鱼鹰吃了下蛋少而且小。
  母鹰娃不值钱,三四只母鹰娃不抵一直公鱼鹰。公鱼鹰力气大,肺活量大,下水时间长(也就一分钟左右),逮鱼多。雏鹰两个月长成,前一个半月长骨架,后半个月扎毛。之后,身体大小基本成型。成年公鱼鹰体重有6斤左右。一只一两个月的公鹰娃五六百元,一岁后的成年鹰好的能卖3000多元。鹰捕鱼的寿命在15年以上。寿命长的可以活到20多岁。
  还有,秋季沙颍河里的野生鱼不肥不瘦,肉质鲜美筋道最好吃!俗语:“远怕水近怕鬼。”常年在水上漂,老郭不仅懂鱼性,更识水性。他见义勇为的很多故事,不仅感人,且具有警示意义。
  郭海山师傅是西华县址坊镇南沱村人。“沱”字的意思是“可以停船的水湾”。南沱村北邻颍河,南靠沙河,村子就在夹河套中。村子对岸是漯河郾城老窝乡,距离漯河市区只有20公里。
  在有2000多人的南沱村,从小在水边长大,以捕鱼为生的就老郭一家。
  常在水边走,哪能不湿鞋!常在河上行,救人捞尸,对于老郭那是家常便饭。跟老郭认识,也是因为他的见义勇为。2015年,默默无闻救下第十个人后(一个小姑娘),老郭被漯河郾城老窝乡何莊村村民多方打听后找到,并反映到漯河市电视台、西华县电视台,老郭这才被人发现有颗金子般的心。
  老郭详细讲述了他救人捞尸的经历,以及救人的经验及教训。
  “我救第一个人时最危险,救第二个人时最困难,其他有伤心的、有失落的,但都平常。先说说第一个,也是告诉大家,救人不讲方法,不如不救,会死一串子。”
  1970年,老郭24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同村的郭新友比他小一岁。郭新友不会游泳,在村中坑塘里洗澡淹住了,在水里乱扑腾。坑塘水深只有两米左右,五尺多的汉子也就才没顶。老郭飞身冲过去施救,伸手拉住郭新友,郭新友见状死死抱住老郭的脖子和一只胳膊,两腿夹住他的胯至死不放。老郭没法浮水,吓得魂都丢了,一时又急又怕,只有被郭新友紧紧抱着,两腿蹬地上浮下沉,像跳大神一样,一沉一浮一呼一吸蹬向岸边。坑塘中央距离岸边也就十米,但到了岸上,老郭连累带怕都快傻了,浑身瘫软倒在地上。
  “当时,我要是一迷瞪就活不成了!人在水下,连憋带急,一分钟都支持不住。”
  紧邻沙河沿的南沱村,除了郭新友,全村没有一个男人不会凫水。被淹后,郭新友一辈子怕水,不敢到沙河里去。
  事后,关于水中救人,老郭总结出沉重的生死教训——救人不能脸对脸,不能让溺水者偎身。最好从后面或侧面接近落水者,有衣服就抓衣服领子,救女人先抓头发。也可以等到落水者没劲儿时再救,情急中甚至可以先把落水者一拳击昏,然后救人。否则,落水者只要抓住救人者,到死都不放。不讲方法,水性再好,一样淹死,这样的教训太多了,有时候为了救一个人,能淹死一串子人。
  老郭还说,看看淹死后捞出来的人,指甲缝里都有泥沙,那是溺水者在缺氧昏迷后沉入水底,五指扣进泥里造成的——溺水的人抓住任何东西都不会放手。“要说就救第一个人最危险,救第二个人时最困难!”老郭继续讲他的故事……
  “75·8”大洪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洪水像从天上倾倒一样下泄。水头到了郾城西十五里店,为了保护河南岸,河北成了滞洪区。农历七月初一早晨7时,洪水到了西华县址坊镇。上午11点,全村人都搬到了大堤上躲水,夹河套里人挨人。
  意外发生了。
  址坊镇税务所所长刘青山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撑着木筏回老家逍遥镇,木筏上带了两袋面粉和一个做饭用的煤油炉,但他乘坐的木筏很快被激流冲翻,连人带筏冲到了一片桐树林,被绊住后他乘机爬上了一个飘过的大茅草屋顶,抱着桐树大声呼救。
  “救人啊……救人啊……”呼救声一声比一声惨,但没有一个人敢去救。
  最初水头有一米多高,洪水被高出地面两米多的南北向水渠拦截抬升后,从西向东倾倒如泄,只见漩涡翻滚,洄流湍急,涛声震天。从村支书到队干部,面对此情此景,听着刘青山不时传来的逐渐微弱的呼救声,没有一个人敢冒着生命危险去救。
其他文献
我4岁的时候,从外面玩够了回来,多远,我就嚷嚷开了“妈妈,我回来了,我要喝水”。妈妈把一小土碗温水,递到我嘴边“慢点喝,别呛着”,边说边拍打着我身上的尘土,拿去我挂在衣服上的杂草和树叶。  我13岁的时候,开始在外地读书,每逢周六,天黑下来还没见到我的身影,妈妈就会站在山嘴上拉大嗓门,对着黑沉沉的夜:“四妹,四妹,四妹回来没有?”黑夜里,我只要听到妈妈的呼唤,定会立刻:“妈妈,我回来了。”并加快脚
期刊
儿行千里母担忧,长辈的爱也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我是一个心很野的孩子,我可能只忠实于自己的感官,热衷于“在路上”的感觉,仿佛生命就是一个挖掘宝藏、激发潜能的充实过程;可能不沮丧到无能为力,抑或不孤独到形单影只,我是不会太过恋家。  在我阔别祖国一年半后的重逢前夕,我的母亲写下这篇《最好的交代》。感恩之际,希望能让更多的留学生懂得父母之爱……  ——孙浚博  今天的太阳温暖又明亮,还离我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吃碗河粉就像现在吃鲍鱼汤。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河粉为什么是那么的好吃呢?如叉烧粉,叉烧切得薄薄的,加上绿色的葱花,红白绿三色竟显,那加了虾皮熬过的汤,一阵香味冲来,恐怕神仙闻了都站不稳。但它要5分钱一碗,我们吃不起。还是吃斋粉吧!2分钱一碗,撒点葱花,美味无穷。记得一次跟小伙伴玩累了,想吃斋粉,但两人口袋只有一分钱,于是两人就合着共吃一碗,我们就这样你夹一箸我夹一箸轮流着吃,后来越吃
期刊
一个邀约电话,就把我唤离了十丈红尘。走起!奔赴苍儿会,探访一个绿色王朝。  在看到苍儿会之前,我一直觉得:地球是古老的,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在很多地方,她确实呈现出步履蹒跚的老态,听得见她令人揪心的艰难喘息。  但是,走进苍儿会,我欣然发现:在这里,在苍儿会,我们的地球母亲青春美貌!  那森林是她浓密的长发,那山岗是她侧卧的身躯,那线条浑圆的坡谷是她年轻的乳房,而苍儿会那滴水般的翠色直铺天边,就
期刊
新房子落成不久,母亲来到这里,简单空旷。院子里桃花怒放,桑叶碧翠,光秃秃的山头与贫瘠的土地等待着父母去耕耘,新的希望与梦想在此酝酿。  黄泥墙里留下的洞洞并不寂寞,麻雀们在此安家落户,叽叽喳喳欢唱着,不论春夏秋冬。春天来了,南方的那对燕子如约而至,孤单了一冬的泥窝变得干燥,勤劳的燕子衍泥筑巢,夏日里,已经稚燕满巢,张开大嘴等候着母燕带回的佳肴。  此时,外面桑叶正绿,母亲养的蚕籽可以“上山”,蚕宝
期刊
夜已很深了,微弱的灯光下,法官罗军还在键盘上敲打着,时而蹙眉、时而微笑、时而愤愤然、时而欣欣然。  十好几年了,真是难得!这个浮躁的时代,谁还有闲情写日记?  我问罗军,累不?罗军笑答,不累,不写反而憋得慌。是什么动因让你坚持下来的,我接着问。罗军答,也说不好,每件案子都不同,哪怕是同类型的,每件案子都有每件案子的个性与特点,方法不同或不同的人办理,案子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至少效果不同。因为不可预见
期刊
老家的房前有一棵老榆树,枝丫繁盛,主干一路向上,直指云天。有一年春节,老榆树上飞来一对喜鹊。  这对喜鹊爱跟人在一块儿,仿佛与我们一家人早就认识似的,经常从老榆树上飞到门前的空地上散步。公的体型硕大,毛色光鲜,叫声响亮,走起路来挺胸凸肚。母的则围着老公跳来跳去,长长的尾巴摆个不停,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吃饭时,我偶尔把饭碗放在小凳上,它们夫妻俩竟一路小跑过来,旁若无人似的,啄食我碗里的饭菜。  父亲
期刊
朋友有颗牙坏了,牙医说需要种牙,我感到很新奇,朋友说现在技术先进了,一颗种植牙的寿命能到达到近30年。哎呀!那可真好!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小时候我跟姥姥长大,开始记事时候,姥姥的嘴里还有一颗牙。记得姥姥吃饭,上下嘴唇緊并着,嘴巴子一游一游地,脸颊一抽一鼓地,她吃饭很费事。我常与姥姥黏在一起,在她的身上爬上爬下,有时,我趴到她的脸上,“姥姥我看看你的牙”,姥姥张开她满是牙龈的大口,后
期刊
奶奶出生于1917年,要是活到现在刚好100岁了。  我没有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奶奶走时我在县城第二中学读书。1984年5月,那是个细雨绵绵的暮春。清晨,我正从借宿的二姨家走出来,村里人就急急忙忙找到我并告诉了这个噩耗。我心头一凛,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向身板硬朗、没有任何病灶的奶奶怎会突然离世呢?想到前两天我还跟奶奶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还让我把那洗干净的三尺长裹脚布拿到外面的竹竿上去晒太阳。还说周末
期刊
一  丁酉年女儿高考,她嚷着要一个青苞谷,我犯疑惑盯着她,她扑闪着小眼睛,燃放激情地说:“爸,你不是常念叨奶奶是青苞谷吗?有青苞谷在身边,有奶奶保佑,我肯定会考个理想的分数。”看着女儿对已故多年母亲的祈福和念想,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泪水打湿了我的双眼。  这天夜里又没了睡意,母亲青苞谷,活像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綠分子,慢慢地塞满了我的脑袋,直至夜深了。  二  在家我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