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时俱进,科教兴国此乃我国当今一项重大举措。时代不断进步,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更是不断地发展变化,新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课程改革中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德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就不失为一块培育品学兼优人才的沃土。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爱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寓德育于文教学之中,是德育与传授知识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从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要善于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住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扑捉到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如:我教《爱莲说》一文时,同学们都交口称赞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讲完课文,我又及时地把我的文摘中的《爱莲说》讲给学生。文中说:莲的全身都有吸附功能,能把水中的杂质吸收化为自己生长的养料,净化水质,美化莲池。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还要学习它敢于净化环境的美德。我们师生在今天应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说:不但自己刻苦学习,遵守纪律,还要自覺地帮助后进同学,美化班风,不但自己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侵扰,还要敢于揭露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美化社会环境。课堂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而语文课本中所选进的课文,除传授有关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外,都渗透着对学生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1、品读讲析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使学生有所领悟。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健康道德认识的形成做了准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2、榜样学习法
  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石一天天铺砌起来的。语文教师要用好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学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美,另一方面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二、在作文中渗透德育
  写作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我要求学生写日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真话,说心里话,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督促自己上进,劝人改过,从而向善爱美。
  课内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关心了解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掘其优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真正让德育伴随着写作的全过程。
  三、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科学小品文,这些文章有的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有的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信心出发,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科学幻想。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懂得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必要与必然,理解不懈的探索和追求所燃起的热情和创造的奇迹。也许这些文章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文章分析清楚,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那么,它潜在的德育功能是不能低估的。
  四、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以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缺乏给予与奉献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结合课文,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它的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情怀。
  五、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
  此外,还必须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能力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书写美,使学生自觉地、标准地、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善于利用和挖掘现行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它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教育报》
  [3] 何江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
其他文献
从《双推磨》到《桃花村》这不仅是锡剧在艺术形式上的转变,而且更多的彰显了一种时代的跨越。本文围绕着《桃花村》的起源以及创作过程展开论述,希望可以通过对这种艺术形式
课堂教学要成为师生和谐互动的过程,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于是,我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怎样的音乐课堂.没想到,它竟使我对音乐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农场模式化连片种植是嫩江县近年来出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借助与周边农场机械与技术力量,实行连片种植,这种经营方式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1.农场模式化连片种植模式概况  嫩江县与九三农管局毗邻,借助农场机械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开展“场县共建”,借鉴农场大型农机具规模经营的先进生产经验,推广连片种植,形成了多种连片集约经营生产模式。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大体上有三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以临江乡苇
【摘要】中学是青少年生活习惯的重要养成场所,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如何在当今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增强高中德育的实效性,达到既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又促进学生全而发展,这是高中德育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德育困境  一、高中德育教学的困境  1.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个性特点。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所谓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的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基本道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新型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问题,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学生为立足点,本着公平、个性化、全程化等原则,建立互动帮扶体系,实现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四方
“魏氏”思潮曾席卷我所在的城市,一时间,“魏书生”的网上点击率排在关键词之最。魏书生的确是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热衷于教育,善于探究,教育成果众多,出版过多本专著,
前几天,偶有远朋来访,茶余饭后到一小剧场看了一折东北二人转的《说西厢》,觉得很有意思。记得,曾听一位国内著名剧作家说过:戏,是靠趣抓住观众,靠趣来画龙点睛提神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