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患锌缺乏症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缺乏症临床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即肠病性肢端皮炎,生后不久发病;后者可发生于任何时期,因锌摄取不足或吸收障碍所致.有人认为,人乳具有保护婴儿免患锌缺乏的作用,因而在断奶前母乳喂养儿不出现锌缺乏.近来报道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现锌缺乏屡见不鲜,因而不再认为人乳能保护早产儿免患锌缺乏症.本文报告2例足月儿在母乳喂养期间出现了锌缺乏的表现.例1. 男婴,足月顺产,3个半月时面部出现红斑、鳞屑疹,数周内尿布区及膝部发生同样皮损,此损害经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内服抗生素均无效.5个月时出现腹泻.7个半月时就诊.

其他文献
本综述重点介绍有关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的主要进展。蕈样肉芽肿和Szary综合征现已明确,大多数蕈样肉芽胖(MF)和Stary综合征(SS)都是一种具有CD8(辅助、诱导)表型的T林巴细胞增生,而具有CD8(抑制、细胞毒)表型的病例极为罕见。
硼酸是一种无机酸,硼酸钠也称硼砂或焦硼酸钠,是一种盐.这些化合物常用作食物防腐剂、水软化剂、pH调节剂、乳化剂、中和剂、稳定剂、缓冲剂及粘附剂.医学上常将硼酸用作抗菌剂和冲洗剂.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认为硼酸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但作为表皮抗真菌剂或眼部抗菌药时,若其浓度为5%或更低时,则其疗效值得怀疑.
期刊
本文作者报道1例网状红斑性粘蛋白病(REM)综合征.患者为29岁高加索妇女,1977年因胸中部和背部红斑性发疹而就诊.患者在日晒后皮疹加重,突起和瘙痒.用倍他米松17戊酸盐油膏治疗无效.体检可见:前胸和上背部有网状斑丘疹性红斑.临床上诊断为REM综合征,病理检查支持这一诊断.口服阿的平100mg,每日2次,临床上明显好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正常,血管和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浆细胞.阿新
本文描述了用3H标记的丙酮缩去炎松(TA)与人表皮和真皮中胞质蛋白结合的特点.
期刊
作者报告1例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但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结节病的病例(此前未见类似的报道)。患者女,57岁。主诉两侧腰腺肿胀,持续性口干,伴咀嚼、吞咽及说话困难,味觉改变9个月。并有全身乏力,疲倦及体重下降。此间还曾发生双膝轻度疼痛和肿胀。检查:腮腺和泪腺木质样肿胀,口腔粘膜干燥、发粘,舌表面明显的白念珠菌感染。左膝关节少量积液。用柠檬酸刺激舌部,腮腺无唾液流出。唇腺活检标本示S
甲巯丙辅酸、苯酯丙辅酸均系较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临床应用使高血压和顽固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可引起皮疹,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约占30%,且与用药剂量相关,小剂量维持治疗时皮疹也可消失.而本文所报告的是与剂量不相关的严重皮肤反应,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性斑丘疹,外观似湿疹,显著水肿、浸润、急性期尤甚.
作者从75例SLE患者及其141名无症状的健康亲属(136名为SLE患者的一级亲属,4名为丈夫,1名为妻子)和115名健康人对照者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的抗总组蛋白及其亚组分的IgG和IgM类抗体.结果:115名正常对照者中,抗总组蛋白IgG类抗体为0~0.44(均值要标准差为0.0440.082),正常上限为0.21OD单位.
免疫受损病人易患顽固的或泛发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本文报道5例严重免疫受损伴进行性粘膜皮肤HSV感染表现的患者,经甲腈咪胍治疗后HSV损害迅速好转.5例均为男性患者,基础病为毛细胞性白血病伴胃癌1例,74岁;难治性贫血伴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76岁;另3例为AIDS患者,年龄25~36岁之间,其中伴Kaposi肉瘤者2例,伴卡氏肺囊虫肺炎者2例,伴细胞内鸟型分支杆菌感染者1例.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引起输卵管炎并导致输卵管损伤和不孕.输卵管炎后不孕的危险性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相关.但这两种病原微生物在引起输卵管阻塞不孕过程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地报道不大一致.一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淋菌性输卵管炎可能是妇女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作者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对48例有输卵管病变的不孕妇女,77名输卵管正常的不孕妇女的血清作了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
表皮不仅是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环境之间的机械性屏障,而且具有活跃的免疫学功能。例如,表皮郎格罕细胞(LC)可向T淋巴细胞呈递抗原,诱发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I-J阳性表皮树突状细胞则优先诱导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起着免疫下调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