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德合作能否减少美国关键技术“断供”威胁?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s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加强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形势下,欧洲和日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日韩、欧洲、美国对华技术净输出规模依次递减。
  日本是对华技术净输出最多的国家,德国是对华技术输出规模最大的欧洲国家。
  中国对美技术高度依赖的十大产业中,三个产业对日本也存在高度技术依赖,四个产业对德国也存在高度技术依赖。对日技术合作的重点产业包括:发动机涡轮机、运输技术、纺织造纸机械。对德技术合作的重点产业包括:发动机涡轮机、基础材料化学、纺织造纸机械、运输技术。

日韩欧洲与中国技术合作不亚于美国


  从专利互持角度看,日韩在华持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多于美国、欧洲。中国发明人也在美欧日韩持有专利,综合考虑双向专利互持后,中国的技术净输入来源依次是日韩、欧洲、美国,即美国在中国技术来源国中的地位弱于日韩、欧洲。日韩两国中,日本对华技术输出的作用是韩国的五倍。欧洲国家中,德国最为重要, 法国、英国作用较小。
  中国发明专利的境外持有国中,日韩的重要性高于美国和欧洲(见图1)。2002年以来,日韩、美国、欧洲发明人在华获得的专利授权都在快速增长,2018年分别达3.6万件、2.4万件、2.2万件,虽较2016年峰值有所降低,但仍處高位。

图1:日韩、美国、欧洲在中国的专利授权数:1980年-2018年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图:张玲

  分年度看,美国和欧洲历年在华专利授权量相近,但都明显低于日韩。2002年-2011年,日韩在华专利授权量是美国的2倍-3倍,2012年后仍保持在1.5倍以上。
  历史累计看,1980年-2018年日韩、欧洲、美国在华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47万件、27.6万件、24.5万件,日韩接近美国的2倍。发明专利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跨国专利持有情况表明,美国对中国技术输入的重要性低于日韩,也略低于欧洲。
  发明专利的跨国持有是双向的,外国人来中国申请专利,中国人也去外国申请专利。综合考虑专利双向互持后,我们定义“专利互持差额”的概念,它反映了两国之间的技术净流动状态。以中美两国为例:
  中美专利互持差额=中国获得的美国专利授权数-美国获得的中国专利授权数。
  日韩、欧洲、美国都是中国的技术净输出国,即专利互持差额值为负,且日韩技术净输出规模最大。2016年,中-日韩专利互持差额到达谷底,近年来虽有减少,但仍处于低谷中(见图2)。

图2:中国与日韩、美国、欧洲的专利互持差额:1980年-2018年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2018年,日韩、欧洲、美国对华发明专利互持差额分别为-3.1万件、-1.7万件、-1.1万件。累计来看,1980年-2018年,日韩、欧洲、美国对华发明专利互持差额累计为-45万件、-26万件、-17万件,日韩是美国的2.6倍。
  中-日韩的专利互持差额远大于中美,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日韩在华持有的专利多于美国,这反映了日韩创新能力强,对中国的技术输出规模大。二是中国在日韩持有的专利少于在美国,即中国人更多去美国申请专利,这反映了美国市场规模大于日韩,对中国的吸引力更大。同样的专利技术,在美国获得保护带来的收益更大。
  跨国申请专利成本高,只有获得的收益足够覆盖成本,发明人才乐意跨国申请专利保护。欧洲介于日韩和美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与美国相当,但市场吸引力弱于美国,对中国技术净输出的作用比美国更强。
  从单个国家看,日本是对中国技术净输入最大的国家。1997年以来,日本历年在华获得的专利数都多于美国(见图3),在差距最大的2006年-2009年,日本每年在华专利授权数约是美国的2.5倍。在2016年峰值年份,日本在华获得3.8万件专利,美国为2.9万件。1980年-2018年,日本、美国分别累计获得39万件、25万件中国专利,日本是美国的1.6倍(见图4)。

图3:1997年以来,日本历年在华专利授权数都高于美国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韩国对华技术输出也比较突出,但逊于日本。1980年-2018年,韩国累计获得8.1万件中国专利,仅约为日本的1/5(见图4)。日韩两个亚洲国家中,韩国对华技术输出小于日本、德国,但强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图4:日本、美国等1980年-2018年累计获得的中国专利授权数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考虑专利双向互持后,日本对华技术净输出贡献更大。中日专利互持差额是中美专利互持差额的2倍-3倍(见图5)。日本在华专利远远高于中国在日本持有专利数量。1993年-2018年,日本累计在中国持有专利39万件,而中国累计在日本仅持有专利1.5万件,前者是后者的26倍。

图5:中日与中美:专利互持差额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中日专利互持差额远远高于中美,除因日本人更积极来华申请专利之外,中国人去日本申请专利少也是重要原因。日本国内市场规模小于美国,且日本市场相对封闭,外国企业进入难。
  对比来看,2009年以来,中国在美国、日本获得的专利数量都在增长,但在美国增长更快(见图6)。中国人在日本申请专利的绝对数量很少,相差一个量级。2009年-2018年,日本在华获得专利数量每年在3万件左右,而同期中国在日本获得专利数量从187件增至3201件。即使按2018年最新数据来看,二者也相差10倍。

图6:中国获得的美国、日本专利授权数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欧洲国家中,德国对华技术输出规模最大,法国、英国作用相对较小。2001年以来,德国在华专利授权数持续增长,2008年后增速加快,2016年峰值年份达到1.3万件(见图7)。2016年,法国、英国在华专利授权数分别为4000件、1800件,分别仅约德国的1/3、1/7,对华技术输出规模远小于德国。

图7:德国、法国、英国历年在华专利授权数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考虑专利双向互持后,德国对华专利互持差额也远高于法国、英国。2016年,中德专利互持差额为1.3万件,中法、中英分别为4000件、1800件(见图8)。中国在英法德获得的专利授权量极少,大多年份不足百件(见图9)。而中国2018年在美国、日本、韩国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1.3万件、3200件、1800件,相差一到二个量级,这反映了中国开拓欧洲国家市场仍有较大潜力。

图8:中德、中法、中英对比:专利互持差额



图9:中国获得的德国、法国、英国专利授权数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日德对美国产业技术的替代性


  科技创新是高度全球化的活动,在美对华科技打压和脱钩加剧形势下,应积极加强与日德等国的技术合作。本节从产业层面分析中国与美、日、德的产业技术关联度,重点回答以下问题:中国高度依赖美国技术的产业中,哪些产业可以通过与日本德国合作实现替代,哪些难以替代?哪些产业技术中国更加依赖日本德国、而对美依赖度不高?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明确与日本德国合作创新的重点方向。
  首先,本节从产业层面分别测算中日、中德、中美的技术关联度,这是识别中国与美日德产业技术联系的基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发明专利可分为35个产业技术门类。这35个产业技术门类规模差异很大,以日本在华专利为例,累计获得的电机类专利4.4万件,而生物材料专利仅1033件,相差超过40倍。为构造跨产业可比指标,我们定义以下公式,衡量中日产业技术关联度:
  日本优势综合指数=[50%×日本优势倍数/max(日本优势倍数)+50%×日本优势差额/max(日本优势差额)]×100。
  其中:
  日本优势倍数=日本累计获得的中国专利授权数量÷中国累计获得的日本专利授权数量。
  日本优势差额=日本累计获得的中国专利授权数量-中国累计获得的日本专利授权数量。
  日本优势综合指数反映了日本与中国的产业技术关联度,它综合考虑了两国技术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两方面因素,二者权重各占50%。“日本优势倍数”是日本与中国的互持专利数量比,体现了两国相对技术差距,它不受不同产业规模差异的影响。“日本优势差额”是日中两国互持专利数量之差,体现了绝对技术差距,考虑了不同产业的规模差異。上述公式经过了标准化处理,实现了跨行业可比,取值范围是0-100,取值越高,表明中国对日技术依赖度越高。
  我们用同样方法,计算了德国优势综合指数、美国优势综合指数,以衡量中国与美日德各自的产业技术关联度。
  中日、中德、中美的产业技术关联度存在明显差异。图10、11、12分别展示了中日、中德、中美35类产业技术的关联度,按从高到低排序。

图10:日本相对中国的技术优势: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图11:德国相对中国的技术优势: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图12:美国相对中国的技术优势: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对比可见,中美技术关联度高的10个产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中美、中德、中日技术关联度都高的产业,共有4个产业,这些产业有望通过与日德加强合作,弥补美技术封锁的不利影响。二是中美技术关联度高、但中德和中日关联度中等的产业,包括5个产业,与日德合作可部分弥补美国技术封锁的损失。三是有1个产业是中美技术关联度高、但中德和中日关联度同时较低的产业,即食品化学,与日德合作难以弥补美国技术封锁影响,但其战略性相对不高。
  那么,日本、德国哪些产业技术能替代美国?
  根据关联紧密程度,我们把35个产业技术分为高中低三大类别。以中美为例,中美优势综合指数最高的10个产业为对美依赖度高的产业,中美优势综合指数最低的10个产业为对美依赖度低的产业,中间15个产业为对美依赖度中等产业。表1列出了35类产业的对美依赖程度,同时列出了同一产业对日、对德的依赖程度。

表1:日本、德国对美国产业技术的可替代性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对比可见,3个对美高依赖度的产业,对日、对德依赖度也高,包括发动机、泵、涡轮机,纺织机械和造纸机械,运输技术。1个对美高依赖度的产业(基础材料化学)对德依赖度高,对日依赖度中等。在这4个产业中,日本、德国可成为替代美国的重要技术合作方。
  接下来回答日本、德国哪些产业技术不能替代美国?
  本节从两个维度将35个产业划分为九类,以分别梳理日本、德国对美国技术的可替代性。表2按对美依赖度高中低、对日依赖度高中低,区分九类情况,并在每个方格中列出相应产业。表3将日本替换为德国,分析德国对美技术的可替代性。

表2:产业分类:对日和对美技术依赖度三维分类



資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对比可见,食品化学产业中国对日、对德技术依赖度都低,日德难以替代美国。药品制造产业中国对德存在中等依赖,可部分替代美国作用。在计算机技术、医疗技术、高分子化学、专用机械领域,中国对日本、德国都存在中等依赖,也可以部分替代美国作用,但难以完全替代。
  最后,哪些产业技术不依赖美国、但依赖日本德国?
  各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各有侧重,美国也并非在各领域全都具备创新优势。实际上,日本、德国在不少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强于美国,即使不考虑中美科技脱钩的情况,中国也应积极加强与日德的创新合作。表2和表3的第三列都是我国对美依赖度低的产业,其中,光学、视听技术两个领域我国对日本依赖度高;热处理和设备领域我国对德国依赖度高;此外,在控制、基础通信、电信三大领域,虽然我国对美技术依赖度低,但对日本、德国存在中等程度的依赖。

表3:产业分类:对德和对美技术依赖度三维分类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2016年9月,松下公司日本宇都宫工厂内的一处4K电视装配车间。图/法新

政策建议


  第一,抓住有利时机,加强与日本、德国科技合作。
  从中、美、日三角看,中国对美技术高度依赖的十大产业中,3个产业对日本也存在高度技术依赖,5个产业对日本存在中度技术依赖。从中、美、德三角看,中国对美技术高度依赖的十大产业中,4个产业对德国也存在高度技术依赖,5个产业对日本存在中度技术依赖。
  中国应积极在交叉重叠领域,加强与日德合作。这既能加快中国技术进步速度,也能减少美国关键技术“断供”的威慑作用。
  第二,围绕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日本、德国技术合作。
  日本具备创新优势的领域中,中国对其技术依赖度高的包括发动机涡轮机、运输技术、纺织和造纸机械;对其技术依赖度中等的包括基础材料、医疗技术、高分子化学、计算机、专用机器。德国具备创新优势的领域中,中国对其技术依赖度高的包括发动机涡轮机、基础材料化学、纺织和造纸机械、运输技术;对其技术依赖度中等的包括医疗、高分子化学、计算机技术、药品、其他专用机械。中国应以上述领域为重点,积极鼓励相关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日本、德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第三,充分认识日本、德国的创新优势,坚定维护和推动全球化。
  日本、德国虽然经济体量远逊于美国,但在很多细分领域创新能力不亚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从专利互持角度看,日本持有的在华专利数量远高于美国,德国也接近美国的一半(见附录对比的图13、14、15),这远高于其经济体量占美国的比重。

图13:日本在华累计专利授权数及优势差额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图14:德国在华累计专利授权数及优势差额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图15:美国在华累计专利授权数及优势差额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计算

  日本如此积极地在华申请专利,这背后反映了日本企业、個人希望分享中国市场和产业红利的强烈愿望,跨国专利为其分享中国增长红利提供了重要渠道。实际上,从日本、德国角度看,其企业也试图积极利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争取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应顺势而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创新。
  第四,即使不考虑中美科技竞争因素,日本、德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华也有巨大价值。
  日本、德国都在发动机、运输技术、材料化学方面有创新优势,这些是当前中国突出的产业短板。建议研究放宽相关产业投资限制,鼓励日德企业来华投资,降低对美单一技术依赖的不利影响。
  此外,在光学、视听技术、热处理设备等领域,日本、德国创新能力明显强于美国,这是日德的独特优势。中国应积极利用美日德三大经济体之间技术优势的差异,取长补短,在多国框架下适时适度广泛合作,降低美国推动技术脱钩带来的负面影响。
  编辑:马克
其他文献
图/视觉中国  制度演变和产权之间是什么关系?制度演变与产权这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开。制度演变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政策上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我们把时间拉得长一点来看,历史上所有称为革命、改革、复辟、前进、倒退等等这些内容,其中最紧要的实质都是制度演变。科学关心的是规律性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看制度,为了看到规律性的内容,需要看得比较长一点。从科学的角度看,会发现在任何一个国家,制度朝什么方向
期刊
一趟“绿色航班”该是什么样子?  近日,国内第一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首飞。中国东方航空(下称“东航”)MU5103从上海飞往北京,这趟航班不仅实现了航班运行中的碳抵消,还“绿”到了航空燃油环节。  东航与中国石化、中远海运合作,通过购买碳信用的方式,对从原油开采、运输,到航空燃油炼制、储存,再到成品油燃烧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中和。  如今航空业碳中和的目标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国际民航组织(Int
期刊
2021年,史无前例的全球大缺货,让芯片,这个原本隐藏在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之下的部件走到了聚光灯下。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高盛的报告,始发于汽车行业的全球芯片短缺,已影响了从钢铁和预拌混凝土到空调、啤酒厂、肥皂制造业等169个行业。  沿“缺芯潮”溯源,最初是全球发酵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汽车厂商调整销售预测,向芯片代工厂提出减产要求。于是,芯片代工厂将原本给汽车厂商的订单留给云计算、消费电子等
期刊
上半年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与严控房地产相关贷款有关。图/法新  经过2020年疫情之年,以独行自居的中国货币政策进入2021年即面临回归常态化的任务。  2021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平稳性。  重要
期刊
原本已放弃了“开门红”营销活动的中国平安(601318.SH),计划在11月上旬重启保险业的这项传统项目;而多年前曾大幅压缩了银行保险渠道的中国太保(601601.SH),也将发力布局“价值银保”渠道……  巨头们看似轮回的举动背后,是应对保险业绩增长乏力、代理人大量流失的行业命题。  人口红利下降,客户需求在变,科技手段在变,保险业传统粗放的大进大出模式不再能持续。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
期刊
教培头部公司断臂的同时,二线公司也在退场。图/视觉中国  2021年是教育行業被载入史册的一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地,教培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在2021年以前,教育行业还在大量资本的加持下,风头无二。根据IT桔子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K12教育的历史融资额高达1410亿元,占整个教育行业融资额的60%。  这样一个
期刊
很难用一句话表述清楚“工业互联网”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等待爆发点的来临。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向《财经》记者描述: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较为成熟的应用,是在控制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收集工业数据上传至云端并开发相应的增值业务。  一位深耕制造业研究的专家对《财经》记者评价,这种形态用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比在冰箱上放一个显示器,看上去很高大上,也似乎有点效用,但又不
期刊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数字化进程被公认“原本三年才能走完的进程在一年内完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4月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中国数字经济仍保持了9.7%的增长,是同期名义GDP增速的3.2倍,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39.2万亿元,占GDP比重已达38.6%,2018年,这个数字是34%。  疫情让时间、空间变得不确定,企
期刊
10月26日,T3出行完成77亿元的A轮融资,是自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这个纪录上个月刚刚被打破过。9月6日,曹操出行B轮融资38亿元,系2021年业内首个股权融资,也是近两年来最大。  2021年下半年以来,网约车行业的融资事件明显增多。随着滴滴出行被监管调查,二线网约车平台纷纷抓紧抢占市场份额,资本也在沉寂数年之后重回这一领域。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
市占率、估值、话题热度,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远超想象。  2021年前九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5.7万辆,同比翻了近两倍;市占率也进步很大,从2017年的不到3%,提升到最新的11.58%。  资本闻风而动。国证新能源车指数(399417.SZ)从年初开盘的3631.06点直至10月28日的5225.58点,累计上涨了逾三成。而且投资范围逐渐向纵深扩展,今年最火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