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综述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av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对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教育设置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高校现行体育教育体质中存在的部分弊端。并提出未来体育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教学的中介或媒体, 也被视为培养人才的“蓝图”,因而,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重心必然向教育领域转移, 并最终转向实践。学校体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完成高等教育培的主体思想和魂魄,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体育课程怎样设计和编写已成为社会多方面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1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开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刚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1.1 普通高校体育项目设置状况
  李鹏在《安徽省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文中对安徽省13所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在被调查的13所高校中,均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健美操等项目,有8所学校开设了体育舞蹈、乒乓球项目,5所学校开设了羽毛球、散打项目,2所学校开设了网球、跆拳道项目,一所学校开设了轮滑项目。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网球运动受到男女大学生的喜爱,这与网球课程开设的现状是完全不符合的。许桂芝、路俊艳在《对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对福建中医院体育课程涉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受师资力量、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仅有排球、足球、篮球、健美、健美操、武术6个选修项目。袁莉萍在《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对湖北省13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类型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李鹏、马力对安徽省13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大致有普修课、选修课、保健课等几种。郑国荣、廖建媚对福建省15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类型做了调查,指出福建省现行体育课程类型较为丰富,开设课程所占比例较高的是选项课、理论课、保健课、选修课。袁莉萍对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的类型也做了类似的调查,也是这几种类型。李吉远从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6所作为调查学校,发现所有的普通高校均已开设体育课程,多半数以上高校对3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为部分身体异常、病、弱、残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一般有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学科课程、选修课程、特设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综上所述研究中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种类基本符合目前课程发展的状况,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想理论研究
  袁莉萍在分析湖北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时指出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受竞技体育思想观念的影响,片面地强调技能而忽略学生体质,片面强调增强体质而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
  曹诗卉、李连伟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把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研究中去,在调研现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观和牢固的终身体育观,把传统体育与终身体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探究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课程设置体系。同时还指出要深入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依靠于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作为基本内涵,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高校体育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各高校对体育课程做了调整和优化,且部分高校取得的成效明显,但是,从整个大局来观察和分析后仍然得出:课程改革和调整方面普遍滞后和迟缓,高校间差距大、课程调整失衡等多方面问题。
  3.1 改进和丰富课程的内容
  郑国荣、廖建媚在研究中指出要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开设体育项目应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未来人群健身活动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知识。张凤玲在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的研究中指出高校体育课程存在重点不突出,与社会体育相脱钩,教学实效性差等问题,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大众喜爱的项目开设不足,学校体育与社会相脱钩。建议如果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想更贴近大众就必须进行项目创新,比如开展三人篮球、沙滩排球、软式网球、毽球等人数少、技术容易、趣味性强的项目,以此来增强课程设置健身、娱乐的实效性。
  3.2 普通高校体育课修课形式
  目前许多文章对高校课程类型也进行了归纳,总结。郑国荣在文章中建议改变学生在大一、大二修完体育必修课程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计划,在大学期间任一学期修完体育必修课时和学分,不再对课程的修课时间段加以限制。
  4 结论与建议
  (1)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始终以健康第一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健康和教育的理念应该渗透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这个理念指导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2)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是体育课程的命脉。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是很多,要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和改进内容体系才能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在实践中必须紧紧抓住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四个优化组合,以实现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优化目标。
  (3)师资力量不足是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及内容体系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之一。特别是小球和健身健美类的教师缺乏,建议加强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4)建立传统的常模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系统。传统的常模评价即建立统一的标准常模,学生对号入座,主要看成绩等客观因素。而过程评价则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实施个性化评价,过程评价主要看态度、努力程度、提高幅度等主观因素。常模评价客观、准确,较易操作,过程评价具体、公正,操作时工作量较大。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高校体育课程采用的学生评价趋势将是对多数学生采用常模评价,对少数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采用常模加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教体[2002]13号文件.
  [2] 杨海龙.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7(2):88-913.
  [3] 詹晓梅,曹开华.创新教育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3):76-78.
  [4] 李志杰,于素梅,刘笑舫,王伟,梁磊.河南省三年制师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86-91.
  [5] 林立,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94-96.
  [6] 曹诗卉,李连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贵州体育科技,2007.87(2).
  [7] 郭科伟.高校终身体育模式初步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1):70-71.
其他文献
摘要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等特点,同时也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普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成人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步凸现。如何解决成人教育质量问题,也成为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此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质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2
廖辉英笔下的女性世界王敏八十年代的台湾,一大批青年女作家登上文坛,带来了新女性主义文学的繁荣。三十岁上下已蜚声文坛的有廖辉英、李昂、苏伟贞等。她们大多将笔墨集中于社
本文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三种有关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正】 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传,也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巩固和完善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特别是
论康生会的佛教教育思想张捷,陈旭远康生会(公元?-280年)是三国时期,致力于弘传怫学的佛教教育家。他原籍天竺(印度),而生于中土,“笃志好学,明练三藏,博览六典,天文图纬,多所贯涉。”①曾从安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选取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艺术院校学生总体的人际关系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表现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魅力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The Investigation and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进入21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历史的考察台湾当局对我政策的演变和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对于结束两岸隔绝的状态和长期的紧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在人性论问题上,他对先秦各家人性论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特别是试图调和孟荀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在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假
要使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学校为儿童的入学适应提供充分的背景支持。本文介绍了学校促进儿童入学适应的四项有效措施:(1)针对儿童适应难点,开展主题活动。(2)根据儿童身心特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与利的关系经常地、大量地甚至是以十分尖锐的形式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之中.当代青年正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