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荫奇治疗系统性硬化经验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胡荫奇教授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病机以外感六淫为标,正气亏虚为本,病邪留滞经络导致肌肤失养、痰瘀内生、痰瘀痹阻贯穿疾病始终,久病可累及肺脾肾三脏导致功能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症状.临床皮肤表现分为水肿期、硬化期及萎缩期,对应此三期给予相应治疗,早期祛邪为主,中期以化痰散结通络为主,后期以扶正为主,且后期久病及久用辛温药物易伤阴液,可酌加清热养阴之品.并总结其临证常用方药及经验药对,另附验案一则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养元通络”针法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通路指标的影响,探究其对T2DM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二甲双胍组和假针刺组5组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针刺组给予“养元通络”针法干预,二甲双胍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灌胃,假针刺组选取非穴位区域针刺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
目的:系统评价耳聋左慈丸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数据总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耳聋左慈丸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总有效率及各亚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总计69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耳聋左慈丸治疗耳鸣临床疗效显著[OR=4.45,9
吴中朝在艾灸抗衰老领域进行研究近40年,基于中医基本理论,结合多年来临床经验提出了衰老病证正虚以阳虚为本、又以肾阳虚最为关键,病邪以瘀血为标、痰湿次之.本文系统总结了吴中朝对衰老相关病证的病机认识、实验室研究概况以及艾灸治疗的基本经验,将其归纳为“五步一本”.五步即病证药结合,重视艾灸质量,重视艾灸细节,精准选穴,舒适环境、身心同治,一本即“以人为本”.在文后附艾灸辅助治疗动脉硬化验案一则供同道参考.
升降散因其疗效卓然被古今医家广泛应用,但本方文献记载混乱,目前溯源最早可到龚廷贤《万病回春》.结合查阅的相关史料,认为升降散演变的源头可追溯至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发展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成方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完名于清·杨璿的《伤寒瘟疫条辨》.临床应用从最初的治热疫到杨璿将其广泛用于治疗温病之后,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充,其药味升降共伍,不仅可以枢转少阳、调畅气机,而且可以泄浊解毒、宣热通络.目前该方被广泛用于外感、内伤、传染病和急慢性普通疾病,既为温病之要方也是治郁热之总方.本
本文整理了《伤寒杂病论》中与瘥后相关的条文,围绕6个瘥后方分析其用药规律和方证.通过统计瘥后方的用药频次和规律发现,瘥后方的核心药物组合为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通过分析核心药物组合及其复合药证推导出瘥后方的核心方证为“心下痞,呕吐,不欲饮食”,各瘥后方以瘥后核心方证为基础,再随证加减治疗非核心症状.研究结果丰富了《伤寒杂病论》瘥后病机的认识方法,以此认识方法为基础进一步推知麦门冬汤也可用于瘥后病证的治疗,同时强调瘥后方证有虚有实,需随证治之,不可滥用补益,如《伤寒杂病论》牡蛎泽泻散的应用.
目的:评价脉络舒通丸治疗骨外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选取主要诊断为骨外科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筛选出使用脉络舒通丸治疗骨外科疾病的患者1604例作为试验组,并与试验组年龄正负3岁、性别相同、入院病情相近为条件,1:1匹配未使用脉络舒通丸的骨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平衡2组间的混杂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2组间治疗骨外科疾病疗效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使用脉络舒通丸的骨外科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未使用该药患者
局限性硬皮病是一种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该病中医病名为皮痹或血痹.他认为本病主要核心病机为脾虚血弱,痰瘀阻络,并根据核心病机制定了以健脾养血、化痰通络为主的治疗大法.治疗时根据现代医学分肿胀期、硬化期、萎缩期三期论治.根据患者分期及临床情况,肿胀期治以疏风祛湿散寒、清解郁热、健脾益气为主,硬化期以健脾养血、化痰通络为主,萎缩期以培补气血、滋补肝肾为主.临证善用生黄芪、炒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并加用当归、川芎、赤白芍、鸡血藤养血通络,络石藤、忍冬藤、路路通等疏风活络,酌情加用蜂房、炮山甲、地龙
翻译的实质是语言间意义的对等转换.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元功能对等”为依据,对取自《金匮要略》4个译本中的示范语料展开与原文在经验、逻辑、人际、语篇元功能方面的对比分析和评价.本研究表明,“元功能对等”能够为《金匮要略》译本的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金匮要略》英译要实现意义的等效转换,译者应把握“元功能对等”的内涵,正确地认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合理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达到中医文化译介的最大效应.
中医在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术语具有简洁凝练性、医哲交融性和民族特色性等特征,对其进行恰当、得体的翻译,是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家形象为视角,提出中医术语的翻译应更多采用“以我为准”的异化策略,并通过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音译法、音译加直译法、音译加意译法、音译加注释法等翻译方法,努力将中医文化内涵完整地传递出去,不断增强中医译语国际话语权,更为有效地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黄帝内经》作为一本综合性的中医学典籍,其涉及的中医病症名称十分丰富,而病名术语作为中医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译研究对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对《黄帝内经》中的“癫”疾进行梳理后发现,“癫”作为一种病症,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三指,一指头部疾病;二指痫证;三指狂证.本文主要结合《黄帝内经》4个英译本的翻译实例,遵照病症名翻译的简明性以及忠实性,对不同语境下病症名“癫”的英译进行分析探讨,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需要明确原文的内涵意义,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而由于《黄帝内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