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发生在马桶上的“一号事件”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相比卧室、客厅、餐厅等家庭里的其他地方,厕所则是它发生的高危场所。马桶上发生的心梗、猝死等意外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危险的一号事件”(厕所俗称为“一号”)。
  心脏是我们身体中当之无愧的“劳模”。当您70岁时,按70次/分的心率计算,它已经默默地跳了25亿次以上(忍不住为这位“劳模”点赞)。都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好好干活,心脏劳苦功高,自然也需要“吃饭”,它们的“饭”便来自于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时,原本光滑的血管就如同水管里长了水垢,使血管狭窄,甚至完全闭塞,通过的血液大大减少,心脏细胞持续缺血达30分钟以上,心脏断了“粮源”,就会被活活“饿死”,即心肌梗死。更可怕的是,心肌细胞和我们一样,都只有一次生命,一旦心肌细胞死亡,就不能再生。
  心肌梗死常在安靜或者睡眠时发生,也有相当多患者于剧烈体力活动、精神紧张、饱餐及排便之后发病。便秘不仅可以发生在心肌梗死的早期,在中期及恢复期亦可以发病。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否则易酿成大错。

用力排便会诱发心梗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用力排便是诱发心肌梗死非常危险的因素。当人在用力屏气排便时,身体各个器官的肌肉都在收缩,腹部的肌肉也不例外,这就导致腹压增高。而增高的腹压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猝死。
  如果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和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用力排便时还可能发生脑卒中。

高危人群别跟解便“较劲”


  对于有便秘的心脑血管患者来说,解便时用力屏气会使血压骤升、心脏负担突然急剧增加,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等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要跟排便“较劲”,排得出来就排,排不出来不要勉强,排便用力是大忌。
  不论有无心脑血管疾病,每当感觉有便意时,应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去解便。解便时要专心,不要一边上厕所,一边看报纸或玩手机。这种习惯既不卫生,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引发肛肠疾病和便秘。
  建议大家养成每天上午定时解便的习惯。随着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粪便中的水分会逐渐被肠道吸收,导致下午或晚上的粪便比上午的硬结干燥,从而增加排便的困难。每天上午解便,可以缩短粪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减少有毒废物的吸收,好处多多。
  对于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解便时需要注意以下4点:
  1.蹲位排便相对于坐位排便,所产生的腹压更大,危险性也相对高,为安全起见,老年朋友最好选择坐便方式。
  2.在上厕所之前,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应该带上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进卫生间,以备不测时服用。
  3.进入卫生间后最好不要插门,一旦出现问题便于家属在第一时间发现。
  4.排便结束后,站起来的动作也要尽量慢一些,以免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导致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保持大便畅通防心肌梗死


  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每天饮用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经常吃些对肠道有润滑作用的食物,如蜂蜜、香蕉、苹果等;有便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缓泻剂。
  适当活动:体力活动应根据身体状况、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体育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运动;应老年人提倡散步、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劳逸结合;戒烟戒酒;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
  定期随访: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误以为只要吃药就算治好了毛病。其实此类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门诊随访,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只有血压、血糖达标,治疗才算有效。
  心肌梗死非常可怕,但并不是不能预防。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够远离它。
其他文献
肌少症(又名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一旦患上肌少症,就容易跌倒。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增肌?了解下面这些知识,会让你事半功倍!增肌不是增肌细胞数量  人体共有3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骨骼肌。  骨骼肌是由数以千计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纤维所组成。每一条肌纤维均由一层称为肌内膜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多条肌纤维组合一起便构成了一个肌束。而每条肌纤维又由沿肌纤维长轴
一位老年患者来到我的门诊,述其一年前患脑梗塞,该用的药一直都用着,可最近查血脂——总胆固醇8.6mmol/L,甘油三酯7.8mmol/L,今天又出现胸痛。老人不解,自己一直吃着他汀,为什么血脂居高不下?  我翻看了老人以前的化验单,才发现她的促甲状腺激素明显增高,而T3、T4正常。我连忙追问她是否还有用其他药,她否认了。于是我判断,老人的血脂异常应该是由一种特殊的疾病造成,这种病叫亚临床甲状腺机能
鲜土牛膝,水煎服或代茶饮服,3~4岁患儿每天20克,5~6岁每天30克。
它,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更是“三高”之首。2018年《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它的患病率已高达23.2%。同时,它又是各种健康栏目和媒体经常提起的疾病。它就是高血压,一种大家看似很熟悉、但却一知半解的疾病。  常见、遗传、与盐有关、会有头痛的症状、会发生脑出血、药不能停……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患了高血压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坚持吃药,却很
门诊上常会看到因浑身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数辗转过很多医院很多科室,骨科、疼痛科甚至是肿瘤科,都查不出所以然来。医生无法判断病情,家人也不相信他们真的疼痛难忍,到最后患者几乎有苦说不出。这究竟是不是病呢?  事实上,他们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纤维性肌痛综合征(FS)的疾病。在国内,很多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在的我们由于生活节奏增快,很多人工作压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我们称为肾性高血压,属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与死亡率。  我国慢性肾脏病(C K D)患病率达10.8%,在肾脏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8%~86.2%。也就是说,大约60%的肾炎患者和90%的肾衰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肾病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呢?肾性高血压有两种  肾性高血压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就越高。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肾损害,通常发生在确诊后的15~20年内,早期可能没有什么表现,一旦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也就是机体排泄毒素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就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或者做肾脏移植。为了及早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控制已经发生的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早期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脑癌是人们相对陌生的癌症。脑癌的症状是头痛、呕吐、突发性癫痫症、身体疲倦等,和一般疾病的普遍症状没太大差别。当我们出现上述症状时,如何分辨自己是脑癌还是其他疾病呢?癌细胞扩散难以医治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我们都知道,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脑瘤又可分为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  原发性脑瘤:不同于一般癌症分为4个癌症期来划分病情危重程度,原发性脑瘤
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喜欢的季节,然而,对一些肾脏病患者来说,春天却是疾病易发或加重的季节。因为随着气候转暖,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开始繁殖,且活动日趋频繁,极易侵袭肾脏。在随后到来的夏天里,高温天气和潮湿的环境,也都是引发肾病的高危因素。所以,防治肾病要从春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么做吧。避风寒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虽有“春风拂面精神爽”之感,但中医认为“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会每年定期体检,做胃镜、肠镜检查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在看到报告单上的“息肉”时都十分困惑,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有的人可能过于担心,压力倍增,也有的人会不以为然延误治疗。笔者收集了临床患者对于肠息肉的一些常见问题,在此一一解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帮助。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肿瘤性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