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6日傍晚,赴京参加完十八大,全国唯一瑶族女代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镇长赵丹丹悄然回到乳源的家中。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听讲话时振奋的心情也逐渐平复,赵丹丹说接下来要把精力投入到瑶乡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所传达的思想。
赵丹丹告诉记者,北京短短一周的时间让自己倍感振奋,“我关心的问题,包括民族地区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居民收入、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这些在报告中都有体现,这就更坚定了自己建设好瑶乡的决心。”
赵丹丹说,离开北京返回广州途中,自己就开始构思回到瑶寨要做的工作,“年底了,有很多考核工作要做,还要建设农村劳动服务平台。”
财政吃紧,代表带头拉“援助”
短暂停留广州转车的间隙,赵丹丹并没有闲着,她在16日上午前往广东省红十字会拜访曾任职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的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健,“跟省红十字会协商,希望省红十字会给经济欠发达的瑶寨提供一些‘援助’,捐赠医药,他们还同意过一段时间组织前往瑶寨进行义诊。”
“必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滞后,没有很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很多瑶族同胞生活困难。”赵丹丹说必背镇偏僻多山,交通不便,没有大企业入驻,因此财政收入低,但高寒偏远山区瑶胞移民搬迁、行政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冬修水利等都需要大量的政府财政投入。
必背镇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其中近80万元还是镇内一家水电站所缴纳的利税,而财政支出平均每个月接近18万元,“一半靠财政收入,另一半就要想办法拉‘援助’了。”赵丹丹说,尽管必背镇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能得到一些政策扶持,但造血能力不足还是让自己忧心。
发展旅游,督促农户种油菜
从广州返回乳源,恰逢冷锋过境,秋雨绵绵。赵丹丹挨个给必背镇桂坑村几位对口帮扶的农户打电话,向他们确认油菜种植的情况,“今年准备种40亩,去北京之前还没开工,12日听说还要两天,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
必背镇的桂坑村有“广东最美的乡村”之称,秋收时节梯田里金黄的水稻分外惹眼。秋收9月份就结束了,农民们没有种晚造作物的习惯,任由稻田荒芜。为发展旅游,必背镇政府鼓励农户们种油菜。
“明年一开春,梯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将会非常漂亮,相信能吸引游人来瑶寨游玩。”赵丹丹说往常种植油菜的范围非常小,村民们也并不领情,镇里为此专门购置了农用拖拉机,种子、化肥都是镇政府向农业部门申请的。
16日傍晚时分,赵丹丹长途跋涉返回乳源县城的家中,听说儿子数学考了个100分,旅途劳顿一扫而光,“说起来挺愧疚的,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照顾他,但是他很懂事,独立性也很强。”
另一个急切赶回家中的理由是,她希望与亲朋分享北京一行的喜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代表,这次经历值得我一生铭记,我希望能与我的家人、亲友分享我的收获。”细心的赵丹丹给家人买了手信,给朋友准备了十八大首日封和小型张纪念邮票,没来得及休息就赶紧给他们送过去。
民族、生态,瑶寨“两条腿走路”
17日下午,韶关市登山协会组织的“走进瑶乡”活动终点便是必背,户外爱好者们抵达必背之后将举办千人长桌宴,并举办篝火和瑶族歌舞晚会。得知情况后,赵丹丹非常兴奋,表示时间允许一定要赶过去参加,“我们提出‘打民族牌,走生态路’的发展口号,初见成效了。”
赵丹丹说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有不少瑶胞散居在高寒山区的泥坯房里,道路不通,收入有限,生活艰苦,理应搬到山下;不少搬至山下的瑶胞却很快被汉化,衣着、生活习惯跟汉族人无异,孩子们甚至不会讲瑶话。
“必背镇百分之七十五的居民是瑶胞,怎么才能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把瑶族原汁原味的东西保留下来呢?”赵丹丹说必背正进行探索,利用镇区附近有限的平地建设、修葺一些房屋,把生活条件艰苦的瑶胞逐步搬迁下山,建成一个“瑶胞生活圈”,发展旅游业和“瑶家乐”。
“现在的问题是,镇区附近土地有限,旅游开发也尚待时日。”赵丹丹说瑶胞们生活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与此同时国家生态补偿标准偏低,山民们时常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把保存完好的山林砍掉。
赵丹丹说,十八大报告里面有很大篇幅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希望有更优惠的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这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最好的政策,我要和大家一起学好、用好,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把贫困落后的村庄建设为幸福的瑶寨!”
赵丹丹告诉记者,北京短短一周的时间让自己倍感振奋,“我关心的问题,包括民族地区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居民收入、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这些在报告中都有体现,这就更坚定了自己建设好瑶乡的决心。”
赵丹丹说,离开北京返回广州途中,自己就开始构思回到瑶寨要做的工作,“年底了,有很多考核工作要做,还要建设农村劳动服务平台。”
财政吃紧,代表带头拉“援助”
短暂停留广州转车的间隙,赵丹丹并没有闲着,她在16日上午前往广东省红十字会拜访曾任职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的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健,“跟省红十字会协商,希望省红十字会给经济欠发达的瑶寨提供一些‘援助’,捐赠医药,他们还同意过一段时间组织前往瑶寨进行义诊。”
“必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滞后,没有很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很多瑶族同胞生活困难。”赵丹丹说必背镇偏僻多山,交通不便,没有大企业入驻,因此财政收入低,但高寒偏远山区瑶胞移民搬迁、行政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冬修水利等都需要大量的政府财政投入。
必背镇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其中近80万元还是镇内一家水电站所缴纳的利税,而财政支出平均每个月接近18万元,“一半靠财政收入,另一半就要想办法拉‘援助’了。”赵丹丹说,尽管必背镇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能得到一些政策扶持,但造血能力不足还是让自己忧心。
发展旅游,督促农户种油菜
从广州返回乳源,恰逢冷锋过境,秋雨绵绵。赵丹丹挨个给必背镇桂坑村几位对口帮扶的农户打电话,向他们确认油菜种植的情况,“今年准备种40亩,去北京之前还没开工,12日听说还要两天,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
必背镇的桂坑村有“广东最美的乡村”之称,秋收时节梯田里金黄的水稻分外惹眼。秋收9月份就结束了,农民们没有种晚造作物的习惯,任由稻田荒芜。为发展旅游,必背镇政府鼓励农户们种油菜。
“明年一开春,梯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将会非常漂亮,相信能吸引游人来瑶寨游玩。”赵丹丹说往常种植油菜的范围非常小,村民们也并不领情,镇里为此专门购置了农用拖拉机,种子、化肥都是镇政府向农业部门申请的。
16日傍晚时分,赵丹丹长途跋涉返回乳源县城的家中,听说儿子数学考了个100分,旅途劳顿一扫而光,“说起来挺愧疚的,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照顾他,但是他很懂事,独立性也很强。”
另一个急切赶回家中的理由是,她希望与亲朋分享北京一行的喜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代表,这次经历值得我一生铭记,我希望能与我的家人、亲友分享我的收获。”细心的赵丹丹给家人买了手信,给朋友准备了十八大首日封和小型张纪念邮票,没来得及休息就赶紧给他们送过去。
民族、生态,瑶寨“两条腿走路”
17日下午,韶关市登山协会组织的“走进瑶乡”活动终点便是必背,户外爱好者们抵达必背之后将举办千人长桌宴,并举办篝火和瑶族歌舞晚会。得知情况后,赵丹丹非常兴奋,表示时间允许一定要赶过去参加,“我们提出‘打民族牌,走生态路’的发展口号,初见成效了。”
赵丹丹说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有不少瑶胞散居在高寒山区的泥坯房里,道路不通,收入有限,生活艰苦,理应搬到山下;不少搬至山下的瑶胞却很快被汉化,衣着、生活习惯跟汉族人无异,孩子们甚至不会讲瑶话。
“必背镇百分之七十五的居民是瑶胞,怎么才能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把瑶族原汁原味的东西保留下来呢?”赵丹丹说必背正进行探索,利用镇区附近有限的平地建设、修葺一些房屋,把生活条件艰苦的瑶胞逐步搬迁下山,建成一个“瑶胞生活圈”,发展旅游业和“瑶家乐”。
“现在的问题是,镇区附近土地有限,旅游开发也尚待时日。”赵丹丹说瑶胞们生活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与此同时国家生态补偿标准偏低,山民们时常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把保存完好的山林砍掉。
赵丹丹说,十八大报告里面有很大篇幅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希望有更优惠的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这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最好的政策,我要和大家一起学好、用好,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把贫困落后的村庄建设为幸福的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