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是初中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资源未整合
教材是文化传递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扮演了提供文化知识的主要角色,而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中文化因素不够充分。目前使用的牛津版的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结构安排如下:Welcome→Reading→Grammar→Integratedskills→Studyskills→Task,从这一结构很容易看出,教材对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有独立的板块,而文化意识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板块,通过分析教材可以看出,编者想把文化意识和语言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通过功能和话题这两条线把语言和文化同时推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把文化知识挖掘出来,另外,根据上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中还缺失新课标要求的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各方面对文化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导致很多课程资源不能有效的开发,当前的一些现有资源得不到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教学资源也可以互联网化,目前有很多好的网上公开课,比如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MOOC(慕课)等资源,可以使我们快速的了解和分享优秀资源,但是我们并没有重视对这些资料的运用和整理并加以运用,还有每个学校自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校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资源,如果学校能够重视把这些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的话,可以弥补我们没有语言环境这样的劣势。
(二)学生学习功利性
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受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当前的中考制度是学校、家长、学生的一个风向标,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很长时间,但是当前的现状仍然是以应试为主。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虽然近几年的中考已经加入一些文化部分的内容,出题内容也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但是考查内容仍以语言知识为主,出题视角大多数都是考查形容词,名词,动词,时态,固定搭配等,因为中考对文化的重视没那么高,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在这方面也没有过多重视。老师和学生也知道文化的学习很重要,也会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帮助,但是见效慢,加上现在的课时有限,时间紧迫,就没有太多时间讲解文化方面的内容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交流,这样学出来,学生在真正和外国人交际时,只会简单的几句打招呼,后面就不知道聊什么,因为不了解文化。
(三)教师培训仍欠缺
教师是文化内容的直接传递者,也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文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面对当前教师文化教学不够的情况,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培训,现在常见的中学教师就是相互听课,一个教研组共同备课讨论,组织校内讲座培训,案例研究等形式,这些形式除了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对教学方法方面有改进外,还能有效促进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增强还要靠专门针对性的培训。
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完善并合理运用教材,拓展学生文化意识的内容
通过对牛津版教材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做出很多调整和完善,7A到9B里面的文化内容也比较丰富,基本能满足新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的七级目标,但是也有对文化意识忽略的一些方面,首先,其中的中西文化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方面的对比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固有观念这两方面的相关材料不足,因此应做出相应的补充。其次,牛津版教材的编排是以话题为中心,以语法和语言功能项目为主线,而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各个板块中设计的,如果能设立一个文化意识专门的板块,也能够引起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再次,教材中缺乏很地道的英语国家的一些真实的素材,可以增加一些目的语国家的真实的交际性强的语言素材。比如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等方面,教师也应该做适当的补充。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文化意识的多途径积累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近期目标是为了中考取得好的成绩,远期目标是为了将来找到好的工作,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数是外部动机。而外部动机是一种被动型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内部动机,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学习英语,掌握一门语言,可以了解另一个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丰富他们自己的人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了解异国文化才有持久的动力,而且学生会觉得学习英语乐在其中。要让学生觉得英语有意思,首先从课堂开始。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外有动力去利用各种途径了解英语文化。学生可以观看一些英语电影,英语电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去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因为不同类型的电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直观的反映英语国家的生活,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了直观的印象,现在很多美国大片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对这些电视剧或电影的喜爱的推动下,也渐渐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建立文化学习数据库,促进教师文化意识的完善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有效的展示西方文化方面的图片,视频等,学生也便于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西方文化数据库,并且分门别类,每个教师将自己掌握的遇到的文化知识,文化现象上传到相应的板块,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教师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文化知识培训班,对英语教师进行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购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例如《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文化》等等,另外,新课改提倡反思型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也需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对这些方面文化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不足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1]陈琪.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革承,张洪岩.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7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资源未整合
教材是文化传递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扮演了提供文化知识的主要角色,而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中文化因素不够充分。目前使用的牛津版的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结构安排如下:Welcome→Reading→Grammar→Integratedskills→Studyskills→Task,从这一结构很容易看出,教材对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有独立的板块,而文化意识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板块,通过分析教材可以看出,编者想把文化意识和语言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通过功能和话题这两条线把语言和文化同时推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把文化知识挖掘出来,另外,根据上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中还缺失新课标要求的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各方面对文化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导致很多课程资源不能有效的开发,当前的一些现有资源得不到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教学资源也可以互联网化,目前有很多好的网上公开课,比如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MOOC(慕课)等资源,可以使我们快速的了解和分享优秀资源,但是我们并没有重视对这些资料的运用和整理并加以运用,还有每个学校自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校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资源,如果学校能够重视把这些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的话,可以弥补我们没有语言环境这样的劣势。
(二)学生学习功利性
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受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当前的中考制度是学校、家长、学生的一个风向标,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很长时间,但是当前的现状仍然是以应试为主。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虽然近几年的中考已经加入一些文化部分的内容,出题内容也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但是考查内容仍以语言知识为主,出题视角大多数都是考查形容词,名词,动词,时态,固定搭配等,因为中考对文化的重视没那么高,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在这方面也没有过多重视。老师和学生也知道文化的学习很重要,也会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帮助,但是见效慢,加上现在的课时有限,时间紧迫,就没有太多时间讲解文化方面的内容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交流,这样学出来,学生在真正和外国人交际时,只会简单的几句打招呼,后面就不知道聊什么,因为不了解文化。
(三)教师培训仍欠缺
教师是文化内容的直接传递者,也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文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面对当前教师文化教学不够的情况,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培训,现在常见的中学教师就是相互听课,一个教研组共同备课讨论,组织校内讲座培训,案例研究等形式,这些形式除了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对教学方法方面有改进外,还能有效促进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增强还要靠专门针对性的培训。
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完善并合理运用教材,拓展学生文化意识的内容
通过对牛津版教材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做出很多调整和完善,7A到9B里面的文化内容也比较丰富,基本能满足新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的七级目标,但是也有对文化意识忽略的一些方面,首先,其中的中西文化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方面的对比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固有观念这两方面的相关材料不足,因此应做出相应的补充。其次,牛津版教材的编排是以话题为中心,以语法和语言功能项目为主线,而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各个板块中设计的,如果能设立一个文化意识专门的板块,也能够引起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再次,教材中缺乏很地道的英语国家的一些真实的素材,可以增加一些目的语国家的真实的交际性强的语言素材。比如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等方面,教师也应该做适当的补充。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文化意识的多途径积累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近期目标是为了中考取得好的成绩,远期目标是为了将来找到好的工作,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数是外部动机。而外部动机是一种被动型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内部动机,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学习英语,掌握一门语言,可以了解另一个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丰富他们自己的人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了解异国文化才有持久的动力,而且学生会觉得学习英语乐在其中。要让学生觉得英语有意思,首先从课堂开始。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外有动力去利用各种途径了解英语文化。学生可以观看一些英语电影,英语电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去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因为不同类型的电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直观的反映英语国家的生活,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了直观的印象,现在很多美国大片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对这些电视剧或电影的喜爱的推动下,也渐渐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建立文化学习数据库,促进教师文化意识的完善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有效的展示西方文化方面的图片,视频等,学生也便于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西方文化数据库,并且分门别类,每个教师将自己掌握的遇到的文化知识,文化现象上传到相应的板块,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教师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文化知识培训班,对英语教师进行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购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例如《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文化》等等,另外,新课改提倡反思型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也需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对这些方面文化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不足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1]陈琪.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革承,张洪岩.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