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佛”唐杰忠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声发烧友的印象中,唐杰忠就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纪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他捧哏时表演朴实憨厚、儒雅自然、不抢不让、火候适当,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都配合得严丝合缝。
  “我这人没什么长处,就是热爱相声。”唐杰忠曾在媒体上表露心迹。
  唐杰忠自幼喜爱相声,对马三立、侯宝林等名家的相声百听不厌,而他最喜欢的相声演员当属刘宝瑞先生。那时没有电视,他只能手抱着收音机聆听、学习。在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日子里,唐杰忠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看大师们的精彩表演。
  1959年,对唐杰忠来说就如同“镀了金”般耀眼。那一年,他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被派到中央广播说唱团,开始在刘宝瑞的指导下进修。1959年的夏季,他陪刘宝瑞先生去福州、泉州、莆田、厦门等地慰问解放军指战员。为了提携唐杰忠,刘先生除了说单口相声,还为他捧哏,每天至少三场。
  有人说,说相声找搭档比找媳妇还难,两个人表演时要有默契,相互之间还要能容忍。唐杰忠差不多一辈子站在捧哏的位置上,但是这么多年来,他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觉得不舒服。“因为刘宝瑞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就说,捧逗是一家,捧逗是‘一棵菜’,没有捧就没有逗,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节目。”
  唐杰忠可谓马季和姜昆的“黄金搭档”。马季和唐杰忠同辈,而姜昆是马季的弟子,唐杰忠比姜昆高一辈。尽管如此,唐杰忠在和姜昆搭档时也丝毫没有摆出“著名捧哏”的架子,仍然兢兢业业地摸索适合两个人的舞台风格。
  相声生涯60载,唐杰忠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也为相声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74年,唐杰忠开始与马季搭档,合作演出了《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海燕》等相声,蜚声全国,红极一时。后来他又与郝爱民搭档,推出了《彬彬有礼》《父与子》《英雄启事》等作品。1985年,唐杰忠开始与姜昆合作,表演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学唱歌》等相声反响强烈。他还曾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并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去世之前,他门下共收了26个徒弟,其中包括著名小品演员巩汉林和香港著名影星徐锦江。
  1985年起,和姜昆的合作让唐杰忠迎来他的艺术新高峰,不过与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人气演员姜昆合作,唐杰忠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在此之前,姜昆和李文华长期合作,珠联璧合、深入人心,被相声界称为“顽童戏老叟”的表演方式得到观众的认可,但由于李文华嗓子出现病变,不得不离开舞台。于是姜昆开始和唐杰忠搭档,但当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们这一新组合。
  开始,唐杰忠认真模仿李文华,按照李文华的录音一字不差地给姜昆捧哏,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大家一起研究,认为唐杰忠应该发挥自己的特点。为了改变过去给观众留下的既定印象,唐杰忠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文雅的形象:戴上了一个其实没有镜片的眼镜。这个道具一用就是20年。
  有文艺评论者认为,与马季合作时,唐杰忠的表现中规中矩,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但出彩的地方不多;到与姜昆合作时,有时候他也会有精彩的语句,引得观众一笑。比如在《虎口遐想》中,姜昆描述姑娘的裙带“带着姑娘的体温,带着姑娘的芳香”,唐杰忠马上打断他:“别闻了,再闻还有汗味儿呢!”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段子,正表现了唐杰忠“憨厚耿直”的形象。
  尽管性格一动一静,大不相同,但在多年的合作中,唐杰忠和姜昆从没闹过矛盾。后来姜昆曾自曝和唐杰忠“分手”的原因。年岁已高的唐杰忠当初迎难而上,最终又选择了急流勇退。有一天,他找到姜昆,说:“我跟不上你了。你节奏太快,一个月得跑十好几个地方,一会儿奔西藏,一会儿出国了,一会儿又去‘老少边穷’地区了,事儿也很多。我要是老这么跟着你的话,估计得拖你的后腿。你找个年轻人吧。”之后,唐杰忠还主动给姜昆推荐了他后来的搭档戴志诚。
  这些年,唐杰忠因为身体原因而淡出舞台,但他每次出席活动,脸上仍然笑意盈盈,连他多年前出的自传也是以《笑佛唐杰忠》命名。“如果广大相声爱好者喜欢我的捧哏艺术,那就是我对恩师最好的报答。”唐杰忠身在演艺圈,却怀有一颗平常心,在几十年捧哏生涯中无怨无悔,甘当绿叶。只有真正乐在其中的人,才会露出唐杰忠一般慈祥灿爛的“笑佛”表情。
  甘为绿叶衬红花,淡泊名利气自华;起承转合七分捧,人称慈祥“老妈妈”。唐杰忠,这个谦虚、慈祥、可爱、幽默的帅老头,是百姓心中永远的笑星。
其他文献
与许多外国人一到北京就要奔赴长城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同,带有浓重希腊口音、长着满头银发的帅大叔米哈里·曼尼亚帝斯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每天都只围着京城的菜市场和餐厅转悠。  你一定会想,对食物如此沉迷的人,不是美食发烧友就是厨师。没错,米哈里是一位大厨,但他又不是一位纯粹的大厨。这位风度翩翩的希腊大叔曾经做过男模,当过演员,他出演的电影甚至还曾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终,米哈里却放弃了光鲜的演员职
期刊
英剧中,19世纪的名媛们总是爱饮下午茶。时至今日,下午茶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英式下午茶都是红茶,几乎没有绿茶?这是为什么呢?  百度这样说:传说古时候中国的绿茶得“坐”一年半多的海船才能到达英国,绿茶在海上漂泊期间自动发酵,到达英国时,就变成恰到好处的厚味红茶了。  根据笔者自己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采茶经验,鲜叶采摘回来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变红、发酵、腐烂。如果英国人指望这样得
期刊
2016年底,在线大熊猫直播频道iPanda對大熊猫的日常起居和娱乐情况进行了24小时的近距离直播,捧红了一众“熊孩子”,也让熊猫“奶爸”张粤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红人。  28岁的张粤是这些“网红”熊猫的饲养员。因为头上戴着发箍,“饭团”(熊猫粉丝的别称)亲昵地称呼他为“发箍奶爸”。  下午2点,“发箍奶爸”给熊猫萌兰换竹子。他把一株株竹子插在地里,装作是天然野生的竹子。再过一会儿,他要对熊猫们进行行
期刊
人常说,习字须先习大字,而后再学小楷,这话不无道理。由于小楷的字形较小,要表现出用笔和结构的美感确实比较困难。不会写小楷的人总以为写小楷只要比写大楷的动作小一些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小楷是有属于自己的书写规律的。  小楷以“清”“腴”为贵  “清”,是指线条必须洁净而不混浊;“腴”,是指线条虽然纤细,也要在纤细中显出丰腴来。  写小楷点画要峻利,字里行间要洁净,线条不能臃肿,也不允许墨渣渗出。下
期刊
古今中外,但凡帝王请客,这饭一般都不好下肚。  说不好下肚,倒不是因为饭菜的滋味。帝王请客,确实有品质稀松的,如中国清代朝廷的满汉全席,不过拿些饽饽点心、生冷猪肉凑数;但也有相当丰盛的,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设宴,美味佳肴有200余种,什么鹰舌、鸟脑、骆驼腿、大象鼻,全都上了席。外国人老说中国人吃得杂,其实当年他们的头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帝王请客的饭不好下肚,主要是啰唆事儿太多。  首先是礼节烦琐
期刊
蔡康永的电影上映了。  写书、拍电影,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蔡康永那儒雅的气质和不俗的谈吐一直深受粉丝的喜爱。他是公认的“特别会说话”的人,被称为“有头脑的文化人”。  他会慢条斯理地跟你讲道理,往往一句话就扎进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这种神奇的能力,也许正是读书赋予他的。  说起来,蔡康永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公子哥儿”。  他的爷爷曾经营上海自来水公司。父亲蔡天铎更为传奇,1949年前
期刊
前些天,一句朴素的话在网上一夜爆红:“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说这话的,是一位93岁的老先生。他满头白发,眯着眼,拿着放大镜,穿着一身中山装,慷慨激昂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绝了。”可他并不是一位语文老师。  他曾在课堂上教同学们用求根的方法寻找在棉花地里走失的猪,利用微积分知识来洗衣服,以及用函数来理解唐诗宋词。  这位跨界的数学老师名叫潘鼎坤。他像个少年一般地說:“如今有人说我
期刊
毛笔出厂时,笔头通常用胶粘着,这样既便于包装,不容易折损笔毛,又能使笔毛直顺。使用前,要准备一碗清水,将新毛笔放入水中浸泡。(无论是否泡在水里,笔毛在不使用时都不可弯曲。如果一支新笔第一次浸泡时笔毛是弯曲的,这支笔就算是毁了。)冬天可以用温水(45℃以下)浸泡,但绝不可用热水,热水易把笔头烫掉。一般情况下,在水中浸泡10~20分钟即可。泡好后,笔毛会全部散开。开始浸泡时不要强行捻开笔头,泡开后可以
期刊
在印度城市的大马路上,你能看到一辆辆行驶的车基本上车门挨车门、保险杠贴保险杠,大家齐心协力把两车道变成四车道,共同以40公里的时速奔跑在限速30公里的内环路上。老司机会告诉你,有空隙的时候超车、变道什么的完全凭感觉,后面有人摁喇叭就变回来,没声响就变过去。也不用怕追尾、怕碰碰磕磕,反正整天堵车,大家都开得不是很快,撞不坏。所以,满身伤痕也算是印度小汽车的一个标配。  或许是路上需要经历的风雨太多,
期刊
临摹是学书者无法绕过的一步,要想取得较好的临摹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择帖与读帖  历代碑帖浩如烟海,学书者须选择合口味、宜上手的碑帖而习之。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可选择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碑帖,如颜真卿、米芾、王铎等人的碑帖;性格外向的人,可选择一些较为严谨的碑帖,如欧阳询、赵孟頫等人的碑帖。如此,方能使练出来的字开张而不轻浮、庄重而不板滞,对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大有裨益。  范本选定后,切勿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