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设“主问题”别有一番境界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余映潮老师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一文中进行了全面透彻的阐释,而且还用大量的课例进行了实践,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设计出立意高远“一问激起千层浪”的“主问题”,确实是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它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着高标准的检验。主问题的设计,角度是多元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下面笔者就用两个课例来说说虚设“主问题”给阅读教学带来的佳境。
  所谓虚设“主问题”是从设疑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不从正面,不直接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而是从侧面、间接地设疑提问的一种方法。例如《蜀道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地诵读一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疏通诗句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赏析。这一环节教师常常要设疑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概括、品味、探讨,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常规的提问往往是这样的:
  本诗的主旨是写蜀道的难行,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描写,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蜀道难走难行的?三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或更简洁:
  请同学们分析概括一下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三段之问有什么联系?
  这种提问是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征的正面直接的发问,我们不妨称之为“实问”。这种实问虽然简单明了,但呆板僵硬,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缺乏艺术性。
  我处理这个环节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而是先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典籍中的《蜀道难》和《唐诗鉴赏词典》中的《蜀道难》,通过比较,同学们很快发现这两个版本的《蜀道难》都是不分段的。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
  李白原诗是不分段的。现在很多版本还保留李诗原貌。而编者选入课本时,把它分成三段(节),你认为编者这样分段有道理吗?意图是什么?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编者分不分段、有没有道理、好不好的问题,是诗歌以外的事,不涉及诗歌内容。但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概括三段的主要内容,思考三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三段艺术上的特点,这样才能理解编者的意图。所以,和上文的“实问”比起来,它是侧面的、间接的,是虚问。然而这种虚问,却能很好地激活课堂,使之进入绝佳的境界。首先,过渡自然。由诵读、疏通诗句过渡到对内容、艺术性的理解赏析,流程巧妙自然,不着斧痕。其次,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把阅读、探究引向深入。再次,课堂生成力强。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大大地突破了预设的答案。
  再如,文言文《谭嗣同》的教学,在讲解重点词语、疏通文句和了解谭嗣同生平事迹之后,有一个人物形象分析环节。这个环节一般要设疑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呜呼,烈哉!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谭嗣同在临刑前把监斩官刚毅叫到跟前对他说,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可是刚毅没等谭嗣同开口,就离开不听了。那么,大家能不能推测一下,他到底要和刚毅说什么?刚毅又为什么不听就离开了呢?
  这个问题也是虚的,因为谭在临刑前要说而没有说出的那句话,谁也无从知道,也是文本之外的内容。但问题一提出,像一石块投入水中,激起千层浪花,学生的好奇心被吸引,思维被搅动,探秘精神被唤醒,个个兴奋不已,努力地想从上文中找出“蛛丝马迹”,以先得为快。课堂上出现了令人期待的状态,我就尽量延长时间,让其充分地研读、探讨。
  师:好,大家有答案了吗?谁来谈谈?(提问一生)
  生1:说不准,不好说。(面带难色,大多数同学都显得有些迷惑)
  师提示: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谭临刑前想说的话也许会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但我们可以根据上文进行合理的推理。谭要说什么我们不可能准确知道,可是换个角度,其不会说什么我们是可以推测的,如,他会不会在最后时刻怕死,向刚毅求饶呢?
  这一提示,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可能”。我抓住时机追问。
  师:为什么不可能?要言之有据。
  学生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发言。
  生2:不可能!他忠于皇上。在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西后不相容。皇上赐衣带诏,说朕位几不保,命康有为与谭嗣同等四卿速设法筹救。他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恸哭是极悲哀的大哭。为什么会恸哭?一是为皇上的处境着急、担心;二是为自己不能解救皇上于危难之中而愧疚、伤心。可见。他们是无限忠于皇上的,不可能在最后变节投降西太后。
  生3:他不怕死,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他铤而走险。夜访袁世凯。“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到颐和团首仆,而杀仆,可得富贵也。”’可见他去见袁世凯是冒很大风险的,随时都可能被袁世凯缉拿交给西太后,但为了救皇上,为了实行变法,他已顾不上这些了。
  生4:他早就作好了为变法而死的打算。八月初六,政变爆发,康有为南海馆被捕抄,不久西太后宣布垂帘听政,他从容地对前采拜访的梁启超说:“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⑦在八月初七,他进入日本使馆,看望梁启超,劝他东游,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在他被捕的前一天。就是八月初九,日本志士数辈苦劝他东游,他不听;再四强之。他说:“各国变法,元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些都说明他已做好了为变法而死的准备,他想用死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想用自己的鲜血来警醒国人。所以他不可能最后变节。
  生5:政变爆发,大势已去,他仍在努力地解救皇上和康先生。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很珍贵,同样表现了他对皇上的耿耿忠心。
  生6:在临刑前,有对他神态的描写。也能说明这一点。“君慷慨神气不少变”,就是说当时谭嗣同是慷慨激昂,神态一点也没有变化,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气概,所以,他 不可能说出求饶的话。
  师:大家分析得好,真透彻,让人不得不信服。大家知道吗?八月初十他被捕,十三斩于市,这中间他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他在监狱的墙壁上。还留下一首诗《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荚,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文章记戢的谭嗣同的言行是一致的。“我自横刀向天笑”表达了他为酬圣主,为变法强国甘愿向天大笑着接受敌人的屠刀;“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说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肝胆都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坦荡磊落。还有,他在临刑前还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就这样一个有着耿耿忠心,有着铮铮铁骨的英雄,怎么可能在最后的时刻变节投降呢?
  那么。他会不会想把家人、后事托付给刚毅呢?
  生7:也不可能。从戊戌政变爆发到被捕入狱,他有四天的时间。完全有时间把家人、后事安排好。在政变爆发的第二天,他到日本使馆看望粱启超时,把自己所写的文章、诗稿数册以及家书一箱托付给梁启超,说明他把后事已安排停当了。
  生8:我也认为不可能,但理由和他不同。我认为他一心想着皇上、变法。无心顾及家人,更不可能在最后的时刻去托什自己的私事。
  师:好,我同意两位的分析,不管是早安排好了后事,还是无暇顾及家人。他都不可能在临刑前去托付后事。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推理一下。一个人在临刑前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家人,那么他在想什么呢?他想的一定是他最关心、认为最重要的事,那么对于谭的一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生9:变法。
  师:对,就是变法。他一定是想最后一次向刚毅申述保皇变法的重大意义。从刚毅的表现也能印证这一点。按照常理,人的遗愿,监斩官都会满足的,但同朝为官。谁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思想性格,彼此都很了解。谭要说什么,刚毅心里清楚明白,所以没有听他说就离开了。大家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生齐声:有,非常合乎情理。
  师总结:同学们,一个人临刑前,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命,不是家人、后事,而是心系变法,心系国家。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品质呀!他的事迹将永留史册,他忠君爱国的热忱。凛然不屈、视死如归的气节,将万古流传。但我们也应看到他把富国强兵、救民于水火的希望寄托在国君身上,没有意识到清廷已腐败透顶,改良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的。只有推翻帝制,建立新型的国家才是中国的出路。所以在他的身上又体现出一种恿忠。
  从上述两例来看,虚设“主问题”确实可以把教学引入一个令人专心思考、主动探究的理想境界,使课堂熠熠生辉。而从实质上看,所谓的虚是避实就虚,是教师深深地走进文本而又跳出文本的产物,是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灵活教学策略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着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这种虚问的背后,却要求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
其他文献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词语考查的要求仍然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有13套考查到成语的使用。由此可见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但现实中,考生对此类题目几乎是全凭积累和语感,很少有什么方法可言。更多的考生是四个选项能明确地断定其中的两项,只余两项时却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区别而造成失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介绍两种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读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一、基调上,前文温馨欢快,后文忧郁感伤。《社戏》主要回忆了“我”在故乡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全文笼罩在一种温馨欢快的基调之中。初到平桥即受优待,初显“乐
这顿接风宴,让老古“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老古丝毫不怀疑战友们的热情。同年入伍,又是老乡,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流血淌汗,比亲兄弟还亲。每有战友回部队看看,必定一醉方休,把一切安排得周周到到。当然,战友们不知道老古花的是自己的钱。  这顿接风宴老古不知拒绝了多少回,直到战友翻了脸。他只好提了一个条件,仅此一顿,愿来就来,AA制。从一师之长到副市长,从军队到地方,这一步转换,会是什么新局
甜酒酿的甜,是一种帶有酒味的甜。刚一进口有点刺舌,淡淡的酒香伴随着特有的酒酿甜,顷刻满口。徐徐下咽后,齿颊舌咽间的那种甜味香味便慢慢地褪去,融进了脘腹深处……  甜酒酿可以冷吃,也可以热吃。冷吃,有点冰牙,但爽口,刚下咽,又忍不住再送进一大勺。热吃,加水煮开,或加糯米圆子,或打入鸡蛋,喝时酒香扑鼻,牙白的糟米或浮或沉,糯米圆子滑利,鸡蛋嫩香。这种酒酿汤解馋止渴,一碗下肚,浑身热乎。  记忆中,外婆
96岁的张培英奶奶,身体健康,还能画画。她说这得益于她的丈夫——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通过耳濡目染,张奶奶学会了很多养生的方法,比如每天搓脸一百下,可减少脸部皱纹。除此以外,张奶奶还有哪些长寿秘诀呢?  长寿之道第一法:吃得巧  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吃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醋熘豆芽  豆芽加醋烹饪,能保护豆芽中的维生素C不被破坏。  制法:豆芽放到锅中,快速地淋上少许醋,能最大限度地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孩子容易情绪失控怎么办?”  “孩子自我情绪管理差,是情商有问题吗?”  父母们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无一不显示出对孩子情绪管理问题的重视。  通常,父母会通过亲子共读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教孩子管理情绪。但是教孩子管理情绪,不如给孩子好情绪的基础。孩子主要在各种关系情境中学习管理情绪,而对孩子的情绪和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稳定,孩子的
天气寒冷,呼吸道疾病频发,尤其是患感冒的人越来越多。为提高身体免疫力,一些年轻上班族习惯每天在水中加入一粒维生素C泡腾片,不仅美味,还能享受“呲呲”作响的美妙气泡上下翻腾的乐趣。因其方便、美味又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泡腾片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很多人知道,维生素C泡腾片能补充维生素C,它里面含有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等。喝起来酸酸甜甜的,不少白领长期饮用。但它能否长期饮用呢?  一般来说,
有调查显示,爱人有口臭、脚臭、下身有异味等问题,会让另一半突然失去“性”趣,对性变得冷淡,甚至会引发性厌恶。性厌恶是一种性方面的心理疾病,是指想到会与伴侣发生性关系,就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刻意回避性活动。心理问题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應,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一般女性更容易出现性厌恶方面的问题,包括对伴侣不良习惯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抵制身体接触;缺乏性知识,性生活单调,甚至性高潮障碍,毫无乐趣可言
海 心  当枝头长出第一片嫩黄的新芽,  当鸟儿鸣发出第一声婉转的欢叫,  当鱼儿第一次欢快地游出水面,  当种子第一次从地面探出头来……  我所有的激情都在迸发和释放——  冰山开始消融,泥土逐渐松软,草儿准备换装,  冬眠的动物将要醒来,  世界的万物正在复苏,  一切都表明,春天将要来了。  在春天的每一个早上醒来都会不一样,  每一天都有新希望。  春天的每一个变化都出乎意料,  每一次发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作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阅读和作文“分而治之”,教材上的课文主要成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范文,而没有把它当作学生学习写作的摹本。这不能说不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那么,能否将阅读与作文教学有效统一起来呢?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①要想把阅读与作文教学统一起来必须解决一个问题:缀文者(即作者)情动而辞发(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