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震后汶川的首批记者

来源 :记者观察·民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悦
   《南方周末》记者
  采访事件:汶川地震
  个人语录:我尽量职业而平静地采访,直视着每个人的眼睛,除了那些死去的孩子。
  
  作为《南方周末》的资深记者,张悦是第一批抵达地震灾区的记者,也是留守灾区时间最长的“南周”记者。
  


  那些天,他戏称自己“回光返照”:无暇抑郁,胃口大开,失眠症消失,也没有患上“地震后遗症”。
  但是,貌似坚强的背后,实则疲惫十分。地震报道期间,张悦两次晕倒,彻底击溃了他“永远不会倒下”的坚强。
  别人也很难想象他写稿时的痛苦,“写字,对目前的我来说,形同扒皮。”
  
  亲历北川悲伤成川
  
  张悦于2008年5月13日凌晨4点到达成都,然后包车前往北川。北川是本次震灾中,除震中汶川以外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县城。
  这一天,本来是张悦一手策划实施的甘肃代课教师“燃烛行动”新闻发布会的启动之日,却成了他亲历灾难现场之时。
  地震发生之前,张悦在做什么?“地震的时候,我在报社附近的澳门街吃饭。”而地震消息确认属实之后,他与同事苏岭以最快速度首先抵达离震区最近的机场——重庆,然后赴川。“作为记者,当天塌下来的时候,你在千里之外,那还有什么意义?”张悦说。
  13日凌晨的北川,悲伤成川,余震如打嗝一样猝不及防。笼罩在密雨中的北川县城,几乎满城尽毁,废墟因起火冒起黑烟。一个刚刚赶到的救援队员说:“看,那就是人间地狱。”
  张悦回忆着,北川中学的操场上,满是前来寻子的家长。因当时没有富余的救援,家长们一边哭,一边用手刨着废墟,在场的还有不少官员。
  数月后,在一篇记者手记里,张悦写着:副省长、省民政局长、市长、县委书记,面对我的采访神色怆然,语言诚挚。我尽量职业而平静地采访,直视着每个人的眼睛,除了那些死去的孩子。
  现场,悲壮惨烈,有一瞬间的细节,中断了张悦的采访。
  七层教学楼塌成的废墟最边缘,有一个约莫14岁的初中女生,她的左脚悬空跨出,保持着刘翔那样的越栏姿态,上半身前倾着,右腿和右侧的身体被巨大的残垣死死压住。双手和头颅都已垂下,只有倒悬下来的长长的马尾辫迎风舞动。
  “这个女孩死去的姿势,让我不能自已。后来才知道,她死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个画面,定格在那一刻。
  《北川,悲伤成川》是张悦地震系列报道的首个作品,写于5月13日晚上的绵阳电视台的平房里,刊于震后两天的《南方周末》号外头版。
  
  震中汶川刻画人性
  
  大地震摧毁了通往汶川的所有道路,震中汶川已成孤岛。在第一支救灾队伍于13日23时14分到达汶川县城前的33个小时内,没有人知道孤岛发生了什么。
  无现场,无新闻。为了探究33个小时的“孤岛秩序”,刚从北川返回绵阳的张悦决定逼近震中。得知同事欲徒步汶川没有成功,他搭上了特种部队的直升飞机,与成都军队同行。15日,张悦抵达汶川,成为第一批到达汶川的记者。
  在汶川的一些乡镇采访时,张悦以另一种新闻视角,洞察到了完整而真实的人性。桃关村一个工业园里的小超市被洗劫,几个工厂里的食堂也被抢劫。在饥饿和余震面前,工厂职工和村民甚至划分为抢粮团和保粮团。
  六天的采访,对张悦自身而言,也是对生命体悟的一次重新梳理。离开汶川的前一天,西线道路打通,记者大批涌入,甚至“一度变灾民”。此时,张悦已返回成都。他呈递到报社的《孤岛汶川的人性百态》一文对地震后流露出的人性,进行了毫无避讳地扫描,也在此后让他及报社承受了一定压力。
  张悦说,记者,就是从一个地狱边缘到达另一个地狱边缘。“只是我一点都不觉得,我不时常感到恐惧,不是因为勇敢,是因为当时有比恐惧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面对。”
  张悦选择再去绵阳。
  5月29日的《南方周末》特稿版,发表了张悦的《九洲体育馆:幸存北川的表情》,文中同样不忘刻画人性。
  文章反响极大,但是张悦表示自己对这个作品不是很满意,因为身体原因,他晕倒两次。“历次新闻采访中,这是身体挑战、身体透支最大的一次。”张悦说。
  
  重返灾区同迎奥运
  
  “记者的特性在于遗忘,而非记忆。几个月前我写了什么,我忘了。”面对记者启发他讲出地震报道幕后细节时,张悦如此作答。几秒钟后,他却话题一转,“但是,地震确实让我难以忘记。这是我从事记者生涯五年来经历的最大灾难。”
  此前,他接手的选题,顶多是爆炸案,死伤十多人或者几十人的灾难性题材。
  当汶川地震这一重大悲剧在全国弥漫开来之时,全国人民受此感染,举国潸然。当然,人们还是会带着记忆继续前行,追求明天。记者,亦同样,费劲心力写出文章之后,也难再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回顾曾经关注过的事件,新闻成旧闻。
  而张悦并非如此,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早上,他自北京飞到四川,只想去灾区映秀镇看看。地震采访期间,映秀是他没有抵达的重震区,只在直升机上俯瞰过它的惨状。
  抵达当日,张悦专程祭拜了地震死难者墓园,并去了地震小英雄林浩的家里采访,和四川群众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鸟巢”喧闹,林浩一只手被姚明牵着,另一只手把国旗摇个不停。
  映秀镇镇长蒋青林一眼认出了电视上的林浩,激动地高呼:“林浩加油!四川雄起!”身边所有人都跟着高呼。张悦在那一刻看到有观众在电视前不断擦泪,他也跟着激动高呼。
  8月14日,张悦的《映秀镇,体育又回来了》见报,稿子里的欢喜,蒙着一层悲戚。
  
  震后久痛梦回四川
  
  述说亲历地震往事的细节时,张悦安静下来。也许,焦灼,只停留在他内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地震对他影响和刺激太大了。
  “在地震之前一段时间,包括地震之后到今天,我的工作基本处于一种抑郁的状态:如果自己摆不平自己的心态,妄图让职业来帮助自己,那结果肯定是失败。”张悦说得有些悲情。
  只是,他博得了最后的安慰。“对于一个长期以来一写稿就想砸电脑的记者来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主动想要记录这些东西。我告诉自己,这以后,我的记者生涯就没遗憾了。”在记者手记里,张悦写道。
  “写一篇稿子,我需要20多个小时,写稿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痛苦。”持续性地提供充足素材、高精质量、绝好文本的新闻,他有着记者常有的疲惫,只是鲜为人知,“我已经写残了”,张悦称之为“写作癌”。
  地震,加重了他的痛苦,也让他完成了自我救赎。正是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或许不久的一天,会促使他毅然“辞职”。没有人比他自己更通彻了解“辞职”的真实理由,如果会产生问号,这将是中国新闻体制幕后的一个问号,也是每个记者在新闻采访路途上时刻会思考的问号。
  只是,作为一线记者,绝对不会忘记曾亲历地震现场和打嗝一样的余震。
  “地震中,几次遇险的情况,整个报社都知道,不想说了,我想说的是,我差点死在那里,但我仍会梦到重回那里,在那里再爱她们一次。”张悦终于微笑了。`
其他文献
那一天,我改了QQ签名档,一步一回头,心中有太多不舍;那一天,决定要离开的时候,面对大家真是不愿说出口。但是,该说的还是得说,既然已经做了选择    去年7月20日,《世界经理人数据》调查数据表明:最赚钱的十大行业,网络编辑名列第三,“年收入在10至12万元之间”。    工作表面的光鲜    “最赚钱十大行业?就网络编辑也算是最赚钱的十大行业之一?”曾经在国内两大门户网站做过编辑的王虎对以上“最
期刊
其实我是很恋家的,没野心,喜欢在小地方过平淡的小日子    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周六,刘元(化名)休息。她八点不到起床,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宿舍里的小姑娘们都还在睡觉。往常休息的时候,她一般是逛大街、睡大觉、看电视“三部曲”,今天不同了,她要等一个阿姨过来拿鸡蛋——她家乡的特产。她在京的这一年里,他们没少照顾她。“我妈说没啥好拿的,就拿柴鸡蛋了。”    刘元大学在北京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期刊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起始,30年后,农村体制改革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意义上,十七届三中全会,不仅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始,也是下一个30年的“点火仪式”。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总书记胡锦涛前往安徽农村考察。胡锦涛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
期刊
在大城市,只要你拼了,就能出成绩,这个城市就承认你,越得到承认,你的心态就越平和,就越出成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农历正月十五清晨,天还没完全亮,住在北京回龙观华龙苑北里2号楼的小K被手机闹铃叫醒,他迷迷糊糊地起床,在洗手间里胡乱地洗了一把脸,扯过衣服,拎过包,锁上门,“蹬蹬蹬”地跑下楼。  楼下,马路边上,已有不少和他一样,睡眼惺忪,身体打晃的年轻人等在公交站点了。大家的目的地一样:挤371
期刊
在现场,坚持的是我的使命,  在现场, 激扬的是我们的思想。  我们永远的路上,从一个现场抵达另一个现场。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里,记者始终是一个见证者,亲历现场,感悟生命。  2008年悲喜交加,承载着北京奥运的喜悦,也承受着重大灾难的伤恸。  关键时刻,记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无论是在掩盖真相的矿难现场,还是在大地震后余震不断的震中地
期刊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是“海归”理想的职业,是人去适应职业,不是职业适应人。和没出国的人一样,最终比拼的,还是个人能力    “海外学成归来,意气风发,行为举止西化,讲究生活品质,说话不时蹦出外语单词,在国内有体面的工作,拿着可观的薪水或者有自己的公司”——这是几年前人们眼中的“海归”。    但而今的事实是:当一个“海归”在面前飘过,人们可能不会像以往一样用羡慕的眼光追随;与此同时,“海归”们观望周遭
期刊
对话周泽  媒体报道可以校正司法不公     媒体报道、公众舆论与司法公正都有追求正义的功能,三者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媒体报道和舆论在于伸张正义,而司法则在于实现正义。    周泽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同时还是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曾在《法制日报》做过8年编辑和记者,至今也是与记者圈联系密切、交往颇深的知名律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记者朱文娜的代理律师,周泽在去辽宁西丰要求撤消对记者诽谤犯
期刊
鲍小东   《南方都市报》记者   采访事件:阜阳手足口病   个人语录:我只是一名新闻行业里的“技师”,通过调查,用细节尽可能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真相。    今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收了5例患儿。4月23日,手足口病(EV71肠道病毒感染)疫情确认。这段时间里,恐慌蔓延,谣言四起。    凭着职业敏感,《南方都市报》记者鲍小东和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起迅速展开采访调查,反复求证后,发
期刊
吴彤   《羊城晚报》记者   采访事件:冰雪灾害   个人语录:身为记者,有机会参与如此重大的雪灾报道,十分荣幸。这段经历虽然很艰苦,但很难忘。    吴彤对年初那场雪灾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深夜里,在出差的异地,她把记忆重新梳理向本刊记者讲述。对于她,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那次炼狱般的经历,“一辈子都很难忘记”。  吴彤的记忆里,雪灾、春运、广州火车站三个关键词紧密相联。时间追溯到今年1月26
期刊
“面对桎梏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三中全会已经指出了方向,具体的落实还要靠修订法律、制定新政策来解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农村改革30年之后,再次将改革目标定位于农村。  此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称: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