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经济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巨变,创业时期留下的后遗症日益凸显。”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面对新的挑战,浙扛人需要反思: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软肋”何在?后劲在哪里?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位浙江民企领军人物对浙江民营经济进行了点评。
卖环境、卖资源、卖劳力,最后落个倾销的罪名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浙江省成为被控倾销的“重灾区”。
徐冠巨:对。我们应该反思——从深层次看,浙江块状经济的优势是否得到了持续发挥?是否通过合作培育了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是否有通过合作与竞争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品牌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
应该说,浙江的块状经济突现了一些龙头企业,在一定时期体现了它的优势,创造了一批品牌,也带动了一方经济。但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还是少得可怜,而且层面也显得不高。
同叶,由于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欠缺,上下、左右的合作与竞争机制没有很好发挥,形成了无序竞争、简单模仿。这不但挤掉了技术的投入,也挤掉了人才的培养,更挤掉了品牌的建设。
许多企业采取低价竞销策略,不仅损害行业利益,也影响到整个行业在国际上破除贸易壁垒的努力。
我们卖环境、卖资源、卖劳动力,到头来落了个倾销的罪名。面对新挑战,浙江的块状经济必须站起来、强起来。
不足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迎面而来
《瞭望东方周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原来的模式能适应新情况吗?
徐冠巨:在短缺经济时代,在市场对商品品质和品牌没有提出要求的时代,我们抓住客户需求,扩大产能,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并对产品进行了成功的銷售,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占有了很大的比例,浙江堪称市场大省。
但在资源瓶颈日益凸显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品牌竞争日益显现的今天,浙江能否由市场大省变成市场强省呢?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原来集聚的市场优势正在快速减弱,而原来的不足正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迎面而来。
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看,以便宜出名的浙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价格控制能力大大削弱,如 2004年,浙江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了 13.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只上升5%,由此造成的工业减利达900亿元左右。
其次,浙江企业习惯于采取低成本的产品竞争策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低成本为主要竞争力,其结果只能屈居国际垂直分布的末端,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淡薄的利润份额,大量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屡遭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反倾销指控。
据浙扛省经贸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4年美国贸易救济立案调查的20起案件中,涉及浙江的就达18起。
在国际市场上,“浙货”有多少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价值高的“三高”产品呢?有多少产品不用担心贸易壁垒、技术壁垒?
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
《瞭望东方周刊》:浙商为什么会遭遇发展瓶颈?
徐冠巨:技术、人才、品牌等发展型要素的投入明显不足,这是浙江企业遭遇瓶颈的深层次原因。
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较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痛处”。即使3%的研发费用可以在税前列支,许多企业也不愿利用这一政策。技术上主要是引进设备,模仿生产,贴牌为主,离自主创新很远。
不少企业却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沦为“打工企业”,如一个售价70美元的国产MP3,付给国外的专利等费用约为40美元左右,留给企业自己的利润空间大约只有1-2美元,这样的情形在浙江民营企业中屡见不鲜。
从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有效避免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但我们的民营企业中有多少民营企业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又有自主知识产权?多少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而获取收益?
人才培养意识不强,投入不够,尤其是新兴产业,人才更是匮乏。到处抢挖人才的背后是人才瓶颈。人才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相适应,人才的质量水平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不相匹配,人才保护力度与日益剧烈的竞争形式不相适应。
许多企业舍得花钱买一流设备,但不愿花钱培养一流的人才,所谓“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人才、三流的产品”,就是我们这些企业的真实写照。
品牌意识弱,品牌投入不够。浙货在世界市场占有很大的比例,却往往打不出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贴牌生产、借牌生产,沦为世界知名品牌的加工厂。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甚至污染环境,赚取的却是极少一部分的加工费。
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
又比如服装产业,中国是服装大国,浙江是服装大省,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发现“浙江制造”的服装在销售。但浙江又是一个服装小省,在世界任何高档服装店中,人们都很难找到浙江品牌的身影。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博览会上,除国际品牌之外,参展的700多家国内企业的上千个品牌中,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称为公认的国际知名品牌,其中包括浙江的许多企业与品牌。
成本优势在减弱的同时,品牌劣势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而不是用产品打败我们。
要反思自己,我们有多少企业是国际知名企业呢?我们有多少企业具有很强的品牌力呢?我们又有多少企业具备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竞争的能力呢?什么时候浙江企业出“品牌”让别人给我们贴牌生产?
浙商不同程度地存在浮躁的一面
《瞭望东方周刊》:浙商怎样才能基业常青?
徐冠巨:浙商精神成就了浙江的辉煌,但浙商需要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短缺经济时代有胆量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浙商不但要有胆量,更要有智慧。短缺经济时代有激情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浙商不但要有激情,更要有谋略。短缺经济时代单干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既要埋头苦干,更要合作双赢。
从深层次看,浙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浮躁的一面,需要引起重视和警觉。
如片面的追求规模,崇尚规模,强调数字,比大、此小之风曾经比较普遍。在精与专、强与大的路径选择和判断上,难免存在缺乏科学与理性的思考,偏废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其他关键要素。
我们也存在狭隘的一面,比如在需要开放合作的今天,浙商潜意识当中仍然心存“宁作鸡头不作风尾”的不利于工业文明进步的观念。一些经营管理者也常被不切实际的“老板梦”所牵挂,想做老板,炒炒房子地皮,而不想做企业。
不是要否定浙江民营企业的过去。作为浙江民营企业群体中的一员,我当然为浙江的民营企业感到自豪。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浙商惟有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方能基业常青。
只要浙江人不为过去的辉煌所束缚,只要浙江的企业家敢于直面现实,我们就有了原动力,加上政府的驱动力,在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浙江民营经济必将突破瓶颈。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面对新的挑战,浙扛人需要反思: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软肋”何在?后劲在哪里?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位浙江民企领军人物对浙江民营经济进行了点评。
卖环境、卖资源、卖劳力,最后落个倾销的罪名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浙江省成为被控倾销的“重灾区”。
徐冠巨:对。我们应该反思——从深层次看,浙江块状经济的优势是否得到了持续发挥?是否通过合作培育了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是否有通过合作与竞争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品牌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
应该说,浙江的块状经济突现了一些龙头企业,在一定时期体现了它的优势,创造了一批品牌,也带动了一方经济。但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还是少得可怜,而且层面也显得不高。
同叶,由于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欠缺,上下、左右的合作与竞争机制没有很好发挥,形成了无序竞争、简单模仿。这不但挤掉了技术的投入,也挤掉了人才的培养,更挤掉了品牌的建设。
许多企业采取低价竞销策略,不仅损害行业利益,也影响到整个行业在国际上破除贸易壁垒的努力。
我们卖环境、卖资源、卖劳动力,到头来落了个倾销的罪名。面对新挑战,浙江的块状经济必须站起来、强起来。
不足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迎面而来
《瞭望东方周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原来的模式能适应新情况吗?
徐冠巨:在短缺经济时代,在市场对商品品质和品牌没有提出要求的时代,我们抓住客户需求,扩大产能,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并对产品进行了成功的銷售,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占有了很大的比例,浙江堪称市场大省。
但在资源瓶颈日益凸显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品牌竞争日益显现的今天,浙江能否由市场大省变成市场强省呢?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原来集聚的市场优势正在快速减弱,而原来的不足正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迎面而来。
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看,以便宜出名的浙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价格控制能力大大削弱,如 2004年,浙江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了 13.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只上升5%,由此造成的工业减利达900亿元左右。
其次,浙江企业习惯于采取低成本的产品竞争策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低成本为主要竞争力,其结果只能屈居国际垂直分布的末端,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淡薄的利润份额,大量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屡遭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反倾销指控。
据浙扛省经贸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4年美国贸易救济立案调查的20起案件中,涉及浙江的就达18起。
在国际市场上,“浙货”有多少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价值高的“三高”产品呢?有多少产品不用担心贸易壁垒、技术壁垒?
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
《瞭望东方周刊》:浙商为什么会遭遇发展瓶颈?
徐冠巨:技术、人才、品牌等发展型要素的投入明显不足,这是浙江企业遭遇瓶颈的深层次原因。
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较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痛处”。即使3%的研发费用可以在税前列支,许多企业也不愿利用这一政策。技术上主要是引进设备,模仿生产,贴牌为主,离自主创新很远。
不少企业却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沦为“打工企业”,如一个售价70美元的国产MP3,付给国外的专利等费用约为40美元左右,留给企业自己的利润空间大约只有1-2美元,这样的情形在浙江民营企业中屡见不鲜。
从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有效避免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但我们的民营企业中有多少民营企业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又有自主知识产权?多少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而获取收益?
人才培养意识不强,投入不够,尤其是新兴产业,人才更是匮乏。到处抢挖人才的背后是人才瓶颈。人才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相适应,人才的质量水平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不相匹配,人才保护力度与日益剧烈的竞争形式不相适应。
许多企业舍得花钱买一流设备,但不愿花钱培养一流的人才,所谓“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人才、三流的产品”,就是我们这些企业的真实写照。
品牌意识弱,品牌投入不够。浙货在世界市场占有很大的比例,却往往打不出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贴牌生产、借牌生产,沦为世界知名品牌的加工厂。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甚至污染环境,赚取的却是极少一部分的加工费。
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
又比如服装产业,中国是服装大国,浙江是服装大省,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发现“浙江制造”的服装在销售。但浙江又是一个服装小省,在世界任何高档服装店中,人们都很难找到浙江品牌的身影。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博览会上,除国际品牌之外,参展的700多家国内企业的上千个品牌中,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称为公认的国际知名品牌,其中包括浙江的许多企业与品牌。
成本优势在减弱的同时,品牌劣势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而不是用产品打败我们。
要反思自己,我们有多少企业是国际知名企业呢?我们有多少企业具有很强的品牌力呢?我们又有多少企业具备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竞争的能力呢?什么时候浙江企业出“品牌”让别人给我们贴牌生产?
浙商不同程度地存在浮躁的一面
《瞭望东方周刊》:浙商怎样才能基业常青?
徐冠巨:浙商精神成就了浙江的辉煌,但浙商需要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短缺经济时代有胆量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浙商不但要有胆量,更要有智慧。短缺经济时代有激情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浙商不但要有激情,更要有谋略。短缺经济时代单干就有市场;转型时期,既要埋头苦干,更要合作双赢。
从深层次看,浙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浮躁的一面,需要引起重视和警觉。
如片面的追求规模,崇尚规模,强调数字,比大、此小之风曾经比较普遍。在精与专、强与大的路径选择和判断上,难免存在缺乏科学与理性的思考,偏废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其他关键要素。
我们也存在狭隘的一面,比如在需要开放合作的今天,浙商潜意识当中仍然心存“宁作鸡头不作风尾”的不利于工业文明进步的观念。一些经营管理者也常被不切实际的“老板梦”所牵挂,想做老板,炒炒房子地皮,而不想做企业。
不是要否定浙江民营企业的过去。作为浙江民营企业群体中的一员,我当然为浙江的民营企业感到自豪。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浙商惟有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方能基业常青。
只要浙江人不为过去的辉煌所束缚,只要浙江的企业家敢于直面现实,我们就有了原动力,加上政府的驱动力,在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浙江民营经济必将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