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一套统一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雇员和其他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的风险,改善企业行为、提高企业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使企业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化
1.以企业文化为平台,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是产品,目的是让顾客满意。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关注的是人,目的是保护人的健康与安全。尤其是保护处在工作状态中的人,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改善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可以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者的负荷与疲劳,提高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危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和其所处工作环境的质量得到最大提高。
2.以质量体系文件为基础,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首要工作是编制一个好的整合性的《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是体系运行长期遵循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括体系所有要素运行的程序文件, 是指导完成运行控制和操作性文件编制的依据。质量体系文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和环境体系文件的建立基础,运行质量体系的同时,运行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及环境体系文件应统一编制管理手册,协调各要素的运行。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订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订要围绕实现确定的目标、指标进行编制。目标可以具有总体性和方向性,同时具有可实现性。指标的确定要有可控制性和可测量性。目标是宏观的文字描述,指标是具体的量值反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则是保证目标、指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制定管理方案时首先要明确与实现目标、指标主控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将目标和指标逐级、逐项进行分解。明确管理措施、控制方法、责任部门、资金投入和时间。对于重大危险源都要有明确的控制要求,提出相应的控制目标和指标,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技术措施以及测量要求。也就是说要将目标、指标分解到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上。只有重大危险源控制好了,才能保证总体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作业指导书是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它进一步明确步骤、责任人、重点关注部位、预防和纠偏措施,对重要的危险源作安全专项方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按照《管理手册》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文件要求,开展辨识评价工作,这是一项工作量大、覆盖范围广的工作。只有辨识到了、评价准了,控制的对象、目标也就明确了。
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一)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二)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三)工作场所的设施。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及工艺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辨识工作要从班组开始,从工序展开,覆盖所有作业和工作范围,从作业现场到宿舍、食堂和办公区,从作业(工作)环境到使用设备、工具和材料,从管理行为到操作行为,然后逐级、逐项进行汇总,合并同类项,形成危险源清单。要建立危险源评价组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过程要形成记录,根据评价结果形成重大(主要)危险源清单,针对重大危险源,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目标和指标。依据目标,指标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4.应急准备预案与绩效测量
应急准备预案就是建立潜在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编制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救援预案。绩效测量就是要监督检查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测量体系目标的实现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针对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编制。我们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多数是相对的而不是标准的,是根据我们的施工现场和作业危险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的,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主要包含危险源的特征和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以及救援组织、人员职责、救援设备、工具、联络方式和救援程序等。应急救援预案应形成文件并组织员工学习和模拟演练,演练过程要形成记录,事后进行总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企业和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绩效测量和监视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以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绩效测量和监视是构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体框架并体现其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常规测量和监视活动。绩效测量和监视的绩效参数反映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每个要素的执行情况;绩效测量和监视的数据和结果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依据。应急准备预案和绩效测量和监视是企业和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的应急准备预案及绩效测量和监视等程序的反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每个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它对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措施
(1)体系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经过体系的运行,全体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尤其是通过危险源的辨识活动,现场员工对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都有充分的认识,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各层次、各部门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做什么、怎样做,都是很具体的,整个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明确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序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规范管理和执行创造了条件。
(3)体系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之间既有相容的一面,又有冲击的一面。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些企业规章可以用体系的相关文件所替代,在满足体系运行要求的同时,要满足业主和上级的管理要求。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硬件投入和资金投入较大,定量监测完全满足体系要求存在一定的难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标志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入了自我约束的主动阶段,通过运行控制和持续改进,并借助外部审核的推动,提高组织的水平,有效改善组织的职工安全健康现况,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具有极大地效果和积极的意义,而且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条件的改善,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成本最终表现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为企业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和取得规模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谢正文,周波,李薇主编.安全管理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利军,李艳丽.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3]李建华,黄郑华.事故现场应急施救[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化
1.以企业文化为平台,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是产品,目的是让顾客满意。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关注的是人,目的是保护人的健康与安全。尤其是保护处在工作状态中的人,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改善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可以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者的负荷与疲劳,提高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危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和其所处工作环境的质量得到最大提高。
2.以质量体系文件为基础,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首要工作是编制一个好的整合性的《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是体系运行长期遵循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括体系所有要素运行的程序文件, 是指导完成运行控制和操作性文件编制的依据。质量体系文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和环境体系文件的建立基础,运行质量体系的同时,运行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及环境体系文件应统一编制管理手册,协调各要素的运行。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订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订要围绕实现确定的目标、指标进行编制。目标可以具有总体性和方向性,同时具有可实现性。指标的确定要有可控制性和可测量性。目标是宏观的文字描述,指标是具体的量值反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则是保证目标、指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制定管理方案时首先要明确与实现目标、指标主控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将目标和指标逐级、逐项进行分解。明确管理措施、控制方法、责任部门、资金投入和时间。对于重大危险源都要有明确的控制要求,提出相应的控制目标和指标,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技术措施以及测量要求。也就是说要将目标、指标分解到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上。只有重大危险源控制好了,才能保证总体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作业指导书是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它进一步明确步骤、责任人、重点关注部位、预防和纠偏措施,对重要的危险源作安全专项方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按照《管理手册》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文件要求,开展辨识评价工作,这是一项工作量大、覆盖范围广的工作。只有辨识到了、评价准了,控制的对象、目标也就明确了。
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一)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二)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三)工作场所的设施。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及工艺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辨识工作要从班组开始,从工序展开,覆盖所有作业和工作范围,从作业现场到宿舍、食堂和办公区,从作业(工作)环境到使用设备、工具和材料,从管理行为到操作行为,然后逐级、逐项进行汇总,合并同类项,形成危险源清单。要建立危险源评价组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过程要形成记录,根据评价结果形成重大(主要)危险源清单,针对重大危险源,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目标和指标。依据目标,指标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4.应急准备预案与绩效测量
应急准备预案就是建立潜在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编制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救援预案。绩效测量就是要监督检查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测量体系目标的实现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针对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编制。我们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多数是相对的而不是标准的,是根据我们的施工现场和作业危险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的,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主要包含危险源的特征和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以及救援组织、人员职责、救援设备、工具、联络方式和救援程序等。应急救援预案应形成文件并组织员工学习和模拟演练,演练过程要形成记录,事后进行总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企业和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绩效测量和监视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以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绩效测量和监视是构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体框架并体现其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常规测量和监视活动。绩效测量和监视的绩效参数反映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每个要素的执行情况;绩效测量和监视的数据和结果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依据。应急准备预案和绩效测量和监视是企业和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的应急准备预案及绩效测量和监视等程序的反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每个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它对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措施
(1)体系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经过体系的运行,全体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尤其是通过危险源的辨识活动,现场员工对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都有充分的认识,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各层次、各部门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做什么、怎样做,都是很具体的,整个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明确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序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规范管理和执行创造了条件。
(3)体系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之间既有相容的一面,又有冲击的一面。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些企业规章可以用体系的相关文件所替代,在满足体系运行要求的同时,要满足业主和上级的管理要求。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硬件投入和资金投入较大,定量监测完全满足体系要求存在一定的难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标志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入了自我约束的主动阶段,通过运行控制和持续改进,并借助外部审核的推动,提高组织的水平,有效改善组织的职工安全健康现况,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具有极大地效果和积极的意义,而且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条件的改善,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成本最终表现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为企业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和取得规模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谢正文,周波,李薇主编.安全管理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利军,李艳丽.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3]李建华,黄郑华.事故现场应急施救[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