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关中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平原,渭河两岸,是我20年中一再往返之地。潼关、华阴、华县、渭南、长安、成阳、眉县、宝鸡……还有,绕不过去的临潼、骊山和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沉静下来的时候很多片断都会蜂拥而至
  
  1
  
  尽管通往秦陵博物馆和兵马俑的道路永远拥挤,尽管乾陵山一般的剪影永远沉默,但在外人的眼中,八百里秦川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谜一般的地方。
  它是古老中国不再搏动的心脏,是掩埋文明的深井,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
  开始的丝路长旅中有几个不变的常数:西安碑林、钟楼、大雁塔、兴教寺、法门寺,以及素砖钩缝的灰黑色古城墙,和升腾着热气的羊肉泡馍一据说这是最好的佳肴一无可非议的烹饪大师不是来自黄土高原小镇客栈,便是成才于市井陋巷,于是有孙家李家的称呼。在太现代太喧哗而仍然土气的西安街头,人群川流不息,并没有新鲜的映亮眼瞳的风景,你很难从匆匆闪过的似曾相识的脸上,读出当年长安人那种阔大、豪放、自信、从容、雄视天下的心态。你想象不出这里与汉朝、大唐,与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你甚至会怀疑,这里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么?曾有世界最大都会的辉煌么?
  不错,西安古老的明代城墙仍然保存完好,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完好的州府城池。可是城内却长出了许多钢筋水泥高层建筑,像一个古朴的花盆中,插上了长长短短的“木棍”。
  西安已经不是长安,历史的变迁强调了这一点。
  旅游是西安的经济支柱。应当感谢祖先,还有“皇上”。络绎不绝的观光客,就像陕北的羊群一样涌动,并给当地带未大量收入一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这里有许多共通之处。购买不菲的门票,参观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几个景点,千篇一律的讲解是我们早已熟知的。
  在关中大地行走,很少有人注意史诗般伟大的往事。在寻常的单调的风景中,不时会突兀出古代文明深刻的细节。有溢满心灵的撞击和感动,还有,磨难一般的思考。
  
  2
  
  最初印象是难忘的。20年前去秦始皇陵的路拥塞难行,路况差。除去兵马俑博物馆,皇陵封土堆耸立的旷野里,像一座小山,无围墙铁栅栏之类囵着,当然也不用买门票。
  教文史的父亲就想看看兵马俑,一辈子都未能遂愿,直到去世。而我却幸运地多次“参观”。每到西安,无论什么会议,还是陪同领导考察,都要安排这个游览项目。对参观时存包、禁止照相之类的要求厌烦透顶(法国凡尔赛宫、罗浮宫等大博物馆都无此类禁令),老有人格受到侮辱的感觉。情绪还是一再影响了游览的心情。长形土坑中,一律铁青色的军阵不再移动,灰头土脸的士兵也毫无生气,一切像是泥土中长出了不该生长的东西。在兵马俑坑边,感到压抑,只有逃离的欲望。
  还比不上那个下午,独自一人在秦皇陵封土堆上转悠,
  “满山遍野”的石榴树林,随手摘下果子,那酸酸的液汁沁人心脾。山上很安静,只有我一个人徜徉一现在据说始皇陵上已经修起通路,还用水泥什么的砌起了个“观景台”。
  石榴正红的秋天。红的绿的,密密匝匝,组成了迷离的图景。秋色满目,秋声盈耳。我总觉得那是个奇怪的地方,费劲地琢磨着满山的石榴树。除了那些路过的行人和附近的村民,这山和林子,今天,只属于我。坐在山上小憩,没有行走或飞奔的欲望。
  石榴树原长在西亚,是不是两河流域,不清楚。反正关中决不是原产地。周围的村子里也只有杏、李子、苹果之类,那年月引以自豪的苹果叫“秦冠”,硕大而脆,多汁。石榴是通过丝绸之路“引进”的。在驼峰上“移来的”还有其它树林水果,像无花果、葡萄、番茄之类。石榴落户始皇陵的时间应晚于秦。驼队带进的该是种子,石榴树要不要嫁接呢?这些奇木佳果引进之初,栽种在皇家园林之内,后来怎么又流落到了民间,而且在这里郁郁葱葱、蓬勃生长?
  我想,大抵与始皇陵高大,石榴树喜欢高敞、排水性好的土壤有关吧。
  石榴树林中,你会忘掉时光,忘掉距离。沉静,宁静,安静。天气真好。2000多年前形成的一座山。山与山相连。山里埋藏着什么,用不着我们去想。不会再有穷乡与庙堂、地狱与天堂的选择。山下村里的炊烟升起来了,很多颜色都随着晚霞氤氲开来。我忽然觉得,这里的石榴树,生长着一则新闻。
  我取出了挎包中的本子,摊在膝盖上,匆匆写着。《始皇陵上石榴红》发表在《经济参考报》上,时间是1983年12月。
  
  3
  
  我开始并无思想和知识的准备。
  接受一个采访选题,比如秦岭经济带,比如农民丰收后卖粮难的调查,背上挎包,拎着旅行袋,就在绵绵秋雨中出发了。或火车或长途车。在轰轰闹闹的旅途上,在寂寞的旅店之夜,影单形只,除了整理白天的采访笔记、写新闻稿之余,那时还喜欢写小说一一这是我大学四年中养成的爱好。无论是在乱糟惜的候车室里,还是晃动的列车上,打开本子,就能写上几行。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我放弃了虚构与想象。那时才三十多岁,在思索过去和今天的某种联系,寻找五千年流失的迷径,梳理文明演化的顺序,显得力不从心一一那挂在梁上和窗棍边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朴实。现世的生活如此丰富,你还想什么?!
  偶然,我闯进了秦岭脚下的蓝田。
  没有别的参观者。我触摸着蓝田遗址厚厚的黄土堆积,坚硬光滑的崖壁有丝绸一般的质感。山下的河流早已改道。30万-50万年前,这是个怎样的概念?
  云在远处舒卷奔驰。陈列室里的一切深印在脑际。邈远的古代,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关中是人类的又一个伊甸园。北方的黄土,大风中扬起的尘土,又怎样覆盖了这一切?一一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说法,人类的祖先来自30多万年前非洲大裂谷奥莫河谷的同一个母亲,且身高只有1.5米,据说是对很多人DNA检测分析的结果。可能不只是一种。渭河谷地也许就有一把钥匙。
  需要重新审视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
  半坡出土的陶器形成的“完整序列”,正是属于被称为“中华文化”起源重要源头的“仰韶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小口尖底瓶、花卉图案彩陶盆、鱼鸟图案彩陶盆等等,极具现代装饰的韵味。双叶双瓣和饱满的花蕾,显示出一种装饰的美:游弋的鱼和飞翔的鸟,不同年代的陶器图纹,随着时问的推移从具象到抽象一这也是我想象不出,五六千年前竟能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
  河南仰韶村并非“仰韶文化”的中心。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首先发现这种古人类“文化遗存”曾经震动了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半坡等遗址发现的彩陶的“文化特征因素,只在西起宝鸡,东到伊、洛问的八百里秦川范围内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展得最充分,显现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说明这八百里秦川才是仰韶文化发生、发展的核心地区”。
  雨水充沛的关中,长满了半坡妇女们的希望:哗哗流淌着的清亮亮的渭河长木柄的鱼叉比鱼鹰还敏捷。
  大约距今4000年左右,地球又在自然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气候日趋干燥寒冷。外国学者认为,在这个时期,由于气候原因,几大文明都出 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黄河流域正好处于从新古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文明时代的时期,并不存在其他几个文明发生过的衰退现象,这里有什么奥秘?
  一后来看竺可祯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初步研究》,得知当时东亚大陆的湿润度还是比较高。就黄河中下游地区来说,气候普遍比现在湿润,大部分时间的年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气温最低的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三辅黄图》曾谈到长安上林苑种植有荔枝等植物。
  无疑,气候催生和挽救了黄河文明。
  温暖的大洋季风带来的夏日豪雨,也造就了秦汉时期文明
  农业收成决定一切。
  再向落日的方向眺望。积雨云卷过高原,翻越乌鞘岭。河西走廊绿洲相连,河流湖泊众多,雨水丰盈,宜农宜牧。大皇帝们也有了开拓西部通道的急切愿望。
  不是迷信。末代王朝都往往有些异象发生。异象就是气候渐变到突变。从东汉开始,我国进入了长达600余年的相对寒冷期。千里冰封,北方游牧民族在“白灾”的打击下纷纷南下,于是出现了“五胡乱华”、丝路一再阻断的局面。
  现在,西安半坡人类遗址博物馆已经很现代了。
  新古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村落,45座房屋遗址、6座烧制陶器的窑址、两个图栏和上百个地窖,除去保护复原的,大都罩在保护大厅的“大玻璃罩”下。三级台阶上的森林、竹林、草原早已荡然无存。适宜农耕、渔捞、狩猎和采集活动的生态环境也早已改变。一切都浓缩成柜台中的“展品”。除了研究,半坡还是值得一看的。
  五六千年的原始文明,怎样过渡到强盛秦国的崛起?尔后,又有汉朝与大唐。不仅仅是巧合,唐代关中也是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时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阊阎相望,桑麻翳野。”不仅仅丝绸贸易的拉动,现在关中已不太适合种桑养蚕,但那时的确非常普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代的出口丝绸,未必都要到南方来采购。
  关中的经济政治军事,如何同时向东向西扩展。于是,有了一万多里长的丝路。西安有了她的姐妹城一一东都洛阳。
  
  4
  
  骊山有许多好看的景点。
  海拔800余米,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也不过3公里。作为秦岭的一个支脉,骊山说不上高峻雄伟。但很多历史人文,使骊山成为一个特殊的“凝聚”。像西绣岭上的老君殿,便是唐华清池的长生殿所在地。据说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定情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顶有土台,相传是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而举烽火戏诸侯的地方。无论是骊山还是华清池的园林,我总觉得不像西北而更似江南。不知为什么,一到骊山,英雄不是成了狗熊便做了草包。在骊山的半腰有1935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蒙难”处。《西安事变》中委员长的形象极为狠狈,而且据说躲进了岩石缝中:那个小亭子过去叫“捉蒋亭”,现在改为“兵谏亭”。但耶毕竟是一个轰轰烈烈大时代开始的地方。临潼城东5公里处的鸿门堡村,2000年前通往古新丰的大道从这里经过,项羽在河北矩鹿歼灭秦军主力后,率军进入关中,骊山重楼宫宇尽收囊中,自然大功告成,鸿门大摆宴席一一致使死无葬身之地。指点鸿门堡村的土台遗址,会生出无限感慨。
  骊山古迹众多,文物遍地,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住在临潼,接连几天我都在山上山下地转悠。
  一个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现场引起了我的好奇。负责发掘的是一个西北大学历史系七八级毕业生,他向我介绍了现场的大致情况:古浴池遗址的面积、结构,进水管路和排水设施,基本可以断定,下层是唐代建筑遗址。对于贵妃的沐浴温泉,我无多大兴趣。把美人沐浴写成赞美的诗句,还成了千古流传的名篇,这是唐朝人的本领。现在你写一篇试试?即使对你崇拜的歌星影星球星,也只会勾麻或发狂地叫喊“我爱你”之类。
  秋雨潇潇的晚上,我从骊山九龙汤遗址的发掘现场采访归来,到了临潼文管所。宣传部的干事介绍我去采访博物馆的一个专家,称他是临潼考古和文物的权威。屋里,到处是秦砖汉瓦。这位专家就是本地人,他完全是自学成材,熟悉这里的一木一石,参加过秦兵马俑坑的发掘,发表过好多论文。他说,那个供人参观的贵妃池确实是三四十年代修的,只是为了给旅游者有个参观的去处。正在发掘的古浴池遗址在九龙湖西岸,有两层,上面的规模较小,下层规模大得多,出露了四周的柱础,可见浴池是建在宫殿内的。按照地层和规制分析,极有可能是唐代的九龙汤,即杨贵妃的沐浴之处。比较有价值的是水池的给排水系统,值得研究。他又谈到了骊山温泉水系可能受的破坏。现各单位宾馆培训中心等等都是自己院内打井,无节制地取水,甚至连冲厕所都用温泉水。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骊山落叶,渭河水冷。一夕长谈,无拘无束。我的发现“九龙汤”的考古新闻稿,传回北京后,最后没有播出。大概那个时代政治性强,对与杨贵妃之类有关的“社会新闻”,还有一些顾虑罢。而写的关于打井取水可能造成水源破坏的内参,发出后倒引起了重视。
  现在华清池早已放弃了昔日的尊贵和荣华,变得越来越世俗和商业。穿过热闹的街,喧嚣都在远处。纯净和宁静,这不是人人都能在临潼领略到的。
  我喜欢“骊山晚照”
  那是经典的关中八景之一。
  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满坡青松翠柏,茫茫苍苍,给人无限的遐想。
  除了大雁塔和小雁塔,在西安,唐代的建筑几乎没有留下。
  
  5
  
  你有什么能证明那个伟大的时代?
  现在,在西安城西,唐代叫开远门的地方,在林阴大道中间的花圃上,耸立起长近60米的“丝绸之路群雕”一那雕塑更像一个放大了的盆景和案头的摆设。
  据说最初的创意,是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原点”。是地理上的还是时间上的?
  丝绸之路在汉代就已经开辟,而汉长安城与唐长安不在一个地方,汉代西行的长安人多由横门(又称光门)出京。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此城周长达35公里,比现在的安老城区大65倍,平面呈正方形,城东西南各有三门,北面七门。城内殿宇林立,街坊交横,大道坦直,市场繁荣。专为贸易的有东、西两市,规模也很大。西市就占当时长安两个坊的面积。市场上不仅有中国各地来的商人,也有甲亚、西亚、地中海沿岸来的富商大贾。印度、波斯、印度支那半岛各国,日本、朝鲜、琉球以及中亚各国的使者、传教者、求学者更是络绎不绝。当时的欧洲人、印度人、波斯人对长安都十分向往。欧洲人称此城为“胡玛丹”。唐代来华外商日益增多,外商与华人,以及外商之间纠纷和诉讼问题也随之多了起来。根据《唐律》等规定,凡外商之间发生纠纷,各依其本国法律和风俗裁处,即享有一部分治外法权。如老外与唐人发生纠纷,则按中国法律裁处。唐、宋时还有中外通婚的规定,即 允许在华居住的外国人与中国人结婚,但在外国人回国时,不允许其将所娶的中国妇女带走。说远了,就此打住。
  如果是从中亚西亚过来的商旅,走的应是金光门,也不会是开远门。因为金光门内即在长安城东西主干道,东市、西市就在主干道边。根据唐代的城市规划,全城108个街坊每天晚问关闭坊门,早晨开启,且街边都没有商店。所有商店市场都集中在东市、西市,这就像两个世界级的特大超市。至于使者、传教者、求学者,或是从其它道路来到长安的商人,从几座城门都可以入城出城。当时在渭河上有三座桥,即西渭桥、中渭桥和东渭桥,倒是商旅必经之地。西渭桥在三桥镇,唐代称咸阳桥,杜甫、王维诗中多次提及。这几座有名大桥的遗址已经发现,当时的考古发现曾引起轰动,激发奇想一一而几十年后又复归沉寂。由于河道北移,唐代渭河上的桥址如今已经成了庄稼地,更不用说东市和西市了。
  如果考虑到丝绸之路已不再是纯粹的古代地理概念,我还想对不同的“起点”稍作考证。如王维的《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来自日本等国家的游客就是冲着这首诗寻找渭城和阳关的。这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唐诗: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课堂上讲解唐诗时,老师往往把“渭城”解释成长安或成阳。其实在唐代“渭城”的所指是明确的,即秦咸阳故城。秦都咸阳非今天之成阳,在汉长安城正北。西汉长安城是在秦朝时兴乐宫的所在地修建的,城内多宫殿。秦成阳城南城墙距汉长安城北城墙约6华里。原渭水在两城之间,到唐代渭河已经改道,正好穿城而过。秦末咸阳城已毁于战火。现在原址上有十几个小村庄。在其城内北半部建有8个汉陵,可见至汉代已全部废弃。秦咸阳被渭水分割成两半后,南岸部分在唐朝又成了一个热闹的所在。
  唐朝人高雅潇洒的文化和礼节,以及无所不在的生命活力,充分体现在送别上。东去的折柳灞桥酒出的即至渭城一一大抵得到咸阳桥。唐朝长安城内街坊实行宵禁,不允许乱串。夜生活娱乐只好跑到城外,渭河畔驿道边酒肆歌厅客舍迤逦,供人们饯行盘桓留宿,生意分外红火。许多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大诗人,也到西渭桥送别晏游。英雄的抱负和悲情沧桑,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刘禹锡在诗作《与歌者何数》中写道:“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可见渭水边饮酒送别时,还有“小姐”弹唱起舞,有的歌伎还与官员文人结下了友谊,知己红颜,将长久地在精神上陪伴天涯孤旅一这一切都体现了丝绸之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也是我把“西渭桥”作为西行阅读的一个“起点”的理由。
  大路朝天,大道无为。东西南北,一定之位:起点原点,本是无定之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往中亚乃至欧洲的早已没有了丝绸的古道,也是“无路之路”。
  高楼林立羊肉泡馍车辆如流的西安,决非历史古都长安。
  现在还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样的意境么?
  不说西安了。
  
  6
  
  不是胡商胡女。眼前彩绘陶俑中一位男子的服装引起了我的注意:典型的西服领。这是在唐朝一位什么公主皋的博物馆中。我又想起,西服是不是从中国流传到西方呢?一两千年前,既然中国出口丝绸,为什么不能出口成衣?罗马的贵族们都喜欢中国的面料,以中国的丝绸为时尚,那中国的服装也一定风靡一时。
  “重要的”是衣领。记得当时总理赵紫阳接待外宾,出现在电视镜头上时,身着中山装,前襟是4枚而不是3枚纽扣,领子式样已改成西服领,人称“紫阳服”,在当时十分触目。现在不仅是农民企业家,连打工仔都穿上了西服。可我们的唐装呢?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由衣领又想到化妆品及其它。唐代真是个非常开放的时代。
  《旧唐书》卷六二中有:“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干镒之重,是这白用之物。”皇帝能把产于西域的酒器转赠臣子,也不怕人笑话。唐代男士涂脂抹粉流行,王梵志诗:“男婚傅香粉,女嫁着钗花。”杜甫《腊日》诗更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口脂即唇膏。按唐制,皇帝于腊日,赐大臣口脂与面药。
  你能想象今天国家的总统总理,在总统府在国会大厅把唇膏粉底霜之类的化妆品当作奖品赠与部长等内阁成员么?
  但唐朝能。这是唐人的个性。
  那是个各族血脉相连、交融的时代。敦煌词《何满子》:“城傍猎骑各翩翩,侧坐金鞍调马鞭。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一一唐代“胡人”的指向渐渐明确,主要来自西域。有人说李世民就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你能说李世民高鼻碧眼?从人类学上说,中国人是蒙古人种。考证已绝对没有意义。就像考证曹雪芹是满族一样。
  我目送着这队排列着的小陶俑,渐行渐远,像鹰在飞翔。
其他文献
临行前拉哈尔的一位老华侨告诉我们,印度农村比巴基斯坦还穷。但我们这一路看来并非如此,可能这五百公里在印度农村中算是比较富庶的,实在要比巴基斯坦好得多。如果拿中国来比,巴基斯坦整个南部即信德、俾路支地区那么长达几千公里让人窒息的贫困,在全中国任何地方都很难找到了,至多在西北、西南有少数过于冷僻的村落。生态状况差距很大,相当于冀北、赣南十六七年前的模样吧,但又必须除开人群。  在印度,不管你来到村庄还
期刊
叶列梅耶夫    奥列格。阿尔卡季耶维奇。叶列梅耶夫,1923年出生于俄罗斯彼得格勒。1938年进入全俄罗斯美术研究院下设的列宁格勒绘画、雕刻和建筑学院学习。  1946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鲍里斯‘约甘松创作工作室,被授予绘画艺术家称号。毕业作品为油画《加入红军解放诺夫哥罗德》。毕业后继续在该学院就读研究生。1946年成为苏联列宁格勒艺术家联盟成员。1949年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列宾列宁格勒绘画
期刊
菩提树籽发芽了    菩提树发芽了!  从印度一回国,我便急急地将从鹿野苑带回的那些菩提树籽,种在家中的花园里,在整整一个多月的灌溉和祈盼之中,它终于长出一对忸怩而嫩弱的小叶子,小小细细的树干支撑着一双与它不对称的大叶芽,总让我提心吊胆地担忧枝干是否承担了太大的负荷。  很有意思的是,这对树芽的形状和纹理竟和她的母亲——那棵树干要几入围抱的参天大树的叶子惊人相似,生命的遗传如此神奇!  她的母亲,
期刊
离开新德里前,我想了却一椿多年的心愿,去拜谒圣雄甘地的墓。  顺道经过庄严的印度门,停下,抬头仰望。因为我知道,这个建筑与甘地墓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历史逻辑。印度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参战而牺牲的九万印度士兵,仅仅这个说法还不足以引起我对印度门的长时间仰望,因为在世界各地,这样的战死纪念碑太多了,牵动我感情的是这样一个历史记载:这九万士兵牺牲前都以为,这样死命地为英国打仗,战争结束后英国一
期刊
释迦牟尼悟道的这棵伟大的菩提树,经过时光的荡涤,已经将此地带动成了印度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菩提伽耶。  佛陀顿悟的那棵树在两千多年中两次遭到砍伐,一次遭遇风暴,但都生出新芽。其中一枝被阿育王的女儿带到了锡兰的阿努拉达普拉,井在那里繁衍成一棵大树。当菩提伽耶的菩提树枯萎后,信徒们又从锡兰的那棵树上截取了一段树枝,栽种在这里。到了19世纪,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Alexander Cunningha
期刊
“‘毗舍离’这个地名仅是梵语的音译吗?”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啊?”  “三个小时吧。”导游回答。  三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这次印度之行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近的一次。这几天,寻着释迦牟尼佛陀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今天要去的毗舍离。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汽车,能将你的五脏六腑全部颠翻转个方向,
期刊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
期刊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因患淋巴癌退隐,现在他健康状况恶化,他写信向友人告别。该信现在网上传播。特向诸位推荐此信。  ——编者按    “如果上帝在一时间忘记我只是破布制成的木偶,并赏我多活几天的时间,我一定会充分利用。”  “我也许不会把我的想法和盘托出,我肯定会思考我说出的每一句话。”  “我说出事物的价值,依据的并非是它们的表象,而是它们的意义。”  “我会减少睡眠时间,增加遐想时间,因为
期刊
苏武年轻时是汉武帝的中郎将,天汉元年,汉武帝派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临行时,这个以刚烈节义著称的男人作诗与妻子道别。  情之一物,有人求朝朝暮暮,有人贪一晌之欢,朝朝暮暮难求,一晌之欢又太廉价,最终都是做了平常男女,聚散皆不得欢颜。君子于役,相见未期,唯有“长相思,摧心肝”了。  而苏武,作为一个强大的王朝的使节,一个武将,一个刚烈节义的大丈夫,在给妻子的留书中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开头,没有
期刊
西子湖畔,葛岭山麓,千年古刹玛瑙寺依山而筑,寺内粉墙黛瓦、蓊郁古树,锈刻着历史的痕迹,而那浪漫隽永的诗句,渗入飘散在西湖的氤氲水雾,犹在耳旁声声回旋:“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踏着青山秀水,花叶芬芳,来到北山路上这处靠山面湖的僻静所在,岳庙管理处主任、连横纪念馆馆长李慧敏引领着他们,追寻那些令人感慨的历史过往。  凭栏悼古,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连战对随行人员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