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掌握技巧正确应对开卷考试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anm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多年。但时至今日,仍有考生对开卷考试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开卷考试就是信口开河,随便怎么答都可以。其实,开卷考试只是考试形式上的“开”以及答题表述多元化的“开”,在答题要点和语言组织上还是“闭”。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答案最终还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学科语言体现出来。如果连最基本的知识及其相互联系都不熟悉,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得高分就很困难了。
  很多考生以为开卷考试就是抄现成答案,于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或自己复习时做过的题目和答案密密麻麻地抄到课本的空白处,考试时,就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照搬照抄,结果不注意审题,答案与题意相差甚远。例如2014年重庆中考第12题:仔细阅读右边漫画,请你完善“诊断书”上的内容并从国家角度给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有些考生不审题,不加分析地将课堂笔记照搬照抄,把个人该怎么做、企业该怎么做、社会该怎么做抄了一堆,就是没有从国家角度回答,答非所问,令人啼笑皆非。而有的考生把国家、个人、社会、企业四个角度都抄了,既浪费了时间又没突出“国家角度”这一重点。
  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中考思想品德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命题原则由过去的“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转变,命题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运用、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考生必须正确认识开卷考试。
  一、开卷考试的“开”是开拓思维的“开”
  开卷考试答案的灵活性,破除了答案的唯一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考生解放思想,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其实是要求考生注重基础、提高认识、培养能力,不再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老路子。
  可笔者通过中考阅卷发现,不少考生在主观性试题解答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回答问题,缺乏发散思维能力。例如2012年重庆中考第14题第(2)问: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部分考生组织答案只围绕某一板块知识,如只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角度回答,而忽略了从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角度组织答案,从而导致失分。
  因此考生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开放性试题应有以下步骤:审清题意是关键(题目的意图、观点),回归课本是基础(扣考点——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注意跨度),分析题目不可少(扣材料——运用知识点分析题目中的主要信息),组织答题得分数(最后用精练、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
  二、开卷考试的“开”是开拓眼界的“开”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注重将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综合性课程。
  近年来的中考,依托课程标准,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的特点,能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需要,且不回避热点问题。如2014年重庆中考第16题第(1)问:继承并保护好这些家风有什么意义?有的考生平时训练的热点问题中没涉及家风问题,顿时就觉得不知从何下手了。不知道把家风问题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联系起来。
  因此,要适应开卷考试,就必须转变“背多分”的陈旧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
  三、开卷考试的“开”是开动脑筋的“开”
  开卷仍旧需要思考。思想品德考试虽是开卷,但毕竟是中考,试题有区分度,而且新课程试题大多是考查学生能力的,有许多答案一般不能从教材上直接找到,还需加以思考和整合。
  如2014年重庆中考第14题第(1)问:漫画体现了所学的哪些法律知识?部分考生在考场上不开动脑筋,自己以为写了三句话就可以得3分了,殊不知所写的三点中如果有重复的,就只能算一个得分点。如: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①、②点是一个意思,所以这样的答案就要被扣1分,只能得2分。
  四、开卷考试的“开”是开卷有益的“开”
  开卷考试虽然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理解并掌握的。如果没有储备知识,基础不扎实,用大量的时间来查找、消化并组织语言,势必导致因时间上的匆忙和漏答知识点而失分。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必须重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注重对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学会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这是思想品德课复习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总结归纳为系统化、条理化的要点,理清脉络,以便在考试时快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对症解决问题。要精读、研读教材,并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要能对知识系统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和重点把握,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在具体运用的环境下,就能做到“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这样,开卷考试的“开”就成了开卷有益的“开”。
其他文献
新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九、十和十一为选修教材,无论是从语言知识还是从写作技巧,以及篇章结构来看都比较重要。所以绝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舍弃,而是按部就班地如同模块一到模块八那样,认真教学,结果就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高三阶段各种形式的考试增多,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进度,从而就会打破制定的教学计划。此外,不少教师上课时(尤其是上阅读课时)仍然按照以前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摆花架子”、“表演”的成分太多,学生真正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通常有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我们都知道“掌握了知识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的这个道理。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如果语文课堂里出现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那样会压抑了无数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谐高效的课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什么是“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就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现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如何营造高中英语和谐课堂的方式和途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营造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英语 和谐课堂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英语课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普遍开设,但在高中阶段,学
【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引,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也促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进在课程整合中推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课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整合发展    中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指定内容之一,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下面就劳动与技术教育
编者按:2008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  2008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航天员漫步太空、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大三通”变成现实……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了世界。  为此,本刊特选取几篇学生习作,以见证不平凡的2008,见证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勇于抗争、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导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差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关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普及
品阅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以下简称该试卷),像融进了时代大潮中,或踩着社会和谐进步的鼓点,高歌精彩的生活,或聚焦某些不良社会现象,陷入沉思,寻找对策;仿佛在拜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精练优美,立意深远集中……整体而言,该试卷结构严谨,形式新颖;着眼高立意,立足低切人;材料鲜活翔实,设问科学恰当;谱写育人新篇章,展示德育新境界。具体而言,该试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科学性和原创性
《数据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该从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
我国对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己经有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中将定向运动作为必修或者选修项目,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体育课外活动以及军训中开设定向运动。目前的情况是,定向内容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引入的学校仍然不多,定向运动到底能否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发展有没有实际意义、学习效果怎么样,是目前定向运动推广和教学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法指导和借助探究性实验等有效方法,对化学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化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策略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