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煤矿:空寂之城的集体记忆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初的一场微雪,让大同煤矿口泉沟深处的王村煤业公司的街道上显得越发静谧。
  这个建立于1970年的国有统配煤矿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与21世纪以后的资源枯竭,如今铅华洗尽,在静默中蓄积着力量。经过企业改制后,煤矿计划利用新技术向地下更深的煤层进行开采。
  
  如今整座矿山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曾经喧闹繁华的街上只能看到零星轰鸣驶过的大型运输车辆,鼎盛时期近2万名矿工及家属随着改制调配和“两区改造工程”(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逐渐星散。目前矿上仅有2000多名职工在进行着煤炭的延伸开采和相关工作。职工家属搬离了矿山,绝大部分职工也都不在矿上居住,而是住在40公里外的“两区改造工程”住宅区,职工们每天坐着矿上的接送车上下班。学校、医院、商店、银行、邮局等生活服务设施急剧萎缩,甚至一些厂房也闲置下来。
  这里已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场所,矿上最为集中的建筑群都与生产有关:办公楼、联合楼、火车站、员工培训中心,还有与之配套的单身公寓、员工餐厅等都聚集在矿山的中心。
  过去的住宅区除了几栋单元楼作为临时休息之用保留下来之外,其余的几十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二层小楼和更多的遍布山上的棚户屋都被拆掉,夷为平地。
  “这些地方都要种上树木,等你们明年夏天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绿色了。”王村煤业公司经理助理田苗指着眼前这片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被推平的原住宅区向记者介绍。在残雪的覆盖下还能看到零星砖块、瓦砾和干涸的井口。
  这片过去的住宅区对面就是矿上的学校。
  “王村矿一小学”的金属大字焊接在校门口的钢筋横梁上,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因为职工家属的搬迁,学校也已经废弃多年,现在这里成了材料库房。校园里堆满钢缆、钢筋、氧焊瓶,三座教学楼中的两座也变成仓库,另一座现在是办公室和工人的休息场所。走进昏暗的走廊,一间教室的门上贴着“杨云龙班”的字样,细看之下才明白这是一个工作班组的住地。推门进去,教室里摆着几张上下铺的铁床,还有上夜班的工人在角落里的床上酣睡。
  与小学一街之隔的液压车间如今荒草丛生,地上堆满了各种锈蚀斑斑的废旧设备,车间外一条铁路通向远处的车站。
  街道尽头危立着一家几近破败的理发馆,一个被封堵的门洞让人怀疑理发馆是不是已经关门停业,但由窗户探出的烟囱不停地冒着煤烟,又提示着这里应该还有人居住。
  今年67岁的张秀荣是这家理发馆唯一一位理发员。从1970年王村矿建矿到现在40年了,她一直在这里工作。上午10点,她正在专心地为唯一的一名顾客理着发。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了,理发台上的镜子是当年“王村街革命委员会”发给理发馆的奖品,张秀荣的白色上衣还是上世纪70年代矿上发的工作服。屋内取暖用的旧煤炉,屋顶凌乱的电线,处处透着那么一种孑然遗世的味道。
  过去这里地处矿上的文化、社交中心,而今这家理发馆却在岁月的风蚀中干枯成一个孤独奇特的标本,见证着一个行业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事实上,资源枯竭和“两区改造工程”是王村煤矿变成一座空寂之城的根本原因。资源枯竭导致生产人员数量减少,“两区改造”又使得职工和家属搬离矿山,生产区与生活区截然分开,昔日热闹的矿山就此归于沉寂。
  建国60年来,大同煤矿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20多亿吨优质廉价煤炭资源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简易搭建、破旧不堪的工矿棚户区。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6年时间完成。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有近10万户、30多万员工家属住上新楼房。
  离开王村煤矿,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黄昏时分赶到了“两区改造”住宅区。宽阔的街道、高大的楼宇、鳞次栉比的店铺、规划有序的小区让我们感觉一头撞进了一座平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
  我们在G区遇到了王村煤矿的大车库司机幸岳雷。他就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一家五口在2007年搬进了新居。尽管单位离家40公里,上下班来回需要两个小时,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一切都方便。老幸说,如今住房变了,生活环境变了,生活内容也变了,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人们,平生第一次住进有大窗户的楼房,第一次用上暖气。过去30多年都住在棚户屋里,夏天漏雨,冬天缺水,每天重复的都是打炭、劈柴、生火做饭、下了班还要急急忙忙赶去挑水的日子。现在做饭用上了天然气,24小时的自来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今年65岁的唐瓉老人退休前是王村煤矿掘进区的区长,如今他和老伴及小女儿搬进了“两区改造”新居。见到记者时他正在家里做保健,对于退休后的新家,老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暖。告别了以前的老房子,老人也曾留恋过去,但是安静舒适的生活让老人体会到颐养天年的乐趣。
  同样住在矿山之外的运销站支部书记邓秉祥的感受则有些异样。他告诉记者,他80多岁的老岳父现在尽管住在宽敞的新住宅区,却经常怅然想起过去的自建房,多次要求回到已经拆掉的旧房子前去看一看。“那里毕竟保留着他一辈子几乎所有重要的回忆。”说这些话时,邓秉祥的表情有些复杂,一边是过去点滴的记忆,一边是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一切令他百感交集。而当和记者谈到下一代人对矿山的感受时,邓秉祥则显得释然了许多,“儿子现在在北京从事电脑专业工作,他不愿意回来,我也不希望他回来。所学专业与煤矿工作不对口是一个原因,而外面的环境显然更适合年轻人的发展。”
  结束采访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汽车驶离“两区改造”住宅区时,留在我们身后的是璀璨的夜景。
  如同许多历史久远的文化遗存一样,矿山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反映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在社会进步、工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许多工业实体及与其匹配的生活实体的消失,附着其上的信息与记忆也终将崩坍并逐渐消逝。
  也许,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其他文献
夜郎王款待汉朝使臣,问了句:汉孰与我大?  本是个寻常问题,谁叫人家夜郎国地处汉之西南,消息闭塞,民无所争,安居乐业,自是“未知有汉”,看到有个自称汉使的人初来乍到,好奇地随口一问有什么奇怪?    要命的是这天朝来使不是别人,竟是堕落文人司马相如,回去生生把一个疑问句子说成反问句:你们汉朝有我们夜郎国大么?从此一群远在天边的蛮夷以不知天高地厚的面目被记进了史书,成了历史的注脚。到了清代那个满纸狐
期刊
中国古代最爱更改地名的要数王莽,在他当政期间,几乎把全国能改的地名统统改了,以符合他“托古改制”的梦想。例如首都长安被改名常安,河南郡改称保忠信卿,雒(洛)阳改名义阳,无锡改名有锡。将全国的地名改一次已经够麻烦了,王莽却乐此不疲,差不多每年都改,有的郡名前后改了5次,最终又改回了原来的名称。不仅老百姓记不住,就是地方官也弄不明白,公文中都要加注新旧地名对照。  地名就是地名——一个特定的、有明确范
期刊
提起“金三角”不少人只知道它是一个制贩毒品的基地,那里有戒备森严的军队,常人难以接近,一不小还有生命危险。但它到底在什么位置,有多大,除了制贩毒品外还有什么,就很少人说得清楚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罂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毒品的泛滥,“金三角”被蒙上了神秘和贬义的色彩。  实际上“金三角”应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据考证,狭义“金三角”是指泰国和缅甸的界河麦赛河由西向东奔流到泰国清莱府的清盛
期刊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生是庐剧人,死为庐剧鬼,几代人专承下来-这个情结始终不变。”坐在记者面前的庐剧传承人黄冰,话语间,无不包含着对庐剧的深厚情感。如今,身为合肥市庐剧院副院长的黄冰,除了负责剧院的管理、运营等日常事务外,还要登台“挑大梁”,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操碎了心。  庐剧,原名“倒七戏”,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
期刊
“冷眼看去,你会觉得,他不像那种善讲会说的故事家,倒像一个朴朴实实的本分庄稼人。”追踪和研究谭振山民间故事二十余载的辽宁大学江帆教授如此总结她看到谭振山后的感受。1925年,谭振山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他当过村支书、会计、市政协委员……但他一直未变的身份是庄稼汉。他坚信“世间百行,种田为王”,在辽河平原耕作了一辈子。在村子里,他以“喜行善、重人缘、讲义气而出名。在太平庄的民俗活动中,始
期刊
2010年11月1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麦西热甫的存续状况受到威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渊源,多种宗教在此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在此撞击交融。产生于此的麦西热甫,其发展时间之久远,覆盖地区之广泛,表现形式之多样,品种和内容之
期刊
在豫北濮阳古黄河金堤的旁边,有一个千年古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积淀厚重,村民世世代代刻神、画神、敬神,和神对话,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神的影子。  刘堤口村依古黄河而居,旧稍小邢村、刘寨,隶属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新习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现有人口2600余人。据濮阳《开州志《记载,该村在唐朝时期已存在,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    悠久的历史 齐全的种类    刘堤口神像年画产生于生产水
期刊
徐坤    北京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5年开始研读易经。199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从师于朱伯昆教授,研读易学史。1993年协助北京周易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周止礼创办北京周易研究会。目前主持北京周易研究会日常工作。  在2011辛卯手三月,一白贪狼水星飞临到正南方离宫,二黑巨门土星飞到正北方坎宫,三碧禄存木星飞到西南坤宫,四绦木文昌星飞临到正东方震宫,五黄星飞临到东南方巽宫,六
期刊
羌历年为羌族的年节,因是农闲,羌族男女青年大多选择在羌历年期间结婚办喜事。  2005年农历一月二十二日,阿尔村的阿尔寨村民余成高起了大早儿,冬日的寒气透过洞开的大门在室内肆意穿梭,他升起塘火,又往里加了些木柴,跪在地上用力吹着柴火堆,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昏暗的四壁映得亮光点点,室内渐渐温和了起来。他的老伴给他泡好了茶水,然后把一壶水挂在了火塘上方。焦急的余成高起身到大门口去打探了一下,凌晨
期刊
慢条斯理地泡茶、喝茶,女孩子们安静地跟随长辈学习刺绣,男孩子们则泡在墨香里研习书法,没事时的消遣是花几个小时听一出风花雪月的折子戏……这些百年前中国人常态的生活方式,在当下被按下了快进键的中国显然早已不合时宜,但这些祖先传习下来的风俗和技艺难道就此死去?显然许多人也认为可惜。这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长期的老大难问题,那么,破题之希望究竟路在何方?  201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