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初的一场微雪,让大同煤矿口泉沟深处的王村煤业公司的街道上显得越发静谧。
这个建立于1970年的国有统配煤矿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与21世纪以后的资源枯竭,如今铅华洗尽,在静默中蓄积着力量。经过企业改制后,煤矿计划利用新技术向地下更深的煤层进行开采。
如今整座矿山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曾经喧闹繁华的街上只能看到零星轰鸣驶过的大型运输车辆,鼎盛时期近2万名矿工及家属随着改制调配和“两区改造工程”(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逐渐星散。目前矿上仅有2000多名职工在进行着煤炭的延伸开采和相关工作。职工家属搬离了矿山,绝大部分职工也都不在矿上居住,而是住在40公里外的“两区改造工程”住宅区,职工们每天坐着矿上的接送车上下班。学校、医院、商店、银行、邮局等生活服务设施急剧萎缩,甚至一些厂房也闲置下来。
这里已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场所,矿上最为集中的建筑群都与生产有关:办公楼、联合楼、火车站、员工培训中心,还有与之配套的单身公寓、员工餐厅等都聚集在矿山的中心。
过去的住宅区除了几栋单元楼作为临时休息之用保留下来之外,其余的几十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二层小楼和更多的遍布山上的棚户屋都被拆掉,夷为平地。
“这些地方都要种上树木,等你们明年夏天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绿色了。”王村煤业公司经理助理田苗指着眼前这片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被推平的原住宅区向记者介绍。在残雪的覆盖下还能看到零星砖块、瓦砾和干涸的井口。
这片过去的住宅区对面就是矿上的学校。
“王村矿一小学”的金属大字焊接在校门口的钢筋横梁上,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因为职工家属的搬迁,学校也已经废弃多年,现在这里成了材料库房。校园里堆满钢缆、钢筋、氧焊瓶,三座教学楼中的两座也变成仓库,另一座现在是办公室和工人的休息场所。走进昏暗的走廊,一间教室的门上贴着“杨云龙班”的字样,细看之下才明白这是一个工作班组的住地。推门进去,教室里摆着几张上下铺的铁床,还有上夜班的工人在角落里的床上酣睡。
与小学一街之隔的液压车间如今荒草丛生,地上堆满了各种锈蚀斑斑的废旧设备,车间外一条铁路通向远处的车站。
街道尽头危立着一家几近破败的理发馆,一个被封堵的门洞让人怀疑理发馆是不是已经关门停业,但由窗户探出的烟囱不停地冒着煤烟,又提示着这里应该还有人居住。
今年67岁的张秀荣是这家理发馆唯一一位理发员。从1970年王村矿建矿到现在40年了,她一直在这里工作。上午10点,她正在专心地为唯一的一名顾客理着发。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了,理发台上的镜子是当年“王村街革命委员会”发给理发馆的奖品,张秀荣的白色上衣还是上世纪70年代矿上发的工作服。屋内取暖用的旧煤炉,屋顶凌乱的电线,处处透着那么一种孑然遗世的味道。
过去这里地处矿上的文化、社交中心,而今这家理发馆却在岁月的风蚀中干枯成一个孤独奇特的标本,见证着一个行业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事实上,资源枯竭和“两区改造工程”是王村煤矿变成一座空寂之城的根本原因。资源枯竭导致生产人员数量减少,“两区改造”又使得职工和家属搬离矿山,生产区与生活区截然分开,昔日热闹的矿山就此归于沉寂。
建国60年来,大同煤矿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20多亿吨优质廉价煤炭资源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简易搭建、破旧不堪的工矿棚户区。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6年时间完成。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有近10万户、30多万员工家属住上新楼房。
离开王村煤矿,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黄昏时分赶到了“两区改造”住宅区。宽阔的街道、高大的楼宇、鳞次栉比的店铺、规划有序的小区让我们感觉一头撞进了一座平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
我们在G区遇到了王村煤矿的大车库司机幸岳雷。他就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一家五口在2007年搬进了新居。尽管单位离家40公里,上下班来回需要两个小时,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一切都方便。老幸说,如今住房变了,生活环境变了,生活内容也变了,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人们,平生第一次住进有大窗户的楼房,第一次用上暖气。过去30多年都住在棚户屋里,夏天漏雨,冬天缺水,每天重复的都是打炭、劈柴、生火做饭、下了班还要急急忙忙赶去挑水的日子。现在做饭用上了天然气,24小时的自来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今年65岁的唐瓉老人退休前是王村煤矿掘进区的区长,如今他和老伴及小女儿搬进了“两区改造”新居。见到记者时他正在家里做保健,对于退休后的新家,老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暖。告别了以前的老房子,老人也曾留恋过去,但是安静舒适的生活让老人体会到颐养天年的乐趣。
同样住在矿山之外的运销站支部书记邓秉祥的感受则有些异样。他告诉记者,他80多岁的老岳父现在尽管住在宽敞的新住宅区,却经常怅然想起过去的自建房,多次要求回到已经拆掉的旧房子前去看一看。“那里毕竟保留着他一辈子几乎所有重要的回忆。”说这些话时,邓秉祥的表情有些复杂,一边是过去点滴的记忆,一边是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一切令他百感交集。而当和记者谈到下一代人对矿山的感受时,邓秉祥则显得释然了许多,“儿子现在在北京从事电脑专业工作,他不愿意回来,我也不希望他回来。所学专业与煤矿工作不对口是一个原因,而外面的环境显然更适合年轻人的发展。”
结束采访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汽车驶离“两区改造”住宅区时,留在我们身后的是璀璨的夜景。
如同许多历史久远的文化遗存一样,矿山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反映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在社会进步、工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许多工业实体及与其匹配的生活实体的消失,附着其上的信息与记忆也终将崩坍并逐渐消逝。
也许,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这个建立于1970年的国有统配煤矿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与21世纪以后的资源枯竭,如今铅华洗尽,在静默中蓄积着力量。经过企业改制后,煤矿计划利用新技术向地下更深的煤层进行开采。
如今整座矿山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曾经喧闹繁华的街上只能看到零星轰鸣驶过的大型运输车辆,鼎盛时期近2万名矿工及家属随着改制调配和“两区改造工程”(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逐渐星散。目前矿上仅有2000多名职工在进行着煤炭的延伸开采和相关工作。职工家属搬离了矿山,绝大部分职工也都不在矿上居住,而是住在40公里外的“两区改造工程”住宅区,职工们每天坐着矿上的接送车上下班。学校、医院、商店、银行、邮局等生活服务设施急剧萎缩,甚至一些厂房也闲置下来。
这里已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场所,矿上最为集中的建筑群都与生产有关:办公楼、联合楼、火车站、员工培训中心,还有与之配套的单身公寓、员工餐厅等都聚集在矿山的中心。
过去的住宅区除了几栋单元楼作为临时休息之用保留下来之外,其余的几十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二层小楼和更多的遍布山上的棚户屋都被拆掉,夷为平地。
“这些地方都要种上树木,等你们明年夏天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绿色了。”王村煤业公司经理助理田苗指着眼前这片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被推平的原住宅区向记者介绍。在残雪的覆盖下还能看到零星砖块、瓦砾和干涸的井口。
这片过去的住宅区对面就是矿上的学校。
“王村矿一小学”的金属大字焊接在校门口的钢筋横梁上,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因为职工家属的搬迁,学校也已经废弃多年,现在这里成了材料库房。校园里堆满钢缆、钢筋、氧焊瓶,三座教学楼中的两座也变成仓库,另一座现在是办公室和工人的休息场所。走进昏暗的走廊,一间教室的门上贴着“杨云龙班”的字样,细看之下才明白这是一个工作班组的住地。推门进去,教室里摆着几张上下铺的铁床,还有上夜班的工人在角落里的床上酣睡。
与小学一街之隔的液压车间如今荒草丛生,地上堆满了各种锈蚀斑斑的废旧设备,车间外一条铁路通向远处的车站。
街道尽头危立着一家几近破败的理发馆,一个被封堵的门洞让人怀疑理发馆是不是已经关门停业,但由窗户探出的烟囱不停地冒着煤烟,又提示着这里应该还有人居住。
今年67岁的张秀荣是这家理发馆唯一一位理发员。从1970年王村矿建矿到现在40年了,她一直在这里工作。上午10点,她正在专心地为唯一的一名顾客理着发。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了,理发台上的镜子是当年“王村街革命委员会”发给理发馆的奖品,张秀荣的白色上衣还是上世纪70年代矿上发的工作服。屋内取暖用的旧煤炉,屋顶凌乱的电线,处处透着那么一种孑然遗世的味道。
过去这里地处矿上的文化、社交中心,而今这家理发馆却在岁月的风蚀中干枯成一个孤独奇特的标本,见证着一个行业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事实上,资源枯竭和“两区改造工程”是王村煤矿变成一座空寂之城的根本原因。资源枯竭导致生产人员数量减少,“两区改造”又使得职工和家属搬离矿山,生产区与生活区截然分开,昔日热闹的矿山就此归于沉寂。
建国60年来,大同煤矿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20多亿吨优质廉价煤炭资源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简易搭建、破旧不堪的工矿棚户区。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6年时间完成。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有近10万户、30多万员工家属住上新楼房。
离开王村煤矿,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黄昏时分赶到了“两区改造”住宅区。宽阔的街道、高大的楼宇、鳞次栉比的店铺、规划有序的小区让我们感觉一头撞进了一座平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
我们在G区遇到了王村煤矿的大车库司机幸岳雷。他就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一家五口在2007年搬进了新居。尽管单位离家40公里,上下班来回需要两个小时,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一切都方便。老幸说,如今住房变了,生活环境变了,生活内容也变了,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人们,平生第一次住进有大窗户的楼房,第一次用上暖气。过去30多年都住在棚户屋里,夏天漏雨,冬天缺水,每天重复的都是打炭、劈柴、生火做饭、下了班还要急急忙忙赶去挑水的日子。现在做饭用上了天然气,24小时的自来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今年65岁的唐瓉老人退休前是王村煤矿掘进区的区长,如今他和老伴及小女儿搬进了“两区改造”新居。见到记者时他正在家里做保健,对于退休后的新家,老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暖。告别了以前的老房子,老人也曾留恋过去,但是安静舒适的生活让老人体会到颐养天年的乐趣。
同样住在矿山之外的运销站支部书记邓秉祥的感受则有些异样。他告诉记者,他80多岁的老岳父现在尽管住在宽敞的新住宅区,却经常怅然想起过去的自建房,多次要求回到已经拆掉的旧房子前去看一看。“那里毕竟保留着他一辈子几乎所有重要的回忆。”说这些话时,邓秉祥的表情有些复杂,一边是过去点滴的记忆,一边是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一切令他百感交集。而当和记者谈到下一代人对矿山的感受时,邓秉祥则显得释然了许多,“儿子现在在北京从事电脑专业工作,他不愿意回来,我也不希望他回来。所学专业与煤矿工作不对口是一个原因,而外面的环境显然更适合年轻人的发展。”
结束采访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汽车驶离“两区改造”住宅区时,留在我们身后的是璀璨的夜景。
如同许多历史久远的文化遗存一样,矿山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反映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在社会进步、工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许多工业实体及与其匹配的生活实体的消失,附着其上的信息与记忆也终将崩坍并逐渐消逝。
也许,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