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诵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古诗词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学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诵读和理解的好坏能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民族的热爱,体会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感情延续。就初中学生来说,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让这个年龄层的学生掌握诗词篇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审美观念,陶冶情操。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古诗词的诵读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审美;想象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学史的国度,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文字,传颂下来的唯美篇章数不胜数,尤其是唐诗、宋词以及元曲,是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重要遗产,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骄傲。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是作为初中语文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是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见,这部分的教学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分数。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经过了几次的改版修订,对于选入其中的大量古诗词进行了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教学中,对于这些诗词的诵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只是侧重于文字的翻译上,并没有注重渲染其美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建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中的美。
  一、诗词引入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审美感知
  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导入环节比较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导入环节要注重如何将学生带人到审美感知中。学生有了审美的心境,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长久的情绪感知,在体验感知方面会有情绪色彩。在古诗词诵读课讲解中,可以静心设计好与本文相匹配的引入语,可以是作者方面事情的介绍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诗词的学习产生好奇心,这样有助于古诗词诵读课的学习。其次,就古诗词诵读课导入的方法来说,可以根据要讲授的诗词篇章找出相符的音乐来进行导入。音乐本身就具有感召力,其优美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是能够将思维与感情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方式。从古到今,大部分的古诗词都能够以配乐吟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是元曲。还有很多富有风味的诗词被改编成歌曲广为传唱。学生本身就对音乐感兴趣,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创建优美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此外,还有一种导入方式就是图片引入。绘画作品本身就富有艺术性,具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古诗词中运用绘画艺术引入课题,能够在了解诗词初步阶段产生鲜明的艺术境界,带给学生诗词韵味。当然,导入课题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的,其目的都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审美感知的。
  二、注意诵读,充分感知诗词中体现的美感
  初中阶段的诗词诵读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诗词的诵读,对于诗词的欣赏,在反复诵读中能够体会出其中所反映出的感情,学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词创作时的情境美。在诵读时,不能仅仅是为“读”而读,而是教师能够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必要时进行引导点拨。对于汉语言文化来说,语音语调的处理,以及诗词停顿的字句都非常重要。如:五言律诗诗词一般可划分为“二加三”或“二加一加二”的格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应力是体现在诗歌的话,尤其是那些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在诵读语调的处理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语调的高低、节奏的轻重缓急等。而在情感的渗透上,要注重把握是激越昂扬还是悲凉凄清,是悲愤深沉还是平和恬淡等。一般来说,平生的词句舒缓而流连,仄声的词句挺拔而雄健,平仄词句的错落高低,自然地形成主观情感的起伏和客观物象的宏大与微小。
  如:在朗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可以是“二/二/三”的节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重读的音主要有“暗飞声”、“满洛城”、“闻折柳”、“故园情”等。尤其在朗读“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时,要注意“此夜”稍微平缓,“曲中”开始上扬,“闻折柳”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作者写作时的思乡之情。“何人”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不起”处开始下降,至“故园情”时稍微拖长顿收,通过对于远处笛声的表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之情。众所周知,古诗词都是具有严格的押韵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正确的停顿能够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慢慢读出其中的感情色彩。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诵读其中的词句能够充分理解作者当时弃官归田的决心和不与其同流合污的心态。
  三、通过字句的理解,体会诗词的美境
  古代诗词的美感美境主要是与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互交融的境界,是作者思维情感与生活状态相互统一的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诗句中的文字内容,体会诗人的意境,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品味诗句情境,达到美感熏陶,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情境感知诗句,音乐烘托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音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的重要方式,运用音乐走进古诗词,可以很好的烘托气氛,感知情境。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圆十分的思念兄弟的感情被改编为《但愿人长久》的歌曲,广为传唱,很好的诠释了苏轼的情感表达。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诗词进行不同的情境设置,学生富有感情的诵读,展开丰富的联想,感知诗句的特殊含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古诗词的诵读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对于古诗词理解程度的提高,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词的魅力,体会其中韵味,同时,也能够体现古诗词诵读的特殊性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苏常杰.语文应重视诵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措施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007年9月20—22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2007年年会在山东聊城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
期刊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实践运用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活动开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涉及听说读写多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庞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教学是一个学生认知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互动策略,引导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初
2007年5月24—28日,由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暨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议得到美国J.威廉·富布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这是目前全国中小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  第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出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