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张修复过的画(图1),也是提醒我该尊重子轩言行的“警告牌”。
前天晚上,子轩做完作业,说要画画,并对我们说:“我画画时,你们都别进来!”呵,小屁孩需要独立的空间了!我在客厅沙发坐定,懒得睬他。
大约10分钟后,房中传来子轩的惨叫声。我冲进去,原来从书橱抽水彩笔时其他东西掉落砸中了他脑袋。我查看后确定并无大碍,子轩又趴到书桌继续画。或许是好奇心作祟,我凑过去看子轩的画,瞥到画面的瞬间,我的心就柔了:画面中是妈妈在喂子轩吃饭,子轩还写上了“妈妈,我爱您”。孩子定是从妈妈喂饭的日常细节体会到了妈妈的宠爱吧。忍不住赞叹:“真好啊!不要我们进来,是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吗?”也许是我的话提示了子轩“妈妈没有遵守约定”,子轩一边猛地用身体扑住画面一边怒喊:“你出去!不是叫你别进来吗?哼!”子轩的表现太让我意外,我的内心有点接受不了,于是也愤言:“至于吗?你画好了不也会给我看吗?有什么好遮掩的!”随之走出房间。
刚坐定,子轩手叉着腰走出来,气势汹汹地宣布:“我把画撕了!”我将信将疑地再进他房间,果然在书桌边的纸篓里发现撕裂的画纸!当时的我真是怒不可遏,也心痛无比:这孩子怎么了?一瞬间突然感觉很无奈,很无力,很无语。
也许我的冷静漠然是子轩没有料到的,不知过了多久,他一个人叹息:“唉,没有画交老师了。”此刻的他终于冷静了些。其实在冷峙的过程中我也想了很多:虽然真有痛揍他一顿的冲动,但那样只能换来激烈的哭闹,以及汗湿的衣服,本已就感冒的孩子咳嗽也许还会加剧。显然那不是我所希望的结果。而且也反思着:是我破坏了约定,孩子的怒也许只在于我对他言语的漠视。这么想着,内心早已没了起初的怒火,所以听到子轩的叹息,我说:“也许,妈妈有办法。”
子轩看着我把一张张皱巴巴的“零件”重新粘合,感慨:“真的可以啊!妈妈好厉害!”同时,他也参与其中,建议哪片纸先粘,哪片纸后粘,心情好了许多。
终于大功告成,我对子轩说:“这下,你可以把画交给老师了。”子轩顿了下,说:“我看还是别交了。”我不解:“为什么?”子轩:“妈妈,你没发现吗?”在他的提示下细看画面,真是哭笑不得——原本的“妈妈,我爱您”已被他改成了“妈妈,我不爱您”,画面右上角还添画了个头上冒火大哭的人脸。画画的传情达意功能发挥得如此透彻,小小子轩虽然老是惹得妈妈发火生气,但他心里肯定是不喜欢那样的妈妈。
唉,孩子啊,你的纠结,你的嘴硬,你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妈妈啊!做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妈妈如此难做!但,你是妈妈的宝贝,是妈妈无法割舍的甜蜜负担。妈妈唯有伴你成长,一起成长。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你会犯错,妈妈也会,让我们彼此多些理解,多些包容,多些信任,有话好好说,好吗?
第二天,子轩完成作业后又拿出画纸。第一张,第二张,都不满意,自己发现这次画的都没撕掉的那幅画好。唉,世上有多少事能重来?画画也是。我开导:“可以画其他内容啊。你想想哪些事和喂饭一样也体现了妈妈对你的关爱?”子轩是聪明的,很快就想到了,低头画起来。这次,我故意走开,并说:“如果你需要,就喊我吧!”
一会儿,子轩在房中喊:“妈妈,你说我涂什么颜色好呢?”我笑着走进去,看他画的是妈妈在煤气灶上炒菜,宝宝坐在桌前准备吃的景象,画面上依然写着:妈妈,我爱您(图2)。感性的我眼睛潮湿了,亲亲子轩脑袋,对他说:“妈妈也爱你,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宝贝。”子轩凑近我耳朵:“对不起,妈妈,我昨天不该向你发火。”
含着泪,我嘴角上扬。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
前天晚上,子轩做完作业,说要画画,并对我们说:“我画画时,你们都别进来!”呵,小屁孩需要独立的空间了!我在客厅沙发坐定,懒得睬他。
大约10分钟后,房中传来子轩的惨叫声。我冲进去,原来从书橱抽水彩笔时其他东西掉落砸中了他脑袋。我查看后确定并无大碍,子轩又趴到书桌继续画。或许是好奇心作祟,我凑过去看子轩的画,瞥到画面的瞬间,我的心就柔了:画面中是妈妈在喂子轩吃饭,子轩还写上了“妈妈,我爱您”。孩子定是从妈妈喂饭的日常细节体会到了妈妈的宠爱吧。忍不住赞叹:“真好啊!不要我们进来,是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吗?”也许是我的话提示了子轩“妈妈没有遵守约定”,子轩一边猛地用身体扑住画面一边怒喊:“你出去!不是叫你别进来吗?哼!”子轩的表现太让我意外,我的内心有点接受不了,于是也愤言:“至于吗?你画好了不也会给我看吗?有什么好遮掩的!”随之走出房间。
刚坐定,子轩手叉着腰走出来,气势汹汹地宣布:“我把画撕了!”我将信将疑地再进他房间,果然在书桌边的纸篓里发现撕裂的画纸!当时的我真是怒不可遏,也心痛无比:这孩子怎么了?一瞬间突然感觉很无奈,很无力,很无语。
也许我的冷静漠然是子轩没有料到的,不知过了多久,他一个人叹息:“唉,没有画交老师了。”此刻的他终于冷静了些。其实在冷峙的过程中我也想了很多:虽然真有痛揍他一顿的冲动,但那样只能换来激烈的哭闹,以及汗湿的衣服,本已就感冒的孩子咳嗽也许还会加剧。显然那不是我所希望的结果。而且也反思着:是我破坏了约定,孩子的怒也许只在于我对他言语的漠视。这么想着,内心早已没了起初的怒火,所以听到子轩的叹息,我说:“也许,妈妈有办法。”
子轩看着我把一张张皱巴巴的“零件”重新粘合,感慨:“真的可以啊!妈妈好厉害!”同时,他也参与其中,建议哪片纸先粘,哪片纸后粘,心情好了许多。
终于大功告成,我对子轩说:“这下,你可以把画交给老师了。”子轩顿了下,说:“我看还是别交了。”我不解:“为什么?”子轩:“妈妈,你没发现吗?”在他的提示下细看画面,真是哭笑不得——原本的“妈妈,我爱您”已被他改成了“妈妈,我不爱您”,画面右上角还添画了个头上冒火大哭的人脸。画画的传情达意功能发挥得如此透彻,小小子轩虽然老是惹得妈妈发火生气,但他心里肯定是不喜欢那样的妈妈。
唉,孩子啊,你的纠结,你的嘴硬,你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妈妈啊!做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妈妈如此难做!但,你是妈妈的宝贝,是妈妈无法割舍的甜蜜负担。妈妈唯有伴你成长,一起成长。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你会犯错,妈妈也会,让我们彼此多些理解,多些包容,多些信任,有话好好说,好吗?
第二天,子轩完成作业后又拿出画纸。第一张,第二张,都不满意,自己发现这次画的都没撕掉的那幅画好。唉,世上有多少事能重来?画画也是。我开导:“可以画其他内容啊。你想想哪些事和喂饭一样也体现了妈妈对你的关爱?”子轩是聪明的,很快就想到了,低头画起来。这次,我故意走开,并说:“如果你需要,就喊我吧!”
一会儿,子轩在房中喊:“妈妈,你说我涂什么颜色好呢?”我笑着走进去,看他画的是妈妈在煤气灶上炒菜,宝宝坐在桌前准备吃的景象,画面上依然写着:妈妈,我爱您(图2)。感性的我眼睛潮湿了,亲亲子轩脑袋,对他说:“妈妈也爱你,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宝贝。”子轩凑近我耳朵:“对不起,妈妈,我昨天不该向你发火。”
含着泪,我嘴角上扬。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