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就《包身工》中的“‘芦柴棒’,去烧火!”这一修辞现象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修辞 借喻 借代
修辞对于语言的建构和美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作文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修辞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对修辞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也有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下面,笔者就《包身工》中的一个修辞现象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教材的习题集里有这样一道题:……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包身工》)文中称呼“芦柴棒”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A、借代 B、拟物C、夸张D、比喻
习题集中给出的答案是D(比喻),而有的老师和很多学生却认为答案是A(借代),究竟是“比喻”恰当还是“借代”正确呢?
二、“借喻”论
我们语文老师们就这个问题翻阅资料、引经据典地进行了考证辨析,大多还是倾向“借喻”。其理由如下:
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是这样说的:借喻和借代有相近的地方;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很多的语文资料都持这种观点。
依据以上理论,“芦柴棒”可以改为明喻:那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瘦得像芦柴棒——把瘦小女孩比喻成芦柴棒。所以,“芦柴棒”名正言顺是“借喻”而不是“借代”。
三、“借代”论
也有一部分语文老师认为,这里的“芦柴棒”运用的修辞格应是“借代”最为恰当。理由如下:
杨春霖、刘帆主编的《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对借代的解说中没有“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这句话,却有“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句话;而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没有“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句话,其它内容两者基本类似。
这部分老师认为,此题产生分歧的原因就在于“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两句话。用“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来区别二者是不够科学准确的,因为借喻中明确指出“喻中有代”,“喻中有代”中的这个“代”就应是“代替”之意,即借喻可理解为是“特殊形式的借代”。而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的借代侧重“相关性”中的“侧重”的内涵,并没有完全排除“借代也可相似性”的思想,只是“侧重”而已。
所以,这部分老师认为,二者的差别不能用“能不能改为明喻”来考量,而应以“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其中的“芦柴棒”明显是侧重于指称“某人”,是一种代替作用,而不是侧重于打比方说她瘦。
四、笔者的意见
综上论述,结合对语言实践中的理解,笔者认为,借喻都有借代的意思,少数的借代有借喻的意思。所以,关于借喻与借代的不同可表述为: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绝大多数的借代则不能”,“ 借喻是喻中有代,但借喻着重在比方而不是代;借代则重在指称,少数借代也有喻之意”。
关于“芦柴棒”这个例子,笔者认为,《包身工》中的“芦柴棒”在文中的修辞法有两种:一种是比喻,象“他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他的名字”,这里的芦柴棒就是比喻。一种是借代, “‘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这个“芦柴棒”就是侧重借代的修辞。前一个例子中的“芦柴棒”重在类比,后一个例子中的“芦柴棒”重在代替,仔细比较就能看出比喻与借代的差异。不过,没前面的比喻为前提,后面的借代就难以成立,这也正是开头这个例题出现理解分歧的原因所在。
五、本题给我们的启示
1、中国的语言现象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对其理解就会出现千人千理解的局面。这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方向:语文教育不能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现在的语文教育却恰恰在这一点很普遍——扼杀了一部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局面一定要扭转到语文教育的本质上来。
2、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迷信权威、照本宣科,既要善于继承传统,又要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否则,语文教育就会陷入困境,学生们也会在“死读书”、“读死书”中最后“读书死”。
3、中学语文教育要走向开放。语文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大语文格局,而学校的语文教育却把其拘泥在一个小范围内,这与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相匹配的。我们要使语文真正走向生活、深入生命,使语文生动起来、丰满起来、有意义起来,而不是只在课堂上搞一些文字猜谜游戏。
关键词:修辞 借喻 借代
修辞对于语言的建构和美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作文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修辞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对修辞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也有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下面,笔者就《包身工》中的一个修辞现象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教材的习题集里有这样一道题:……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包身工》)文中称呼“芦柴棒”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A、借代 B、拟物C、夸张D、比喻
习题集中给出的答案是D(比喻),而有的老师和很多学生却认为答案是A(借代),究竟是“比喻”恰当还是“借代”正确呢?
二、“借喻”论
我们语文老师们就这个问题翻阅资料、引经据典地进行了考证辨析,大多还是倾向“借喻”。其理由如下:
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是这样说的:借喻和借代有相近的地方;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很多的语文资料都持这种观点。
依据以上理论,“芦柴棒”可以改为明喻:那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瘦得像芦柴棒——把瘦小女孩比喻成芦柴棒。所以,“芦柴棒”名正言顺是“借喻”而不是“借代”。
三、“借代”论
也有一部分语文老师认为,这里的“芦柴棒”运用的修辞格应是“借代”最为恰当。理由如下:
杨春霖、刘帆主编的《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对借代的解说中没有“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这句话,却有“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句话;而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没有“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句话,其它内容两者基本类似。
这部分老师认为,此题产生分歧的原因就在于“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这两句话。用“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来区别二者是不够科学准确的,因为借喻中明确指出“喻中有代”,“喻中有代”中的这个“代”就应是“代替”之意,即借喻可理解为是“特殊形式的借代”。而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的借代侧重“相关性”中的“侧重”的内涵,并没有完全排除“借代也可相似性”的思想,只是“侧重”而已。
所以,这部分老师认为,二者的差别不能用“能不能改为明喻”来考量,而应以“借喻着重在比方,借代则重在指称”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其中的“芦柴棒”明显是侧重于指称“某人”,是一种代替作用,而不是侧重于打比方说她瘦。
四、笔者的意见
综上论述,结合对语言实践中的理解,笔者认为,借喻都有借代的意思,少数的借代有借喻的意思。所以,关于借喻与借代的不同可表述为: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绝大多数的借代则不能”,“ 借喻是喻中有代,但借喻着重在比方而不是代;借代则重在指称,少数借代也有喻之意”。
关于“芦柴棒”这个例子,笔者认为,《包身工》中的“芦柴棒”在文中的修辞法有两种:一种是比喻,象“他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他的名字”,这里的芦柴棒就是比喻。一种是借代, “‘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这个“芦柴棒”就是侧重借代的修辞。前一个例子中的“芦柴棒”重在类比,后一个例子中的“芦柴棒”重在代替,仔细比较就能看出比喻与借代的差异。不过,没前面的比喻为前提,后面的借代就难以成立,这也正是开头这个例题出现理解分歧的原因所在。
五、本题给我们的启示
1、中国的语言现象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对其理解就会出现千人千理解的局面。这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方向:语文教育不能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现在的语文教育却恰恰在这一点很普遍——扼杀了一部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局面一定要扭转到语文教育的本质上来。
2、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迷信权威、照本宣科,既要善于继承传统,又要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否则,语文教育就会陷入困境,学生们也会在“死读书”、“读死书”中最后“读书死”。
3、中学语文教育要走向开放。语文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大语文格局,而学校的语文教育却把其拘泥在一个小范围内,这与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相匹配的。我们要使语文真正走向生活、深入生命,使语文生动起来、丰满起来、有意义起来,而不是只在课堂上搞一些文字猜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