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与“悱”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pl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学生思考不出来的时候引导他,在他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时候启发他。学生要先主动去学习,实现自主,自主学习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阐述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一、引情激趣,让学生乐于自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方法只要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还要以情动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情激趣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带来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其中,多媒体教学为创设情景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生动画面,使课文更容易理解,内容更容易掌握。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竞赛,让学生乐于自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强调身体性的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交替进行参与学习,让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动”中获得新知,达到课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
  3.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乐于自主
  课堂上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指导学生学习,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如此。教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会使学生受到鼓舞而获得愉快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热情和兴趣也随之高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也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就会主动地学习语文了。
  4.作业布置要创新,让学生乐于探究
  作业布置要力求创新,不求“量”但求“质”。对各层次学生布置作业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而且完成每次作业都要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非常有效。”例如教学《社戏》一课时,让学生去回忆自己生活中与作者相似的“偷豆”事件,并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去做,没有把它当作作业,而是一种娱乐。
  5.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要把学生当作孩子看待,有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和他们一样,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我想,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教条,多些情趣;少些灌输,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会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
  1.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目标就是方向。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年仅12岁的周恩来发出了令全班师生震撼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历代读书人的人生意义所在。有了目标,书才读得好,读得有意义。
  (2)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下苦功、耐寂寞学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学海无涯,只有敢于面对挑战才能到达梦想的彼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读书做学问要执着,只有不懈奋斗才能收获成功。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历经磨砺,豁然开朗,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我们应追求这三种境界,要有敢于攀登的勇气、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决心。
  (3)充实我们的学习内容,既面向书本,更面向实践,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客观规律的探索,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沉淀,我们理应把书本知识学扎实。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注重创新学习,鼓励批判质疑,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复读机式学习只能学到知识,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才能掌握能力。我们应站在前人肩膀上创造性学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破除旧见,推陈出新。而创新的前提是质疑,这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
  (1)建立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2)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思考的方向和内容,教师要创设一点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到有关问题中去,从而诱发学生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在探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让学生练,学生获得了学习主动权,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掌握知识技能,发挥智力,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从七年级开始就教给学生如何预习课文,一般情况下按以下五步走:读一读,写一写,查一查,赏一赏,问一问。这样既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引发探究,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懂文章内容。
  写一写,写写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写出文中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一来可以加强学习的记忆,二来可以留下学习的痕迹,以便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查一查,查查文中的字词句,查查作者的情况及写作背景。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对理解课文内容非常重要,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查一查相关资料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究。
  赏一赏,可以赏文中的优美、经典的语句、段落,甚至可以是一个字、词的用法,还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也可以是文章的主旨思想等。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书上写写自己的看法。
  问一问,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在预习案上还有哪些问题没能独立解决?自己对于文章的学习还存在哪些疑惑?这些都要想一想,问一问,这样听课才能有目标,有重点。
  当然这是针对一般的课文,对于诗歌、议论文等,老师在学生预习前除了可以提供导学案,更多的是要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例如诗歌的预习,按照上面的五步法也可以,但还要作进一步的方法指导,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描绘画面的想象,情感的抒发等。
  预习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在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精讲点拨了,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
  以学定教的一般教学样式:
  预学导学讨论展示精评检测
  (前题)(关键)(基础)(核心)(难点)(保证)
  先学后教点题画睛合作学习成果交流有效互动及时反馈
  先练后评提出问题生教生质疑解惑因生点拨课课清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检测反馈,完成每一课的学习,在主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让学生“悱”与“愤”。学习是一种彰显个性、主动性极强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才是主动的,快乐的。
其他文献
再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公开信  清明时节泪纷纷 抗战遗孤欲断魂  借问平反昭雪路 童叟遥指北京城  抗日英雄许季鸿 江苏射阳老贫农  半工半读念大学 毕业从教当老师  投身射阳敌工部 上線部长潘荫吾  密组“海南联络站” 成员有侄许继云  梁玉台和戴正兴 深入据点斗日伪  1943 1945年 “地下情侦”整三年 
[摘 要:制冷设备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和部门,例如工业、采矿、贸易、医疗和服务行业。制冷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确保人工冷却环境质量的前提。传统的常规检查方法中有很多不必要的停止和检查,导致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随着诸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之类的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制冷系统的故障预测和诊断已被集成到现代控制技术中,可以执行系统维护,减少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尽管该技术已在采暖、通风和空调领域
[摘 要:海明威小说包括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和叙事聚焦四个要素,在小说中应用这四个叙事要素能够呈现出不断变换又相互交织的状态。本文将深入分析与解读海明威小说所具有的四个叙述要素,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海明威小说提供帮助。  关键词:叙事艺术;小说;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巨匠,他依靠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在20世纪的美国文学界掀起了新的创作浪潮,很多读者欣赏他的作品。现如今,在文学中海明威作品
[摘 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小学音乐课作为指导学生体验音乐魅力的活动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前,音乐教育活动一般都是以教师教育为基础的,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完全缺乏沟通,最终使学生们不愿意学习音乐,导致教学质量差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摆脱这种状况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帮助小学音乐教师。  关键词:体态律动思想;小学低段音
[摘 要:幼儿教育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第一个教育阶段,也是他们的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开展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希望能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时间策略]  自信心是一种对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心理品质。幼儿时期是培养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培养自
什么是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文言文即上古的文言作品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这些藏于历代典籍中绝大部分真正优秀的文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选篇,时代上纵横古今,形式上百花齐放,内容上万象更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些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和历史,是古代文化的浓缩。然而,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却长期处于尴尬状态。钱梦龙老师曾形象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
[摘 要:科学是小学的重点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该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对多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给教学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巨大挑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当前智慧课堂的建设要求,真正提高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积极性,有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探索信息
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又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要求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结尾:女主人公娜拉出走,“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戏戛然而止,但言有尽而意无穷,萧伯纳评论“这一关门声比滑铁卢或赛顿的大炮还要响”,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人生。文学作品的不朽意义,正在于它的文本是建立在多重理解的基础之上。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蕴含着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召唤结构,一部作品的效果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隐藏在意义空白处的意味深长的沉默。因此,要把握一个客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