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Y两优2号种子萌发期及苗期中亲优势浅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超级稻Y两优2号在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杂种优势表现,分析其杂种优势生理学基础。[方法]对杂交组合Y两优2号及其亲本的种子萌发情况和秧苗素质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测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Y两优2号从种子萌发开始就具有比亲本强的生长优势。苗期,无论是在室内的水培环境还是室外的大田环境,杂交组合Y两优2号在播种后20 d(DAS20)和播种后30 d(DAS30)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地上部鲜重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随着幼苗生育进程的推进,Y两优2号的大部分性状在DAS30比DAS20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结论]Y两优2号这些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杂交水稻的植株形态建成和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水稻;种子萌发;苗期;杂种优势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050-04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and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heterosis of a super rice Y Liangyou 2 at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stage. [Method] The main indicators of Y Liangyou 2 and parents at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stag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brid combination Y Liangyou 2 exhibited heterosis for all measured traits, including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ermination index,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ght of seedlings, indicating that Y Liangyou 2 had stronger growth vigor than its parents since the germination stage. In the seedling stage, Y Liangyou 2 showed heterosis for all the traits both at 20 days after sowing (DAS20) and 30 days after sowing (DAS30) under the indoor hydroponic environment and outdoor field environment. Of these, fresh weight of seedling showed the largest relative midparent heterosis. As the growth process of Y Liangyou 2 goes, Y Liangyou showed greater heterosis at DAS30 than DAS20 for most of the traits. [Conclusion] Thes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 Liangyou 2 provide useful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t type, highyielding and stability of hybrid rice.
  Key wordsRice;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stage; Heterosis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2/3 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1]。我国每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在3 00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1]。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满足这种需求,提高水稻产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50余年前,我国开始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并于1976 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交稻。目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杂交水稻总产量约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2/3[2-3]。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F1在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其在生长势、生活力、生物量、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表现超过双亲的现象。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水稻杂种优势是一个综合的生理反应,从种子萌发生长开始到种子成熟,涉及杂交后代的整个生育期。目前,关于杂种优势生理学基础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该研究衡量杂种优势的指标是中亲优势和相对中亲优势。中亲优势是指杂种(F1)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超出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计算公式为F1-(P1+P2)/2;相对中亲优势是指杂种(F1)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超出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与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百分比,计算公式为(F1-MP)/MP×100%,其中MP=(P1+P2)/2。超级稻Y两优2号具有株叶形态理想、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特点[7],笔者以超级稻Y两优2号为研究材料,对其及双亲萌发期和苗期生长优势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为杂种优势生理学基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水稻种子为Y两优2号杂交种,母本Y58S和父本远恢2号,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均为新种子。   1.2方法
  1.2.1发芽试验。2015年5月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进行发芽试验。选择饱满的水稻种子,用1%的过氧化氢消毒,然后于25 ℃恒温箱中浸种1 d,用蒸馏水洗净待用,从经过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300粒,置于垫有2层湿滤纸的发芽盒中。每个发芽盒100粒,3次重复,置床完毕后用喷壶喷洒少量无菌水,使种子与发芽床接触良好,放置在30 ℃ 恒温、光照250~1 250 Lx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培养。发芽期间,检查幼苗培养室内发芽床的水分,及时补水。置床后24 h开始记载发芽数,以后每12 h记载1次发芽数,测定指标包括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干重。每个材料选取10个样品,称量幼苗鲜重,然后放入104 ℃烘箱中烘干4 h后称幼苗干重,具体计算方法参照文献[4,8-9]。计算Y两优2号萌发期中亲优势及相对中亲优势表现。
  1.2.2苗期试验。苗期试验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室内水培营养液中进行,另一部分在室外大田环境进行。2015年夏季,待Y两优2号及其亲本的种子在实验室浸种、催芽后,将露白一致的种子播于底部带有尼龙网的泡沫板小孔中,每个泡沫板共10排,每排10孔,每孔2粒种子,之后置入营养液水培,设置3次重复,7 d换1次营养液。营养液pH设置为5.3左右,各营养元素含量:NH4NO3 1.4 mmol/L、NaH2PO4 0.3 mmol/L、K2SO4 0.5 mmol/L、FeEDTA 50 μmol/L、FeCl3 30 μmol/L、CaCl2 1.0 mmol/L、Na2SiO3 0.2 mmol/L、MgSO4 1.6 mmol/L、(NH4)6Mo7O24 0.06 μmol/L、H3BO3 15 μmol/L、MnCl2 8 μmol/L、CuSO4 0.1 μmol/L、ZnSO4 0.1 μmol/L、 Citric acid 40 μmol/L。播种后20、30 d分别选取10株长势一致的植株,测量每株的根长、苗高、叶长,称量幼苗地上部鲜重,幼苗地上部干重的称量方法同发芽试验。2015年将经过催芽的试验种子播种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采取10 ×10的划格子播种方式,每個格子播1粒,设置3次重复。播种后20、30 d时进行秧苗素质考察,具体考察指标包括苗高、茎高、叶长、叶宽、根长、幼苗地上部鲜重、幼苗地上部干重,幼苗地上部干重的称量方法同发芽试验。分别计算水培环境和大田环境Y两优2号苗期相对中亲优势表现。
  2结果与分析
  2.1Y两优2号及其亲本种子萌发情况考察远恢2号和Y58S及其杂交组合Y两优2号种子萌发情况,结果显示杂交组合Y两优2号及其亲本都表现出较高的萌发生长势,具体表现在发芽势(平均为93.6%)和发芽率(平均为95.5%)上,其中以Y两优2号的表现最好。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双亲在幼苗鲜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表1)。杂交组合Y两优2号除了发芽势以外,其他性状值均显著高于其双亲。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2),其中发芽指数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44.0%),其次是幼苗鲜重(20.2%)、幼苗干重(13.8%)和发芽率(3.6%),发芽势最低(3.5%)。
  综上所述,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测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表明Y两优2号从种子萌发开始就具有比亲本强的生长优势。
  2.2Y两优2号及其亲本苗期的综合表现由表3可知,在2015年室内水培环境中,无论是DAS20还是DAS30,亲本之间的各性状值都没有明显的差异。DAS20,亲本Y58S的大部分性状表现均优于远恢2号(除了叶宽和地上部干重)。DAS30,亲本Y58S在苗高、茎高、叶长和根长方面的表现均优于远恢2号,而远恢2号叶宽、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性状值高于Y58S。由表4可知,无论是DAS20还是DAS30,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地上部鲜重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平均为22.0%),随后依次是地上部干重(16.2%)、叶宽(15.4%)、根长(11.2%)、苗高(4.1%)、叶长(3.4%),茎高最低(1.5%)。随着幼苗生长进程的推进,Y两优2号的大部分性状在DAS30比DAS20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由表5可知,在2015年大田环境中,无论是DAS20还是DAS30,亲本之间的各性状值没有明显差异。DAS20,亲本Y58S的大部分性状表现均优于远恢2号(除苗高)。DAS30,亲本Y58S在叶宽、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表现均优于远恢2号,而远恢2号的茎高、叶长和根长高于Y58S。由表6可知,无论是DAS20还是DAS30,杂交组合Y两优2号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地上部鲜重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平均为47.8%),随后依次是地上部干重(28.8%)、根长(23.9%)、茎高(17.9%)、叶长(15.8%)、苗高(12.9%),叶宽最低(11.1%)。随着幼苗生长进程的推进,Y两优2号大部分性状在DAS30比DAS20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3结论与讨论
  杂交种F1的优势是一个综合的生理反应,是从种子萌发生长开始到种子成熟的整个生育期[10]。该研究利用具有株叶形态理想、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特点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2号为材料,对其及双亲进行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生长优势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稻Y两优2号从种子萌发开始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具体表现在发芽势和发芽率上,其中发芽率显著高于双亲;Y两优2号的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与萌发密切相关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双亲,表明Y两优2号从种子萌发开始就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苗期,无论是在室内的水培环境还是室外的大田环境中,杂交组合Y两优2号在DAS20和DAS30时期的所有性状都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地上部鲜重的相对中亲优势值最高。随着幼苗生育进程的推进,Y两优2号的大部分性状都在DAS30比DAS20表现出更大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杂交种F1在幼苗期根长具有杂种优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幼苗生长壮实。另外,杂交种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如地上部干重),说明其光合速率较快,产生了更多的光合产物供给植株生长发育。Y两优2号在幼苗期的这些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杂交水稻的植株形态建成和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应江, 游书梅, 郑家奎, 等.杂交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1):12-17.
  [2] 李社萍, 杨久, 程在全, 等.籼型杂交稻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与优势组合选育[J].西南农业学报, 2013,26(6):2189-2194.
  [3] YUAN L P.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to ensure food security[J].Rice science,2014,21(1):1-2.
  [4] 顾增辉, 徐本美, 郑光华.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II)发芽的生理测定法[J].种子,1982,2(3):11-16.
  [5] 李平, 王以柔, 刘鸿先. 籼型杂交水稻F1代高产优势的生理基础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0,23(5):39-44.
  [6] 曹雅君,江玲,羅林广,等.水稻品种休眠特性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4(2):1-5.
  [7] 李建武,邓启云,吴俊,等.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3,28(1): 49-51.
  [8] 周青, 黄晓华, 张一.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 2000, 19(3):156-158.
  [9] 卢新雄, 陈晓玲.水稻种子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8):975-979.
  [10] 陆作楣, 徐福海.论杂交水稻育种的数量遗传原理[J].种子科技, 2015,33(5):35-40.
  (上接第42页)
  [24] THOMSON P H.Pitahaya(Hylocereus species):A promising new fruit crop for southern California[M].Bonsall:Bonsall publications,2002.
  [25] 袁小康,谷晓平,杨再强,等.火龙果开花坐果期寒害指标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4):463-469.
  [26] 金吉芬,郑伟,刘涛.贵州南亚热带地区火龙果抗寒性调查[J].中国热带农业,2010(2):36-37.
  [27] 邓海梅,李长安,廖爱华.红龙果引种观察及丰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8(21):23-25.
  [28] 张居伟,董继生,董桂萍,等.山东保护地栽培火龙果品种长龙果[J].中国果树2008(4):33-35.
  [29] 陶正平, 董斌, 岳海林.紫肉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13,33(3):4-6.
  [30] 郑景云,尹云鹤,李炳元.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J].地理学报,2010,65(1):3-13.
  [31] 黄小猛, 陈汝顶,刘春冬,等.红星火龙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科技,2009(5):15-16.
  [32] 许伟东,廖剑锹,刘加建,等.火龙果引种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2,31(1):33-34.
  [33] 封军华,张悦,曹江飞.元江县热坝区火龙果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4(5):34-35.
  [34] 陈菁,郑良永,黄杵娜,等.贵州省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07-109.
  [35] 陈文生,高松峰,谢素金,等.火龙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2006(6):56-57.
  [36] 农旭.大石山区火龙果种植方法[J].农家之友,2014(2):54.
  [37] 韦茜,高安辉,李仕品,等.火龙果引种试验初报[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56-57.
  [38] 李富荣,诸利明,向天勇,等.红心火龙果大棚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4):94.
  [39] 周长吉,杨振声.准确统一“日光温室”定义的商榷[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200-202.
  [40] 李小芳,陈青云.日光温室山墙对室内太阳直接辐射得热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4,2(5):241-245.
  [41] 杨建军,邹志荣,张智,等.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土墙厚度及其保温性的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180-185.
  [42] 刘会芹.火龙果冬季大棚栽培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5(1):21-22.
  [43] 董家行, 陈国安,于俊来,等.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火龙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4(5):21-22.
  [44] 耿以工,王景怀,邓永卓,等.天津地区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2(2):16-18.
  [45] 石凤乔,董亚军.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5):52-53.
  [46] 张居伟, 董继生,杨保东.火龙果的引种及保护越冬栽培[J].落叶果树,2007,39(1):20-22.
  [47] 陈之群,彭杏敏,冯宝军,等.保温覆盖物对日光温室温度及黄瓜生长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0(21):41-45.
  [48] 王莅,王艳婕,杨小玲.设施火龙果品种筛选及花果生长规律研究[J].北方园艺,2012(18):72-74.
  [49] 胡焕平.鲁北地区火龙果设施栽培关键技术[J].北方果树,2014(6):28-29.
  [50] 苏成军.火龙果在河南商丘温室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7(5):51-52.
  [51] 邢勇.温室效应加剧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72-76.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6,44(10):54-56
  责任编辑高菲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在放牧补饲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早期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3月龄断奶新褐杂牛(新疆褐牛与本地牛)、安杂牛(安格斯与本地牛)、荷斯坦牛、土种牛31头,按品种分组开展夏草场放牧补饲试验。[结果]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和土种牛补饲日增重分别为0.51、0.55、0.56、0.25 kg/d,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的日增重与土种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新褐杂牛、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为5.152%。[结论]该工艺可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综合开发
期刊
摘要[目的]优化橡胶草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橡胶草茎和叶为外植体,以1/2MS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外植体类型和激素浓度对橡胶草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橡胶草进行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类型为茎,诱导不定芽形成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1.0 mg/L 6BA和0.10 mg/L NAA。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激素浓度为0.10 mg/L NA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猪瘟病毒(CSFV)E0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特性。[方法]通过PCR方法克隆了E0基因全长681 bp的片段,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出重组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EGFPE0。通过双酶切鉴定,PCR鉴定和测序确定了目的基因大小一致,插入位置完全正确后,利用Lipofecta 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将重组质粒转染到猪肾细胞PK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黄连对鲢鱼消化酶和去毒酶活力以及铜绿微囊液MCLR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黄连水提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喂鲢鱼,检测鲢鱼的肠道消化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淀粉酶)和肝脏去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及其底物谷胱甘肽GSH)活力以及铜绿微囊藻受到抑制后藻毒素MCLR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普通水体中饲养,喂药组和对照组各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 );放入铜绿微囊藻藻液饲养24 h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三因素再裂式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前药剂拌种和后期增加喷药防治次数对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剂拌种和拔节期、孕穗期2次喷药有利于儒麦1号纹枯病的防治和产量的提高;筛选出了4.8%适麦丹拌种+适量播种+25%戊唑醇拔节期喷药1次和25%苯甲丙环唑孕穗期喷药1次的防治措施。[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上制定完善的儒麦1号纹枯病防治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特征,为烤烟生产均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文山州134个耕层土样的主要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文山州土壤有效Cu、Fe、Mn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分别为2.05、36.44和44.84 mg/kg;有效Zn含量为2.13 mg/kg,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但各区域变幅较大:各烟区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以丘北县和广南县较为缺乏,砚山县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金花茶组培苗的最适生根培养条件。[方法]以金花茶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不同生根培养基、不同形态MW培养基对金花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就促生根激素而言,500 mg/L IBA溶液浸泡处理效果较好,其生根率达82.5%,显著优于NAA;就基础培养基而言,MW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更好,其生根率是1/2MS培养基的1.5倍;固体培养和滤纸桥液体培养同样都能诱导不定根产生,且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分别以未改性贻贝壳及3种不同浓度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TP)进行去除,并对4种贻贝壳BAF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磷含量为14.03~14.73 mg/L时, 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BAF对COD的去除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犬博卡病毒(Canine bocavirus,CBoV)的PCR检测方法,了解其流行情况。[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上CBoV的VP2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特异性试验中,除CBoV有目的条带出现外,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犬传染性肝炎(ICHV)、犬副流感病毒(CPIV)、猫瘟热(FDV)等均无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