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业评价中的高分鼓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1026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评价要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采取高分鼓励的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亲师”之情、促进期望效应的产生等。
  关键词:作业评价 高分鼓励
  
  当前,教师们在学生作业评价中大多能自觉贯彻新课程评价精神,并对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如师生互动评价、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等。但是,笔者在视导检查和与教师聊天中也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把作业评价看成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忽视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分数评定的依据仅仅是学生作业的对或错、整洁或涂抹,只有少数学生能得到满分,分数评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甚至把分数当成了对学生喜爱或惩戒的武器(更有甚者,分数成了教师心情的晴雨表,心情好学生的分数就高,否则就低)。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新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旨在“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摒弃给学生人为划分等第。那么,如何在作业评价中体现新课程评价宗旨呢?笔者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高分鼓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所谓高分鼓励,就是在作业评价中把分数评定的着眼点放在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付出的肯定上,学生只要完成了作业,都必定要付出努力,都应得到教师的认可,得到较高分数,即:没有错误的作业全部给以满分,特别整洁的作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分,即使全部错误的作业也给予及格以上的分数。再通过不断强化总体评讲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作业质量逐步靠近高的评价分数。
  坚持高分鼓励的做法,至少有以下激励作用: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精力可以投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事情精力投入不到20%。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得了高分,就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重视,从而产生愉悦心理,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进而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小学生每掌握一项知识,每完成一次作业,都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飞跃,一种成功,一个进步,老师没有理由不予以肯定,高分自然是这种肯定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示,给予学生的是最直观的愉悦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在这一次次肯定、认可中培养起来了。反之,学生努力了、付出了,每次得到的却都是红红的不高的分数(甚至答案全对、卷面整洁也不能得满分),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在这些一次次的低分评价中遭到打击,学习兴趣就会在一次次否定性评价中慢慢被扼杀掉。试想,一个作文老是得不到高分的同学怎么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呢?一个对写作失去兴趣的学生又怎么能用心写作、写出好文章呢?对写作失去兴趣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点评又怎么能够产生作用呢?没有天生不会写作、不愿意写作的学生,而是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扼杀了,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二、可以激发学生“亲师”之情
  
  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效果等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作业评价便是建立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渠道之一,无论是作业完成好还是不好的学生,看到教师写下的高分都会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喜爱、肯定、鼓励或者是包容,产生对老师的喜爱之情—“亲师”之情。《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这种“亲师”之情主导下的师生关系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这种“亲师”之情主导下,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作业,教师的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行为矫正等才能为学生所悦纳,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彰显。反之,如果教师一再给予低分评价,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的努力无法赢得教师的欢心,感觉到自己在教师心里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情感上与教师逐渐疏离,我们权且把这种情感叫作“离师”之情,而“离师”之情一经产生就很难消弥,并在低分评价中不断强化,抑或迁移到教育活动的其他方面,乃至发展成为逆反心理。“离师”之情主导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三、可以促进“期望效应”的产生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质就是期望效应。“高分鼓励”从某种程度上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这种期望对那些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尤其明显。学生体会、感受到(或教师稍加点拨就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后,学生便会作出积极的回应:用心完成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质量;作业质量的提高再次赢得教师的高分评价,如此良性循环,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有的学生找别人代写作业?为什么学生作业老是涂抹?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中看到学生对老师高分评价的期盼、对老师垂爱的期望呢?为什么有的学生恐惧作业?为什么有的学生拖拉作业?难道他们天生如此么?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这难道与教师漠视学生的期望没有关系么?
  当然,高分鼓励不是简单的分数赐予,而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是可以造就的,要牢牢抓住“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这一宗旨不放。我们当然应该看到学生作业水平与高分之间的差距,正视它并正确对待之。同时,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尚在发展中,在给予高分的同时,还要加以正确引导,适当引入文字评语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生本课堂"为学校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教育改革的背后也发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以高中语文课堂为例,师生之间互动到何种程度,如何把
摘 要: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日益推行并实施,我们有必要提出“教学主体——学生要切实积累”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为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参考平台。本文主要从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知识积累的价值定位,知识积累的内容构成及积累的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积累 积累观    二十一世纪初,教育新成果——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施了。又三年,我国高中新课程开始实施。诚然,广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效果.方法:从我校随机选取两个护理班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班和观察班,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
摘 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忽视差异而采取统一的要求和教法将导致低效教学。差异是宝贵资源,针对差异确定多元的、灵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必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差异的价值 差异教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从哲学上讲,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常
摘 要:中学计算机课已改名为信息技术课,被国家列入必修课教学计划,并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该学科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性质,其教学方法也应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本文围绕如何使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科素质,归纳性地阐述了几种关于教学法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自从计算机进入到中学生的课堂,在短短的十来年,学科的地位,学习的内容,指导思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的根
摘 要:通过对诵读法在古代课程中所占的地位的分析,提出在现在的课程改革中,要对诵读法有正确、辩证的认识,不可以诵读代替讲授。  关键词:诵读法 讲授法 明清课程    诵读法是中国传统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源在周,一直绵延几千年。在《周礼·春官字伯下》记载“以乐语叫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的“讽诵”,就是有关吟咏、诵读的教学。朱熹也强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的学习,具体做法有:    一、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    1.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要求,尽量安排一些实用性、趣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流动的画》的教学过程,并总结了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流动的画 教学过程 教后记    教材简介:  《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儿歌主要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妈妈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它的事。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
当今的时代,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感到培养和造就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要摆脱我国落后面貌,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培养和造就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政治课教学必须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不断改革与完善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四化培养创造型人才。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能力二者密不可分。政治课教学,既要讲清概念、原理,使学生理解概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