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现代诗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综合文学素养,而且要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在现代诗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诗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悟美、创造美,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歌意境。
  
  一、现代诗教学的意义
  
  新课标认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优美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感情,语言形象、含蓄、精练,它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诗中词句、形象、画面、意境(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的分析理解、领会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理解、写作能力。
  新课程的背景下现代诗的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引入诗歌意境的有效途径
  
  1.新旧知识迁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要想让学生在现代诗的学习中有所得,就要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情感教育中有相似之处的诗歌,引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走入诗歌意境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诗。学生马上想起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岑参的《逢入京使》,然后笔者引导他们注意品味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引入余光中的《乡愁》,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思乡之情。最后比较本诗和前面提到的诗歌的不同之处,由此进一步分析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因为知识关联性大,新旧知识的良好迁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容易走入诗歌的意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积累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诗人的不同生活环境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能激发人情感、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读者美的体验的意境。因此,要领会现代诗的意境,就必须了解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
  例如陈毅的《梅岭三章》,若只知道长征的艰苦而不了解中共红军长征后在江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情景,就无法认识“断头今日”的危险,也无法理解诗人“投身革命”“取义成仁”的豪情。再如《海燕》,作者创作该作品时,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沙皇为了巩固自己的腐败统治,对革命人民变本加厉地加以打击,出版的书籍、发表的文章,都要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的检查,革命高潮在沉默中即将爆发。作者要发出呐喊,只能用曲折的、隐晦的语言,于是,象征手法就被巧妙应用。有“暴风雨预言家”之称的海燕,象征了渴望革命高潮早日到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其他的景和物,如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海面、海鸥、海鸭、狂风、海水等,都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义。如果学生不了解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就体会不出诗中诗人如海燕预言暴风雨来临一般,预言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与永不屈服的斗志。
  3.感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艺术形象及其语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将学生引入意境,就必须从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艺术形象的意境的本质内容入手。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即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自由民主幸福生活的形象。前者是理想世界的,后者是现实社会的,两个形象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当诗人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二为一。对这些形象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因为一个人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多方面的努力不断培养起来的。在诗歌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意境中的画面与形象是用诗的语言描绘的,分析诗歌的意境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思想感情相互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要注重关键词语,把握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
  4.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诗歌中的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回延安》一诗中,诗人以羊羔羔和羊妈妈的关系比喻革命战士和延安的关系,用子与母间的血肉关系比喻战士与党和人民的关系,从而把对过去战争年代的回忆与对未来幸福前景的展望结合起来,以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贯穿全诗。故地重游,本是人之常事,激动也合乎常情。但诗人把回延安比喻成回到母亲怀抱,感情就更浓了,形象也更生动感人了。从儿子回家见到慈母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就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悟其情深。
  5.反复朗读,创设学习情境
  现代诗语言精炼、含蓄,有丰富的意境,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就成为有效的手段。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诗歌更是如此。这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独诵、齐诵、领诵、合诵、分角色朗诵、范读)让学生去感悟。但我们要明白,朗读是要有基础的。只有师生深切了解诗歌内容、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艺术形象、诗人情感, 以及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励时,才能把握好情感去朗读。
  同时,朗读又需掌握一定的技巧。诗歌朗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具有很强的表演性。现代诗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如何根据诗歌思想内容把握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把握语速,根据诗歌意境把握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都需掌握一定的技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我,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理论,养成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朗读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诗歌教学美的氛围,才能将诗歌情感表现出来,才可以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这样有助于在学生面前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使学生领悟到诗歌的魅力,受到感染和熏陶。
  初中现代诗教学,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素养,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掌握诗人抒情的对象(人、事、物),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从而融通诗意,触发创作灵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
其他文献
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等。二、教学步骤1.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 Let’s chant Grandma is cooking,cooking noodles.Sister
国外装饰砼制品简介及我国装饰砼制品展望谢尧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一、前言近10多年来,我国城乡各类建筑突出的变化是:建筑新颖、美观、气派。建筑工程的这种变化相应地促进
刚入门的小Sales,最喜欢拿产品能解决的问题当做客户必然存在的问题。手里拿把锤子,看谁都像钉子,锤来锤去,就把自己给锤死了。    开篇之前,先讨论个很无聊的问题:客户为什么要买东西?  答案是:因为客户有需求。  再问:客户为什么有需求?  答案是:因为客户有问题(要解决)。  再问:有问题就会有需求吗?  答案是:未必!我长得不漂亮(这是问题),难道就一定要整容(这是需求)?  再问:到底想
班主任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年幼无知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建立着一定的关系。作为班主任需要思考其关系建立的
内涵点说中学阶段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时期,还是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融入社会的重要时期。然而,不少同学由于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宠爱,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误
一、导入师:(出示例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同学们谁能第一个解答这道题?(学生读题,思考,再读题。)生:这道题只有条件,缺少问题,根本不能做。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是
在当时的京城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贪官逛和府,清官访祁宅。这是对祁隽藻为官40余年、一生清正廉洁的中肯评价。如果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
【教学片断】(在学生熟读了课文《燕子妈妈笑了》,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目的是引导学生来体会小燕子的“
通过对初中数学新教材和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我发现开放性和探索性、应用型的问题在教材编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考试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其中,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最优化选择”型问题备受命题人、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