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魅还是谎言之魅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到一篇题为《记忆之魅》的文章(《随笔》2015年第5期),该文的主旨是“为了探求记忆对于事实的忠诚度”。作者从“个人品格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乃至“社会价值对这种‘记忆’评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记忆魅影”的产生。作者的条分缕析就不一一复述了,这里想谈的是文中列举的一个颇为有趣的案例。
  例子说的是“文革”期间,某中学一位女教师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在溽热的七月被关在一个只有半扇窗子的阁楼中,仅靠栖身于隔壁另一间阁楼里一位半癫的拾荒女人给点肮脏的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这才得以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女教师的四个得意门生A、B、C、D,都曾经无情地批斗过她;尤其是A,“曾用钉着铁钉的木板打她的大腿”,以致“她的大腿上至死都留有一群张着冤屈小嘴巴的伤痕”。然而,在若干年后的回忆中,A居然说他“曾给老师送过水”,“正是这水使老师避免死于中暑”。其他三人也无不争相表白自己的“善行”,“B学生说他给老师送过仁丹、清凉油,C学生说她给老师送过一张凉席,D学生说她给老师送过一把大蒲扇”。如此说来,这四个学生是非常爱戴自己的老师的。在如火如荼的“文革”初期,同情被打成“牛鬼蛇神”的老师,顶着“划不清界线”的罪名给“阶级敌人”送东西,无疑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这又该是怎样的义举和壮举呢!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幸亏这位女教师虽囚禁于阁楼之中,仍未改她记日记的“毛病”,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真实的纪录。
  自己不曾做过的事情,居然说成是自己做的;明明是自己迫害和折磨了老师,却“记”成了自己给处于危难中的老师提供了种种救济和帮助。这究竟是记忆的不准确呢,还是想象力太丰富,凭空虚构出如此佳话来?这恐怕不是一个“记忆魅影”可以说清楚的吧?想象毕竟不是记忆,虚构则更不是。不错,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俗话说“记吃不记打”,人总是记住好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不好的于己不利的,往往就有意或无意地忘记了。同时,尽管如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说的,“准确的记忆是例外而不是常规”;但记忆再怎么“选择” 再怎么“不准确”,也不至于无中生有啊!即使“‘记忆’周围确实存在一圈一圈光晕,一重一重魅影,一团一团缠绕”,也不可能把自己一度害过某人记成自己曾经救了某人吧?如果说,A批斗自己的老师时打过她,之后在老師身处绝境时也确实救助过她,随着时间的流逝,A的选择性记忆使他只记住了救助而忘却了殴打,那倒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事实是残忍殴打老师的分明是他,而实施救助的却是另一位素不相识的拾荒女人,难道如此“张冠李戴”也是记忆的魅影在作怪?除非精神出了问题,否则怎么可能如此凭空臆造颠倒黑白?
  谎言是无法纳入记忆范畴的,“记忆文饰”也好,“记忆抹煞”也好,都不能掩盖以往的罪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过,“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这种对记忆的歪曲和置换,实际上就是一种“重新建构”,上述四名同学的回忆自然也不例外。这种“重新建构”,对于官方来讲主要是通过权力的阉割,由权力控制来决定什么被纪录什么被遗忘,必要时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向壁虚构;对于个人来讲则是出于利害的权衡,由自身的需要来“文饰”或“抹煞”,必要时还可以捏造。翻翻我们的史书,看看某些自传回忆录,此种现象并不鲜见,其可信度自然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了。仍以“文革”为例,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到“清理阶级队伍”,不知有多少人惨遭体罚、摧残乃至杀害。当年那些暴徒、凶手对自己的恶行难道就一点也不记得了?当他们向后人或他人讲述时,又有多少人像前边说的A那样,把自己的恶行演绎成了善行,连细节都描述得那么形象生动,不由你不相信?对往事的追述,究竟是属于选择性失忆,还是属于选择性撒谎?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在权力庇护和集体失忆的情况下,像A这种人恐怕不在少数。
  我们一再地提倡讲真话,可在“记忆魅影”之下又怎么讲得出真话呢?加害者文过饰非,受害者无怨无悔,暴力和苦难都一起拿到美学层面上来把玩,这大概也是谎言之所以畅通无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个体记忆的扭曲必然造成整个民族记忆的谬误,那么,历史又将如何书写呢?在谎言的魅影之下,“记忆对于事实”还有“忠诚度”可言吗?
其他文献
公元656年,贞观晚期宰相刘洎的儿子刘弘业,就其父被唐太宗枉杀一案上诉,要求平反昭雪。高宗李治问众臣这事怎么办呀?大家说刘洎确实冤枉,应予平反。但是,给事中乐彦玮却跳了出来,讲了一番不能平反的“高论”,最后说:“若雪洎之罪,岂可谓先帝用刑不当乎?”这一“炮”把唐高宗打闷了,李治无语可言,从此再也不提这事了。此案后由武则天平反。  仔细分析,乐彦玮的“高论”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信息:唐太宗的形象是神圣的
期刊
朋友阿伟在美国留学6年,工作3年后决定回国,理由居然是:解决午饭太难了。在美国,多么名声赫赫的企业都没有一个像样的食堂。虽然,福利雄厚的公司24小时都供应花样繁多的咖啡,大同小异的三明治,可搭配酸奶麦片来吃的艳丽浆果,但这是中国胃所渴望的食堂吗?它有劲道的兰州拉面吗?有花色繁多的粥品吗?有热气腾腾的馄饨吗?有糖醋排骨与椒盐小黄鱼吗?高帽子厨师笑吟吟望着阿伟,以土耳其腔的英语向他大力推荐“大蒜酱冰激
期刊
据媒体报道,因贪污受贿和生活堕落而落马的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庭审现场痛哭流涕,表示“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于贪官的此类行为,本人嗤之以鼻。1949年,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致书毛泽东,声称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写所有著作”,毛泽东的回答是奉劝冯“以采取老实的态度为好”。大半辈子的旧身、几十年的旧学,朝日之间就想达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多年贪污腐败贪婪敛财、包养情妇生活糜烂,在高墙内以重罪之身,朝
期刊
原本在职的公办教师,有的干脆来个“熔断”,辞职做家教!媒体报道:现在升学考试竞争太激烈,逼迫学生和家长主动选择在校外开小灶,尤其是一些尖子生特别拼,成绩越好越要请家教。因为市场太好,这两年,杭州辞职做家教的顶尖老师多了起来,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年收入可超过100万元。“有一位挺有名的,原来在杭州某公办中学教科学的任越蛟,2013年辞职做起了校外家教。任老师教书30年,他告诉记者,当初自己也在外面带
期刊
在河南省两会上,省长谢伏瞻讲了个“老虎吃羊”的故事:“老虎來了,追着前边100只羊。它不可能全吃了,它肯定先吃跑得最慢的第100只,然后吃第99只。你只要跑到前边,就不会被吃掉。”话锋一转:“企业也是一样,只要转型走到了其他企业的前面,就能在严冬里活下来。”此语信然。竞争就是“一只大老虎”,而企业就是市场上的“羊”。如果不能及时转型,不能创新发展,你就只能沦为跑得最慢、跑在最后的“第100只羊”,
期刊
30多年前,有些官员及其三亲六故,趁着价格双轨制,当起了“倒爷”,抢得了第一桶金,进入先富起来的一族,引发社会和民众强烈不满。那时,我很年轻,曾天真地认为是那些草根出身的官员搞坏了社会风气。20多年前,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改制,管理层“收购”风行一时,书记、厂长摇身一变为董事长、总经理,引得下岗工人怨声载道。那时,我仍年轻,依然天真地以为是那些文化层次和觉悟低的人搞垮了企业。  后来国家力推干部
期刊
一些移风易俗的创举,合乎时代潮流,且经立法程序,多好,推行就是。  可是,别高兴太早。某些时候和地方经不住几句“哎呀,有群众留恋旧习俗,不肯配合,摇头哩”,主其事者竟犹豫起来,“行步迟迟,中心摇摇”,推迟了,甚至渐渐就取消了。  很赞赏今年上海外环线内禁放烟花爆竹之举。除夕迎新夜,和初五凌晨迎财神,两个历来噼里啪啦满城炸响、令人难以入睡的关节点,居然万籁俱寂,绝无声息,你我他笃定睡大觉。记得事前悬
期刊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十有八九,只是对他口无遮拦的一种自我调侃,日后却成了置他于死地的致命一击,用锺会的话说,叫作“害时乱教”“非毁典谟”。当然,嵇康既然口无遮拦,要坐实他“非汤、武而薄周、孔”也不难,《管蔡论》就可为一例。  周公旦诛他的兄弟管、蔡二叔,在主流舆论之外,一直都有点别的声音,直到嵇康那时,已经相隔一千两三百年,还有人感到“于理不通,心无所安”。嵇
期刊
阿Q何许人也?不就是鲁迅先生笔下虚构的人物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这样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小人物,你居然要感谢他?是的,我要感谢他。  我虽然出生于文盲家庭,生活在深山老林,但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将来要当诗人,当作家。  可上高中的时候,不幸赶上了“大跃进”,“10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浮夸风吹得人头晕目眩。学生们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轮流着去“大炼钢铁”。农村的浮夸风
期刊
前几年,我的《说“圈子”》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有客问:“但凡结圈子者,则必为朋党么?”  这倒不一定。  所谓君子不党,只是滕甫一家之言:“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但现实中,从古之学者到今之文人,一般都有个“圈子”,有个“党”的。只是结圈子者,未必一定是朋党,而大凡朋党者,必结成圈子而已。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结成文人圈子的大约要算是“建安七子”。七子中,实际上孔融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