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总理身边二三事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b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保卫处工作的16年里,耳闻目睹了很多领导同志严以律己、平易近人的作风,桩桩件件都是如此难忘,特别是有关周恩来总理的一些小事。
  国务院礼堂是在一个旧饭厅的基础上改建的,其简陋程度可想而知,开会演出都很不适用。国务院秘书厅警卫处处长带领工作人员重新整修了房子。1965年,周总理要离京外出一段时间,有关领导想把礼堂改造一下,周总理知道后,马上通知不要动工,能省就省。国务院会议厅也是一座老房子,有的墙皮都脱落了,利用不开会的机会,国务院秘书厅警卫处处长带领工作人员重新整修了一下房子。总理几次表扬他们勤俭节约的精神。
  周总理经常教育我们要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有一年冬天,总理到紫光阁开会,在很远的地方就下了车,大声对工作人员说:“交通哨为什么撤了?”原来刚刚经过小礼堂前的十字路口,一个二组司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司机老杨没注意,差点出了交通事故。在国务院礼堂、紫光阁这些会场有活动的时候,前边的十字路口都要加派一个交通哨,这是总理亲自定下的规矩。没想到这次警卫处疏忽了,差点酿成事故。总理不仅批评了我们警卫处,还通知主管交通的领导来,当场解决这个问题,自此之后,我们警卫处对工作再也不敢疏忽了。
  总理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谨慎认真,对自己的家人、亲友要求更是非常严格。因私事或者家人动用公车,都要按照里程缴费;参加电影晚会,首长、家属都要购票观看;召开国务院会议有时候用餐,与会人员也要按照规定交餐费、粮票。最让我难忘是这样一件小事——1974年春夏之交,主管领导叫我到他办公室,告诉我总理的一个亲戚写信给首长,要求将她的女婿从外地部队调到北京来,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总理的意见是:第一,派人到这个亲戚家去看看,说明来信已经收到了;第二,总理的亲戚更要严格要求,调动的事情不要办,影响不好;第三,看看她的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提出来。领导让我前去,转达周总理的意思。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她家附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门牌号码,我骑着自行车在那条街上往返了三次,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大杂院的半间平房里找了周总理的那个亲戚。没想到总理的亲戚生活也是如此简朴。我说明来意,并将周总理的三条意见叙述了一遍。老人表示:“完全同意总理的意见,谢谢你们来看望我们……”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对爱情有一段传世箴言:“爱的最高原则是把自己抛弃给对方,在抛弃和牺牲里感觉自己,在对方的意识里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人世间能达到这种爱的最高原则或是爱的最高境界的人虽然不多,但确有。  我有一个老战友,叫张军。开出租车为生。家有爱妻,美而贤,可惜没有生育。但两人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不料祸从天降,老张的爱人竞得上了晚期肝癌,住进了医院。  从此后,白天,老张给妻子熬汤、喂
期刊
岳母家住在镇上,属小康之家、书香门第。岳母自幼长得水灵,白里透红的皮肤,修长的身材,是镇上有名的美人儿。岳父家住在乡下,有几亩田,自耕为生。岳父长相一般,五短身材,背上还有一个不大显眼的罗锅。他们的结合,正应了一句俗话:“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一桩极不般配的婚姻,产生在那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旧社会。两家是远亲,指腹为婚。  就是这样,老夫妻俩过着平淡的日子,男耕女织,柴米油盐,一路相伴走到了
期刊
我和老伴多年来乐于用下棋来消遣,我棋盘上的功夫还是他调教出来的。  记得婚后的二人世界轻松而愉快。可那时年轻气盛,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会争吵不休。于是我俩商量在棋盘上决一死战,还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输棋者必须干家务。  棋盘上的厮杀达到白热化。尽管我俩棋艺都不高,但都拼尽全力,可谓棋逢对手。他的棋路非常霸道:围攻、堵截、攻守自如、稳中求胜,有大家风范。  我常常是他手下的败将,输得心服口服,心甘情愿
期刊
父亲以我为骄傲    我的父亲是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农民。他的一生平淡得就像一块没有云彩的天空,他除了比作家笔下的中国农民形象更憨厚更朴实以外,实在找不出任何一点特殊的地方。此前,我写作时都尽量避开有关父亲的情节,我实在不忍心描绘他的寒酸样儿。  尽管如此,每当父亲从别人嘴里得到(父亲大字不识一个)儿子的文章上了报纸、杂志时,却总是喜上眉梢,满脸皱纹堆砌得像经过了千年地壳变动的岩石。他认真地找来报
期刊
常见公共标志英文表达(一)  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为规范英语标志翻译,北京将在今年内规范全部公共场所英语标志。作为对这一活动的积极响应者,我们精心搜集了一些最常见公共标志的英文表达,将分3期内容展示,希望它能让你受益良多。  Business Hours 营业时间   Office Hours 办公时间  Entrance 入口  Exit 出口  Push 推  Pull 拉  Shut
期刊
那是1972年的冬天,天寒地冻,我和同是天津知青的沈会利去大煤窑给连队拉煤。大煤窑在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南面的山林里。进山之前,一路上尽管颠颠簸簸,毕竟是在平地上跑,路况还好些,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碾得板平了,道路视线也还好。一进山,可就大不同了。满山树木立在白雪中,山路弯曲又颠簸,不时还要与其他拉煤的“尤特兹”错车,十分危险。  大煤窑口路况更加险峻。这里 四周是山,由于露天开采,坑越
期刊
口述人:冀文正 记录人:冀文正    我叫冀文正,今年75岁,是西藏自治区民政厅离休干部。在1954年,我到喜马拉雅山南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的墨脱县工作。当时的墨脱还处于一种原始的封闭状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珞巴人和门巴人,保留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存方式。我花半年时间学会了门巴和珞巴语言,在当地推广了玉米授粉技术和简单的医学知识。我精心收集和整理很多两个古老部族的资料,这些得到了有关单位的重
期刊
干自己想干的事如同在天堂    从1996年开始,河北省石家庄市一群热爱读书的离退休老同志加入了老年大学的文学班,从此迈进了文学的殿堂。他们在陈国伟教授的教导下,系统地学起了文学。从文学的发展史到名篇欣赏;从怎样筛选素材到写作的方法技巧……大家边学边写边交流边提高。一旦有文章见诸报刊,心中那个高兴劲儿,如同中了大奖一样,互相传阅,共同分享。  同学们说:“干自己想干的事如同上天堂,每天干自己想干的
期刊
上午见到朱主任——应该称他老朱了,他今年已退居“二线”,推一辆自行车,车前篮里菠菜、白鱼放满一筐,车后的小座椅里坐着小孙孙,车右边傍着老伴。老伴一手护着“宝贝”,一手替宝贝举着冰糖葫芦。老朱是双手抓牢单车前扛,嘴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与孙孙合唱着。他们的步子不快,但很专注,眼睛耳朵统统集中在那个随着自行车流动的小小空间。全浸在“咱们老百姓,真呀真开心”那种天伦之乐中。  如果你早
期刊
漫画  连续剧·老姚与小苗    老姚,小苗——儿女亲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