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实体书店的“第三场所”转向——以“订阅书店”为例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书店进入寒冬,如何转型发展成为业界焦点.结合雷·奥登伯格的“第三场所”理论,以俄罗斯“订阅书店”为案例,分析其从传统零售书店到“第三场所”的转向,对我国实体书店运营具有借鉴意义.战略定位上,书店从只重视销量到关注顾客需求,打造不可复制的风格.产品服务上,书店将出版与零售结合,线上书城、直播和线下销售并行,以多元周边产品引领文化潮流,以丰富文化活动促进沟通.文化功能上,书店营造独特氛围,以真诚的员工服务打造稳定的读者社群,借照片墙(Instagram)社交平台提高知名度,成为圣彼得堡的文化标志之一.通过对“订阅书店”实现“第三场所”转向过程与效果的探讨,进而为我国实体书店的经营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应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的能力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正确引导下的学生有效性互评,对教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对价值理论进行理论溯源的基础上,从研究范畴、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三个视角论述了数字出版价值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数字出版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数字出版价值的概念并分析“客体性、主观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征,论证以数字出版功能为核心的形式价值、以数字出版宗旨为集中体现的数字出版目的 价值、以评判和调处价值冲突为己任的数字出版评判标准价值,首次建构“形式价值—目的 价值—评判标准价值”为主体的数字出版价值体系.
高校开展学生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各种学生活动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不同的学生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大学阅读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体育活动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活力。学生社团活动能够为校园文化增添凝聚力,各种学生活动都充分发挥学生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质量。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与企业合作密不可分,利用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与社会行业的多维联系。建立企业导师团队,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在合作中企业和学校互利互助。
本文简要概括了当前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发展概括,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维护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对策,主要包括: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提高职业女性的婚姻质量;从社会层面上要关爱职业女性,完善其创业就业政策制度;从个人主要是从控制自身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个体耐挫折能力等三个层面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为了探究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是否能有效起到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作用,以及如何加强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以资参考。
诚信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品格,诚实守信、诚信待人一直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其受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无论对于学生的成长,还是是非观念的正确树立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现阶段存在严重的学生诚信品格缺失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情感教育是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的现代教育,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当中,将会对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更加有利。
本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诸多伦理议题产生的原因究其根本由于是我国大陆尚未构建出基于本土化、可操作性的伦理守则,加上社会工作其专业价值与我国传统文化间存在不适应性,如何加快构建化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小学思政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都是经过时代验证的优秀文化,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以及正确三观的树立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把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使小学生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又可以丰富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为小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题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成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思考及解决重难点知识的关键路径。但问题设计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本文引入苏霍姆琳斯基的“童心”理念,对问题设计的具体策略方面提供三个思路:巧设问题、虚构情景与思辨讨论。每一个思路均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构成,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体现出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