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至暗时刻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好问正大八年七月前后进入汴京,天兴二年五月初北渡黄河。这21个月是元好问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金王朝急速衰亡,很多亲友陆续去世。崔立兵变投降蒙古,元好问被迫参与撰写崔立功德碑;蒙古兵入城后,他又主动上书耶律楚材,请求保护人才,加之两度职务升迁,引发纷纷议论。汴京期间,元好问写下了30首左右的丧乱诗,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元好问 崔立 耶律楚材 丧乱诗
  正大八年(1231)七月前后,元好问离开南阳县令的岗位,进入汴京,担任尚书省左司都事(简称尚书省掾)。由地方调入朝廷核心部门,虽是平调,都是正七品,但地位更加重要。元好问与很多人一样,完全没有预料到山雨欲来风满楼,金王朝即将坠入黑暗的深渊,迅速灭亡。我们简单列举一下这恐怖的节奏:
  正大八年八月,蒙古三万骑兵进入大散关;九月,攻河中府;十一月破饶凤关,逼近汴京;十二月攻破河中府,汴京戒严。正大九年(1232)正月,金决黄河,以阻来犯之敌,迁50万军属进入汴京,再遭三峰山惨败,15万人的主力部队折损殆尽,金王朝改元开兴,寄托开始复兴的梦想;三月,蒙古兵攻下洛阳,再攻汴京十五日而退;四月,改元天兴,希望上天带来复兴;五月,汴京发生瘟疫,90多万人死亡;十月,汴京城内粮食断绝,人食人;十二月底,金哀宗逃离汴京。天兴二年(1233)正月,金哀宗北渡黄河,败走归德(今河南商丘),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四月,崔立率众(包括元好问)至青城;五月,金哀宗自归德逃往蔡州;十一月,蒙古与宋联手攻蔡州。天兴三年(1234),金哀宗传位给完颜承鱗后自缢,承鱗死于乱军之中,画下了金王朝的休止符。
  从正大八年七月底(或八月初)入京,到天兴二年五月三日北渡黄河,元好问在汴京生活了约21个月,这成了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何况是时代的巨大灾难,毁灭了多少生命多少家庭?几乎无人可以置身事外。这期间,他的女儿阿秀去世,他尊敬的老师赵秉文与他景仰的名流完颜躊同日去世,他的知交好友李汾、李献能、雷渊、冀禹锡、麻九畴、康锡、商衡、王渥、王郁等陆续去世,他的尚书省同事蒲察琦自尽,还有百万以上的士兵、平民死于非命,死亡的阴云笼罩在上空,挥之不去。在纷至沓来的灾难世界,对很多人而言,能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元好问也面临着断粮的困境,“生涯若被旁人问,但说经年鼠不来”(《围城病中文举相过》),加上疾病,“围城十月鬼为邻”(《喜李彦深过聊城》),是元好问汴京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存文献中,这期间元好问多次与人讨论生死抉择。天兴二年正月二十一日,金哀宗出逃20多天后,派人来迎接两宫,舆情汹汹,都以为朝廷要放弃汴京。元好问与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完颜斜捻阿不讨论对策,他们无计可施,阿不说:“吾二人唯有一死耳。”元好问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死不难,诚能安社稷、救生灵,死而可也。如其不然,徒欲一身饱五十红衲军,亦谓之死耶?”(《金史·完颜奴申传》)“安社稷、救生灵”是元好问生死观的核心价值。正月二十四日,崔立兵变后第二天,下令要求官员“改易巾髻”,剪去头发,换作蒙古人的装扮,元好问的同事蒲察琦坚决不从,因为他是女真人,“袭先兄世爵”,决心“以一死付公”(《金史.蒲察琦传》),回家后自缢身亡。蒲察琦念及金王朝的恩情,以死捍卫民族节义,元好问无法阻止,却未必认同。
  元好问是幸运者,度过了这场生死劫难,却没有逃过纷纷非议。这些非议源于两起事件:一是参与撰写崔立功德碑,二是上书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或许还与元好问的两度职务升迁有关。
  综合相关史料,崔立碑事件的基本事实如下:天兴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汴京城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杀害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完颜斜捻阿不,立梁王完颜承恪为监国,自封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左丞相、郑王等一长串头衔,然后至青城投降蒙古,“以救一城民”(《归潜志》卷十一)。崔立私欲不断膨胀,还以荆王府为私第,淫暴贪婪,四月初,胁迫众人为他树立功德碑,颂扬他“救一城生灵功”(《归潜志》卷十二)。崔党成员翟奕令翰林直学士王若虚撰写碑文,王若虚年届花甲,据理力争,认为翰林直学士的职责是代帝王立言,质问翟奕:为崔立撰功德碑能算代帝王立言吗?朝臣都出于丞相(指崔立)威权之下,自古以来,哪有部下给上峰颂功德的?这种颂功德又怎能取信于人?能言善辩的王若虚以此成功推脱“名节扫地,贻笑将来”的差事。崔党成员从王若虚那里获得启发,功德碑最好“托以京城父老意为之”(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作者最好不是朝臣。于是崔党成员、左司郎中张信之会同他的部下,左司员外郎元好问,并借助王若虚之口,召集太学生中的名士刘祁、麻革等人,让他们撰写功德碑,以不撰写碑文将“祸及亲族”相威胁。刘祁资历浅,无法拒绝,被迫撰写草稿。但他耍了点小心眼,故意写不好,以便推托给他人。王若虚当场拍板决定,让元好问在刘祁草稿基础上撰写碑文,署名刘祁。最终,这篇功德碑成于众手,主体部分由元好问执笔完成,铭辞由王若虚、元好问和太学生麻革、刘祁等人共同改定。
  对崔立事件的性质,王若虚、元好问、刘祁等人认识完全一致。他们都想明哲保身,反复推诿,不愿意连累名节,事实上三人都未能完全摆脱干系。王若虚以年长官大而甩锅,也未能完全脱手。据刘祁记载,元好问、刘祁等人写碑文时,王若虚就在现场,充当组织者、领导者。元好問正当年,又是职务使然,不能不完成撰写功德碑这一公务,在刘祁有意敷衍的情况下,只好亲自执笔,甩锅刘祁。但有那么多人在场,只能转嫁一时,刘祁等人一旦说出真相,元好问必然难逃物议。刘祁最年轻,又是名士、太学生,最适合代表京城父老,无可奈何,“隐忍保身为二亲计”,成了背锅者。但两年后他写下《录崔立碑事》,详细记载崔立碑事件始末,一吐其委曲,赢得了后人的普遍同情与理解,最终成功甩锅元好问。元好问成了集众矢于一身的受害者,自然异常愤闷恼怒,几年后仍然愤愤不平,在《外家別业上梁文》中做了多方辩解,郝经也为乃师叫屈,“且莫独罪元遗山”(《辨磨甘露碑》),但无论如何开脱,元好问都是崔立功德碑文的主要责任人。   后人对元好问参与撰写崔立碑多有批评,认为他未能以死相拒。这实际上是旁观者站在道德高地发出的轻浮指责,等于以死相逼。而死有何益?能安社稷、救苍生吗?像南宋王炎午撰写《生祭文丞相文》,劝文天祥速死,类似的忠君小红粉和伪君子们喜欢借道德杀人。元好问等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参与撰写崔立功德碑,情有可原,何况他们已经克制再克制,连为自己辩白、对元好问有所怪罪的刘祁都承认碑文“止实叙事,亦无褒称立言”(《归潜志》卷十二),一定要以死来捍卫所谓的名节吗?
  与崔立事件相关的是元好问的官职。功德碑完成之后,崔立召见刘祁、麻革,他们“俱诣立第受官”,刘祁说给“余辈”“特赐进士出身”(《归潜志》卷十二),“余辈”包括刘祁、麻革二人。元好问在《外家别业上梁文》中曾质问“从伊受赏”,说明元好问不在受赏之列。元好问在崔立兵变之后,两度职务升迁,尽管没有证据表明,职务变动直接召来了明枪暗箭,但也不排除引发腹诽,加大对崔立碑事件的攻击力度。
  第一次升迁,《金史·哀宗纪》有明确记载。崔立兵变后大肆封官,以笼络人心,元好问被授“左右司员外郎”。这一职务得到很多人的承认。《金史·王若虚传》记载他曾任“左右司员外郎”,《归潜志》《金史·元好问传》记载他曾任“左司员外郎”,两者是同一官职,正六品。元好问本人一直没有正式承认这一职务,在现存诗文中还是自称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表明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第二次升迁,唯见于元好问的学生郝经的记载。郝经在《寿元内翰》《静华君墨竹赋》《公夫人毛氏墓铭》《铁佛寺读书堂记》《先叔祖墓铭》等诗文中一再称元好问为“内翰”,在《遗山先生墓铭》中明确记载“天兴初,人翰林,知制诰”。郝经如此频繁、公开地称呼元好问为内翰,不可能出于虚夸和泛指,因为当时毕竟还有很多其他知情人,特別是《寿元内翰》一诗,应该呈送给了元好问本人,所以很难否定内翰这一职务的存在。令人不解的是,元好问为何听之任之没有纠正?后来,元人姚燧《中书右三部郎中冯公神道碑》称“内翰元遗山”,杜本《洛阳程自修忘吾小传》称“翰林元裕之”,清人顾嗣立《元诗选》也称元好问“人翰林”之类,都沿袭郝经之说。郝经没有记载入翰林院的具体官职,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测:他的内翰品级应该高于此前正六品的左司员外郎,对照《金史·百官志》:“翰林待制,正五品……衔内带知制诰。”基本可以确定,元好问担任的是翰林待制,知制诰。郝经《遗山先生墓铭》大德碑本还记载元好问“再转中顺大夫”等一长串勋官,中顺大夫为五品,与翰林待制相同。狄宝心《元好问年谱新编》指出,元好问称其继母张氏“显妣河南县太君”(《为第四女配婿祭家庙文》),按照有关规定,五品以上文武散官才能追封母亲为“县君”,说明元好问曾仕至五品。至于元好问何时进入翰林院,应该在崔立碑事件之后数日内。元好问自己讳言此事,原因一是该官职为逆贼崔立所授,二是任职时间极短,短则几天,长则一二十天,四月二十九日,元好问就被羁押到青城,所有的官职都归零。在那乱世中,是否正式到任,都是问号。也许官本位思想暗地作祟,郝经比较在意内翰的五品官阶,以此来抬高元好问的地位;倘如此,那就像施国祁所批评的那样,有违乃师初心,那些由崔立所授的官职“不足为先生荣,只取辱耳”(《元遗山诗集笺注》卷首)。《金史.元好问传》不采纳郝经说,只字不提左司员外郎以后官职,比较符合元好问的心志,更能维护元好问的品格操守。
  元好问汴京期间引发争议的第二件事是上书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此事相对单纯。天兴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元好问作《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核心内容是向耶律楚材推荐54位人才,请求他予以保护和任用。元好问用谦卑的口气、恳切的言辞陈说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难得,为这些“不死于兵,不死于寒饿”的文人着想,央求耶律楚材“使脱指使之辱,息奔走之役,聚养之,分处之,学馆之”。批评者以为,元好问是金王朝的臣子,与蒙古政要来往,既不忠于金朝,又冒犯了夷夏之大防,有失民族气节。连袒护元好问的赵翼也说他“正当危乱,尤不当先有境外之交”(《瓯北诗话》卷八)。对此,当代学者降大任、姚从吾、狄宝心等人都撰文予以反驳,破除陈旧的忠君守节观念,阐释元好问此举的文化意义。笔者再补充两点:
  一是该文的写作时机与寄出时间。当时,崔立已举兵投降蒙古,据刘祁记载,四月二十日蒙古兵进入汴京城,金王朝已经无力回天,只剩下出逃在外奄奄一息的金哀宗了。士大夫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口,命运堪忧,二十九日被羁押到青城。谁能替他们呼吁?耆旧中,只有王若虚较为合适,但不知何故,他没有出面。元好问之所以挺身而出,除了他殷殷关爱人才之心外,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他与蒙古将帅张柔有点亲缘关系。接受崔立投降的蒙古将领是速不台,但据《元史.张柔传》:“其臣崔立以汴京降,柔于金帛一无所取,独人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访求耆德及燕赵故族十余家,卫送北归。”可知张柔也是接受崔立投降,并进入汴京城的将帅之一,而元好问妻子毛氏与张柔妻子毛氏是同族姐妹,元好问与张柔是连襟关系。在比较重视宗亲关系的古代,他们即使没有深交,也会有所知晓。这层关系或许能给元好问提供上书耶律楚材的便利,促使他鼓起勇气,“试微躯于万仞不测之渊”(《外家别业上梁文》)。元好问写成之后,并未贸然寄出。据《外家別业上梁文》自注,直到五月三日北渡黄河之后不久,才“献书中令君,请以一寺观所费养天下名士”,就是说,元好问至少搁置了十多天,经过十多天的冷静思考,才做出最后的上書决定,说明元好问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力求措辞严密,无懈可击。仅从54位文人排列顺序就可以看出他精心结撰的苦心孤诣。54位文人,依次分为圣者之后、耆旧、时辈三类。圣者之后仅1人。耆旧4人,依次为冯璧(11611240)、梁陟、高夔、王若虚(117-1243),梁陟、高夔生卒年不详,梁陟明昌二年(1191)进士,高夔明昌五年(1194)进士,可以看出是按照年资排序。时辈49人,姓名前统一加籍贯,如“平阳王状元纲、东明王状元鹗”,其中王纲是大安元年(1209)状元,王鹗是正大元年(1224)状元,论私交,元好问与王鹗关系密切,显然这也是按年资排序。之所以如此用心,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非议。   二是该文的无私性质。元好问列举的54位“天民之秀”,基本包括了当时在汴京的主要文人。经过姚从吾、狄宝心、胡传志等人的努力,大多数文人生平可考。其中有崔立碑事件的当事人刘祁、麻革,有指责元好问参与崔立碑事件的曹居一、杨奐、刘郁,可见其胸襟坦荡。如果说54人中含有私人因素,那就是最后两位:“东胜程思温及其从弟思忠。”程思温是监察御史程震之子,金末进士,元好问的大女婿。他不是无名之辈,举贤不避亲,即使有一点照顾性质,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通读《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元好问没有一句为自己干谒求情,全是为他人请命。这是他在亡国前夕所做出的一大善举,是实实在在的大贡献,后人何不予以同情之理解?金亡后,元好问不仕蒙古,已经保持了与新政权的距离,积极抢救金代历史、文化,对金王朝也尽了臣子的忠心。生与死,何者更有意义?易代之际,难道非要以一死来效忠无能的君主、没落的王朝?
  南宋灭亡后,对宋王朝赤胆忠心的文天祥也表现出与元王朝合作的意愿:“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宋史·文天祥传》)如果不是投降于元的留梦炎反对释放文天祥,文天祥也许能实现这一愿望,那么,他就差不多与元好问殊途同归了。
  上书耶律楚材体现了元好问的主动作为,说明他在黑暗世界挣扎,不想随之沉沦消失。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在危亡之际写下一系列锥心刺骨的诗歌,记载社稷苍生的苦难,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这两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出自他的《题元遗山集》,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元好问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汴京21个月正是元好问丧乱诗创作的高峰。赵翼称赞元好问的七言律诗:“沉挚悲凉,自成声调,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相不能置,盖事关家国,尤易感人。惜此等杰作,集中亦不多见耳。”(《瓯北诗话》卷八)他列举了八联诗句为例,前三联都出自于困守汴京时期,足以见出这期间创作的重要性。他在汴京期间大概创作了30首左右的丧乱诗,我们不妨看看其中几首代表作。
  天兴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金哀宗逃离汴京是金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标志,汴京陷入恐慌无序之中,元好问作《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五首诗未必是同时所写,写作时间当在天兴三年正月至四月二十九日之间。第五首“曲中青冢传新怨”一句,借用王昭君的典故来写即将北迁的两宫嫔妃的命运,而两宫北迁的时间是四月二十日。第五首元好问以庾信自比,“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表明自己即将北迁,其时当在四月二十二日蒙古兵入城前后。下面这首是各家必选的名篇:
  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首句“龙蛇”指代交战双方,“惨淡”形容战争的残酷激烈,“曰斗争”表明交战时间之长,第二句写战争的严重后果,几乎要灭绝所有百姓。“高原”句象征山川改易的战场形势,切合金王朝决黄河以堵绝蒙古兵的荒唐举措,“战地”句续写战场上的腥风血雨。颈联是说,精卫有心填平大海,以报仇雪恨,可是申包胥泪已流干,再也不能去秦庭恸哭求援了。精卫、包胥用以自指,抒发悲愤无奈之情。尾联含义模糊,有多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典故。韩信带兵伐赵,到井陉关时,分兵攻击赵营,大败赵军,元好问借此感叹现在没有韩信这样的将领,突破敌军,取得胜利。问题是,井陉虽是太行八陉之一,却属于河北西路威州(今河北井陉县),与并州之间还隔了平定州。韩信虽有出入并州、井陉的历史,也难算是并州豪杰。何况这时的井陉早已沦于敌手,元好问不可能再寄希望于河朔增援汴京。第二种观点认为用《资治通鉴》中五代刘知远之事。刘知远听闻晋少帝北迁,声言将出兵井陉关,迎回晋少帝。刘知远是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堪称并州豪杰,但刘知远最终没有出兵井陉,更没有迎归少帝。元好问不可能用没有勤王行动的典故来寄托勤王的期盼。第三种观点认为,元好问期盼太行健儿派兵勤王,解汴京之围,问题是这时哪里还有握有兵权的“并州豪杰”?笔者结合当时的背景,尝试提出另一种解释。并州豪杰,疑指并州人李汾。李汾《陕州》自称“并州豪杰未凋零”,元好问曾称李汾“并州少年作轩昂,鸡鸣起舞望八荒”(《雪后招鄰舍王赞子襄饮》)。正大八年,李汾去邓州,投奔恒山公武仙,出任行尚书省讲议官。次年正月,武仙遭遇三峰山大败,败逃南阳,收拾残部。三月,朝廷命他与参知政事完颜思烈联合救援汴京,武仙以兵力不足为由,拒绝驰援。李汾有不同意见,主张出兵救援京城,六月被害。末句“井陉”疑指代武仙,因为武仙为威州人,威州原是井陉县,于天会三年(1125)升格而来(《金史·地理志中》)。“下井陉”,指从“井陉”(武仙)分兵出击。“莫拟”,莫非打算的意思。如此一来,尾联大意是说,如今不知道还有没有李汾那样主张救援汴京的并州豪杰?手握重兵的井陉人武仙是否还打算出兵救援汴京?在绝望无助中等待一线希望,应该是围城中人的共同心愿。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也是名作:
  万里荆裹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金国烽火连天,从万里之外的荆襄大地到汴京城外,一片荒芜。金哀宗不会困守城中,像蛟龙一样,已逃脱出城,被拋弃的大臣们像虮虱般可怜,徒自伤悲。眼前这些高大的乔木将会引发故国之思,野烟弥漫,再也看不见故人的身影。今后,希望秋风不要老是吹拂我的头发,让我的头发越来越白,在这沧海横流之际,还需要我这样的士大夫呢!末句体现了元好问度过危难的抱负。
  四月二十日,两宫北迁,元好问作《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抒发乱离之痛,兹引五首如下:
  醇和旁近洞房环,碧瓦参差竹木闲。批奏内人轮上直,去年名姓在窗间。(醇和,殿名)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罗綺深宫二十年,更持桃李向谁妍?人生只合粱园死,金水河头好墓田。
  暖日睛云锦树新,风吹雨打旋成尘。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莺哭暮春。
  暮云楼阁古今情,地老天荒恨未平。白发累臣凡人在,就中愁杀庾兰成。
  俳体具有戏谑意味。易代之际,嫔妃以及宫女的命运总是诗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元好问这组诗将宫怨、亡国、伤时等复杂感情融合在一起,香艳其表,沉痛其内。
  随后,元好问作《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塞外初捐宴賜金,当时南牧已駿驳。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国初取宋,于青城受降)
  告別京城,也就是告別金王朝。回想起几十年的历史,自从明昌年间宴赐北部边将以来,蒙古兵就已经开始快速南下了。而金王朝还照样守备松弛,将边防视同儿戏,哪里知道这么快就灭亡了。辽东鹤回到故乡,不禁感到沧桑之变,会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拆除金铜仙人之类的标志性建筑?谁能理解天公之意?历史竟然如此巧合,百余年前,北宋王朝在青城向金王朝投降,如今,金王朝步北宋后尘,又在青城投降于蒙古。元好问在总结历史教训时,寄寓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五月三日,元好问北渡黄河,耳闻目睹,处处惊心动魄,《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因此而作:
  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掳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蒙古兵入城,大肆掳掠人口、财物。第一首写无数俘虜被捆绑,半死半活,僵卧道旁,一些年轻女子被蒙古兵胁持凌辱,哭着跟随在马后,她们难舍故土和亲人,一步一回头。此情此景,痛彻心扉。第二首写蒙古兵掠夺大量文物,佛像似柴,编钟满街,简直要把汴京城都搬走。第三首是说,眼前白骨纵横遍野,像乱麻一般,美好的家园变成了荒漠。过去只听说河朔一带生灵被杀殆尽,没想到黄河两岸也是人烟寥落。每一首都极其沉痛苍凉,令人泪下。
  对元好问而言,汴京期间21个月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幸,见证了金王朝灭亡的大变局、大动乱。也正是在这最黑暗的灾难岁月里,他以饱蘸血泪之笔记录社稷苍生的悲剧,为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其他文献
关键词:20世纪西方文学 瘟疫叙事 隐喻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瘟疫间有爆发,并对人的生存和繁衍造成极大危害。而文学作为文明的重要记述载质之一,每有疫情发生,不管民间口传还是文人创作,都会书写疾疫的相关概貌及严重后果,并构成文学疾病书写的母题之一,成为人们了解历次瘟疫的重要知识支撑。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延及当下数千年,瘟疫书写几乎未有断欠,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卜伽丘《十日谈
期刊
刘道醇,宋仁宗时人,北宋前期著名画论家,其所作《五代名画补遗》和《圣朝名画评》,都是中国画论史上的名作,而后者的美学价值与理论内涵尤为重要,而且影响深远。本文专论《圣朝名画评》。  一  《圣朝名画评》与其他画品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不是将绘画各科混在一起进行品评而是以各画科专长的画家进行排列品评,每门之中,分为“神、妙、能”三品。《五代名画补遗》也是这种体例。只是《五代名画补遗》将画分为七门:人物
期刊
关键词:新中国 国徽设计 古典 民间  若干年前,围绕新中国国徽设计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主流媒体沸沸扬扬,争议不休。时过境迁,随着档案的公开,认知能力的提升,人们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并不成立的问题,争论趋于平息。  然而,国徽设计中不同理念的博弈,“天安门”与“玉璧”的碰撞,“民间”与“古典”的竞争,无不折射出近代以降中国大地风雷激荡、革命斗争的历史变局,彰显出革故鼎新之际,新生共和国的勃勃生机与前
期刊
摘要:读完《惜诵》,屈原一生遭遇及其悲剧的形成,大体可知,《离骚》的内容、思想也得十之八九。尤其是结构、构思、用词上似乎就是一部未完全成形的《离骚》。由之可知本篇在骚体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骚体诗《惜诵》乱辞  《惜诵》是屈原于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前后在汉北所作。林云铭《楚辞灯》说:“此屈子失位之后,又因事进言得罪而作也。”又说:  玩是篇“惩羹吹銮”及“折臂成医”等语,其为前番既疏
期刊
《金锁记》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曾经获得评论界极高的赞誉。小说发表不久,傅雷化名“迅雨”发表评论,盛赞《金锁记》是张爱玲“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文学史家夏志清教授更加直截了当地评价说:“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也许这些评价都有些过分,但《金锁记》是张爱玲所有作品中最令人感到心灵震颤的一部,大约是毫无疑义的。 
期刊
“文学”或许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词语,相比之下,“作品”在表义上要清晰得多。当我们在试图议论某部“作品”时,显然相比议论“文学”来得更令人轻松。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形形色色的“作品”所围绕的世界之中,在这种情形下,仿佛“文学”也从未离我们而去。事实上,斯坦纳始终在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他反复从大量“作品”中去搜索“文学”的痕迹。在斯坦纳的眼里,现代语言已经如同一堆巴别塔的残垣断壁,从中折射出人类灵魂的晦
期刊
摘要:《续夷坚志》中几乎每篇故事都会交代其发生地,论文根据其中所体现出的地理信息因素,利用QG15软件,制作出故事发生地点分布图、区域分布图以及元好问的行迹路线图,通过将文本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分析故事发生地在中原地区呈现出的集中分布状况,以及元好问行迹与故事发生地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元好问 《续夷坚志》文学地图  《续夷坚志》是元好问晚年继洪迈《夷坚志》之后的續作,是一部具有史料性质的文言
期刊
罗强烈(以下简称罗):到了宋朝,我觉得程朱理学要比董仲舒真诚一些,(鲍插话:真诚这个词,你讲得非常好)但是走到极端的也是程朱理学吧,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朱熹提出“三纲”。  鲍鹏山(以下简称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源于《论语·颜渊》,是孔子回答齐景公关于政治问题时说的。你看这八个字的排列,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一种就字面来说,意思是:国君要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
期刊
像北大中文系这样的老校老系,自然是很重师门传统的。不过,至少在我所在的现当代文学专业,师门之间没有什么“门户规矩”。弟子们经常“串门”,跟哪个老师好,主要取决于性情是否相投。如此兼容并包,其乐融融,大概得益于几位“泰斗”各具魅力,而且,他们之间关系特别好。  在众师门间,数“谢门”最热闹。谢冕老师本就是开门立派最早的“大长老”,门下弟子如云,名人无数。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谢老师爱热闹,他
期刊
摘要:李煜词以南唐亡国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反映他笙歌曼舞、花酒绮艳的宫廷生活;经历亡国之后,他将家国变故之感寄于词中,借词抒写亡国之恨,并上升至对人生悲剧的叩问,提升了传统诗词的审美境界,进入了哲学的、纯美的层面。  关键词:李煜 亡国之音 人生本相 悲剧性 审美境界  清人沈谦说:“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填词杂说》)作为一国之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是失败的政治人生造就了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