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招聘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招聘工作前景探析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招聘工作被纳入社会公开招聘范畴,需严格服从上级部门的组织领导,坚持公开选拔、平等竞争。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需求的特殊性,导致人才招聘工作暴露出一定的弊端。本文立足于扬州市高职院校公开招聘工作实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招聘模式,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工作目标。
  关键词:公开招聘 高职院校 前景
  2006年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对事业单位招聘行为第一次进行了统一规范:“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制度由于信息公开、程序透明、竞争公平、监管有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高职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相比较于企业具有更加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及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作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需求对象的学历层次、科研水平、专业技術职务等方面要求较为宽松,师资门槛略低,因而成为广大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竞相应聘的对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下,扬州市高职院校人才招聘工作流程如下:
  1.学校确定人才招聘计划
  这是招聘工作的基础。每年九十月份,人事处会发布通知要求学院报送下一年度进人计划,包括需求人数、需求专业(或方向)、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有无工作实践要求等,要求各学院结合本院师资队伍现状和专业设置、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调研和论证,研究拟定本院进人计划。人事处对各学院报送的进人计划进行汇总,在对各学院师生比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拟定并向学校提出学校进人计划草案。学校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进人指标,统筹考虑,研究确定总体进人计划。
  2.人社部门审批进人计划
  这是招聘工作的核心。学校确定进人计划后,需报送市人社局审批,双方充分对接,进一步规范设置招考条件。市人社局按照“总量控制、专业合理、规范设置、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核定,公开招聘专业名称需参照江苏省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规范填列,并将符合需求的相邻、相近专业一并考虑,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招聘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3.实施人才招聘工作
  具体包括:网上公布招聘简章及职位表、考生网上报名、学校资格初审、考生笔试、学校资格复审、考生面试(专业水平测试)、体检、考察、公示及录用等规定环节,具体时间节点按照市人社局的通知而定。
  二、高职院校公开招聘工作中的问题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招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扬州市某高职院校自2009年起实行公开招聘制度,近6年来共公布招聘计划181人,实际录用103人(详见表1),有效补充了学校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方向、实践经历等方面要求高且更加细化,受限于现有招聘制度,新进教师在专业匹配、性别比例等方面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使招聘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现有招聘方式考核周期长,环节多
  一方面,根据高等院校学制特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较为旺盛的时期一般集中在下半年,而公开招聘时间往往始于下一年的三四月份。此时绝大多数优秀毕业生已与意向用人单位签约,造成潜在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现有招聘方式周期长、环节多,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人才,到了最后关头提出放弃,另外很多考生都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同时报了多家单位,由于缺乏明文约束,学校不得不根据规定递补下一名考生,此时已历经数月,递补考生早已有意向性选择。正是由于招聘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大量紧缺、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放弃选择学校,而更倾向于招聘周期短、环节少、效率更高的企业等其他用人单位。
  2.专业设置受限,缺乏针对性
  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特点,公开招聘专业设置必须涵盖符合需求的相邻、相近专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侧重于管理岗位,专业设置范围较广,以专业大类为主,高职院校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及方向要求高、方向细,因此学校在与市人社局就招聘专业设置进行对接时也是矛盾重重。例如,某高职院校曾委托市人社局公开招聘一名经济学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最终录取人员属于理学类统计学专业,这充分暴露出专业设置方面的弊端。
  3.笔试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考用脱节
  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内容与公务员考试基本一致,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等,笔试内容与专业相脱节,考试内容难以体现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即使教师招聘面试采用专业水平测试的形式,要求考生就专业内容进行试讲,仍导致一些专业条件优秀的考生进入不了门槛,与学校失之交臂。同时学校择人倾向于本硕专业一致,要求专业基础扎实,部分考生本硕专业不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但是通过培训班的集训能够在笔试中脱颖而出,却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且呈近亲化、同质化现象
  受考核方式、岗位条件、录用程序等因素制约,高职院校新进教师在性别比例、学缘地缘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失衡,扬州市某高职院校2013—2018年录用的103人中,男性19人,女性84人(详见表1),且男女之间差距逐年递增,究其原因,除了男女职业倾向的不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教师、公务员等较为稳定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于应付现有的考试模式。女性过多带来种种问题:女性硕士毕业后普遍处于婚姻、生育的高峰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学校用人的机会成本增加。另外录用人员呈现近亲化、同质化现象,来源于本市的人员占66%,国内重点高校(985、211)录用人员比例偏低,仅占22%。   三、高职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的前景探析
  鉴于上述种种问题,很有必要改革现有招聘模式,建立起更加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自2018年起,在坚持统一领导的基础之上,扬州市人社局已将教师招聘工作陆续下放给各个学校组织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结合实际,并借鉴有益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调整招录时间,简化招录程序
  一方面调整招录时间。为了避免以往公开招聘時间与毕业生求职旺季错峰的现象,可以将紧缺专业的招聘时间安排在每年的下半年,而一般紧缺专业的招聘时间安排在上半年,根据学校需求和毕业生情况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多次招聘考录。另一方面简化招录程序,缩短招录周期。与以往动辄5~6个月的招聘周期不同,公开招聘工作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实施,可自主控制招聘环节,把握时间节点,更快更有效地推进整个招聘进程。如对于最终报名成功人数为该岗位招聘计划3倍及以下的,可以采用免笔试而直接面试的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耗费。
  2.从宽、规范进行专业设置
  自2018年起,扬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增加了专业比对的环节,在报名阶段,如有考生所学专业名称不在拟报岗位所列专业范围内,只要能提供相应毕业学校出具的成绩单等课程设置材料,证明与拟报考岗位所列专业非常相近的,可以申请专业比对。相较于以往确实是一大进步,更加体现公平,但一是准备证明材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二是专业比对设有规定期限,只要超过期限就不可以申请,部分考生在报名之前不会仔细阅读招聘简章,因而失去了比对机会。建议学校今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争取更多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对于明显属于同一专业的,可以直接进行认定,减少考生等待期,提高招聘工作整体效率。
  3.改善考核形式,优化评价手段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那么试讲便是检验应聘者是否具备教师应有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先笔试、后面试(试讲),据悉也有高校采用先面试(试讲)、后笔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值得借鉴,试讲更能反映应聘者综合素质,讲课突出的教师,专业水平也必然很优秀,传统的考核方式未必能挑选出优秀人才。同时为了使试讲接近于实际教学情景,达到较高的内容效度,试讲过程中考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学生身份和角度向应聘者提问,或设置一些突发事件以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拓宽招聘渠道,探索多样化的招聘模式
  传统招聘模式下,录用人员呈现本土化、近亲化趋势,层次不高,就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而言,急需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校任教,需要拓宽招聘渠道,探索多样化招聘模式。近几年,扬州市每年都会响应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的号召,与北京、上海等知名高校举办人才对接活动,以招聘会形式网罗优秀人才,且享有绿色通道,只要考核洽谈成功,可以不需笔试直接录用。建议当地人社部门应多举办类似活动,开拓选人视野,拓宽招聘渠道,增强新进教师的岗位适配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鑫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现状及改革建议[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5).
  [2]陈萍.浅谈高职院校的公开招聘工作[J].中国市场,2012(14).
  (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模式,是当前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努力实现与企业从浅层次合作到校企共生,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提高技能人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用事实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生就业输送的合作,而应该是校企文化内涵、校企共育理念、校企共同发展的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涵建设 启示  江苏省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
摘 要:自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职业教育阵营紧跟时代步伐,刮起了一股智能制造和机器换人之风,工业机器人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职业院校生根发芽。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职业教育 智能制造  课 题:本文系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HYSK16P11)研究成果。  随着地区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120名体育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生趋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创业意识较强,重视个人发展空间;偏向公有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去向多元化;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等不足。建议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体育生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
摘要 检察机关管理科学化建设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正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在此过程中,作为保障检察职能履行的政务统筹中枢,办公室政务运作在推进检察机关精细化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办公室政务运作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务统筹领导素质,即办公室主任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执行力。本文认为做一名检察机关精细化管理的优秀执行者,要“掌握好三种思维,履行好三种角色,执行好三个标准”。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执行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向未来中国人才提出了高技能、高素质的要求。人才需求的变化呼吁中职教育人才观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到指向素养,让过去无形的工匠精神依附于有形的工匠形象和职业行为之上,以此实现“人人出彩”的职教新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层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还是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
摘 要: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云南职教发展子项目的支持下,“积极教学法”逐渐走入云南职教课堂,为传统低效的教学质量带来明显改变,同时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实施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积极教学法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  课 题: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世行项目持续性研究之积极教学法效果评价”研究成果。  一、世行贷
摘要联防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其工作职责在公安干警的组织、带领下开展巡逻执勤等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但是联防队员在协查中的拘禁与暴力行为显然是违法的,由此产生的侵权责任应当由公安机关承担,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加强对治安联防工作的管理指导。  关键词联防队员 治安管理 侵权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0
摘要 “4 2”工作法,涵盖“四议”、“两公开”,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是事关张里乡发展的重大契机。本文简要的介绍和论述了“4 2”工作法,并就河南省淮滨县张里乡农村试验区建设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张里乡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4 2”工作法 张里农村试验区建设 综合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06-01    河南省淮滨
摘要 由于缺乏自身的法治传统,转型中的中国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西方,从中汲取法治经验。中世纪的西方王权远非绝对的,它受到来自教会、贵族和人民三方面的制约,不仅是实力上和道德上的,而且还是法律上的,而后者正是中国历史传统中所欠缺的。  关键词 王权 教会 中世纪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003-02    人们在谈论西方法治思想的起源时,一般从古希
摘 要:本文以无锡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如何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模式的经验,即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抓手,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机制,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破解技能传承难点,将工作室建成技能精英成长的孵化器。  关键词:创新 校企共建 孵化器 技能大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传技带徒、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作用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加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