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研究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推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必然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也必然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阅读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首先,从阅读的本质来看:阅读是作者、文本(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读者是研究的主体,作品是媒介,是搭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阅读本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沟通和共鸣。
  其次,从文本看:任何一篇文本(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心路历程的再现,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再次,从阅读过程和阅读主体看:阅读实际就是读者带着自己的思想、观念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互动。“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受个性、经验及阅读方式的不同,必然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理应回归研究性教学的本位。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到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这个第四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教师,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来自学生,来自生生间的互动。由于课堂阅读处于一种群体的交流之中,更易激化情绪、诱发灵感,有利于阅读主体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
  二、语文课堂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
  1.充分准备,营造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氛围。
  (1)了解作者、背景,积蓄探索文本的情感。
  前面谈到:文本(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用文字符号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再现,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了解作者与背景,学生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了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这无疑奠定了探索文本的情感。
  (2)熟读文本,进入情境。
  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熟读文本,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
  2.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阅读教学是以作品为媒介的,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意义空白”,而阅读自身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新课程倡导“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方式及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听取“杂音”,分辨对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知水平的高低,还要听出“奇音”,觉察出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第二,研究性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文本。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的同时,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脱离文本、不切实际的穿凿附会倾向。新课程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并非“多元标准”,不能让学生用个体对文本解读的结果来代替文本的原意。尽管“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奥塞罗。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解读文本时对学生的浅解、误解甚至曲解听之、任之,那么就会使我们的阅读教学陷入无序状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学生协作、互动时,可采用先放后引、先求异后求同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审美独创性。
  第三,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在体验反思中升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撞击,若因势利导巧妙地给学生搭建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推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必然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也必然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关于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行家们作了许多见仁见智的归纳。这些归纳虽然给了语文教学以太多的启发,但总感觉到言未尽意。综观这套教材,我认为其基本特点似乎有下述五个方面:  一、教学要求——阶段性  所谓阶段,就是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划分的段落。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大纲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和“基础知识”以及“思想教育”各方面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期刊
摘 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推进素质教育。要突出技能培训: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动手型、应用型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职业学校 素质教育 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推进素质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专业特色
期刊
摘 要: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课程性质,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课程管理体制,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吸引力  一、关于转变教育观念与改革课程体制的问题  1.
期刊
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中关于议论文是这样定位的:“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关键是“演绎”、“归纳”、“辩证”等“推理的方式”。由此可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反观时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重形式,重技巧,作文训练“类型化”,比如所谓的作文开头、结尾的N种方法,“并列式”式、“层进式”的作文结构等。从高一
期刊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分数应用题又是应用题的一个难点内容。如何使学生在做题时不感到畏惧,顺利解答分数应用题呢?我在教学时注意由浅入深地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一、正确的选定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开始学生对单位“1”很陌生,如何选定单位“1”呢?要细心观察题中有关分率的句子,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1.单位“1”在分率句中直接给出,容易找到。即谁占(或“是”或
期刊
摘要:中专学生因为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兴趣不浓,尤其是数学不理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办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中专学生;数学;兴趣;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 过去,是最好的学生上中专,考不上中专的才去读高中,因为中专毕业可以早就业,有一份铁饭碗,一些优秀的农
期刊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构建高效课堂,培养新型社会人才。化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深化化学改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  1.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
期刊
一、日常随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没得写,是因为不会观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莫泊桑从邻人那里听来几个故事,觉得很新鲜、很生动,于是就打算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写小说。但是心里有点拿不准,就跑去请教福楼拜。他在导师面前把故事讲了一遍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足够写出作品来。”福楼拜说:“我看你还是别写这些故事为好,希望你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骑
期刊
摘 要:《电子线路》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领进“电子学之门”,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方法,上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在教学中同时要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初探 多媒体教学 提高质量  《电子线路》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课程,它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学电子技术,是一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