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与小麦蔬菜或大豆等一年两作的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更容易增产增收。收集了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套种和复播2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在山西中部与小麦套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适宜在小麦收割后复播青贮玉米品种有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套种模式比复播模式更易获得高产。该研究为山西中部小麦青贮玉米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为农民种植多样性和增产增收提供指导。
关键词 青贮玉米;套种;复播;一年两作;山西中部
中图分类号 S34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3-003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wo Crops Modes of Winter Wheat and Silage Corn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 Comparison with the doublecrop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 of wheat, vegetables or soybean, the doublecrop wheat and silage corn can better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income. A total of 14 silage corn varieties were collected, and two planting modes of interplanting and multiple seeding were carried out. We found that Yuqingzhu 23 and Jinlingqingzhu 10 were suitable for interplanting with winter wheat; Yuqingzhu 23 and Jinlingqingzhu 67 were suitable for multiple seeding after the harvest of wheat; interplanting mode was easier to obtain high yield than the mode of multiple seeding.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wheat and silage corn planting mode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 and offered guidances for the planting diversity and the income and yield increase of farmers.
Key words Silage corn;Interplanting;Multiple seeding;Double crop;Central Shanxi Province
山西中部盆地区主要包括太原盆地、上党盆地、晋城盆地,这些地区土壤肥沃,地平水浅,光热资源充足,10 ℃以上年积温在3 200~3 800 ℃,无霜期160~180 d,年降水600 mm左右,歷来是山西省粮食主产区[1]。小麦对粮食安全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山西省最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种植模式多以一年一作或小麦复播大豆或蔬菜一年两作为主,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面积下滑,而且还有扩大趋势,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种植小麦单位面积产值低[2]。另一方面,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优质饲草短缺的状况日趋严重[3],而青贮玉米作为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转化率高等优点[4],素有“饲料之王”的美誉,是用于生产奶、肉等畜产品的重要饲料来源[5-6],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可以有效缓解饲草短缺,并促进山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山西中部变小麦、玉米一年一作或小麦大豆或蔬菜一年两熟为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模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稳定或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生命力。鉴于此,笔者对收集到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套种和复播2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探究适合在山西中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种植模式,筛选出适合与小麦进行一年两作的青贮玉米品种,既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指导,也为山西青贮玉米种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的14个不同类型的青贮玉米品种分别为曲辰九号、晋单42、中原单32、华农101、大京九26、郑青贮1号、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金岭青贮17、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367、金岭青贮377、北农青贮208、北农青贮356。前茬或套种作物均为山西审定品种长麦251。
1.2 试验设计
1.2.1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于2017、2018年在祁县西六支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上进行,播种的带型结构为带幅128 cm,其中小麦播带宽78 cm,种7行,青贮玉米播种带宽50 cm,种2行,5月下旬套种青贮玉米,密度为6.75万株/hm2。9月下旬收获前,随机选取10株测定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单株重、成熟度。
1.2.2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的试验地上进行,前茬小麦等行距播种,6月下旬小麦收割后,简单整地一遍,再播种青贮玉米,行距60 cm,株距28 cm,播深2~3 cm,密度为6.75万株/hm2。9月下旬收获前,随机选取10株测定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单株重、成熟度。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分析
2017年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1)表明,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为77 456.3 kg。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豫青贮23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次是金岭青贮10,生物产量为74 587.5 kg,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有显著差异,大京九26、金岭青贮67、曲辰九号、北农356、中原单32和晋单42号等生物产量为50 000~70 000 kg/hm2,低于50 000 kg的有郑青1号和华农101;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熟期合适,绿叶数多,抗病;曲辰九号绿叶数多,但大斑病较重,晋单42号、中原单32和华农101绿叶数较少,大斑病较重。
2018年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的生物产量最大,为75 161.3 kg/hm2,其次为金岭青贮10(生物产量为74 587.5 kg/hm2g)、金岭青贮67(生物产量为67 702.5 kg/hm2),豫青贮23与金岭青贮10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金岭青贮10与金岭青贮67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郑青贮1号、大京九26、北农208、北农356、金岭青贮17、金嶺青贮377等生物产量在50 000~70 000 kg/hm2,低于50 000 kg/hm2的有金岭青贮367;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67共3个品种熟期都适合青贮,且绿叶数多、抗病,金岭青贮17大斑病较重。
综合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且绿叶数较多、抗病性较好、熟期适宜,是与小麦套种的理想青贮玉米品种,其次金岭青贮10也较适合。
2.2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分析
2017年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为81 472.5 kg/hm2,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次是金岭青贮67,生物产量为75 161.3 kg/hm2,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余青贮玉米品种(除曲辰九号以外)的生物产量为60 000~70 000 kg/hm2,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个品种(除曲辰九号和中原单32)熟期、绿叶数、抗病性等相似,曲辰九号和中原单32熟期较晚。
2018年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的生物产量仍最大,为80 898.8 kg/hm2,但与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和北农356共4个品种的差异不显著,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北农356和大京九等生物产量为70 000~80 000 kg/hm2,产量在50 000~70 000 kg/hm2的品种有金岭青贮10、金岭青贮377、北农208,金岭青贮367生物产量最低(40 736.3 kg/hm2);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熟期较合适,抗病性一般,绿叶数较多,北农356熟期合适但大斑病严重,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和大京九26熟期过晚且大斑病较重,北农208、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377斑病较重。
由表2可知,作为复播的青贮玉米品种,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是较理想的品种,其产量较高、熟期合适、绿叶数较多。
3 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从青贮玉米品种来看,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适合与小麦套种;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适合在小麦收割后复播。从种植模式来看,虽然套种和复播2种模式下,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67都能达到青贮玉米的适宜收刈期,但相比复播模式,套种模式青贮玉米的生长期更长,更容易成熟,且青贮玉米的适期收获非常关键,最适宜收获期在植株含水量为61%~68%时,即乳线下移到籽粒1/2~3/4阶段,也就是乳熟期至蜡熟期[7-8],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小麦与青贮玉米套种的种植模式,从而降低种植风险。此外,合理密植、施肥和适当的田间管理也是青贮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9-12],可在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密度、水肥的综合试验,进一步完善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的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等.山西中部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4):248-249.
[2]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等.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6,44(7):954-956,971.
[3] 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等.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促进山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种业,2010(10):13-15.
[4] 鲁珊,毛彩云,岳金生,等.14个青贮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8):1-3.
[5]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青贮玉米的类型与评价标准[J].北京农业,2002(11):27-28.
[6] 刘颖慧,郭明,贾树利,等. 影响青贮玉米品质因素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8(2):6-10.
[7] 王志成,张新田,李春燕,等.春播青贮玉米—冬小麦—夏播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模式[J].农业科技通讯,2018(8):217-219.
[8] 范霞,段玉,银永峰,等.青贮玉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综合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2):37-38.
[9] 魏荔,张怀文,孙义祥,等.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227-230.
[10] 徐敏云,谢帆,李运起,等.施肥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6):1043-1051.
[11] 宫帅.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品质的关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209.
[12] 史存银.不同栽培密度对青贮玉米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4-6.
关键词 青贮玉米;套种;复播;一年两作;山西中部
中图分类号 S34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3-003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wo Crops Modes of Winter Wheat and Silage Corn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 Comparison with the doublecrop traditional planting mode of wheat, vegetables or soybean, the doublecrop wheat and silage corn can better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income. A total of 14 silage corn varieties were collected, and two planting modes of interplanting and multiple seeding were carried out. We found that Yuqingzhu 23 and Jinlingqingzhu 10 were suitable for interplanting with winter wheat; Yuqingzhu 23 and Jinlingqingzhu 67 were suitable for multiple seeding after the harvest of wheat; interplanting mode was easier to obtain high yield than the mode of multiple seeding.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wheat and silage corn planting mode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 and offered guidances for the planting diversity and the income and yield increase of farmers.
Key words Silage corn;Interplanting;Multiple seeding;Double crop;Central Shanxi Province
山西中部盆地区主要包括太原盆地、上党盆地、晋城盆地,这些地区土壤肥沃,地平水浅,光热资源充足,10 ℃以上年积温在3 200~3 800 ℃,无霜期160~180 d,年降水600 mm左右,歷来是山西省粮食主产区[1]。小麦对粮食安全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山西省最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种植模式多以一年一作或小麦复播大豆或蔬菜一年两作为主,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面积下滑,而且还有扩大趋势,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种植小麦单位面积产值低[2]。另一方面,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优质饲草短缺的状况日趋严重[3],而青贮玉米作为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转化率高等优点[4],素有“饲料之王”的美誉,是用于生产奶、肉等畜产品的重要饲料来源[5-6],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可以有效缓解饲草短缺,并促进山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山西中部变小麦、玉米一年一作或小麦大豆或蔬菜一年两熟为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模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稳定或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生命力。鉴于此,笔者对收集到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套种和复播2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探究适合在山西中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种植模式,筛选出适合与小麦进行一年两作的青贮玉米品种,既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指导,也为山西青贮玉米种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的14个不同类型的青贮玉米品种分别为曲辰九号、晋单42、中原单32、华农101、大京九26、郑青贮1号、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金岭青贮17、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367、金岭青贮377、北农青贮208、北农青贮356。前茬或套种作物均为山西审定品种长麦251。
1.2 试验设计
1.2.1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于2017、2018年在祁县西六支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上进行,播种的带型结构为带幅128 cm,其中小麦播带宽78 cm,种7行,青贮玉米播种带宽50 cm,种2行,5月下旬套种青贮玉米,密度为6.75万株/hm2。9月下旬收获前,随机选取10株测定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单株重、成熟度。
1.2.2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的试验地上进行,前茬小麦等行距播种,6月下旬小麦收割后,简单整地一遍,再播种青贮玉米,行距60 cm,株距28 cm,播深2~3 cm,密度为6.75万株/hm2。9月下旬收获前,随机选取10株测定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单株重、成熟度。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分析
2017年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1)表明,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为77 456.3 kg。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豫青贮23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次是金岭青贮10,生物产量为74 587.5 kg,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有显著差异,大京九26、金岭青贮67、曲辰九号、北农356、中原单32和晋单42号等生物产量为50 000~70 000 kg/hm2,低于50 000 kg的有郑青1号和华农101;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熟期合适,绿叶数多,抗病;曲辰九号绿叶数多,但大斑病较重,晋单42号、中原单32和华农101绿叶数较少,大斑病较重。
2018年小麦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的生物产量最大,为75 161.3 kg/hm2,其次为金岭青贮10(生物产量为74 587.5 kg/hm2g)、金岭青贮67(生物产量为67 702.5 kg/hm2),豫青贮23与金岭青贮10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金岭青贮10与金岭青贮67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郑青贮1号、大京九26、北农208、北农356、金岭青贮17、金嶺青贮377等生物产量在50 000~70 000 kg/hm2,低于50 000 kg/hm2的有金岭青贮367;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67共3个品种熟期都适合青贮,且绿叶数多、抗病,金岭青贮17大斑病较重。
综合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且绿叶数较多、抗病性较好、熟期适宜,是与小麦套种的理想青贮玉米品种,其次金岭青贮10也较适合。
2.2 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分析
2017年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生物产量最大,为81 472.5 kg/hm2,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次是金岭青贮67,生物产量为75 161.3 kg/hm2,与其他青贮玉米品种差异显著,其余青贮玉米品种(除曲辰九号以外)的生物产量为60 000~70 000 kg/hm2,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个品种(除曲辰九号和中原单32)熟期、绿叶数、抗病性等相似,曲辰九号和中原单32熟期较晚。
2018年小麦复播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表2)表明,豫青贮23的生物产量仍最大,为80 898.8 kg/hm2,但与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和北农356共4个品种的差异不显著,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北农356和大京九等生物产量为70 000~80 000 kg/hm2,产量在50 000~70 000 kg/hm2的品种有金岭青贮10、金岭青贮377、北农208,金岭青贮367生物产量最低(40 736.3 kg/hm2);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熟期较合适,抗病性一般,绿叶数较多,北农356熟期合适但大斑病严重,金岭青贮17、郑青贮1号和大京九26熟期过晚且大斑病较重,北农208、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377斑病较重。
由表2可知,作为复播的青贮玉米品种,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是较理想的品种,其产量较高、熟期合适、绿叶数较多。
3 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从青贮玉米品种来看,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适合与小麦套种;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适合在小麦收割后复播。从种植模式来看,虽然套种和复播2种模式下,豫青贮23、金岭青贮10和金岭青贮67都能达到青贮玉米的适宜收刈期,但相比复播模式,套种模式青贮玉米的生长期更长,更容易成熟,且青贮玉米的适期收获非常关键,最适宜收获期在植株含水量为61%~68%时,即乳线下移到籽粒1/2~3/4阶段,也就是乳熟期至蜡熟期[7-8],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小麦与青贮玉米套种的种植模式,从而降低种植风险。此外,合理密植、施肥和适当的田间管理也是青贮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9-12],可在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密度、水肥的综合试验,进一步完善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的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等.山西中部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4):248-249.
[2]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等.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6,44(7):954-956,971.
[3] 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等.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促进山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种业,2010(10):13-15.
[4] 鲁珊,毛彩云,岳金生,等.14个青贮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8):1-3.
[5]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青贮玉米的类型与评价标准[J].北京农业,2002(11):27-28.
[6] 刘颖慧,郭明,贾树利,等. 影响青贮玉米品质因素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8(2):6-10.
[7] 王志成,张新田,李春燕,等.春播青贮玉米—冬小麦—夏播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模式[J].农业科技通讯,2018(8):217-219.
[8] 范霞,段玉,银永峰,等.青贮玉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综合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2):37-38.
[9] 魏荔,张怀文,孙义祥,等.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227-230.
[10] 徐敏云,谢帆,李运起,等.施肥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6):1043-1051.
[11] 宫帅.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品质的关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209.
[12] 史存银.不同栽培密度对青贮玉米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