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仅关注写作方法的教学,可是时间耗了,功夫用了,学生的作文还是没有什么长进,无病呻吟的作文、模仿作文比比皆是。要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题,教学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亲近生活,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表达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感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话可写或者是千篇一律的现象极为严重。那么,我们老师如何才能解决和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呢,如何让他们有话可写而不千篇一律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广泛阅读,该背的要背得滚瓜烂熟,让学生感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应该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还要求学生把每一课所学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专门利用一个摘抄本以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还要求时学生结合实际即兴写话练习等。如:《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等课文,我都是现场训练说话(注意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课后再把写的内容写下来。
二、消除畏惧,以说促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优先于书面语言表达的发展,抓住这一点,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充分发挥他们说的优势,先让他们多说,说的越多越细越好,再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笔写,就不怕他们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每一次的作文教学课,我都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让他们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地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作文水平慢慢就会有所提高。
三、不拘形式,开放过程
作文教学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吐露心声,抒写真情的各种教学形式或写作形式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同时写作过程应开放,不要拘泥于应对考试,也不要固守着课堂限时训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是瞄准考试,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过程封闭。教学中,许多老师就是根据各种考试命题的形式,出一道题要求学生在课堂里及时完成,然后上交批阅后就算完事。这样的教学,怎能让学生写出主题深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出彩的文章来?学生带着任务写作,带着包袱写作,又怎能写出有新意,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结合起来,读与写结合起来,评与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其实,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只想着完成任务,或者被条条框框限制,要让学生敢写、想写那么我的目标就达到了,写作的方法、方式当然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为了加强学生平时的练笔,我还经常组织多种形式写作交流(日记、读书笔记、墙报、、、、)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切实有用。
四、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学生写作文时,除了缺乏生活积累外,还有就是不知道提炼生活。如: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们就会写下雨送伞、半夜三更生病去医院、考试没有考好父母没有骂他们等。其实父母爱子女的事应该有很多很多,但是作为学生的子女为什么老写不出新鲜的事情呢?这主要是他们没有留心生活,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善恶美丑。没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体验生活的辛酸苦辣,更没有用脑去思考、理解生活的是非曲折。因此,作文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生活。怎样做到关注生活呢?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写不出新东西,写文章不具体就是因为不善于观察。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观察,多角度观察等,同时让学生观察后有所思考,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等。
总之,作文是学生用心灵对生活的写照、思考和记錄,是学生吧自我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倾泻于文字的一种创造过程。要使学生作文能叙真实事,抒真实情,议真实理,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关注生活,并在感受、并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生活。学生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独特体验和感受,就能为他们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形式生动的文章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二合小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感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话可写或者是千篇一律的现象极为严重。那么,我们老师如何才能解决和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呢,如何让他们有话可写而不千篇一律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广泛阅读,该背的要背得滚瓜烂熟,让学生感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应该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还要求学生把每一课所学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专门利用一个摘抄本以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还要求时学生结合实际即兴写话练习等。如:《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等课文,我都是现场训练说话(注意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课后再把写的内容写下来。
二、消除畏惧,以说促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优先于书面语言表达的发展,抓住这一点,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充分发挥他们说的优势,先让他们多说,说的越多越细越好,再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笔写,就不怕他们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每一次的作文教学课,我都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让他们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地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作文水平慢慢就会有所提高。
三、不拘形式,开放过程
作文教学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吐露心声,抒写真情的各种教学形式或写作形式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同时写作过程应开放,不要拘泥于应对考试,也不要固守着课堂限时训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是瞄准考试,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过程封闭。教学中,许多老师就是根据各种考试命题的形式,出一道题要求学生在课堂里及时完成,然后上交批阅后就算完事。这样的教学,怎能让学生写出主题深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出彩的文章来?学生带着任务写作,带着包袱写作,又怎能写出有新意,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结合起来,读与写结合起来,评与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其实,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只想着完成任务,或者被条条框框限制,要让学生敢写、想写那么我的目标就达到了,写作的方法、方式当然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为了加强学生平时的练笔,我还经常组织多种形式写作交流(日记、读书笔记、墙报、、、、)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切实有用。
四、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学生写作文时,除了缺乏生活积累外,还有就是不知道提炼生活。如: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们就会写下雨送伞、半夜三更生病去医院、考试没有考好父母没有骂他们等。其实父母爱子女的事应该有很多很多,但是作为学生的子女为什么老写不出新鲜的事情呢?这主要是他们没有留心生活,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善恶美丑。没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体验生活的辛酸苦辣,更没有用脑去思考、理解生活的是非曲折。因此,作文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生活。怎样做到关注生活呢?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写不出新东西,写文章不具体就是因为不善于观察。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观察,多角度观察等,同时让学生观察后有所思考,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等。
总之,作文是学生用心灵对生活的写照、思考和记錄,是学生吧自我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倾泻于文字的一种创造过程。要使学生作文能叙真实事,抒真实情,议真实理,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关注生活,并在感受、并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生活。学生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独特体验和感受,就能为他们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形式生动的文章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二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