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金融公司需纳入民间资本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月6日,国内首批三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准,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起航。此次三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人均为商业银行。虽然这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但笔者认为从长远考虑,消费金融公司要从试点走向成功,仍需本着降低门槛、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进行。
一方面,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能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聚集了大量民营资本的出口加工制造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但目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仍主要偏向国有企业或由政府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间资本受益有限。以消费金融为突破口,帮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从而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壮大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可以促进金融业竞争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同质化程度高,特别是银行在客户的定位上也有进一步向大客户转移的迹象,正规金融对于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不足,导致小额信贷市场供给出现真空,使得我国存在着大量游离于监管之外、但同样重要的“民间金融机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公司领域,不仅可以满足小额、分散消费信贷的需求,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民间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体系之下,防范不透明不规范引发的金融风险。
危机后寻找商业机会要注意什么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家寻找商业机会要注意什么?
第一,有了自主创新就能够掌握本行业的主导权。一个行业内有很多企业,这个行业的主导权在哪里?经济危机之后就表现出来了,不在于规模。过去长期以来行业的主导权是哪个企业规模大就在哪个企业手上,最近的例子让我们发现其实不在于规模,规模是可以变的,主要在于是不是有本行业的核心技术,有了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就有了本行业的主导权。
第二,不要认为低碳经济是对企业的限制和束缚,当然会有所限制,但应该看到在低碳经济中蕴藏着无数的商机。因为低碳经济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方案,环保产业将来有广阔的前景,比如清洁能源、新能源的使用。另外重要的要掌握低碳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假定我们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的核心部分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应该说前景是广阔的。
第三,要懂得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你掌握了人才,有大量的人才,将来就可以研发,就可以有新产品,有知识产权。包括理财,开拓金融市场,资本运作,都跟这个有关系。所以既要有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还要有金融人才。企业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努力,因为在今后一个阶段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要有大智慧。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一定要有智慧。商业机会何在呢?商业机会就在于我们有大智慧,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用“温度计”来测量自主经营体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自主经营体,就是先划定市场,我们有三句话,叫做“留足企业利润,挣足市场费用,超利分成”。留足企业利润就是你的经营体必须有市场和客户,并产生利润。有两个利润线要达到:第一就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线;第二是行业的标杆利润线。标杆利润线指的是世界标杆,比如冰箱我们定的标杆就是美国惠尔浦。我们设立了一个“温度计”,“零度”是保本,再往上是保利线、分成线等,这是事先定好的。
还要注重市场费用,费用最小化怎么体现?就是费用是你自己的。比如和客户谈判、出差需要费用,可以啊!但在整个合同里要扣去。如果花3万元费用,允许你花,但如果你挣不出这个钱来,在你的损益表上就是负债、亏损。这样当事人肯定会很节约,而且与成效结合起来。第一个季度亏损了就给你统计下来,如果下一个季度你还不能扭亏就要离开。底限是两个季度,最后超利部分可以分成。
比如过去卖产品,到市场上卖,说现在竞争对手降价了,我们不降价就卖不出去,领导来批吧!现在不用领导批了,市场来定,你要降价可以,但在你损益表上就是亏损。亏损是谁造成的?如果很多市场卖得很好,就你卖得不好,那就不是研发问题,是销售问题。
这种倒逼机制,使销售人员、开发人员共同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在研发人员的薪酬不是按研发多少新产品拿钱,而是看新产品在市场上赚多少钱来拿钱。我们的要求是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事一定要比昨天做得好。
爱市场就不能放了吴英
薛兆丰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首先我主张放吴英一条生路。手上没有人命,只是涉及财务,区区数亿,不及某些毋需丧命的贪官涉案金额的零头,何况连麦道夫都不至于死。年纪轻轻,让她活下来吧!是的,我动的是人道理由。我没有说美国的法律可以适用于中国。有些人坚决认为吴英就是该死,我说这些人内心凶悍未开化。
然而,我认为吴英有罪。在讨论案情时,不应该忙着站队,而应该搞清楚事实,看事实是否违法;如果违法,那再看量刑是否适当;如果适当,那再看是否可赦,以及再看往后是否应该修改法律。
市场经济不是无法无天。如果只要是集资就无罪,那麦道夫是不是也无罪?是不是也算企业家精神?是不是也算犹太人的深厚文化传统根底?
合理集资与庞氏骗局的基本区别,在于举债人有否刻意、反复、系统地向放贷人谎报其盈利能力。假如一再如实报亏,同时一再借钱,那还不算诈骗。但吴英的做法相反。她承诺不切实际的回报率,隐瞒实际亏损,又一再以真金白银返还放贷人,使人深深误信其盈利能力。这是麦道夫的做法,不是建立在基于诚实之上的自由交易,是刻意而有规模的诈骗,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不应该支持。
有恻隐之心,就应该放吴英一条生路;但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就不应该放了吴英。
中国不是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叶 檀 本刊特约研究员
中国被全球视为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从经济数据看,中国确实可以称得上一枝独秀,但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也许要花十几年的时间来修补。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恶化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央企攻城略地,在煤炭资源整合、资本市场融资、房地产等领域无往不胜。撇开敏感的国有、私有不谈,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结果,低效率企业大面积取代高效企业。
严重的问题是,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美妙与央企赢利的增加,基于改革三十年权贵主义积弊难除,国进民退与民粹主义思潮结合,被视为社会重获公平、整肃腐败、减少污染的良方,获得了不少喝彩声。集规模经济、局部市场化、垄断经济于一体的经济模式,由此贴上了成功的标签,在民族自豪与底层不公平的躁动中,获得无数拥趸。
中国还收获了部分仇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将美国就业低迷、债务过多的责任推给中国,认为要摆脱困境只能与中国打贸易战。克鲁格曼说出了不少重商主义美国人的心声,他们希望扼制中国的出口能力。这股力量不可小觑。
而在中国国内,借助2009年可怕的货币发行量,已经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最大的泡沫,不少城市房价翻番。
简言之,中国在危机中收获了漂亮的经济数据、工程项目,为未来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却未能在制度建设上、创新能力上有寸进之功。
宁高宁和陈天桥的共性
程苓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一家仅十岁的民营互联网公司和一家六十年的再传统不过的大型央企,在做一件相似的事情——打造全产业链。这两家公司,是陈天桥的盛大和宁高宁执掌的中粮集团。
第一个层面,陈天桥和宁高宁的相似在于“摩根”轨迹:高举资本大棒,四处出动并购,整合不同的行业。两条“摩根”轨迹背后的思路一致。第一,背靠纳斯达克和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用强大的资本能力强势进入一个行业。第二,省略掉具体做产品、搞细节管理这个原始环节,相信通过资本注入、财务和管理控制就能够实现在一个新行业的快速扩展,而这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态。
第二个层面就走深一层:做全产业链,对于某个特定产业的所有环节都用资本以收购方式进入,覆盖从最前端到最后端的所有链条。全产业链的并购不再是横向战略而是纵向战略,目的是加强协同性。全产业链就是根“竹签”,将旗下所有资产像糖葫芦一样穿起来。
全产业链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中粮集团的模式将会接近日本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就是在实业、金融、贸易与投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而本质上,盛大集团已经是一个“综合商社”,在实业、金融、投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
那么,陈天桥和宁高宁神似的背后,是否有其必然?
中国的汽车价格为何比美国贵
陈永昌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销售大国。但人们仍为中国汽车价格比美国高而感到不可思议。
以丰田凯美瑞为例,在美国2.4L精英版价格约为14.9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销售价格是19.98万元。奥迪A6在国内顶配版价格是69.6万元,美国市场上同类同档车价格约为34.8万元人民币。联系到中国人工价格只有美国的30%,加上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6.82,考虑这些因素,中国的车价要高出美国的两倍以上。美国白领阶层6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台车,而中国公务员则需6年的工资收入才能买台车。
究其原因有两条:
第一、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大部分为国有垄断性企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0%~35%左右,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自由竞争、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利润,助推了汽车的高价格。
第二、中美两国汽车巨大价差跟中国特殊的税收政策有关。比如国内汽车厂家在生产环节要上缴17%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车辆上市销售后,购车者还必须支付约9%的购置税,车价怎样能不高?而在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也没有购置税。在日本轿车平均税率只有11%,德国则为7%。
由此可见,只有中国能够降低汽车税率,才能把汽车价位降下来。那样中国的汽车会卖得更火,更好地起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出口回升,经济增长速度就一定上行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我自己这么看,把明年的投资和消费加到一起算,应该不会减少。我的基本观点就是中国的增长速度不是问题。美国金融企稳之后,其进口需求免不了还要回升。奥巴马总统要让美国成为出口大国,但他们必须能够生产出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才行,否则非要年薪8万美元的工人,去生产年薪3000美元的工人也能生产出来的质量相当的汽车,美国人真有那么笨吗?从这一点推,只要中国出口回升,经济增长速度就一定上行。
问题是救市的代价。放出去这么巨量的货币,例如比GDP增长率还高出20个百分点的广义货币,绝不会没有后果的。大量投放出来的流动性将继续在整个市场里漫游,集结到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资产领域、或者不同的商品上,由此带来相对价格较大的波动,最后或早或晚推高物价的总水平。这就可以回应一个当下流行的观点,就是还看不见通胀,因为CPI不过刚刚转正而已。这也有道理,因为按传统定义,通胀率无非就是消费品物价指数。不过,“物价总水平”指的可不仅仅只是消费品之价,也包括生产资料和各种资产之价。按这个我认为更准确的定义看问题,说今天“还没看见通胀”,恐怕就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了。至于“宁要通胀、不要退缩”之类的高论,那是值得刻到石头上的,免得将来哪一天无人认领。■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月6日,国内首批三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准,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起航。此次三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人均为商业银行。虽然这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但笔者认为从长远考虑,消费金融公司要从试点走向成功,仍需本着降低门槛、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进行。
一方面,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能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聚集了大量民营资本的出口加工制造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但目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仍主要偏向国有企业或由政府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间资本受益有限。以消费金融为突破口,帮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从而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壮大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可以促进金融业竞争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同质化程度高,特别是银行在客户的定位上也有进一步向大客户转移的迹象,正规金融对于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不足,导致小额信贷市场供给出现真空,使得我国存在着大量游离于监管之外、但同样重要的“民间金融机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公司领域,不仅可以满足小额、分散消费信贷的需求,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民间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体系之下,防范不透明不规范引发的金融风险。
危机后寻找商业机会要注意什么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家寻找商业机会要注意什么?
第一,有了自主创新就能够掌握本行业的主导权。一个行业内有很多企业,这个行业的主导权在哪里?经济危机之后就表现出来了,不在于规模。过去长期以来行业的主导权是哪个企业规模大就在哪个企业手上,最近的例子让我们发现其实不在于规模,规模是可以变的,主要在于是不是有本行业的核心技术,有了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就有了本行业的主导权。
第二,不要认为低碳经济是对企业的限制和束缚,当然会有所限制,但应该看到在低碳经济中蕴藏着无数的商机。因为低碳经济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方案,环保产业将来有广阔的前景,比如清洁能源、新能源的使用。另外重要的要掌握低碳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假定我们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的核心部分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应该说前景是广阔的。
第三,要懂得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你掌握了人才,有大量的人才,将来就可以研发,就可以有新产品,有知识产权。包括理财,开拓金融市场,资本运作,都跟这个有关系。所以既要有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还要有金融人才。企业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努力,因为在今后一个阶段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要有大智慧。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一定要有智慧。商业机会何在呢?商业机会就在于我们有大智慧,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用“温度计”来测量自主经营体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自主经营体,就是先划定市场,我们有三句话,叫做“留足企业利润,挣足市场费用,超利分成”。留足企业利润就是你的经营体必须有市场和客户,并产生利润。有两个利润线要达到:第一就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线;第二是行业的标杆利润线。标杆利润线指的是世界标杆,比如冰箱我们定的标杆就是美国惠尔浦。我们设立了一个“温度计”,“零度”是保本,再往上是保利线、分成线等,这是事先定好的。
还要注重市场费用,费用最小化怎么体现?就是费用是你自己的。比如和客户谈判、出差需要费用,可以啊!但在整个合同里要扣去。如果花3万元费用,允许你花,但如果你挣不出这个钱来,在你的损益表上就是负债、亏损。这样当事人肯定会很节约,而且与成效结合起来。第一个季度亏损了就给你统计下来,如果下一个季度你还不能扭亏就要离开。底限是两个季度,最后超利部分可以分成。
比如过去卖产品,到市场上卖,说现在竞争对手降价了,我们不降价就卖不出去,领导来批吧!现在不用领导批了,市场来定,你要降价可以,但在你损益表上就是亏损。亏损是谁造成的?如果很多市场卖得很好,就你卖得不好,那就不是研发问题,是销售问题。
这种倒逼机制,使销售人员、开发人员共同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在研发人员的薪酬不是按研发多少新产品拿钱,而是看新产品在市场上赚多少钱来拿钱。我们的要求是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事一定要比昨天做得好。
爱市场就不能放了吴英
薛兆丰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首先我主张放吴英一条生路。手上没有人命,只是涉及财务,区区数亿,不及某些毋需丧命的贪官涉案金额的零头,何况连麦道夫都不至于死。年纪轻轻,让她活下来吧!是的,我动的是人道理由。我没有说美国的法律可以适用于中国。有些人坚决认为吴英就是该死,我说这些人内心凶悍未开化。
然而,我认为吴英有罪。在讨论案情时,不应该忙着站队,而应该搞清楚事实,看事实是否违法;如果违法,那再看量刑是否适当;如果适当,那再看是否可赦,以及再看往后是否应该修改法律。
市场经济不是无法无天。如果只要是集资就无罪,那麦道夫是不是也无罪?是不是也算企业家精神?是不是也算犹太人的深厚文化传统根底?
合理集资与庞氏骗局的基本区别,在于举债人有否刻意、反复、系统地向放贷人谎报其盈利能力。假如一再如实报亏,同时一再借钱,那还不算诈骗。但吴英的做法相反。她承诺不切实际的回报率,隐瞒实际亏损,又一再以真金白银返还放贷人,使人深深误信其盈利能力。这是麦道夫的做法,不是建立在基于诚实之上的自由交易,是刻意而有规模的诈骗,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不应该支持。
有恻隐之心,就应该放吴英一条生路;但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就不应该放了吴英。
中国不是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叶 檀 本刊特约研究员
中国被全球视为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从经济数据看,中国确实可以称得上一枝独秀,但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也许要花十几年的时间来修补。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恶化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央企攻城略地,在煤炭资源整合、资本市场融资、房地产等领域无往不胜。撇开敏感的国有、私有不谈,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结果,低效率企业大面积取代高效企业。
严重的问题是,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美妙与央企赢利的增加,基于改革三十年权贵主义积弊难除,国进民退与民粹主义思潮结合,被视为社会重获公平、整肃腐败、减少污染的良方,获得了不少喝彩声。集规模经济、局部市场化、垄断经济于一体的经济模式,由此贴上了成功的标签,在民族自豪与底层不公平的躁动中,获得无数拥趸。
中国还收获了部分仇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将美国就业低迷、债务过多的责任推给中国,认为要摆脱困境只能与中国打贸易战。克鲁格曼说出了不少重商主义美国人的心声,他们希望扼制中国的出口能力。这股力量不可小觑。
而在中国国内,借助2009年可怕的货币发行量,已经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最大的泡沫,不少城市房价翻番。
简言之,中国在危机中收获了漂亮的经济数据、工程项目,为未来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却未能在制度建设上、创新能力上有寸进之功。
宁高宁和陈天桥的共性
程苓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一家仅十岁的民营互联网公司和一家六十年的再传统不过的大型央企,在做一件相似的事情——打造全产业链。这两家公司,是陈天桥的盛大和宁高宁执掌的中粮集团。
第一个层面,陈天桥和宁高宁的相似在于“摩根”轨迹:高举资本大棒,四处出动并购,整合不同的行业。两条“摩根”轨迹背后的思路一致。第一,背靠纳斯达克和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用强大的资本能力强势进入一个行业。第二,省略掉具体做产品、搞细节管理这个原始环节,相信通过资本注入、财务和管理控制就能够实现在一个新行业的快速扩展,而这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态。
第二个层面就走深一层:做全产业链,对于某个特定产业的所有环节都用资本以收购方式进入,覆盖从最前端到最后端的所有链条。全产业链的并购不再是横向战略而是纵向战略,目的是加强协同性。全产业链就是根“竹签”,将旗下所有资产像糖葫芦一样穿起来。
全产业链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中粮集团的模式将会接近日本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就是在实业、金融、贸易与投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而本质上,盛大集团已经是一个“综合商社”,在实业、金融、投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
那么,陈天桥和宁高宁神似的背后,是否有其必然?
中国的汽车价格为何比美国贵
陈永昌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销售大国。但人们仍为中国汽车价格比美国高而感到不可思议。
以丰田凯美瑞为例,在美国2.4L精英版价格约为14.9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销售价格是19.98万元。奥迪A6在国内顶配版价格是69.6万元,美国市场上同类同档车价格约为34.8万元人民币。联系到中国人工价格只有美国的30%,加上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6.82,考虑这些因素,中国的车价要高出美国的两倍以上。美国白领阶层6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台车,而中国公务员则需6年的工资收入才能买台车。
究其原因有两条:
第一、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大部分为国有垄断性企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0%~35%左右,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自由竞争、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利润,助推了汽车的高价格。
第二、中美两国汽车巨大价差跟中国特殊的税收政策有关。比如国内汽车厂家在生产环节要上缴17%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车辆上市销售后,购车者还必须支付约9%的购置税,车价怎样能不高?而在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也没有购置税。在日本轿车平均税率只有11%,德国则为7%。
由此可见,只有中国能够降低汽车税率,才能把汽车价位降下来。那样中国的汽车会卖得更火,更好地起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出口回升,经济增长速度就一定上行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我自己这么看,把明年的投资和消费加到一起算,应该不会减少。我的基本观点就是中国的增长速度不是问题。美国金融企稳之后,其进口需求免不了还要回升。奥巴马总统要让美国成为出口大国,但他们必须能够生产出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才行,否则非要年薪8万美元的工人,去生产年薪3000美元的工人也能生产出来的质量相当的汽车,美国人真有那么笨吗?从这一点推,只要中国出口回升,经济增长速度就一定上行。
问题是救市的代价。放出去这么巨量的货币,例如比GDP增长率还高出20个百分点的广义货币,绝不会没有后果的。大量投放出来的流动性将继续在整个市场里漫游,集结到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资产领域、或者不同的商品上,由此带来相对价格较大的波动,最后或早或晚推高物价的总水平。这就可以回应一个当下流行的观点,就是还看不见通胀,因为CPI不过刚刚转正而已。这也有道理,因为按传统定义,通胀率无非就是消费品物价指数。不过,“物价总水平”指的可不仅仅只是消费品之价,也包括生产资料和各种资产之价。按这个我认为更准确的定义看问题,说今天“还没看见通胀”,恐怕就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了。至于“宁要通胀、不要退缩”之类的高论,那是值得刻到石头上的,免得将来哪一天无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