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新途径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删,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外,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数据的统计收集等内容,有理数一章侧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第一章则侧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生活中的数据这章重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其它章节。以下就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传统的几何课程,内容差不多都是计算和演绎证明,到了初中后,几乎成了一门纯粹的关于证明的学问。表面上看是遵循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传统要求,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被无情地扼杀,数学应有的人文功能、应用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尤其是错过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最佳时期。事实上,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
  按照《标准》描述的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具体要求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二、推理能力的培养
  
  标演绎推理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段论,而合情推理则是指借助归纳、类比、统计等手段得出结论。在初中阶段它是我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第二次教学几何知识是在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除了在探索图形性质、画图、拼摆图形、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外,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概念。
  在初一第二学期第二章有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教学中,我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因为这是老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把老教材中的要求带过来,重视概念、图形的性质及判定,而忽视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过程。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直观、形象化的数学模型,几何是不可替代的,由图形带来的直觉,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
  平行线、相交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它们又构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与垂直的有关知识,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这一章教学中,通过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以丰富数学活动。
  
  三、应用意识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用数学的角度,运用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第七节“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利用那位老人讲述的故事,而是带去了一个被压过的易拉罐,几根细钢丝和一团线。我说我很想知道那个易拉罐上两个点A、B之间的距离(两个不能用刻度尺量出,又不凹在里面的点)让学生想办法。
  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争论一番的,可你不得不相信现在小孩子的聪明,经过几次设计方案的被否定,很快有同学从我带去的材料上想到了利用全等来测距离。他们用刻度尺找出两根钢丝的中点,再用线把它们的中点固定在一起,把一边的两个端点分别放在A、B两个点上,让另一个同学量出另两个端点的距离就可以了。
  通过几个巩固练习后,再让学生听一个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故事,讲到一半时可让学生先动脑筋想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再继续听完故事,并进行讨论。可惜的是在自己设计时,我看到学生在纸上又画又写,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可听完故事后,没有一个同学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了,问其原因,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没有那个战士想的方法好。
  在本章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轴对称现象,对此学生也有同感,他们不但能发现,而且还能自己进行设计,许多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然而在这一章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第三节“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当师生通过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性质进行探索时,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等都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逐渐的发展。
  (河北省涿州市林屯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并未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更低控制度、更具参与性。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无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然而,容易使人困惑的是: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是否会弱化教师的作用呢?  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重视教师的作用,
期刊
家长老师常常抱怨孩子做事、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更担心这样会影响他以后的学习。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可是大家想过没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能全怪孩子吗?我们就没有责任吗?     孩子,是有智慧、有情感的生命,他们很希望自己在做某件事时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一旦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与在学龄前后这个关键阶段大人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好影片,不仅要有好演员,
期刊
在二十余年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中,吸取校内外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一套适宜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措施。    一,抓好英语入门教学,防止两极分化现象产生   中学英语入门教学:通常指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从重要性来看,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更为突出,我们常叫它英语入门教学。  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一是,
期刊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作为静态文本的教
期刊
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 ,感触颇多,主要体现在“变化”上,现把课程进行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课程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 ,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
期刊
小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拘泥书本,不依常规,积极得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种学习就是创造性学习。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创新学习的原则、方法、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小学生创新学习语文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小学生创新学习语文必须有一定基础,没有一定的基础,开展创造性学习是
期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一、语文教学更趋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
期刊
当今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心理已成为一个人从业的基本标准,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筹码,同时,它还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的目标,在开展各项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中专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中专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
期刊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提出了本次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的分析与反思。本文对教学反思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