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园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1988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国家高质量发展所需之才是新时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校园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每位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当然包括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事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因此,校园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反思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诸如学校、家庭、教师、学生自身以及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全面把握后进生的特点及表现,深入探索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一、全面把握新时代校园后进生的特点及表现
  “后进生”一词并不陌生,是校园教育工作者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引起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而言,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某一个学生群体、学习阶段以及评价标准而言;就综合素质而言,后进生是指素质发展方面相对滞后的个人或群体,素质发展具体包括个人行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总体而言,后进生是在现有教育主导影响下与“非后进生”相比较在学习、行为、思想或交往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或群体。就教育教学实践而言,后进生的表现可谓是形式多样,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学习厌倦型,这类后进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上不积极、不主动,没有养成“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学习习惯,上课时常发呆,不能与教师课堂教学同步,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紧张,甚至顶撞教师、与同学发生冲突,对学习相关的话题漠不关心,甚至排斥;纪律松散型,这类后进生课堂自控能力差,课堂表现焦躁、交头接耳,与同桌邻座嬉笑,无视课堂纪律与秩序,不尊重教师的课堂劳动,甚至扰乱正常课堂授课秩序;心理障碍型,这类后进生很容易暴怒,平时对学习与班级事务不放在心上,真正遇到问题又偏执、迁怒于其他人、自以为是,内心自卑且脆弱、缺乏应有的自信,不能处理好与家长、教师及同学的关系,调节负面情绪或抗压能力弱;交往缺失型,这类后进生不能理性处理与同学、朋友、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常因琐事与同学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也不愿与同学共同学习进步,对家长与教师存在误解与猜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与建议、以自我为中心、脱离集体,对别人缺乏信任与沟通。就实际而言,这四类后进生的划分是相对的,学习、纪律、心理及交往方面的不足与偏差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二、探索新时代校园后进生转化策略
  “可塑性”与“可转化性”是后进生的显著特点。只要学习方法对头或对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养成,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后进生将会很快取得进步,补齐在品德及学业方面的偏差,轉化为非后进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效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形成合力。以学校为主导,与家长及社会形成合作关系,齐抓共管,发挥后进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后进”变“前进”。首先,学校为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发展营造的宽松环境。学校教育在人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有效、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学校教育应建立家校合育机制,家校合育就像一根纽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家长、学校的情感融合,家校齐心协力共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教育是后进生转化的根本与基础,教师责无旁贷应因材施教,尤其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方法,并深入引导和掌握恰当的育人方法与策略,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争当后进生转变的“引路人”。其次,发挥家庭的熏陶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重视家庭教育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基础性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信任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关心与爱护,提倡赏识教育,赏识孩子的努力与付出,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乃至失败,永远做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后盾。父母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创造和谐、文明、健康与宽松的家庭气氛。再次,发挥社会的配合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教育应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长期不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教育应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情况通报、社会监督、信息反馈、责任追究等制度。第四,激发后进生转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明确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对人和事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更需要后进生自身的转变意识和积极态度。在参与班级管理和集体活动中,树立集体意识、荣誉感及责任感,激发自身潜能,逐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动与教师、家长、同学及朋友沟通,远离无聊、乏味、闭塞、枯燥的生活,走出心理误区。增强自制力,抑制那些不符合实际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提升处理事情的理性程度。
  总体来讲,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配合让后进生的转化事半功倍,应克服学校、家庭及社会“分台演戏 ”的尴尬。
  责任编辑  陈红兵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焕发区域语文教学教研活力,推动片区语文建设,是诸多地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深入探索的命题。近年来,在珠海市香洲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赵克婴老师的带领下,香洲初語始终着力于实现教师教育素养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协同培育。以“阅读”为核心发力点,广泛深入开展“主题式教研”“诊断式调研”“活动式钻研”的“三研一体”教研活动,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期刊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珠海市香洲区语文教研工作充分调动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热情和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主题式教研”“诊断式调研”“活动式钻研”的“三研一体”的实施策略,引领教师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香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顺时而为,守正创新,开展“主题式教研”
期刊
一、 阐述教学目标   (一) 目标陈述   1. 运用辩证思维,勾连归纳阅读感悟。   2. 了解纪实文学的特点,在辩证统一中把握《红星照耀中国》的冷视角(客观真实性)与热衷肠(主观立场)。(重点)   3. 借助评论,探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合一的纪实文学魅力。(难点)   (二)目标依据   1. 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阅读整本的书。对于阅读教学,要提
期刊
《儒林外史》是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指定的阅读篇目,一部难读难懂的伟大著作。难读在于它文白相间的语言形式,在于它独特的篇章结构;难懂在于吴敬梓笔下勾画的儒林世相与当下生活经验的隔膜,在于作品所映射的理性精神与悲悯情怀与当下青少年阅读趣味与经验间的巨大鸿沟。真实学情如此,如何做好导游,引领学生开启这部巨著的阅读之旅,成为一道需要攻克的难题。   通过细读原著及相关论文,最后将“了解吴敬梓生平经历及创作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能够为作文教学增添色彩,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本文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来进行分析探究,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推动写作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组成语文教学中的版块内容之一,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它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9月16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联合会、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承办的2021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朗诵专场)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顺利举行。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约而至,这场汇聚了高标准评委阵容、高质量参赛作品的艺术展演活动,是对东莞市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和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一次权威检阅。本届朗诵专场形式特殊,为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展演将现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9月15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耿景海带领教育评估室、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全体成员,赴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调研。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温小来、三级调研员黄华,以及教育评估部、教师继续教育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部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座谈中,调研组一行听取了温小来关于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情况介绍,了解了中心目前在教育评估、教师继
期刊
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范式构建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立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生与成效,聚焦于问题的产生、存在与解决,追寻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多元与破壁。   关键词:“问题+”;单元整体教学;深度教学;教学范式   “问题+”教学范式即以“问题导向”为特征的,基于问题、基于现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为构建深度教学而创生的一种实施路径。以“问题+”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雙减”文件),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就做好现有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持严格审批
期刊
【摘要】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猴王出世》,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反复提到“重视兴趣激发”“避免拔高要求”。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学生学习课文时,单纯激趣、教授阅读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