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问是教师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再次的甚至多次的提问,意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追问须在充分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立足课堂实际的基础上,讲求针对性、层次性、时机性。
关键词:追问 针对性 层次性 时机性
追问是教师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再次的甚至多次的提问,其往往作为前次提问的延伸或拓展存在,意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开放性,更是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通过课堂追问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引发教学共鸣。
当然,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追问须在充分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立足课堂实际的基础上,讲求“三性”:针对性、层次性、时机性。本文以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一课为例,加以阐释。
一、讲求针对性
追问有一定的指向性,即在追问前要明确追问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适合追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文本具有思维价值的地方,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追问问题的依据。而且,追问问题的设置要充分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找准切入点,以保证每个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问得有目的、有意义。
【片段1】
师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几个能够形容乘客的词语。
生 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
师 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船,看的人都怕,坐的人照理应该也怕,可这些乘客却一点也不怕!如果换了你们,你们敢坐吗?
生 不敢。
师 但是皮筏上的乘客们却谈笑风生,像坐在公共汽车上一样。他们气定神闲地浏览窗外的景色,凭什么不害怕?
生 我想他们应该是坐过很多次,习惯了。
师 还要凭什么?就像你们坐某种交通工具,一开始坐会害怕,经常坐就有了——
生 胆量。
师 还有什么呢?
生 勇气。
师 还要凭什么?经常坐也就有了——
生 经验。
师 是呀!坐羊皮筏子要有经验。这样的经验,课文用了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
生 小心。
师 另一个是——
生 大胆。
师 “小心”“大胆”,把这两个词画下来。坐羊皮筏子,既要小心,又要大胆,这是经验。但只凭经验就能坐羊皮筏子吗?
生 不能。
师 为什么?你都有经验了还不敢坐,那还要凭什么?
生 还要凭艄公。
师 是呀,还要凭你对艄公的信任。也就是说,要相信这个驾驶员。你自己坐车很有经验吧,但是你是不是所有人的车都敢坐?
生 近视的司机开车我不敢坐。
师 所以这个驾驶员很重要,对不对?看来,这个艄公,也就是驾驶员,值不值得信任很关键。
授课之前,薛老师就明确了《黄河的主人》一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筏子的“小”“清”、黄河的“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看客的“胆战心惊”“提心吊胆”、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淡定”来衬托艄公技术的高超。由此,教学进行中,薛老师分别针对“黄河”“筏子”“乘客”“看客”引导学生进行追问。如在讲筏子上的乘客部分,他通过连续发问:“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船,看的人都怕,坐的人照理应该也怕,可这些乘客却一点也不怕!如果换了你们,你们敢坐吗?”“但是皮筏上的乘客们却谈笑风生,像坐在公共汽车上一样。他们气定神闲地浏览窗外的景色,凭什么不害怕?”“还要凭什么?”“你都有经验了还不敢坐,那还要凭什么?”这一连串的追问,将追问点集中在“为什么在湍急的黄河上乘客依然谈笑风生”上,不仅使追问具有针对性,还将教学引入了更深的层次——对艄公人物形象的解析上,针对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
二、讲求层次性
追问与提问不同,需要对知识点刨根问底,以达到探求问题本质的目的。因此,相较于前一个问题,后面追问的问题须具有思维价值,且要环环相扣、有一定的层次性,才能让学生有疑、有思、有得。
一般而言,追问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追问应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点及面,逐步问出深度、广度和难度。这里,追问的深度是指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字的背后,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追问的广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从相关的问题中选取几个恰当的“点”,并借助恰当的时机将这几个点串联起来,构成理解文章内涵的“面”,帮助学生由点及面理解文本;追问的难度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知识,适当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发展。
【片段2】
生 (讀)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师 什么东西?
生 羊皮筏子。
师 羊皮筏子。但是作者没有说“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羊皮筏子吸引住了”,而是说“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发现了吗?为什么?
生 因为这个羊皮筏子很小,所以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立刻看清这是羊皮筏子,他只知道黄河上有一个什么东西,但不确定是羊皮筏子,仔细看了以后才知道。
师 那你认为即使作者知道这是一只羊皮筏子,要不要就很实在地写这就是羊皮筏子?
生 不要。
师 明明知道这是羊皮筏子还不写,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不写才能突出羊皮筏子的小,突出黄河的险。
师 还有什么?
生 不写就是为读者设置悬念,才能调动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上述教学中,薛老师通过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什么东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探究作者的“明知故问”之意。在学生就言释义,回答“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立刻看清这是羊皮筏子”时,薛老师没有在学生浅层的理解层面上就打住,而是深挖作者的意图,提出“那你认为即使作者知道这是一只羊皮筏子,要不要就很实在地写这就是羊皮筏子?”“明明知道这是羊皮筏子还不写,这是为什么?”“还有什么?”这些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表达意图的思考。在这样的层层递进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凸显事物特点的方法,还领会了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明知故问以设置悬念。 三、讲求时机性
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伴随教学进展随机生成的。能否准确把握课堂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只有抓住恰当的时机,追问才能问得恰到好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所裨益。
(一)在思维混沌时追问
思维混沌,即思维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此时,学生对问题往往缺少清楚的认识,相关线索在他们的头脑中是紊乱的,让他们难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沌时,他们迫切地需要他人指点迷津。因此,学生思维混沌之时就是教师追问、点拨之时。教师应该敏锐地觉察出学生的困惑之处,并适当地给予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片段3】
师 谁来数一数这羊皮筏子上的人?
生 (读)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师 你觉得人多还是少?
生 我觉得小小的羊皮筏子坐了六个人,应该算多的。
师 六个人其实不多,但老师觉得是作者故意渲染得很多。他怎么数的,谁再来数一遍?
生 一、二、三、四、五、六。
师 这是你数的,作者也是这么数的吗?
(学生困惑。)
师 你是在哪儿数的?
生 在岸上数的。
师 不,你是在教室里数的,这时你知道有这么多人,所以数得很清楚。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河岸上远远地看着黄河里小小的筏子,你看得清上面的人吗?就像你站在操场这边数操场那边的最后一个人,看得清吗?
生 看不清。
师 是的,看不清。那作者离黄河上的筏子那么远,能看清吗?
生 看不清。
师 这时候,你觉得作者应该怎么数?
生 应该是先快后慢。
师 是的,岸上的作者要用尽眼神去看,数的时候就有快有慢,比如数一、二的时候很清楚,就快一些;接下来慢慢看不清了,数的时候就要慢一些,懂了吗?再来数一数。
(学生读课文、数数字。)
师 从好数到不好数,你们认为这语调会不会有变化?
生 有,应该有轻有重,一开始好数的时候语调可以轻一些,语速可以快一些;但渐渐的,语调就要稍重,语速就要稍慢;尤其是读到六的时候,就要有明显的变化,要重一些,因为这时作者肯定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喜。
师 是啊,请你再读一遍。要注意,不是在教室里数,而是在——
生 河岸上看着河面数。
在让学生朗读第三段时,学生难以通过词句设身处地地体会黄河边看客们的惊讶之情,因此也就读不出作者数数时的语气。对此,薛老师通过几个连续的追问:“你是在哪儿数的?”“如果你在河岸上远远地看着黄河里小小的筏子,你看得清上面的人吗?就像你站在操场这边数操场那边的最后一个人,看得清吗?”“那作者离黄河上的筏子那么远,能看清吗?”“从好数到不好数,你们认为这语调会不会有变化?”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看客的位置,通过想象湍急的黄河和黄河上远处渺小的筏子,体会看客的心理。这种追问,既在学生思维混沌时予以点拨,又帮助学生发挥了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之不仅领会了人物情感、文本情境,还掌握了通过特定语气表现特定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在似懂非懂时追问
孔子主张教师教导学生,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教师要在学生欲求不达、欲言不能的时候去启发他,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这里的“愤”和“悱”就是追问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学生似懂非懂、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恰当的追问,有助于学生产生顿悟,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片段4】
师 如果我们写文章肯定这样写: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六个人哩!但作者很奇怪,他自己不说几个人,而偏要以数数的方式来写,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作者想要突出羊皮筏子很小,他说数清羊皮筏子上的人很不容易,要好好地数,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羊皮筏子的“小”。
生 我觉得作者特意写羊皮筏子小,浮在水面,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吞没,这是想表现黄河的“险”。
师 “险”和“小”。
生 还因为直接写几个人的话,就显得数出人数很容易,但以数一、二、三、四、五、六的方式数,就显得数清人数很困难。
师 (点了一名学生)你听明白了吗?她讲的什么?
生 数清人数很困难。
师 为什么困难?
生 因为离得很远。
生 还有呢?
生 因为黄河很湍急,筏子又很小,看不清。
师 筏子的小和黄河的湍急又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很危险。
师 是的,作者站在岸边,他要数这些人很困难,不止困难,多数一个就多一份惊讶、多一份危险,对不对?
生 (恍然大悟地)对。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薛老师针对问题“作者很奇怪,他自己不说几个人,而偏要以数数的方式来写,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的方法,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作者这么写是为了突出羊皮筏子的“小”和黄河的“险”。但为什么要写羊皮筏子的“小”和黄河的“险”,学生一知半解,理解基本上在原地打转转,快接近答案了,又无法做出更准确师的理解。对此,薛老师通过追问“为什么困难?”“筏子的小和黄河的湍急又说明了什么?”带着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最终领会到作者写法背后隐含的寓意,并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在思维瓶颈时追问
思维瓶颈表现为一种暂时停滞的状态,它不像思维混沌时毫无头绪,也不像似懂非懂时不够深入,而是处于二者中间,欲进不能进。此时,教师灵活、恰当的追问,能打破这种思维的僵局,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流畅状态。
【片段5】
师 这样的艄公,让你觉得很可靠。那哪一个词让你觉得这个艄公技术很高超,可以信赖?
生 專心致志。专心致志就是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不是三心二意地做。
师 一心一意地做事这个人就可靠,可靠在哪里?
生 专心致志就不会翻船。
师 除了不会翻船,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驾驶车辆或者筏子的人,他的心里想着的是什么?
(学生不置可否。)
师 筏子上除了艄公还有什么?
生 还有乘客。
师 所以,专心致志中的‘心’是什么?艄公心里装着什么?
生 装着乘客们的安全。
师 对,他的心里系着乘客们的安全,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艄公?
生 很有责任心的艄公。
《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中,如何通过“专心致志”一词理解艄公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重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思维瓶颈的地方。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对“专心致志”的理解仍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难以深入理解为什么专心致志的艄公是可靠的。由此,薛老师通过几个关联的问题“除了不会翻船,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驾驶车辆或者筏子的人,他的心里想着的是什么?”“筏子上除了艄公还有什么?”“专心致志中的‘心’是什么?艄公心里装着什么?”“他的心里系着乘客们的安全,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艄公?”引导学生一点点清理思考的障碍,一步步地打破思维的僵局,帮助学生通过关键词便领会了艄公的形象,让学习逐渐走向深入。
教师的追问其实就是师生双方通过不断的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使思维持续碰撞、对话,逐步理清思路、审视观点,并在实现元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能力、深化思维的过程。在探究关于追问课题的路上,我们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崔国明.语文教学的“追问”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28).
[2]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追问 针对性 层次性 时机性
追问是教师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再次的甚至多次的提问,其往往作为前次提问的延伸或拓展存在,意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开放性,更是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通过课堂追问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引发教学共鸣。
当然,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追问须在充分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立足课堂实际的基础上,讲求“三性”:针对性、层次性、时机性。本文以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一课为例,加以阐释。
一、讲求针对性
追问有一定的指向性,即在追问前要明确追问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适合追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文本具有思维价值的地方,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追问问题的依据。而且,追问问题的设置要充分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找准切入点,以保证每个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问得有目的、有意义。
【片段1】
师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几个能够形容乘客的词语。
生 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
师 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船,看的人都怕,坐的人照理应该也怕,可这些乘客却一点也不怕!如果换了你们,你们敢坐吗?
生 不敢。
师 但是皮筏上的乘客们却谈笑风生,像坐在公共汽车上一样。他们气定神闲地浏览窗外的景色,凭什么不害怕?
生 我想他们应该是坐过很多次,习惯了。
师 还要凭什么?就像你们坐某种交通工具,一开始坐会害怕,经常坐就有了——
生 胆量。
师 还有什么呢?
生 勇气。
师 还要凭什么?经常坐也就有了——
生 经验。
师 是呀!坐羊皮筏子要有经验。这样的经验,课文用了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
生 小心。
师 另一个是——
生 大胆。
师 “小心”“大胆”,把这两个词画下来。坐羊皮筏子,既要小心,又要大胆,这是经验。但只凭经验就能坐羊皮筏子吗?
生 不能。
师 为什么?你都有经验了还不敢坐,那还要凭什么?
生 还要凭艄公。
师 是呀,还要凭你对艄公的信任。也就是说,要相信这个驾驶员。你自己坐车很有经验吧,但是你是不是所有人的车都敢坐?
生 近视的司机开车我不敢坐。
师 所以这个驾驶员很重要,对不对?看来,这个艄公,也就是驾驶员,值不值得信任很关键。
授课之前,薛老师就明确了《黄河的主人》一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筏子的“小”“清”、黄河的“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看客的“胆战心惊”“提心吊胆”、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淡定”来衬托艄公技术的高超。由此,教学进行中,薛老师分别针对“黄河”“筏子”“乘客”“看客”引导学生进行追问。如在讲筏子上的乘客部分,他通过连续发问:“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船,看的人都怕,坐的人照理应该也怕,可这些乘客却一点也不怕!如果换了你们,你们敢坐吗?”“但是皮筏上的乘客们却谈笑风生,像坐在公共汽车上一样。他们气定神闲地浏览窗外的景色,凭什么不害怕?”“还要凭什么?”“你都有经验了还不敢坐,那还要凭什么?”这一连串的追问,将追问点集中在“为什么在湍急的黄河上乘客依然谈笑风生”上,不仅使追问具有针对性,还将教学引入了更深的层次——对艄公人物形象的解析上,针对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
二、讲求层次性
追问与提问不同,需要对知识点刨根问底,以达到探求问题本质的目的。因此,相较于前一个问题,后面追问的问题须具有思维价值,且要环环相扣、有一定的层次性,才能让学生有疑、有思、有得。
一般而言,追问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追问应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点及面,逐步问出深度、广度和难度。这里,追问的深度是指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字的背后,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追问的广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从相关的问题中选取几个恰当的“点”,并借助恰当的时机将这几个点串联起来,构成理解文章内涵的“面”,帮助学生由点及面理解文本;追问的难度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知识,适当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发展。
【片段2】
生 (讀)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师 什么东西?
生 羊皮筏子。
师 羊皮筏子。但是作者没有说“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羊皮筏子吸引住了”,而是说“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发现了吗?为什么?
生 因为这个羊皮筏子很小,所以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立刻看清这是羊皮筏子,他只知道黄河上有一个什么东西,但不确定是羊皮筏子,仔细看了以后才知道。
师 那你认为即使作者知道这是一只羊皮筏子,要不要就很实在地写这就是羊皮筏子?
生 不要。
师 明明知道这是羊皮筏子还不写,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不写才能突出羊皮筏子的小,突出黄河的险。
师 还有什么?
生 不写就是为读者设置悬念,才能调动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上述教学中,薛老师通过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什么东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探究作者的“明知故问”之意。在学生就言释义,回答“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立刻看清这是羊皮筏子”时,薛老师没有在学生浅层的理解层面上就打住,而是深挖作者的意图,提出“那你认为即使作者知道这是一只羊皮筏子,要不要就很实在地写这就是羊皮筏子?”“明明知道这是羊皮筏子还不写,这是为什么?”“还有什么?”这些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表达意图的思考。在这样的层层递进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凸显事物特点的方法,还领会了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明知故问以设置悬念。 三、讲求时机性
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伴随教学进展随机生成的。能否准确把握课堂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只有抓住恰当的时机,追问才能问得恰到好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所裨益。
(一)在思维混沌时追问
思维混沌,即思维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此时,学生对问题往往缺少清楚的认识,相关线索在他们的头脑中是紊乱的,让他们难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沌时,他们迫切地需要他人指点迷津。因此,学生思维混沌之时就是教师追问、点拨之时。教师应该敏锐地觉察出学生的困惑之处,并适当地给予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片段3】
师 谁来数一数这羊皮筏子上的人?
生 (读)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师 你觉得人多还是少?
生 我觉得小小的羊皮筏子坐了六个人,应该算多的。
师 六个人其实不多,但老师觉得是作者故意渲染得很多。他怎么数的,谁再来数一遍?
生 一、二、三、四、五、六。
师 这是你数的,作者也是这么数的吗?
(学生困惑。)
师 你是在哪儿数的?
生 在岸上数的。
师 不,你是在教室里数的,这时你知道有这么多人,所以数得很清楚。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河岸上远远地看着黄河里小小的筏子,你看得清上面的人吗?就像你站在操场这边数操场那边的最后一个人,看得清吗?
生 看不清。
师 是的,看不清。那作者离黄河上的筏子那么远,能看清吗?
生 看不清。
师 这时候,你觉得作者应该怎么数?
生 应该是先快后慢。
师 是的,岸上的作者要用尽眼神去看,数的时候就有快有慢,比如数一、二的时候很清楚,就快一些;接下来慢慢看不清了,数的时候就要慢一些,懂了吗?再来数一数。
(学生读课文、数数字。)
师 从好数到不好数,你们认为这语调会不会有变化?
生 有,应该有轻有重,一开始好数的时候语调可以轻一些,语速可以快一些;但渐渐的,语调就要稍重,语速就要稍慢;尤其是读到六的时候,就要有明显的变化,要重一些,因为这时作者肯定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喜。
师 是啊,请你再读一遍。要注意,不是在教室里数,而是在——
生 河岸上看着河面数。
在让学生朗读第三段时,学生难以通过词句设身处地地体会黄河边看客们的惊讶之情,因此也就读不出作者数数时的语气。对此,薛老师通过几个连续的追问:“你是在哪儿数的?”“如果你在河岸上远远地看着黄河里小小的筏子,你看得清上面的人吗?就像你站在操场这边数操场那边的最后一个人,看得清吗?”“那作者离黄河上的筏子那么远,能看清吗?”“从好数到不好数,你们认为这语调会不会有变化?”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看客的位置,通过想象湍急的黄河和黄河上远处渺小的筏子,体会看客的心理。这种追问,既在学生思维混沌时予以点拨,又帮助学生发挥了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之不仅领会了人物情感、文本情境,还掌握了通过特定语气表现特定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在似懂非懂时追问
孔子主张教师教导学生,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教师要在学生欲求不达、欲言不能的时候去启发他,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这里的“愤”和“悱”就是追问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学生似懂非懂、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恰当的追问,有助于学生产生顿悟,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片段4】
师 如果我们写文章肯定这样写: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六个人哩!但作者很奇怪,他自己不说几个人,而偏要以数数的方式来写,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作者想要突出羊皮筏子很小,他说数清羊皮筏子上的人很不容易,要好好地数,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羊皮筏子的“小”。
生 我觉得作者特意写羊皮筏子小,浮在水面,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吞没,这是想表现黄河的“险”。
师 “险”和“小”。
生 还因为直接写几个人的话,就显得数出人数很容易,但以数一、二、三、四、五、六的方式数,就显得数清人数很困难。
师 (点了一名学生)你听明白了吗?她讲的什么?
生 数清人数很困难。
师 为什么困难?
生 因为离得很远。
生 还有呢?
生 因为黄河很湍急,筏子又很小,看不清。
师 筏子的小和黄河的湍急又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很危险。
师 是的,作者站在岸边,他要数这些人很困难,不止困难,多数一个就多一份惊讶、多一份危险,对不对?
生 (恍然大悟地)对。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薛老师针对问题“作者很奇怪,他自己不说几个人,而偏要以数数的方式来写,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的方法,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作者这么写是为了突出羊皮筏子的“小”和黄河的“险”。但为什么要写羊皮筏子的“小”和黄河的“险”,学生一知半解,理解基本上在原地打转转,快接近答案了,又无法做出更准确师的理解。对此,薛老师通过追问“为什么困难?”“筏子的小和黄河的湍急又说明了什么?”带着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最终领会到作者写法背后隐含的寓意,并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在思维瓶颈时追问
思维瓶颈表现为一种暂时停滞的状态,它不像思维混沌时毫无头绪,也不像似懂非懂时不够深入,而是处于二者中间,欲进不能进。此时,教师灵活、恰当的追问,能打破这种思维的僵局,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流畅状态。
【片段5】
师 这样的艄公,让你觉得很可靠。那哪一个词让你觉得这个艄公技术很高超,可以信赖?
生 專心致志。专心致志就是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不是三心二意地做。
师 一心一意地做事这个人就可靠,可靠在哪里?
生 专心致志就不会翻船。
师 除了不会翻船,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驾驶车辆或者筏子的人,他的心里想着的是什么?
(学生不置可否。)
师 筏子上除了艄公还有什么?
生 还有乘客。
师 所以,专心致志中的‘心’是什么?艄公心里装着什么?
生 装着乘客们的安全。
师 对,他的心里系着乘客们的安全,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艄公?
生 很有责任心的艄公。
《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中,如何通过“专心致志”一词理解艄公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重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思维瓶颈的地方。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对“专心致志”的理解仍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难以深入理解为什么专心致志的艄公是可靠的。由此,薛老师通过几个关联的问题“除了不会翻船,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驾驶车辆或者筏子的人,他的心里想着的是什么?”“筏子上除了艄公还有什么?”“专心致志中的‘心’是什么?艄公心里装着什么?”“他的心里系着乘客们的安全,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艄公?”引导学生一点点清理思考的障碍,一步步地打破思维的僵局,帮助学生通过关键词便领会了艄公的形象,让学习逐渐走向深入。
教师的追问其实就是师生双方通过不断的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使思维持续碰撞、对话,逐步理清思路、审视观点,并在实现元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能力、深化思维的过程。在探究关于追问课题的路上,我们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崔国明.语文教学的“追问”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28).
[2]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