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图解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新课标对解决问题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见新课标的提出是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适应少年儿童成长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問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适时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握时机,适时优化,在体验多种方法的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法,在实际比较中悟出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而算法的优化是一个逐渐领悟的过程,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而这一个过程同样经历了一个思考和再创造的过程。如在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62-17,52-17,42-17,32-17。让学生先自己计算,再汇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道题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它们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学生发现:减数没变,被减数与差变了;前一道题的被减数比后一道题的被减数少10,差也少10;每道题差的十位上的数都比被减数的十位上的数少2,每道题差的个位上都是5(这是因为12-7=5)。通过引导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两位减一位数退位减算得最快的方法就是只想:12-7=5,差的个位上的数就是5,十位上的数比被减数的十位上的数少2。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逐渐感悟了最优化的计算方法。所以,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教师不应强制性地把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达到优化,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图解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在教学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学生一下子理解不了谁多谁少,就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比较出来。这样就把文字应用题转化成图形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总之解题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如果题目较复杂,一时弄不清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图,这样通过画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办法,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全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2-06-26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学生高考前后这一特殊时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就心理暗示在这一时期所起到的作用,通过部分事例告诉大家,怎样更好的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如何更好的运用好心理暗示,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高考这一特殊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心理暗示;信任;强化  1.前言  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只注意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怎么样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过分地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形成,没有使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动;教育;课堂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效,间操与教学、增强体质、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从时间、内容、组织形式、练习要求进行改革,求得间操与学校体育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提高间操的育人效益。  【关键词】系统论;身体负荷;支撑跳跃;技巧  1.问题的提出  间操是构成学校体育的重要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间操锻炼如何发挥效益进行研究。对间操练习的形式与指导的方法研究还很不够,为了保证间
期刊
【摘 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关键词】方法;作文;引导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当今初中生记忆英语词汇遗忘率高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词汇记忆策略和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改进词汇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生减轻负担,突破詞汇教学这一难关开辟捷径。  【关键词】英语词汇;记忆;初中生  记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 基础却又在于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只有牢牢的记住单词,才能够记住 这个单词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何谓有效教学?如何实现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就是学习的引导者,切不可
期刊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界永恒的追求目标。教师如何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本文从优化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结构;教学效率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以最科学、最准确、最经济的途径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催化剂,制定一套与当前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对于这一教学领域的探索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視,我市教育系统也自上而下展开了关于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大讨论,力求为改革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为了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我校教研组努力创造出一条关于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期刊
1.体育课的开展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历来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所重视,也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青年体质的增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各级行政领导科学决策、治理,从而使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也会随之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