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价值维度的探析

来源 :人文社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第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前提下提出的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一定的价值维度。其价值维度不仅仅在于它自身内容上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方面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亦是其价值维度的重要表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价值观、执政理念、市场经济、文化教育、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党对三代重要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中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关于发张的思想.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吸收和继承了关于发展的思想,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自此使关于发展的思想能够系统化。科学发展观自提出至今为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
  (一)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们早已深有体会。因此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言意义非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唯有发展才能使我国继续在强大自己的道路上取得成就,然而如何发展才是关键。发展不能是盲目的没有目的,发展应该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例如,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仍没有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前进中面临着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反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华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关于发展的思想能有效的缓解甚至是解决这些问题。做到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理论思想才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科学发展观便是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关于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思想。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指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党的指导下呈现出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一发展。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完善和更新执政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利保证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要求党的执政理念要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从而解决和缓解各种矛盾。比如,城市与乡村的矛盾:经济与社会的矛盾: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国内与国际的矛盾等。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党执政理念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在法治的同时注重人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执政的道路上逐渐重视人治的重要性,并确保了正确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建立个人与社会的良性关系。以前我党在执政时过度的重视法治,虽然法治在某些方面优于人治。比如法律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明确性,有利于有法可依: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也有利于社会的高效运作。然而和法治相比,人治能够把政治与道德相统一,使社会的管理更具有人情味,从而使人能够更全面的发展。法治和人治的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还有利于缓解人与人间紧张的关系。可见,法治的同时注重人治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逐渐成为共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从某一方面而言就是坚持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党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而非专制体质。专制体质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适合社会主义。专职体制使权力集中,从而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易导致掌权者为所欲为的行为。不仅如此,专制体质往往会因为其强有力的政治力量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的现象,从而使社会为发展付出惨重的代价。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是适合社会主义的。社会是多维度的社会,是多维度共同发展的,只有立足于人的长远发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科学的发展持久的进行下去。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正是坚持以人为本,使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表现。因此,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是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要求。
  2 科学发展观在我党先进性建设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为党的先进性建设起到了指导的作用,还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使党的先进行建设有了科学的方向。
  (1)党的先进行建设把坚持以人为本纳入了党建观
  党的先进行建设是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既然把以人为本纳入了党建观,那么其核心价值就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党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然而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处理好权力和权利。权力离不开人民群众权利的支持,从另一方面而言,人民群众的权利也需要权力的保护。因此,党的先进行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从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2)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方面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许多的机遇但是也充斥着许多社会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如何达到共同富裕?这些都是新世纪关于全面发展而面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它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人平等、增强法制观念,党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转变传统的执政方式并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既指导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党的发展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二、影响发展的思路主要在于价值观
  每一种思想都会体现一种它所支持的价值观,因此影响发展的思路主要在于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指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属性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哲学中关于价值观的涵义是这样说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态度、评价中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趋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还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都有着导向作用。然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这种导向作用却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之分。因此,人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贯穿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仅吸收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还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之上。
  1、贯穿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1)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左右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按照其客观规律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的观点,其指导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想,其是哲学中关于发展的观点的集中的体现。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应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正如我国城乡、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样。科学发展观正是联系的观点的一种集中的体现,它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从客观联系中掌握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3)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的矛盾,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以人为本这个准则。在处理社会主义中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便有了方向和动力。
  2、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是一种社会历史观,它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目的和主体作用的肯定。正如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其正是人们群众主体地位的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人得到了发展,社会才会发展,反过来而言,社会的发展也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其实,科学发展观中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某种方面而言也正是要为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
  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目的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其要求。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强调的是社会发展应当以人为发展的目的,而不是以没有生命的物为发展目的,物只能作为发展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的是大多数人的发展而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这有大多数的人得到发展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精神、人性和价值,发展的结果,不能是人的物质生活在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却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发展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格的不断健全和人文修养的全面提高。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把发展的核心和目的归结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这五种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不平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然而,贫富相差悬殊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真正的发展是在协调和整合中实现人的价值。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尺度,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之所以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我党致力与实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并以此改变相应的政治政策。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呢?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更是历史发展所需要的实现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现和党不断完善自己的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多维价值要求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说明科学发展观在多维领域中具有指导的作用,引领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着。
  (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把经济增长本身看作是目的和惟一的价值尺度,虽然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科学发展观不仅注重发展的速度还注重发展的质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已经逐渐向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开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经济相比,其更加注重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倡循环经济。有了这些观念的提出,我国近几年GDP迅速增长的同时还发展形成了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这些转变使我国开始摆脱传统经济的“以速度为中心”、“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其还使我国逐渐向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发展。
  2、实施科学的赶超战略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传统赶超战略太理想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实施科学的赶超战略。“所谓科学的赶超战略,就是要走出经济赶超与人的发展对立的传统误区,协调好GDP增长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就好比“国强”和“民富”的关系,其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强调某一方面那么必然会引起失衡。我国在处理这一方面的时候,以国民福利总量的最大化为目标,使得GDP迅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福利也在迅速增长。因此,经济不仅又快的发展起来还又好的发展下去。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其的成效是以在环环境污染、物种骤减为代价的。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自然受到了威胁,那么即便社会再进步也是徒劳。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稀有动物锐减:能源供需紧张。但是过去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得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对环境的高度污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渐意识到我们的发展对自然的危害,因此我国正逐渐向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的方向发展着,建立绿色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不仅节约了资源还保护了环境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了最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还是人发展所需要的。
  (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仅指城市和乡村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和经济之间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还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文化的影响
  1、科学发展观对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于此同时,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但是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比如说:主流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引领先进文化的建设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优先发展科学教育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教育是落实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党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反哺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人文环境,都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总之,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对文化的指导作用意义非凡。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也就是社会明珠得到充分发扬,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全社会互相帮助,融洽相处,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性思想或愿望得到支持,社会秩序良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整个过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音。”
  3、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饿发展就是指不能只发展经济也不能指发展政治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要全方面的发展。而协调指的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几方面的发展要权衡,不能太过经济而忽略文化,也不能太过政治而忽略社会,这些方面的发展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是一时的发展。既然是相互影响的那么如果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那么其他三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2]《哲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3]作者:傅如良《价值论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发展价值取向的协调与整合》2008年第6期第2页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212页
  [5]《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6]作者:潘博《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指导思想》2009年第一期,第11页
  [7]《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8]作者:潘博《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指导思想》2009年第一期,第12页
其他文献
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的普及应用,从2G到4G、从音频到视频,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对传统传播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新一轮的媒体大战中,广播将是最有可能绝处逢生的。正如BBC的克里斯所说:“广播……不会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言下之义,如果广播能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主动出击,与时俱进的话,将会再创辉煌。实际上,互联网和手机更多地是弥补了传统广播定时播报、转瞬即逝、线性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能化传感器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智能化传感器应用走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8-0157-03  【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CRM成为维系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客户忠诚度、客户保持率和客户贡献率、提升竞争力、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CRM实时效果评价模型的构架,探讨了如何运用AHP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CRM实时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摘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参与民主的视角分析这一制度对于群众政治效能感的培养、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以及实现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作用,对于该制度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拙见。  关键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政治效能感;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1,它“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
期刊
引言:  从秦始皇派徐福去东海求取长生药,到后来的各种炼丹术士不停地鼓捣各种丹丸:从儒家的修心养性,到道家的吐气纳息……长生不死一直都是世人心中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导: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一只活了510多年的蛤蜊。也有人认为,陆生龟有500多年的寿命……自以为是的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在对生命乃至对寿命的认识,甚至还不如那些没有智慧的蛤蜊……  这是一部全新的理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铝合金炉前分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铝合金炉前分析走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期刊
摘要:一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除正式的雇用协议以外最重要的、非书面化的契约形式,它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预防和纠正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心理契约违背;工作态度;工作行为  引言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上做出了重大调整,如精简人员、兼并重组等,这些变革一方面使组
期刊
摘要:在星体(球体)内部探索方面,我们不断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星体(球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已经被我们解开了。  关键词:星体内部;物质;摩擦;斥力;空档区  1 引言  科学家用光谱检测发现太阳含有氢元素,又用太阳的体积和质量算出了太阳的密度,得出了太阳是气体球的定论。太阳的温度非常高,用“核聚变”来解释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解释了星体(球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2 太阳的形成
期刊
你相信吗?看起来很憨厚的羚牛也有狡猾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为给一头羚牛佩戴无线电项圈,我们对它进行了麻醉。往常羚牛在注射回苏剂后的短时间内就会慢慢起来迅速跑走,但这头羚牛在预计苏醒的时间到后,却似乎还没有醒过来。这种情况使人紧张,以为麻醉过量致使它昏迷不醒,得赶紧看看是否要给它补一针回苏剂。于是,参与麻醉工作的老浦走到羚牛身旁查看情况。刚一接近,羚牛就立刻睁开双眼,并站起身直接冲向他。说时迟、那时快
期刊
羚牛和麝牛是同属于牛科羊亚科中的两种体型庞大且大小相似、生活环境迥异的物种。这两种动物的演化历史和分类地位已经困扰了世人多年。由麝牛学名中的Ovibos可见,这种动物与牛和绵羊有相似之处,而羚牛学名中的Budorcas的词根有牛和瞪羚的含义,暗示着它与后两者有相似之处。  早在1850年,当羚牛首次被科学描述的时候,有人就开始认识到它与麝牛很相似。从1850年中期开始,科学家将羚牛和麝牛的口、鼻、
期刊